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西方文化與中國
六二、鳥瞰西方文化的演變

一九〇〇年,美國在八國聯軍進攻天津、北京之中,順手牽羊佔了便宜。開始實行金本位制。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到一九四一年日本襲擊珍珠港的二十多年間。她除本身擴充海陸空三軍的裝備以外,又乘機擔當同際爭端的兵工廠。世界上最奢侈的浪費莫過於戰爭,但這個遠處在北美新大陸的龐大兵工廠,由於各個落後國家內戰和抵抗侵略的需求,正好大發其橫財。並且因軍工的發達,碰上科技文明發展的迅速,她首光把原子彈製造成功。一九四五年,她向日本投下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使她睥睨國際,自行登上世界盟主的寶座,儼然以制約各國民主體制的霸主自居,號令天下而叱吒風雲了。其餘大家可以讀《美國史》和《世界通史》一類的書,便可大概瞭解兩百多年來美式民主文明和文化發展的大要。
過此以後,最為顯著的,就是羅馬帝國興亡史跡前後的故事,不必細說端詳,現在已有各種譯本的《羅馬興亡史》可供參考。這樣直到了中國西漢平帝元年,即王莽稱安漢公那年,就是相傳耶穌基督降生的第三年,也就是後世定為公元第一年的開始。到了中國東晉孝武帝年間(公元三九二年),羅馬定基督教為國教,直到中國南北朝時期,從蕭齊到梁武帝之間,也就是公元五〇二年時期,歐洲自第五世紀羅馬帝國瓦解,新國紛紛迭興,戰爭相尋不止,人民生活困苦,文化低落,在西方歷史上,稱謂「黑暗時期」,長達五百年之久,直到第十世紀。接著而來的,便是西方歷史所稱的歐洲中世紀時代,整個文化,都以哲學即神學的思想,以基督教的教理為目的,一切文化,皆出於教上所集會的經院。這在西方文明歷史上,便稱謂「經院哲學時期」,又長達六百年之久,大約從第九世紀開始,直到第十五世紀為止。這樣由羅馬文明,轉到黑暗時期,又進入經院哲學時期,前前後後,歐洲的文化大約有一千兩百年之久,猶如《易經.屯卦.彖辭》所說:「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但對東西兩方的接觸來說,仍是漠不相關的事,正如我們當年背誦《幼學瓊林》所說的:「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我們受西方歐洲文化影響的開始時期,都是在十六世紀以後,也就是明朝嘉靖以後。
事實上,十六世紀的中葉(一五三五至一五五六),中國和日本,以及葡萄牙已經發生三邊的衝突,這個時候,日本正是豐臣秀吉操縱王政,意圖侵佔朝鮮和中國,也就是明朝嘉靖時代的名將俞大猷、戚繼光抗倭戰爭的時期。葡萄牙入侵福建漳州,佔領澳門。同時又出沒在日本海岸的種子島。日本在我們明末清初時期,公元一六三九年,由江戶幕府發佈了鎖國令,因此,清朝兩百年間,海疆幸少東來的邊患。後來日本受美國的壓力才重新開放,那已是一八五三年的事。
上面簡略而濃縮地列舉三百年來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大要,使同學們知道所謂西方文化以及科技文明獻發展。是包涵了什麼內容。同時也應反思中國在這三百年來是如何形成積弱的原因。
十八世紀——嘉慶時期: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年),法國拿破崙第一次征義戰役(到一七九七年)。二年(一七九七年),法國滅威尼斯共和國。三年(一七九八年),拿破崙征埃及。英將納爾遜破法海軍於尼羅河口。四年(一七九九年),乾隆崩。和珅死。英結第二次歐洲對法大同盟戰爭(到一八〇二年)。拿破崙回法國,推翻督政政府,被舉為第一執政官。五年(一八〇〇年),法第二次征義戰役。北義大利歸法。
十九世紀——光緒時期: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宣佈兼印度皇帝。清廷收回英商所築吳淞鐵路,毀之。英國人貝爾發明電話機。三年(一八七七年),美國愛迪生發明留聲機。五年(一八七九年),愛迪生改造電燈泡成功。六年(一八八〇年),列強開始瓜分非洲。俄國出現「虛無黨」。俄國的思想家大文豪托爾斯泰發表《安娜.卡列尼娜》及《懺悔錄》、《復活》、《主與僕》、《黑暗的權勢》等名著。十年(一八八四年),定格林威治子午線為萬國基本子午線。德始在歐洲及非洲殖民。日本派伊籐博文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十一年(一八八五年),馬克思《資本論》第二捲出版。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德帝威廉二世即位。鐵血宰相俾斯麥在職。十六年(一八九〇年),歐洲經濟危機(一八九三年)。十九年(一八九三年),夏威夷廢王政,建共和。德國議會通過擴張軍備。
