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奇經八脈之中的「任脈、督脈」皆有俞穴可以調治疾病。其任脈循行人體的胸腹中線,經云:「腹為陰」,故「任脈」為諸陰經脈之海。由於任脈的運動雖然與足三陽經運動相反,但相反之動力,實有相助足三陰經的運行之功,所以「任脈」有擔任陰經運動的潛能。其督脈循行人體的背部中線,經云:「背為陽」,故「督脈」為諸陽經脈之會。由於督脈的運動雖然與足三陽經運動相反,但相反之動力,實有相助足三陽經的運動之功,所以「督脈」有總督陽經運動的潛能。衝脈起於氣街(足陽明經的氣衝穴處)由足陽經別出並著足少陰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為十二經脈之海。因衝脈發自足陽明經的「氣衝穴」,足陽明屬胃,是受生活物質的「水穀之海」,而五臟六腑皆稟受其氣為「後天營養」之根本;衝脈又並著足少陰經夾臍上衝而行,足少陰屬腎,是藏「朱天精氣」而濡養週身之根本。故衝脈兼受先、後天之二經的充沛經氣,所以是「十二經脈」之海。但是,其「衝脈」多借居足少陰「腎經俞穴」來調治疾病。故奇經八脈除「任、督」二脈在本經有「穴位」調治疾病外,其它奇經皆是「借居十二經脈的穴位」治病。如後世發明的「靈龜八法」說:「後溪穴通於督脈,列缺穴通於任脈,公孫穴通於衝脈,臨泣穴通於帶脈,照海穴通於陰蹺脈,申脈穴通於陽蹺脈,內關穴通於陰維脈,外關穴通於陽維脈」等,亦全是借用陰陽「十二經」的穴位治病。
關於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線」,筆者與古今的觀點一致,讀者可參考古、今針灸書中的「十二經脈」循行示意圖。關於「任、督」二脈的形態,根據貧道在「功態中」的現象感覺卻有點與前人的不同。因此,特遵照前人立出了「任督二脈示hetubook.com.com
意圖」;並又立出我在功態中感覺的「任督二脈示意圖」以供研究考證。
督脈者:1、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2、女子入系廷孔;(2、男子地奠下至墓,與女子等)其孔、溺孔之端也;3、其絡循陰器合墓間、繞篡後;4、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脈者、合少明上股內後廉;5、貫脊;6、屬腎;7、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8、上貫心;9、入喉;10、上頤環唇;11、上系目之下中央;12、與太陽起於目內眥;13、上額;14、交巔上;15、還出別下項;16、循肩膊內;17、俠脊抵腰中;18、入特膂絡腎。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中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道溺嗌干。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臍下營。19、兌端;20、人中;21、素髎;22、神庭;23、上星;24、囪會;25、前頂;26、百會;27、後頂;28、強間;29、腦戶;30、風府;31、啞門;32、大椎;33、陶道;34、身柱;35、神道;36、靈台;37、至陽;38、筋縮;39、中樞;40、脊中;41、懸樞;42、命門;43、陽關;44、腰俞;45、長強。
脈候左右寸口、浮候無脈,沉候其兩寸部亦無脈、左右關、尺兩部脈象沉遲而小脈搏極弱。診察左右人迎動脈均現浮小兼遲之象,能感覺動脈的往來,而比較「兩寸口」之脈搏略微明顯。憑脈據症診斷為:體內的「陽氣衰微」卻無熱能化陰,而致使「陰寒之氣」太甚,寒主收引即形成痙攣性腹痛劇烈。
奇經八脈:即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當貧道進入「股息功態」之時,感到自身前、後中線的任、督兩脈都在https://m.hetubook.com.com運動,並感覺到任脈與督脈,各呈現兩條經脈線合併成一起運行。以前,我認為任脈與督脈均只有「單獨一條經脈」,誰知卻是「兩條經脈相合併」的。因為前人傳承下來的「奇經八脈圖」對於衝脈、帶脈、陰蹺、陽蹺、明維、陽維等六脈,在人體都有兩條經脈而分於左右兩側,但對於「任、督二脈」在人體中城,卻是獨一無二的經脈。後考察任脈「起於中極之下」,督脈「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任、督兩脈循行之後皆終止於「兩目之下」。據此,便充分證明「任、督二脈」確實是兩條經脈相並而為一的,亦呈現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運動。
「奇經八脈」在人體未發育健全之前,和精氣衰弱及斷月經之後,可知「奇經八脈」的運動功能還是存在著,前者,是起著「生長不足」的排斥運動反作用;後者卻起著「衰退不足」的排斥運動反作用。亦如《靈樞.衛生篇》黃帝問於歧伯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不晝瞑者,何氣使然?」歧伯答曰:「壯者之氣血盛一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所以「奇經八脈」在壯年與老年亦是同樣的盛、袁生理,按婦女的「行經與斷經」可證,如行月經之期是旺盛的體征;若斷月經之後是衰老的體征。《素問.上古天真論》黃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歧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這說明善於養身修煉之人能夠保持延長「奇經八脈」的壽命。因為修煉者在第一步就是通「小周天功」,即是通調「任、督二脈」,如果任、督脈得到通調相交,即獲得https://m.hetubook.com.com健康長壽的條件。可喜的是,近些年來修煉氣功的熱潮遍及全世界,所以在不久的將來,對人體科學研究、對「奇經八脈」的研究,都會取得一定的進展和認識。
