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敘十二經絡附絡脈病例

體會:人體的絡脈若瘀阻太甚、猶如在流水的溝渠中築上了「一壩」,而阻擋了其血液循環運行的通道。故前人總結經驗有「痛者不通」之說。如絡脈內血瘀不甚,用活血行瘀的藥品能開通瘀塞。若是絡脈內血液瘀阻太甚,必當先開通「絡脈的閉塞」,然後調理其陰陽經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所謂「別絡者」,即有旁出之意。是正經脈的一道分支,是維繫十二經脈陰陽經氣交換相互平衡的重要途徑,猶如運輸線只有寬廣的大道來輸送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分支出的小道予以彌補不足,才能循環運輸暢通無阻。故由十五絡脈再分出無數孫絡遍佈週身,共組成一個整體的網絡系統,通過十二經脈正、負運動機能的推動下,才使人體的氣、血有節奏規律的循環而傳、注、周流灌溉全身。www•hetubook.com.com人身的絡脈比較浮淺,在表體可以見到。《靈樞.經脈篇》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脈之見者皆絡脈也。」又回:「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故凡從表體能見到的皆是絡脈。
對治療絡脈的虛證。應該用藥物補血活絡治療較好。如用經絡療法當採用溫灸法,或採用傳熱療法及藥物溫熨法為宜。凡是在腰部和手足四肢之處患有「風寒濕痺」的疼痛,或因「跌打損傷」的疼痛,若經久治不愈應檢察四肢處絡脈「有無阻塞現象」。
現介紹一例「絡脈瘀阻」的典型病例:貧道有一位師兄姓陳,男,五十四歲,住山東泰山碧霞祠。一九八七年六月下旬因跌倒摔傷了右臀部,數天後病情逐日加重發生右臀、右腿及坐骨神經疼痛。到泰安市https://www.hetubook•com.com中、西醫院用西藥、電療、中藥、針灸、按摩、牽拉理療等醫治,歷經七月有餘,皆無療效,並且日趨嚴重行動困難,兩腋難離雙拐。
治療絡脈的實證、可用三稜針點刺絡脈的「結處」(即特別突出外顯的紫黑點)放血,使黑色的血液流出,如血轉變為紅顏色時而止,如出不止可用酒精棉球按壓針孔其血即止,體弱者當少量出血隔兩日再放,以防出血量多而發昏,可用三至五次酌情放血處治為宜。
此病例經過二百多天的各種醫療方法都不能生效,貧道僅在短期十數天內給予治療而愈,可見「絡脈壅塞」的實證,採用「絡脈放血治療」療效顯著。因此,對長期患有疼痛病的患者,應當檢察病人的「給脈」有無阻塞現象。
由於絡脈是「血液周流」的通道,hetubook.com•com故對絡脈的虛、實現象,可以從外觀上診斷出來。《靈樞.經脈篇》曾云:「凡此十五絡脈者,實者必見,虛者必下」。由此說明絡脈的實證是血壅血瘀而使血液循環受阻,故在表體可能見到,特別是在四肢部位易於見到絡脈的顯露結滯鬱血現象;絡脈的虛證,為絡脈內的血液不足、其絡脈空虛而血液循環亦差,故絡脈必然顯得「虛軟下萎」,所以在皮膚的表面就不易見到。
《靈樞.經脈篇》中論有「十五別絡」:即手太陽之別「列缺」。手少陽之別「通裡」。手心主之別「內關」。手太陽之別「支正」。手陽明之別「偏歷」。手少陽之別「外關」。足太陽之別「飛揚」。足陽明之別「豐隆」。足少陽之別「光明」。足大陰之別「公孫」。足少陰之別「大鐘」。足厥陰之別「蠡溝」。任脈和-圖-書之別「尾翳」。督脈之別「長強」。另有脾之大絡「大包」。共合為十五道「別絡脈」。
一九八八年二月七日赴泰安初診,院方同意貧道在該醫院給陳師兄治療,並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藥品,及入院以來的病歷給與參考。
患者症狀:上半身溫和易出汗,右下肢寒冷脹痛,並牽連腹股溝衝門穴處亦痛。診察陰陽四處的脈象多比較和平,唯獨右人迎的「尺脈沉而有力」。患者的飲食及大小便均正常,即可證明臟腑無病。從外觀檢察發現患者之右腿的「委中穴」部與「豐隆穴」處均有紫黑色的「絡脈」顯露。關於察絡脈的虛實症狀經云:「實者必見,虛者必下」。可證明是「絡脈充實瘀塞」。即用三稜針點刺「紫黑點絡脈」放血治療,當針眼血出自行停止時,採用中指與大姆指扣成環狀而努力用中指彈針眼三至五下https://www.hetubook•com.com,血即能再行流出。在四天內經過四次放出紫黑色血液,後見血轉變紅色之時即停止放血治療。經放血療後復察患者的「右人迎動脈」,卻變相為「寸浮尺弱」,其患者的各處疼痛大減,行動時能不需要左側腋下的枴杖。後改用針刺療法,取右側的環跳、足三里、崑崙、解溪等穴以導引足三陽的經氣下達,並結合用中藥輔助治療。處方:知母、苡仁各一八克,黃柏、赤芍、伸筋草各一五克,當歸、蓁艽、炮山甲各一二克,地龍、紅花、桃仁各九克,以活血行瘀清上焦之熱,每天服一劑分三次服。針藥並施經過七天治療,患者能不用枴杖行走,在兩個星期的調治下病癒,於二月二十日出院。
《靈樞.脈度篇》云:「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由此說明絡脈是從經脈分出;再由絡脈又分出無數的細支名為孫絡。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