接著由明末天啟間到清初順治時期,德國的天主教徒湯若望來中國傳教,並教明朝製造大炮,傳西洋曆法。明亡入清,出任欽天監正之職,掌管天文。跟著,又有比利時耶穌會教士南懷仁來華,由順治到康熙時期,教習數理,任欽天監副職,後擢監正。康熙向他們學習天文及數學,並完成天文曆法上兩大巨著,即《新制靈台儀象志》十六卷,及《康熙永年曆法》三十二卷。同時又有義大利神甫兼藝術家郎世寧,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任職畫院,傳授西洋畫法,又學習中國畫法,使兩者融會一體,為中國的宮廷院畫,建立風規。這都是東西文化初期的交流,沒省挾帶火藥味的一點往事。
二是由丹麥思想家克爾凱戈爾在十九世紀開始的「存在主義」。到了二次世界大戰後,流行於法國、德國以及美國各地,由小說與戲劇的闡揚,就風行一時,成為時髦。這是對人生生命存在的懷疑與探討。認為人是生存在無目的之宇宙中的一個個體,應當掌握現有個體的真正自我,反對盲從,而注意內在的自由意志。但個人又須負自由行動所生後果的責任。我們親眼所見二次大戰以後美國、日本等地,受到存在主義所影響的「嬉皮」,酗酒、吸食麻|醉|葯品,浪漫而頹喪的青年,到處皆是。二十世紀後期,漸已改變,由於股票和金融市場等的刺|激,轉入新興hetubook.com.com少年資本家典型的「雅皮」了。
十八世紀——乾隆時期: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查理七世當選為德帝。八年(一七四三年),英國奪取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十年(一七四五年),英、法爭取殖民地權利,在印度交戰。十三年(一七四八年),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所著《法意》出版。十六年(一七五一年),法國《百科全書》出版。十七年(一七五二年),富蘭克林證明電光電氣是同一物體。二〇年(一七五五年),法國和英國在美洲殖民地起戰爭。二四年(一七五九年),英軍佔領魁北克,英國統治加拿大。二七年(一七六二年),俄國彼得三世即帝位,其後葉卡特琳娜廢之而自立。法國人盧騷(梭)所著《民約論》出版。二八年(一七六三年),英、法殖民戰爭終止,巴黎和約成立。二九年(一七六四年),英國人瓦特發明蒸汽機。三〇年(一七六五年),印度莫臥兒帝割孟加拉等地給英國東印度公司。英人公佈印花稅條例。美殖民地不服。三二年(一七六七年),英國人哈格裡甫發明紡紗機器,一輪十八線,兒童亦能運用。三三年(一七六八年),俄國、土耳其開戰。三七年(一七七二年),科克發現太平洋群島。波蘭第一次瓜分。三八年(一七七三年),法國路易十六即位。俄、土講和。
乾隆四一年(一七七六年),北美十三州發表獨立宣言。英人亞當.斯密《原富》出版,開創重商政治經濟學的傑作。北美大陸議會通過並發佈《獨立宣言》,制訂邦聯條規。四三年(一七七八年),法國、西班牙承認美國獨立。科克發見夏威夷群島。四四年(一七七九年),英國發生八萬人搗毀機器的運動,從此時起,應稱為工業革命之開端。四八年(一七八三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五二年(一七八七年),北美制定新憲法。俄、土宣戰。五三年(一七八八年),美國開第一屆國會。英國開始殖民澳洲。
至於一般人誤解了美國的文化就是代表了西方的全部文化,尤其是美國人經常把美式的民主自由,誇耀世界,及至要求國際各國,都要向她的美式民主方式改制。當我十多年前,旅居美國的時候,和他們的學人們閒談到這個問題,一說到民主共和,他們就眉飛色舞大談雅典和希臘的文化,認為那便是他們「祖述希臘」的光榮。我總是對他們說,你不如說十七世紀以來,法國的文明,盧梭時代的文化,以及法國人幫助你們打垮英國,才得形成美利堅的光榮。你們的確是西方多國文化混合所生的驕子,但並不一定就可算已經建立了人類文化的坐標。至於美式民主的來源,那是因為最初到北美新大陸的移民,是形形色|色,從歐洲各地陸續而來的墾荒者,都是唯先來的英國清教徒的馬首是瞻,所以才形成了美式的民主。基本上,你最初的來源,並不是從一個固有統一的文化,和固有統一民族而來的,所以才有現在的架構。直到如今,我看你們本身潛在的問題,還很多。我是外國人,也是外行人,不好多說什麼。
