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厥陰病綱要
一、厥陰解義

3、厥陰藏義

在運氣方面,厥陰在天為風,在地為木,故合稱厥陰風木。下面就從風木兩方面來討論厥陰的運氣問題。
風與植物的關係,與木的關係,應該沒有疑問了。那麼,風與動物又是一個什麼關係呢?我們首先從造字方面看,繁體的風字裡面是一個「蟲」。蟲在古文裡雖有三種不同的寫法,但是,都代表動物。故凡屬動物這一類,古時皆可以蟲稱之。而風之造字用蟲,說明風與動物仍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說文》云:「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所以,從風的造字我們就可以看到,風不但可以生植物,生木,而且也與動物的繁衍有很大的關係。而這個關係能在繁體字中明確地顯示出來。那我們再看簡化的風字,這個風字裡面是一把ㄨ,這個「ㄨ」能代表什麼呢?所以,文字一改造,這個風與動物的關係,特別是與動物繁衍的關係也就蕩然無存了。因此,我們前面曾經呼籲過,文字的問題是有關中華文化繁衍,有關中華文明傳承的大問題,是真正的千年大計,萬年大計。這樣一個大計,千萬要慎重,決計草率不得馬虎不得。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失足了,那決定是要成千古之恨的。
厥陰經即指手足厥陰經,手厥陰於戌初起乳後天池穴,戌末止中指中衝穴。足厥陰於丑初起拇趾大敦穴,於丑末止乳下期門。別支上走巔頂交百會穴。
前面我們談到的風木,主要還是從醫的角度談。現在我們不妨把眼界放寬一些,來看看木及其五行的相生關係在其他方面,如在社會、環境,乃至整個地球方面有什麼意義。

4、厥陰運氣義

過去我們曾經強調過,《素問.靈蘭秘典論》和《素問.六節藏象論》是很重要的兩論。前者從社會功能的角度來談藏府,後者從生理功能的角度談藏府。必須兩者結合,互為參用,才能對藏府的內涵有很透徹的理解。於《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肝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而於《素問.六節藏象論》中,則肝為「罷極之本,魂之居也」。罷極是什麼意思呢?罷者,休也,已也(見《玉篇》)。故《論語.子罕》曰:「欲罷不能。」極者,極至也,極端也。但凡武力、戰爭之事皆由爭端起,故極者,又為諸亂之源。是以罷極者,罷其爭端,罷其諸亂也。爭端已起,諸亂已發,何以罷之?則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必以戰爭結束戰爭。此則為將軍用武之道也。由此可見,「將軍之官」「罷極之本」實為異名同類爾。
其二,《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兩陰交盡故曰幽。」前雲兩陰交盡為厥陰,此云兩陰交盡故為幽,是知厥陰之為義者幽也。幽為何意?《正韻》曰:「幽囚也。」囚的意思大家很清楚,就是囚禁。厥陰曰幽,曰囚禁。囚禁什麼呢?前面我們講陰陽離合的時候曾經談過,厥陰為合。合什麼呢?就是合陽氣。把陰氣合起來,關閉起來,以便讓陽氣能夠很好地升發。故幽者,實為囚禁陰氣之意。此與陰陽之離合機制甚為相符。

1、厥陰本義

其三,太少二陰以太少言,乃言其長幼、多寡也,厥陰言何?《玉篇》云:「厥短也。」《康熙》引《前漢書.諸侯王表》注云:「厥者頓也。」又頓者何?頓者止也。故知厥陰即短陰也,即止陰也。考厥陰乃陰盡陽生之經,乃陰止而陽息之時,故曰短陰,曰止陰者,皆相符合。又《靈樞.陰陽系日月》云:「亥十月,左足之厥陰。戌九月,右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曰厥陰。」戌亥為地支之盡,盡後遇子則陽氣來復,故曰厥陰也。此為厥陰之大義。
異性相誘、相戀、相動謂之風,所以,《說文》所云:「風動蟲生。」這個「蟲」從生理的意義而言,很大程度上系指男性或雄性動物的精蟲。在農村和-圖-書,我們可以看到發|情期的貓,會很淒厲地嚎嚎亂叫,這個時期的貓往往被稱為春貓,或言貓叫春。為什麼要以春言呢?以東方生風,通於春氣也。春三月,天地以生,萬物發陳,一派生機勃勃,此又與風之上述涵義甚相符合。觀風諸義,當於臨床有所啟迪。
風還有另外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這就是《河圖》所云:「風者,天地之使也。」什麼叫天地之使呢?使就是使臣的意思。就像我們現在派住各國的大使,大使起一個什麼作用呢?就是代表這個國家的作用。所以,風為天地之使,其實就是說風是天地的一個代表,天地之氣要發生什麼變化,都可以從風上反映出來。比如,天氣要轉寒了,它會首先出現什麼風呢?出現北風。所以,我們見北風一起,就知道天要變寒。而天要轉熱轉濕了,又會先出現什麼風呢?會出現南風。因此,我們一見南風,便即知曉天要變熱變濕。天地之氣的變化雖然複雜,可是一旦我們把握住了這個風,便能夠知道天地變化的底細。故《周禮.春官保章氏》云:「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
