第六篇 齊家治國
四四、治國齊家須女寶

例如,東周以前,周(姜)太公呂望的「治齊」,以及後來管仲的「治齊」,他兩位都是真正大政治家的做法,而稍微兼具有「為政」的風範。其他如周公兒子伯禽的「治魯」,比較重視「為政」的德化,可是卻使魯國在春秋、戰國末期,始終似嫌懦弱。可是到了秦亡、漢室初興的階段,東魯儒生始終還存有保全儒家傳統文化的風儀,影響兩漢而流傳於後世。所以說,文化是人類民族的靈魂,尤其是一個國家民族,切不可自毀靈魂、但取軀殼地糟蹋文明,更不可自毀千秋的文化大業,而偏取後世的一家之言,便當作金科玉律。那是必有自懺孟浪,後悔莫及的遺憾啊!
所以它在做最後的結論便說:「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但須注意,在這裡所用的「法」字,不是指法律的法,而是作傚法的法來用。這是說,假如你能做到,使父子兄弟們都要傚法以後,漸漸就可使人民也都來傚法了。這就是孔門儒學所說的「為政」的道理。「為政」是正己然後正人的教化,由君道、父道而同時兼具師道的道德,感化人民的作用,不是「政治」;「政治」,是依法管理和治理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民的作用。如果望文生義,看來都是同一名詞,好像意義都差不多。事實上,它是大有差別的。
雖然如此,但印度的古代信史,已很難稽考,例如著名的阿育王或孔雀王朝的好壞后妃,更是沒有信史可征。在中國傳統的「二十六史」中,除了周室初期,接連記載著四代的賢德后妃以外,自秦、漢以後,可以稱為帝王體制時代較為賢良的后妃,為數實在寥寥無幾。以開國創業的那些帝王來說,除了漢光武的陰皇后(陰麗華)和朱元璋的馬皇后以外,即如李世民的長孫皇后,還當退居其次才對。尤其是朱明開國的馬皇后,她是一個基本上沒有受過教育的鄉村婦女出身,但她的德行,卻遠遠超過歷代的賢後之上。而且她在朱元璋稱帝封后的時候,嚴謹地提出警告說:

「為政」不等於「政治」

其實自古以來,從東方的文化來講,當在周、秦時期,不但從孔子開始推崇《周禮》的文化,重視王朝帝室「齊家而後治國」、「婦德」和「母儀天下」的主旨;就如以「入世而後山世」的印度聖人釋迦牟尼佛來講,也是同樣推崇治hetubook•com.com世的「轉輪聖王」,將他等同於佛。同時他也強調所謂治世「輪王」的福德,必須同時具備「七寶」(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但在人道上的第一重寶,就是「女寶」,也就是賢良有德的后妃。所謂「輪寶」,有兩重意義,一是指猶如現代精密科技的海陸空等武器。二是指歷史時代的巨輪,等於俗話所說的有好運氣,和「天命攸歸」的意義。「像寶」、「馬寶」是指交通和征戰所用的快速交通工具。「珠寶」是專指經濟、財政極發達的財富。但上面所說的四種,都屬物質文明方面。講到人事方面,第一需要有賢德智慧的后妃「女寶」。另一就需要有善於理財的經濟、財政的能手「主藏臣寶」。你們知道嗎?日本人叫財政大臣「大藏相」,就是出典在佛學中。另一最重要的就是善於知兵,統領大眾所向無敵的大元帥「主兵臣寶」了。
總之,《大學》所講「治國在齊其家」,首先所提出的「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便是依照傳統文化《周禮》的精神,要點是講一個家族、家庭中,首先需要有一個具有婦德的女主人,才能使這個家庭hetubook.com.com、家族父子兄弟,上下老幼,各得其「宜」。這樣,當然可以使這個家庭中的男人們,向外發展事業,不但無內顧之憂,同時還可以得到賢內助的助力了!但就下一句的「而後可以教國人」的結語來說,他的重點還是在指「家天下」時期的帝室家庭,以及王侯將相,乃至當權士大大們的家族而言。因為上古的時代,還在「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封建制度的社會,所以對於上層領導的要求,更為重要。這就是所謂的「春秋責備賢者」。
足見她對朱元璋個性的瞭解和規勸,是多麼的高明啊!她比范蠡警告文種,越王之為人「只可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的話,更有深度。因為她從人生艱苦的經歷中,瞭解到人性的反面。但是,她是朱元璋同甘共苦的妻子,她也深愛這個丈夫,只好在他得意歡樂登上皇帝寶座的時候,流著眼淚,對丈夫說了這樣警告性的歷史名言。短短的十個字,比起那些文章千古的大臣「諫書」,更為有力,真可以說是擲地有聲的金玉良言啊!
下面,接著「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之後,便是「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了。對於「宜兄宜弟」的出典來源和內容,前面www.hetubook.com.com已經說過,話不重提。但他引用這句在「治國在齊其家」的一段裡,那是用來專指在家庭、家族中兄弟姊妹,互相爭寵,互相爭鬥,尤其在權位和財利之間的爭奪,甚至還不及路人和外人,彼此互相殘殺的,歷代歷史所記載的太多了。豈只有初唐開國時代的「玄武門事件」,宋朝開國時代的趙匡胤兄弟的「燭影斧聲」,乃至清代雍正奪嫡的疑案等等。即使像一般平民老百姓,稍富裕的家庭,甚至如三家村裡薄有幾分半畝田地,或幾間東倒西歪的破屋的兄弟姊妹為了爭產分財,鬧得你死我活,實在也是不可勝數。如果推廣「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個觀念,如現代社會上的政黨、社團、公司、店號等的同志和同仁,都如兄弟姊妹,彼此都能夠「同心一德」,互相尊重,互相關愛,那是廣告中言語文字的「美聲」,事實上,恐怕比水面上畫花紋、小孩子的吹氣泡還要難得。
接著而來的,在「治國在齊其家」的本節末後,就又引用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的名言,用來說明「治國」與「齊家」的「宜其家人」和「宜兄宜弟」,都不是只在要求妻子和兄弟姊妹來做到的。真正能夠做到使妻子和兄弟姊妹都能和樂相安相處的https://m.hetubook.com.com,都要由於自己本身一人的品德行為和學養教化的影響才行。這便是《大學》開端所說的「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效果的發揮了。「其儀不忒」,是說自己本身「誠意、正心、修身」的榜樣,始終一致,表裡如一,從來沒有言行相違、口是心非的敗德。那麼,自然而然地會「正是四國」,可以感化普及於國人了。

從「婦德」到「母儀天下」

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


因此,曾子只好著之於書,告誡奉勸天下後代,真正儒家「孔門」所教育的學問重點,對於「治國齊家」之道,首先重視有「賢妻良母」的「宜其家人」。同時就是兄弟姊妹之間,和妯娌、姑嫂之間的「宜兄宜弟」,就是如此而已。尤其如現代人,已經開始有了「四海為家」的習慣了。假使碰到為了個人的利益關係,和兄弟姊妹、朋友之間爭得太過分痛苦的時候,我總是常常提醒他們一句話,古人說的「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退一步,放一著,就可自求多福了。話雖如此,如果沒有「知止」、「誠意」的平日涵養工夫,一碰到事情,就絕難做到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