光緒二〇年(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開始。孫中山先生創興中會於檀香山。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出版。二一年(一八九五年),美國侵略夏威夷。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明X光線。廿三年(一八九七年),日本實施金本位制。義大利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二四年(一八九八年),英、俄、法、日強制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清廷向英、德續借款一千六百萬英鎊。清廷殺譚嗣同等六人,戊戌變法失敗,康有為、梁啟超逃亡國外。夏威夷與美合併。二五年(一八九九年),美國提出強迫中國門戶開放宣吉。第一次萬國和平會議開會於海牙。世界經濟危機。
乾隆五四年(一七八九年),華盛頓被選為美國第一任大總統(第二年建都稱華盛頓)。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開始。制憲會議發表《人權宣言》。德國哲學家康德的《調和經驗論》與《理性論》等著作,以及詩人兼小說家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憫》,人稱厭世主義或悲觀仁義的叔本華之《意志與表象之世界》等書,均在此時出版行世。五六年(一七九一年),法國立法議會開會。五七年(一七九二年),推翻君主制度,法國國民大會開會,第一次共和政治成立。第一次歐洲對法大同盟戰爭,五八年(一七九三年),法王路易十六被處死刑。波蘭第二次瓜分。六〇年(一七九五年),英國取好型角。波蘭第三次瓜分,國亡。
而且隨便說一聲西方文化這一個名詞,是指歐洲所有的那些國家民族的文比,或是指在北美洲新興建國二百多年來的美國文化呢?這都需要弄清楚,嚴格地說,這都不可混為一談。因為講到正式的西方文化,當然要從歐洲方面上溯到幾千年前的事。但他們並不像中國一樣,已在公元前二二〇五年開始,雖然氏族分封,但國土已經有統一規模,而且已經有夏、商、週一樣的類似統一朝代的傳承。如果說文化有衝突,也是表面的、暫時的現象。由所謂衝突而交流融會,構成人類世界的整體文明,應該是即將來臨的情況。歐洲在上古卻是各個民族獨立,王國自分,語言文字也各個相屬。例如公元的四〇〇至公元前二四六年之間,我們在周、秦之際,全國政權一統,文字統一的局面,相對歐洲來說,直到今天,從來也沒有出現過這種局面,而且從歐洲各國不同的文字語言來說,最早也只能追溯到拉丁文的根源。
十八世紀——康熙時期:康熙四十年(一七〇一年),普魯士改稱王國。英國國會通過王位繼承條例。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清朝宮廷亦起太子承繼問題)。四十三年(一七〇四年),繼培根之後,英國經驗學派哲學家、民主學說的創始人洛克約翰卒,著有《悟性論》、《政府論》、《教育雜感》等書。英國取直領羅陀。四十六年(一七〇七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一,稱大不列額。

清初以來西方國家的重大變革

和-圖-書
但正當歐洲英、法、德國際政局處在動亂之秋,而在人文與科學方面,都有別開生面的啟發,時在順治初期,公大一六四九年間,法國的哲學家兼數理學家笛卡兒,發明解析幾何,首創坐標公式,打開數學的新紀元。同時又著有重演繹法的《方法論》、《沉思錄》、《哲學原理》等書,主張心物二元論,但特別注重理性,影響此後西方思想至為深遠。但今天西方已有學者對此思潮提出反思與批判。在西方的哲學史上,還有一位比他早期的英國哲學家培根,是主張歸納法的鼻祖,這項方法成為日後科學方法的重要基石,也影響甚為深遠。因此,笛卡兒與培根都有近代哲學之父的尊稱。
一是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學說,亦有稱之謂「析心術」的。他認為夢境與精神病的起源,都由於平時受抑制的願望和情緒的反映。尤其以來自天然性|愛的欲求更為普遍突出。因此而為現代心理學的主流學理之一。同時,有以弗洛伊德的理論與蘇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替換反射)的理論混為一談,影響當代人文思想極為巨大。
為合西進的需求,一八六七年,她以一百四十五萬鎊,向沙俄購阿拉斯加。一八七五年,她併吞了夏威夷。一八七八年,她的人口增至五千萬人,歐洲諸國,除了沙俄,無一超過她。這個新生的大國,是古老歐洲文化的產兒,雖然在十九世紀間不能東顧,與英、法爭逐歐洲的霸權,卻有西進的機會。依記載,一七八四年,她的「皇后」號貿易艙已西航至中國,用海豹皮交換廣州的茶葉和別的物品。一七九一年,美國人在南美智利附近發現抹香鯨巢。這刺|激捕魚業,她的捕鯨船因之不斷出沒於太平洋。一八二〇至一八二一年間,美船可望見日本的,有三十艘之多,但還沒有對日貿易的企圖。