五行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的這樣一個次第說明什麼問題呢?它說明我們這個地球首先出現的第一個東西就是水,水是一切生命的基礎,也是地球區別於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徵。在水之後出現的便是火。為什麼水火首先出現呢?《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云:「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故水火出現了,就意味著陰陽出現了。而「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所以,水火出現以後,便能很自然的化生五行,化生萬物。因此,地球上的生命在水火之後,就得以逐漸地誕生。當然,這個生命的誕生是先有植物生命後有動物生命的。植物生命的代表是木,動物生命的代表是土。故五行在水火之後首先有木,最後才是土。
(2)木義
風為什麼與動物,特別是與動物的繁衍有這麼密切的關係呢?讓我們先來看一句大家熟悉的諺語,也就是出自《左傳.僖四年》的「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風馬牛不相及」這句話怎麼解釋呢?這在過去曾經鬧過一個笑話。風馬牛怎麼不相及呢?原來是馬牛跑得太快,風趕不上它。當然,現在大家清楚了,知道這句話是用來形容兩件不相干的事情。可是,不相干的事為什麼要用「風馬牛」來形容呢?這個問題倒是應該弄清楚的。
《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帝曰:厥陰何也?岐伯曰:兩陰交盡也。」兩陰是什麼呢?兩陰指的是太陰和少陰。我們從《傷寒論》六經的排列,它把厥陰放在最後一經,放在太陰少陰之末,可知這就是一個「兩陰交盡」。這是從排列的次第來看厥陰的意義。此為其一。
乙、心包
那麼,植物呢?植物生在什麼地方就固定在什麼地方它不能像人與其他動物一樣,可以去四處尋找自己的相愛像現在有些人熱衷於跨國婚姻,從中國嫁去美國,這個姻緣就不只千里了,而是幾千里,甚至上萬里。可是植物卻只能定在那兒,分毫不能移動。那植物靠什麼去尋找它們的「相愛」,進而雌雄交配,以生息繁衍呢?就要靠這個風。由於風的作用,才帶動植物的花粉,使植物的雌雄亦能「相聚」亦能交配,從而繁衍生殖。因此,風便成為植物界生息繁衍的一個最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說,沒有它,植物就沒有辦法生息繁衍,木類的東西也就不可能流衍到現在。可見風與木的這個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具有決定性。而《素問》「東方生風,風生木」的這句話,則將風木的關係濃縮、精采表述到了極處。
能源雖然包括許多的方面,但是,關係到人和-圖-書類生存和發展的一個最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燃料。燃料從五行來劃分,它屬於火。五行的火是由什麼產生呢?是由木生。所以,在古代,我們的先人是用木來做燃料的。用木做燃料,這就是五行的相生法,這樣的相生非常合乎自然。合乎自然,當然就可以持續。過去在農村呆過的人,對這一點就會有很深的感受。以前,農村做飯都燒柴,柴是自己到山裡打的,今年打過了,明年又會長出來,年復一年,沒有窮盡。一個村莊幾十戶人,就那麼幾座山,多少千年前就開始在這兒打柴,可是打到現在還是那麼多。為什麼呢?因為木是可以再生的,這一點非常重要。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對可持續發展規定了兩個基本條件,其一是你所利用的能源能夠再生;其二是利用過以後能夠降解。而以木為能源,以木來生火,就很符合上述這兩個條件。所以,以木為燃料的發展方式,就是很完全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以木來生火,現代直取水以生火。木生火,說明在過去木是一個主要的能源,而作為主要能源的木又是由何而生呢?由水而生。是水生木,而木生火也。由這個角度看,水最終還是能源的源泉。為什麼五行的次第要以水為始呢?恐怕與這個問題是有關聯的。既然水是最終的能源源泉,那麼,上述兩種取火的方式有什麼區別呢?很重要的一個區別是,木生火的過程是一個大自然完全能夠控制和把握的過程。為什麼說這是自然可控可把握的過程呢?我們來看水生木,木生火的這個過程。我們采木來生火,采木來做燃料,這個過程完全是人為的,自然沒有辦法把握,你想割多少,你想砍多少,完全聽憑人意。可是這個木的量卻完全是由自然來把握的,水能生出多少木,以及木的再生速度,這個人沒有辦法主宰,完全要由水說了算,完全要由自然說了算。你砍多了,我不長出來,你人類還有什麼招呢?只好封山育林了事。因此,大家仔細去琢磨這個水生木,木生火的過程,就能感受到它是很有意思的一個過程。
