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 出版說明
- 編輯說明
- 第一篇 開宗明義
- 一、原本《大學》的原貌
- 二、從教授來訪說起
- 三、沉冤莫白的「四書」
- 四、書生大半出農村
- 五、啟蒙教育的審思
- 六、烏鴉式的讀書法
- 七、先擺幾個方塊陣
- 八、大人之學的探討
- 九、中原文化的精品
- 十、《大學》修養的次第
- 十一、朱晦翁昧改《大學》
- 十二、「明明德」要「明」什麼?
- 第二篇 七證的修養功夫
- 十三、千古難明唯自「知」
- 十四、沿流不「止」問如何
- 十五、實在難能說一「定」
- 十六、寧「靜」致遠究如何
- 十七、無處將心為汝「安」
- 十八、眾裡尋他千百「度」
- 第三篇 內明之學
- 十九、萬古帝王師之學
- 二十、知所先後的知性
- 二一、致知與格物
- 二二、智知萬物自知難
- 二三、物慾催人肯自憐
- 二四、身心情智與物化
- 二五、誠意正心修身與知至
- 二六、堯舜不來周孔遠
- 第四篇 外月之學
- 二七、三代以後的帝王與平民
- 二八、帝王樣板齊桓公
- 二九、身世堪憐一霸君
- 三十、秦始皇治國之道評議
- 三一、歷代帝王修身齊家有幾人?
- 三二、劉邦打天下而不能「齊家」
- 三三、慈惠愛人的漢文帝
- 第五篇 內外兼脩之道
- 三四、從自淨其「意」做起
- 三五、修身與正心
- 三六、中國文化傳統的「家」
- 三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 第六篇 齊家治國
- 三八、從治國必齊其家說起
- 三九、周室治國齊家的故事
- 四十、治國當家的原則
- 四一、法治與治法
- 四二、先看《詩經》怎麼說
- 四三、煉石補天靠母性
- 四四、治國齊家須女寶
- 第七篇 治國平天下
- 四五、人世難能天下平
- 四六、天秤不自作低昂
- 四七、上台容易下台難
- 四八、魏晉南北朝的時代
- 四九、南朝權位戲連場
- 五十、所治在法,能治在人
- 五一、義利之辨的財經學說
- 第八篇 儒學演化與國家發展
- 五二、宋儒程明道《定性書》點滴
- 五三、「四書」「五經」和中國文化
- 五四、儒家經學與李唐五代
- 五五、兩宋守文弱主的由來
- 五六、宋初文運和宋儒理學
- 五七、南宋王朝和四書章句
- 五八、蒙古西征與西方人的誤解
- 五九、明清的科舉與宋儒的理學
- 六十、外示儒學內用佛老的清朝
- 六一、從雍正說到乾隆
- 第九篇 西方文化與中國
- 六二、鳥瞰西方文化的演變
- 六三、反思檢討三大問題
- 結語 中國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