但很遺憾,大家注意東西方的文明衝突,忘記了早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八十年前,正當中國明朝永樂到宣德初年,十五世紀前期(一四〇五至一四三〇年間),明朝的三保太監鄭和,已經奉命比使南洋,由江蘇、浙江、福建南歷南洋群島,乃至非洲東岸,及印度、波斯等東海岸,前後出使七次,歷經三十餘國。雖然他是奉有特別任務,只做試探性的航行,但他志在宣揚國威,施加德化,既不想佔有別人的土地,更沒有貪圖他國的財貨而做貿易,反而代表明朝,賞賜安撫那些弱小民族的國家,所以直到如今,印尼邊境地區,還存有土人們為鄭和修造的神廟來紀念他。關於鄭和下南洋的事,還有人寫作小說,變成家喻戶曉的故事。但冷靜沉思,和哥倫布等發現新大陸相比較,問題並不一樣,這就是代表了中華民族素來愛好和平,不貪圖不仁不義財富的習性。也可以說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上的深根固蒂,並不能認為是不懂商業利益,或是民族性的弱點。當鄭和第七次出使的時期,也正是法國的聖女貞德,為愛國戰爭而犧牲的時期。
十九世紀——咸豐時期: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年),英、法開始電信交通。三年(一八五三年),日本開放海禁,美艦到浦賀。俄國對土耳其宣戰,東方戰爭開始。德意志重建關稅同盟(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福建、上海小刀會起義。雲南彝族起義。捻軍起義)。四年(一八五四年),英、法對俄宣戰。美國堪薩斯州發生內戰。清廷始用外國人為稅務司。七年(一八五七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一八六〇年),俘去兩廣總督葉名琛。歐洲和美國經濟危機。
宣統二年(一九一〇年),三八國際婦女節開始舉行。三年辛亥革命,清朝結束。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德國數學家兼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相對論》問世。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俄國社會主義十月革命成功。蘇維埃政府成立。
現在我們只需將北美開始移民的歷史資料,略作介紹,便可知道美國社會民主文化形成的基因了。一六一九年(七月三十日),也就是明朝神宗萬曆四十七年,北美弗吉尼亞每一移民區,選出兩名代表,同總督的參事會一起在詹姆土的教堂舉行會議。這是第一次弗吉尼亞議會,為北美洲第一個民主性代議制的機構。一六二〇年,倫敦「五月花」號船到達美國東北部,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殖民者在船上討論,通過《「五月花」號公約》。公約中的民主思想與一八一九年弗吉尼亞議會方式,便是後來美國形成民主制度的兩塊基石。
公元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一九一五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出版《海陸起源》。一九二八年,英國弗來明發現青黴素、抗生素。一九三〇年,英國恰克威發現了中子。美國人米吉萊發表《有機氟化物汽媒》的論文,從此以後冰箱、空調進入家庭,才逐漸成為事實。一九三二至一九三五年三大有機合成技術:塑膠、人工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興起。一九三六年,美國卓利金髮明全電子式的電視機。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開始,日本在盧溝橋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繼而佔領上海、南京,國民政府退往重慶。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原子彈爆炸獲得成功。第二次大戰結束。一九四六年,第一台電腦問世。一九五〇年初,英國布倫建造世界上第一台錄放影機。一九五七年,前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一九六〇年初,像神經網絡式的集成電路問世。美國科學家梅曼製成世界第一台鐳射光器,開創鐳射光技術的光河。一九六九年,美國發射宇宙飛船,首先試送人類登上月球!