厥陰是傷寒六經的最後一經,厥陰有什麼含義呢?我們先從本義上來看這個問題。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在這裡《素問》向我們提出一個很重要的疾病觀,不是傷風感冒或者某幾個疾病與風寒暑濕燥火相關,而是百病,所有的病。外感與它相關,內傷同樣與它相關。不內外傷與它相不相關呢?還是相關。為什麼上一次傷食了卻沒事,而這一次卻吐瀉交作?為什麼前一次把腰扭了,稍一活動即沒事了,而這一次輕輕一扭就動彈不得?所以,我們應該很清楚,百病都與六氣相關,都與天地的變化相關。這就要求我們在診治疾病時,將這些相關的因素考慮進去。百病的產生都離不開風寒暑濕燥火,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在談到病機的時候,不是「謹候氣宜,勿失病機。」就是「審察病機,勿失氣宜。」氣宜就是指的上面這六氣。怎麼樣謹候氣宜?怎麼樣勿失氣宜呢?抓住風就行了。抓住風實際上就抓住了六氣。因為風為天地之使,當然也就是六氣之使。為什麼《內經》反覆強調「風為百病之長」,「風為百病之始」呢?就是因為百病皆生於六氣,而風為六氣之使的這樣一個緣故。
風與木的關係已如上述,它是促使植物雌雄交配的主要因素。而風與動物的關係,其實亦有很大的類同。正如《康熙》引賈達對上述這句話的註釋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什麼是牝牡相誘呢?我想這個事大家心裡都很清楚,毋需多言。那麼,風馬牛為什麼不相及呢?大家想,一頭公馬和母馬,在機緣成熟的時候,它們會相誘、相戀並且相交,這便有了生殖繁衍的可能。而一頭公馬和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頭母牛,或一頭母馬和公牛,它們會相誘、相戀嗎?絕對不會的!即便畜類沒有倫理的約束,但種屬的差別也決定了它們不可能相誘起來。這便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⒊木生火義
足厥陰為肝,手厥陰為心包。心包者,亦包心也。是包繞心君的一個結構,故古稱為「心主之宮城」。古人認為,心為君主之官,心不能受邪,心包代心受邪。所以,心包所擔負的,主要就是護衛心的作用。肝為將軍之官,其威用六極,平定諸亂,亦為護衛君主。由此亦見,手厥陰心包與足厥陰肝,在其作用方面的聯繫是非常密切的。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素問》許多篇章所提到的宗筋。宗筋的涵義雖然不只一個,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指前陰,特別是指男性的陰|莖。有關宗筋的這一意義,《靈樞.五音五味》篇的一段經文可資證明,其曰:「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宦者即宦官,近世又稱太監,太監入宮前都要歷行閹割,這便是《靈樞》所云的「去其宗筋」。宗筋的這樣一個涵義,又把我們帶回到了上述的風義裡。風為牝牡相誘,風系生殖繁衍,而宗筋便是最主要的生殖器官。由此天之風,地之木,體之筋,藏之肝,足證《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絕非虛語。天人相應的關係在這裡是證據確鑿的。
極為諸亂之源,故古有六極窮極之謂。《康熙》云:「六極窮極惡事也。」《書.洪範》曰:「威用六極。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少陰篇裡,我們曾談到人有一個複雜的自治系統,在這個系統中,脾為諫議之官,擔負發現諸亂,並及時呈報於上;心為君主之官,則於所報之諸亂善識別之,或宜文治,或宜武功,皆由君主號令;肝為將軍之官,罷極之本者,則威用六極,平定諸亂也。因此,肝於人體健康自治中所能發揮的作用,甚宜結合現代醫學思考之。這裡面有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那麼,讓我們回到現代,現代的發展模式是一個什麼模式呢?我們現在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石油和煤,石油與煤在前面的討論中已經給它定過性,即都屬於水類。所以,我們現在的模式實際上是直接用「水」來生火。水為什麼可以生火呢?因為水中有真陽,水中有龍火。所以,我們現在所燃燒的實際就是坎中的真陽。坎中的這個真陽,前面我們已經強調過,它是用以溫養地球生氣的,地球的命根就要靠它來生養。現在我們把它開採出來做尋常的火用,這樣一個真陽能不能再生呢?它不能再生!它不能像木那樣,今年割了,明年又會長出來。所以,開採一點,用一點,它就少一點。開採得差不多了,坎中沒有真陽了,地球的命根便沒有了生養的來源。這個時候地球便真正地進入衰老,而生存於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便面臨著滅亡。