奇經八脈生長衰老過程
任脈者:1,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4,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25,上頤循面入目26。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奇經八脈之中的「任脈」,乃是諸陰經之海,而任脈的「關元穴」又是足三陰經的交會之穴。任脈的「氣海穴」乃稟受呼吸氣機之「海底根蒂」處,故我們道家在修養中亦提倡「關元、氣海」為呼吸歸根之處。所以貧道選取這兩個穴位用藥物注射以治療「陰寒急症」,因借此「二穴特點」,能使藥物在陰經方面來迅速發揮藥物作用,而令陽氣升舉,即可在短時間以內消除「陰寒之邪」,所以獲效甚捷。
奇經八脈在人體生理中,有它生、長、衰、老的壽命過程。《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男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說明女子生長發育大致到達十四歲之時,其沖、任兩脈發育建全,即開始排卵而按月行經。經過三十五年的壽命過程,一般到四十九歲期間,其沖、任二脈即趨向衰弱,故而導致月經停止,同時其生育子女的功能亦消失。其男子生長發育到達十六歲時期,腎臟的精氣充盈即能開始排精,如男女媾合即能殖生子女。經過四十八年的壽命過程而到達六十四歲時期,其腎臟的精氣即趨向衰弱,因而斷絕繁殖兒女的功能。
毛××,男,七十八歲,住武當山。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五日就診。患者陡然發生腹痛甚劇,四肢寒涼,面色慘白、咬牙緊齒、痛苦呻|吟不止,舌質https://www.hetubook.com•com淡紅苔白潤,並出現嘔吐。
任脈屬陰、卻與足三陰經的運動相反;督脈屬陽、卻與足三陽經的運動相反。正當左側足三陽經的經氣反運上升的同時,其左側的「督脈」則運行下降;當左側足三陽經的經氣正運下降的同時,其左側的「督脈」則運行上升。其右側之足三陽經和右側「督脈」的升、降運動亦如上運行。正當右側足三陰經的經氣正運上升的同時,其右側的「任脈」則運動下降;當右側足三陰經的經氣反運下降的同時,則右側的「任脈」則運行上升。其左側之足三陰經和左側「任脈」的升、降運動亦如上運動。由於任、督二脈與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的陰、陽運動不同,全是「排斥性反作用」的運動機能。
關於衝脈、帶脈、陽蹺脈、陰蹺脈、陽維脈、陰維脈等六脈,因受左右側「十二經脈」明顯的升、降運動所混淆,難以體驗出這「六條奇經」的升降運動規律。如借鑒「任、督二脈」的運行機理,即認為全體「奇經」都是在配合「十二經脈」的運動中,而起著「排斥性」和「牽引性」的反作用功能。
對奇經八脈的治療分析
附:在任脈用藥物穴位注射治療病例
如以上對「奇經八脈」的種種觀點認為:除「任、督」二脈外,對其它奇經的調治,若調正了「十二經脈」,即是調治了「奇經八脈」。因調治奇經八脈的「治病穴位」,多屬於「十二經」的穴位。
《素問.痿論篇》曾云:「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惚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按以上「足痿病證」,原由足陽明經氣虛弱導致和*圖*書運動機能失調,並間接涉及衝脈、督脈和帶脈的「牽引」機能失去作用而才形成足痿不用。故筆者認為:「奇經入脈」分佈於人體的前、後、左、右、內、外週身,都是起著「牽引排斥性」反作用功能。
在以上人體之生、長、衰老的生理過程中,正當「沖、任」二脈的旺盛之期,其「奇經八脈」皆旺盛;當「沖、任」二脈的衰弱之期,其「奇經八脈」皆衰弱,故奇經八脈有它的生理壽命過程。
因發病急迫採用西藥「穴位注射」治療。用五毫升注射器,吸取硫酸阿托品〇.六毫克,又吸取鹽酸腎上腺素1毫克混合後,在患者的「關元穴氣海穴」刺入三分各注入二分之一藥液。經注射藥液達一五分鐘後其患者的腹痛好轉大半,僅只有輕度的腹痛。複查患者左右寸口、人迎動脈,而陰陽雙方的脈搏明顯增強,其遲脈象消失,但兩寸口的「寸部」脈波,還顯不足之象;兩人迎的「寸部」還顯浮象。另用肌甘〇.一G二片,維生素B1一〇毫克三片、醋酸潑尼松五毫克二片、維生素B6一〇毫克2片,胃復安五毫克二片。給患者口服,在用藥四五分鐘後全愈。
關於對「奇經入脈」在用中藥的治病中,僅見到前醫葉天士先生言:「八脈隸於肝腎」,以「龜板、龜膠」為入「任脈」之藥品;以「鹿角、鹿膠」為人「督脈」之藥品,除此之外,很少見到專為「奇經八脈」立出方藥。由於任、督、沖等脈皆起於少腹下與胞中,所以後世醫生對於婦科疾病的胎前、產後、月經、崩帶以及胞宮生殖等病,雖然常以任、督、沖、帶等脈而立論很多,但在用中藥之「立方用藥上」,主要還是調治「肝腎」的藥品。
以前,貧道常用如以上配方,是選取「氣海」與左右「陰陵泉」的三穴注射、而救人甚多。但以上療法,只適用於陰寒腹痛急症,如屬於炎症腹痛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