美國文化與美式霸主

在公元一六四五至一七一六年間,順治、康熙時代,德國的哲學家兼數學家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數學,主張先天學說,以唯心論與英國唯物論、經驗論哲學相抗衡。甚至有人稱他為亞里士多德以後的第一人。但他自稱發明微積分的學理,是受中國《易經和*圖*書圖說》的啟發。他遺憾自己沒有見到「易圖」全書。他最得力的名著,便是《人間悟性新論》、《神惡論》、《單子論》等書。他與湯若望、南懷仁是先後同時的人,他說的《易經圖說》,也許是由他們手裡流傳過去的。當時世界隔於重洋,東西文化的交流史跡,是很難考證清楚的。
現在我們為了明白清楚起見,先由有關人類應用科學說起,同時並及人文文化,如社會科學,政治思想等等。
當十五世紀中葉到十六世紀之初,正是明朝景泰(景帝)到嘉靖(世宗)時期,即公元一四五一至一五三六年間,由西方的義大利和德國開始,發生震驚世界、開始改變東西方文明的大事,便是義大利人哥倫布,深信地球是圓形的觀念,在一四九二年得到西班牙國王斐迪南第五及其王后伊薩伯拉的贊助,率舟三艘(那時還沒有輪船的發明),越大西洋航行,終於在一五〇二年到達北美巴哈馬群島。嗣後另有人繼續探航數次,陸續發現西印度諸島及南美沿岸等處。這便是後世所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歷史大事。從此開展了西方航海經商和殖民,攫取世界上落後民族土地財富的新時代。
十八世紀——雍正時期: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准許英國等來中國互市。西班牙割宜布羅陀與英國。十一年(一七三三年),喬治亞殖民地設立,形成北美十三州。英國凱伊發明織布飛梭。
為著那一原因,美國希望日本開國。這一希望,又因對華貿易的激增,愈感迫切。我們要知道,在一八三四年(清道光十四年),美國對中國廣州一地的貿易額,已達一千七百萬美元。早在一八三二年,關心太平洋方面利益的美國總統傑克遜,曾派羅勃調查印度洋的貿易,和日本對荷、華貿易的實況。同年,國務卿李文斯頓也綜合各方的報告,請總統代表團赴日,要求日本皇帝開放門戶。不久,中國發生鴉片戰爭。美人與清廷所訂的條約(鴉片戰爭的第一次不平等條約,訂於一八四二年),或為至一八六〇年止,成為外國人與中國交涉的樣本。自然,美人希望將它應用於日本。一八四五年,國會議員蒲拉特要求政府採取確定的方針,與日本、朝鮮發生通商的關係。
嘉慶十二年(一八〇七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輪船。德國哲學家費希特,因法軍下柏林,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提倡國家主義之教育。為後來啟發希待勒等國家主義的有力之作。十五年(一八一〇年),法吞併荷蘭。拿破崙極盛時代。十七年(一八一二年),英與美戰。拿破崙進攻莫斯科旋即撤退。十八年(一八一三年),英結合第五次歐洲大同盟攻法,大敗法軍。十九年(一八一四年),清廷限制英商船,並查禁鴉片。歐洲同盟軍攻陷巴黎,放逐拿破崙於厄爾匹島(拿破崙的戰伐功業,僅有十九年的歷程)。英人史蒂文森發山火車。二〇年(一八一五年),拿破崙逃回法國,復戰同盟軍,大敗於滑鐵盧(拿破崙死於次年)。德國將軍克勞塞維茨著《戰爭論》。二一年(一八一六年),英採用金本位制。二三年(一八一八年),德國絕對哲學的唯心論哲學家黑格爾所著《法理哲學》、《美學》、《宗教哲學》等書問世。
但在義大利本土,還正在動盪不安,政治經濟衰落,教會又在挑撥製造事端。便有學者政治家馬基雅維利(一四六九至一五二七年間),主張領導國家的君主,應該深知謀略權變,運用權術,避免武力衝突而能統治國家,因此著了一本《君主論》的名著,後世德、法各國所有自命不凡的英雄人物們受其影響極大,如法王路易十四、拿破崙、墨索里尼、希特勒等。但如比起《春秋》、《左傳》、《戰國策》等書來說,未免有小巫見大巫的感覺,只可惜我們自己不肯讀書,互作參考而已。
十七世紀——康熙時期: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英國佔領荷蘭人的據地阿姆斯特丹,改稱紐約。七年(一六六八年),法國和英國、荷蘭、瑞典三國同盟,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二一年(一六八二年),俄羅斯彼得大帝與其兄伊凡並立,其姊索非亞攝政。二三年(一六八四年),英國牛頓發明萬有引力說。二四年(一六八五年),清軍敗俄人於雅克薩。英王詹姆士二世即位。二五年(一六八六年),英國建加爾各答府於印度。二六年(一六八七年),俄國侵佔中國黑龍江地,旋即請和。二七年(一六八八年),英國光榮革命。法國路易十四第三次侵略戰爭。廿八年(一六八九年),中、俄國界劃定,尼布楚條約成立。英國權利宣言發佈。俄國彼得大帝親政。