⒉五行次第
另外,單就動物生命而言,五行次第也能很好地揭示它的進化情況。所以,從五行裡我們就知道,這個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是水生動物,然後漸漸地發展為水陸兩棲動物,最後才是陸生動物。因此,五行是始於水而終於土的。前面我們曾經談過,五行與動物的關係是水為鱗蟲,火為羽蟲,木為毛蟲,金為介蟲,土為倮蟲。所以,動物生命裡首先誕生的是鱗蟲,鱗蟲也就是水生族動物,其次是羽蟲,其次是毛蟲,其次是介蟲,最後是倮蟲。什麼是倮蟲呢?人就是最有資格的倮蟲!由此可見,人類是我們這個地球上所有的動物生命中,最後進化的一個動物生命。這與現代科學所研究的結論是完全一致的。面對這樣一個結論,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古代的這個理論呢?應該刮目相看才是,應該肅然和-圖-書起敬才是!
(1)風義
首先,我們來看水生木、木生火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我覺得它最大的一個意義就是與現在最熱門的一個話題——可持續發展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可以說,木生火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最為關鍵的環節。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可以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什麼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一個什麼問題?其實就是一個能源問題。如果能源能持續,那麼,這樣一個發展就是可持續發展。如果能源不能再生,不能持續,那還有什麼可持續發展可言呢?
對於六經的行止及大體分佈,是每個學習中醫的人都必須弄清的問題。我們講六經辨證,其實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經絡分佈區域的辨證。巔頂頭痛為什麼說多屬厥陰呢?就與厥陰經的分佈相關。
⒉風何以生木
風之義已如上言,那麼,木有什麼意義呢?首先一個意義,就是《尚書.洪範》所說的「木曰曲直」。曲直是木的一個特性,凡是植物的東西都有這個曲直之性。而其他類的東西,如金類的東西,水類的東西,皆不具這曲直之性。《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云:「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又云:「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所以,在體的這個筋和在藏的這個肝皆有此曲直之性。大家想一想,人體的筋它的最重要的一個作用是什麼呢?就是這個曲直。人的四肢為什麼能夠靈活的曲伸活動呢?很關鍵的是要靠筋的這個作用。沒有筋,我們的各個關節就很難靈活的運動。所以,人體的筋主要是聚集於關節的周圍。而膝關節則是聚集筋最多的地方,故膝在《內經》又稱為「筋之府」。木曰曲直,木在體為筋,筋的這樣一些作用,確實能夠很好地體現木的曲直之性。
將軍要用武,要用戰爭來結束戰爭,要化干戈為玉帛,他靠的是什麼呢?靠的是威武、勇猛和謀慮。必須智勇雙全乃為將軍,若有勇無謀,則一介匹夫也。威武、勇猛所用者何?所用者陽氣也。謀慮所用者何?謀慮所用者陰氣也。故肝雖號稱剛藏,卻又體陰而用陽。由是亦知,將軍者,必以謀慮為體,以勇猛為用。
我們首先從五行的角度作一個分類,看看這個世界上哪一類的東西屬木呢?《尚書.洪範》講「木曰曲直」,但是這個過於理論化。我們可以具體一點,凡是植物這一類的東西都可以叫木,都屬於木類。那麼,木類與風有什麼關係呢?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先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自然界的植物為什麼可以生滅相續?為什麼可以一直流傳下來而不滅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植物也具有繁殖的能力,也能夠生息繁衍。動物的繁殖我們都很清楚,它需要雌雄兩性的交配。在動物發|情的時候,或者雄性動物會跑很遠的地方,去找雌性動物交配,或者雌性動物會跑很遠的地方,去與雄性動物交配。人類更是如此,男女雙方有時是千里姻緣來相會,相會為的是什麼呢?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繁殖後代。人類便是依靠這樣的方式,得以生息繁衍。