但中華民族在十八世紀以後,遭遇人類歷史風暴的巨變,她憑什麼依然能夠在這種洪濤駭浪中倖存而屹立不倒?所謂中國的、或是東方的文化力量,究竟是一種什麼力量?而且更不要忘記我們仍然還正在艱危憂患之中,不要就自以為是,閉戶稱尊。我經常引用古代禪師們一首白話詞說:「昨夜雨滂澎,打倒葡萄棚。知事普請,行者出力(管事的請大家出力)。拄的拄,撐的撐,撐撐拄拄到天明,依舊可憐生。」事實上,我們的國家民族,需要切實明白,自己還處在這麼一種情況中,豈只「居安思危」而已。
民國九年(一九二〇年),英國哲學家及數學家羅素來中國講學,當時頗得好感。一九五〇年獲諾貝爾獎。他在哲學上主張心實在論。在政治上極端重視個人。重要著作有《政治思想》、《心之分析》、《社會改革原理》、《哲學中之科學方法》。民國廿五年(一九三六年),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出版其名著《就業利息與貨幣之一般理論》,轟動一時,有二十世紀凱因斯經濟革命時代之稱。因他特別提出政府應衡量而對抗經濟的萎縮,一反歐洲古典學派認為政府不應干涉經濟事業的理論。其學說的主旨:一、以流動性的偏好,代替貨幣數量。二、以所得決定儲蓄投資,代替利率決定儲蓄與投資。三、貨幣與工資的伸縮,和-圖-書決不能保證充分就業。確認貨幣因素、價位,為經濟動態的決定者。重視貨幣政策,為其經濟政策的特徵。一般工商界所謂的消費刺|激生產的口頭話,也就是從凱因斯經濟理論所產生的一般見解,流弊不淺,後患可慮,實須值得檢討。
我們為了簡略起見,姑且撇開埃及和印度文化,僅從西方文化開始最光榮稱道的斯巴達、雅典之希臘文化說起。而且濃縮文化一詞歸到學術思想的範圍來說,當在公元前六四〇年,也就是中國東周襄王十二年的時期,在文化史上,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泰勒斯創立一元論的自然哲學。到公元前四七〇年,也就是中國東周元王六年時期,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在世。到公元前四〇三年,中國東周威烈王三十三年,雅典投降斯巴達以後,最為突出的便是雅典恢復民生政治,乃至第二年蘇格拉底受審,終於自盡。繼有相拉圖的著作《共和國》。乃至亞里士多德的在世,馬其頓的名王亞歷山大在位等故事。這些希臘的輝煌歷史,都是發生在公元前三九九年(東周安王三年)到公元前三三七年(東周顯王二十二年)之間的事。
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巴黎和會開幕。義大利法西斯蒂團成立。民國南北政府各派代表議和於上海。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兼教育家杜威在五四運動前期,到中國任北京大學哲學教授,及北京高師教育研究科教育學教授。一九二一年返國。杜威倡導實用主義及工具主義。認為經驗即生活;生活即應付環境;於應付環境中思想最重要,故思想即為應付環境的工具。應放棄研究虛玄的哲學,而以解決人生實際問題為主旨。其重要著作有《學校與兒童》、《思維術》、《平民主義與教育》、《試驗倫理學》、《自由與文化》。他影響本世紀的美國及中國教育很大。美國人注重現實生活,就是杜威哲學教育的結果。從表面來講,重實踐與經驗,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有相同之處。但並不盡然。杜威主義只是當時教育上一副治標不治本的藥劑,得失是非及其流弊,尚須另作研究,並非人道教育的大經大法。
十九世紀——同治時期: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法國控制越南南部,越、法簽訂條約。俾斯麥就任普魯士首相。二年(一八六三年),美國總統林肯頒布釋奴令。四年(一八六五年),美國政府軍勝利,南北戰爭結束,林肯被刺。日本開海禁。英人侵入不丹。五年(一八六六年),歐、美經濟危機(一八六七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黃色炸藥,使人類結束了黑色炸藥的時代。六年(一八六七年),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德國人奧托製造了世界第一台內燃機(引擎)。美國向俄國購得阿拉斯加。清廷設立同文館。七年(一八六八年),中、美加簽天津條約。日本王政復古,明治維新開始。德國哲學家尼采,從叔本華生活意志的理論,達到解脫理想目的之轉變,而認為權力與意志為人間至高原理,也為一切價值之源,存於自我,努力與世奮鬥,滿足本能,為人生之目的。人為動物進化,更進便為超人。故超人之說,即由此起。後來墨索里尼、希特勒的法西斯思想,受尼采哲學思想的影響很深。七年(一八六九年),蘇伊士運河開始通航。十年(一八七一年)巴黎無產階級革命,成立巴黎公社(三至五月)。
我們從中國文化的立場說到西方文化,一般都會說到清朝道光十九年到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三九年至一八四二年)間的歷史事件,即林則徐在廣州虎門銷毀英商的鴉片煙土,中英爆發鴉片戰爭,以及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並由此刺|激了中國人起而注重洋務,開始學習造輪船、造槍炮。到現在為止,大約前後經過一百六十多年來,都在討論中西文化或東西文化的問題。事實上,文化這個名詞,是包含很多方面內涵的統稱,如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法律、文學、藝術,乃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活習慣、語官文字等等的總和。東方和西方都有五千年來的文化歷史,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代號意識,就能隨便概括文化的全環。
一八三二年,美與暹邏(泰國)訂約,派羅勃前往,帶有與日通商的訓令。羅勃以日本情況特殊,不能進行所負的使命。後兩年,為交換上述條約的批准書,重派羅勃前往,攜有總統致將軍的漢文和拉丁文書簡,並訓令赴江戶(東京)談判。羅勃曾購一萬美金的贈品出發,一八三六年,因客死澳門,不克傳達總統的訓令。
二十世紀——光緒時期:光緒二六年(一九〇〇年),義和團抵抗外國侵略聯軍。八國聯軍攻佔天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逃到西安。美國採行金本位制。三〇年(一九〇四年),日、俄在中國領土上戰爭,清廷宣佈中立。法國人居裡夫婦發明鐳。三十三年(一九〇七年),世界經濟危機。中國改良派在各省設立籌備立究機構。
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清廷派林則徐駐廣東查辦海口禁煙事件。輪船始航渡大西洋。法人發明照相術。廿年庚子(一八四〇年),中、英鴉片戰爭起。英國統一上下加拿大。二二年(一八四二年),鴉片戰爭終,中英訂立南京條約。二七年(一八四七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產黨宣言》。因德國革命,馬克思返故國。旋走巴黎,著《資本論》名著。二八年(一八四八年),法國二月革命,第二次共和政治成立。三〇年(一八五〇年),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林則徐卒。
咸豐八年(一八五八年),法國侵略越南。英國東印度公司取消,印度歸英國政府直轄。英國首倡「進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發佈《人之世系》、《人與動物之情緒》等書。其學說「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的主張,以及英國生物學家及哲學家赫胥黎著《科學與教育》、《進化與倫理》等書,更為進化論大張旗鼓,從此影響世界人文至深且巨。在此時期,尚有英國哲學家兼綜合科學家,開進化主義的先河者斯賓塞著《綜和-圖-書合哲學提要》、《社會靜學》、《教育論》等數十種書出版,自成一家之言。在德國則有哲學家黑格爾、恩格斯、馬克思等震世學說,都是改變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注重唯物哲學的思想家與社會學家。但對今後演變的整體人類文化來說,其得失是非,尚在未可遽下定論的階段。九年(一八五九年),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出版。蘇伊士運河工程開始。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美國約翰.布朗反對奴隸制度的起義。十年(一八六〇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美國南部發生獨立運動。英、法聯軍侵略中國,再度攻陷天津,進攻北京,焚掠圓明園。中國開始洋務運動(一八九四年)。日本還在「尊王攘夷」的末期。十一年(一八六一年),美國南北戰爭開始。慈禧當政。
以下是一個已故老朋友給我的資料,說明美國初期的情形,緬懷故人,並此致敬致謝。