⒈木曰曲直
⒊風與動物

2、厥陰經義

在前面的各章中,我們著重談了水火土金,現在再加上木,五行的內容就基本圓滿了。探討五行,除了探討它各自的內涵,五行的次第仍是很值得關注的一個方面。有關五行的次第,在《尚書.洪範》中已經有明確的規定,其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而河圖的五行次第亦與此相同。故河圖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和圖書五生土,地十成之。五行為什麼是這樣一個次第呢?為什麼要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而不能一曰木,二曰火,三曰水呢?這是很關鍵的問題。因為五行的這個次第向我們揭示了地球上諸物質的起源次第,地球上諸物種的生起次第,這對於我們研究地球,研究人類,無疑是很重要的一條線索。
⒈風者天地之使
甲、肝
綜上諸義,犯者,脀衛者,盾者,干戈者,都與什麼相關呢?都與武力相關,都與戰爭相關。這便使我們很自然地想到了《素問.靈蘭秘典論》的「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既然是用武之事,既然是戰爭之事,那就要靠將軍來把握它。因此,肝的造字與其為官將軍的特性是非常切合的。
前面我們討論了五藏的心脾肺腎,從這些討論中,我們應該深刻地感受到五藏的功能特性都與它們的造字相關。同樣,肝藏亦不例外。那麼,肝的造字與它的特性是一個什麼關係呢?肝用干,《說文》云:「干,犯也。」《爾雅釋言》曰:「干,脀也。」即脀衛也。《康熙》云:「干,盾也。」故《詩.大雅》有:「干戈戚揚」之句。
而我們直接取水生火,以坎中的真陽為火,這個過程就完全不同了。這個過程自然根本沒有辦法把握,完全由我人類說了算,完全由歐佩克說了算。我想一天開採幾萬桶就開採幾萬桶,我只管每桶原油的價格,而不管你水中還有多少真陽。所以,這個過程就成為自然完全沒有辦法控制和把握的過程。這樣一個過程怎麼可以持續呢?前面我們曾列舉了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對可持續發展規定的兩個基本條件,以我看來,這兩個條件說得還不是很究竟。最根本、最究竟的應該是,凡是符合自然,以及自然可控的這個發展,是可持續發展;反之,凡是不符合自然,以及自然不能控制和把握的這個發展,即為不可持續發展。老子為什麼要將「道法自然」放在最高的一個境界來討論呢?一方面是老子看到了人性有脫離自然,為所欲為的一面;另一方面則告訴我們只有法自然的道,才是真正的長久之道。
我們在《素問》的很多篇中,都可以看到「東方生風,風生木」,所以,儘管風為天地之使,六氣之使,儘管可以八面來風,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風的本位在哪裡呢?在東方。那麼,風何以生木?風與木是一個什麼關係呢?運氣為什麼要將風木扯在一起?這個問題不知大家思考過沒有。
風是六氣中很特殊的一氣,這個特殊之處在於,風不僅生於東方,四面八方皆可生風。故諺稱八面來風。《靈樞》有一篇叫「九宮八風」,篇中即專門談到由八方來的八種風。即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風有四風,有八風,有十二風。我們可以說東風、西風、南風、北風、西南風、西北風,但卻未見有講東濕、西濕、南濕、北濕,亦未見講東寒、西寒、南寒、北寒者,這是風與其餘五氣的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
《禮記.月令疏》云:「春則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禮記》的這句話講得很精采,天所賦予我們的生育盛德在哪裡呢?就在木位上。木主宗筋,這個盛德不在木位上,能在哪裡呢?而宗筋要發揮作用,很關鍵的就是要能夠曲直。現在整個世界陽痿的病人越來越多,這就是宗筋曲而不直了。為什麼曲而不直呢?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道德倫理方面的原因。所以,對於這樣的一些毛病,顯然不是幾個「偉哥」能夠解決的。而作為中醫,則應該在厥陰上,在風木上去作意,去思考。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