一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情況大大不同。一方面,大陸上有成群西進的冪車,另一方面在太平洋上有增多的捕鯨船與貿易船。依統計,一八四七年間,太平洋上各國九百艘捕鯨船中,美佔八百艘。計投資二千萬美元。每年捕鯨價值一千三百萬美元。至於美國的貿易船,多受荷蘭人的僱用,航行長崎各地,在廣州的初有五艘,到一八三二至一八三三年間,增至六十艘。這麼多船隻,就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航海技術而言,長途的航行,需要停泊所和煤水的補給站。打開地圖一看,理想的停泊所和補給站,自然是琉球與日本。
總之,當清初順治在位十八年的時期,公元一六四六至一六六一年,也就是世人慣稱的十七世紀的年代,南明四鎮還未平定,清朝的政權還未完全統一,但歐洲方面也差不多。如一六四六年,英國內亂終止,查理第一出奔蘇格蘭。一六四八年,威斯特法利亞條約成立(三十年戰爭結束)查理國王被處死。宣告共和制(清教徒革命)。承認荷蘭、瑞士獨立。一六五四年,荷蘭承認英航海條約,英國從此雄霸海上。俄國派使節來中國。一六六〇年。英國王政復古,查理第二即位。一六六一年,法國路易十四親政。
十九世紀——道光時期: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美國發表《門羅主義宣言》。墨西哥共和國成立。英國詩人拜倫死。十年(一八三〇年),法國七月革命。十一年(一八在一年),馬志尼領導建立「青年義大利黨」。法國里昂工人起義。美國弗吉尼亞黑人起義。中國廣東黎人、瑤人起義。十三年(一八三三年),英國法拉第發明發電機。十五年(一八三五年),美國人摩爾斯發明電報。十七年(一八三七年),英女皇維多利亞即位(二十三年後,清廷慈禧垂簾聽政)。英國發生工業危機。因機械技術發明之變革,亦稱產業革命或實業革命。最初發生在英國,後漸及於世界各國。其特徵為:一、手工業多變為機械工業;二、家庭工業制變為工廠工業制;三、鄉村人門減少,城市人口增加。
十七世紀——順治時期:順治二年(一六四六年),英國內亂終止,查理第一出奔蘇格蘭。朱舜水(之瑜)乞師日本,日人從學經術,禮而師之,但不出兵,以致終老日本。鄭成功向日本乞師援助,被日本幕府拒絕。五年(一六四八年),西發裡亞條約成立(三十年戰爭結束)查理第一國王被處死。宣告共和制(清教徒革命)。承認荷蘭、瑞士獨立。十一年(一六五四年),荷蘭承認英航海條約,英國從此雄霸海上。俄國派使節來中國。十七年(一六六〇年),英國王政復古,查理第二即位。十八年(一六六一年),鄭成功據台灣逐荷蘭人。法國路易十四親玫。

明清之際的中西文化交流

接著,在一四七三全一五四三年間,使有德國天文學家兼數學家哥白尼,著《天體運行》一書,推翻向來所風行的托勒密的天文學說,而主張太陽恆靜不動,地球與其他行星繞之而行。這是近代天文學上地動學說的基礎,但當時也遭遇泥古不化的天文學家及教會的攻擊。而且在一四八八至一五四六年間,德國的馬丁.路德,也正在反對教會,發動宗教革命,建立新教。僅由哥倫布的探險地球,哥白尼的翻天覆地,馬基雅維利的教導君王用權術,馬丁.路德的宗教革命,這倒合了如《陰符經》所說:「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編按:《陰符經》有多種版本。有的版本在「天發殺機」句下,為「星辰殞伏」;有的版本則逕接「龍蛇起陸」,而少掉「地發殺機」一項。)因此十六世紀以後的地球,當然就要翻天覆地,變化多端了。
十八世紀的一七七六年,北美洲的英國殖民地,展開獨立運動。經過七年的奮鬥,美洲合眾國出現於人類歷史的舞台。這個新大陸的共和國,所有的領土,只是密西西比河東岸的土地,人口也不過區區百萬人,內中以英人的血統佔優勢。到了十九世紀起初,她開始改換自己的面目。首先是一八〇三年,由拿破崙手上購買路易斯安那,擴地於密西西比河西岸。一八一五年,她擁有人口九百萬,內雜有法蘭西人、德意志人和黑人。一八一九年,她向西班牙購買佛羅里達,伸手於南方的墨西哥灣,一八二三年,她宣佈門羅主義。一八四六至一八四八年,為要完成西進,她與墨西哥戰爭,勝利後,取得德克薩斯和加利福尼亞。這時候,她成為太平洋東岸的大國。
但正當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時期,在西方歐洲文化中,影響人群社會較大的兩種學說:
十九世紀——嘉慶時期:嘉慶六年(一八〇一年),英與愛爾蘭合併。八年(一八〇三年),拿破崙佔領瑞士。美國由拿破崙手上購得路易斯安那。美國黑船航抵日本長崎要求通商。九年(一八〇四年),法國拿破崙《法典》頒布,登皇帝位。莫臥兒帝國受英保護。十一年(一八〇六年),第四次歐洲對法大同盟。神聖羅馬帝國亡。拿破崙公佈大陸封鎖令。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