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要一隅而三反之才得十二經脈的全璧

經曰:「足陽明根於厲兌,溜於沖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也。」按這幾句經語來研究分析,這實際上只說出了足陽明經在反運上行之時,其經氣由「人迎」的別穴而入內,而沒和_圖_書有說出足陽明經在正運下行之時,其經氣由「豐隆」之別穴而內入。但只以一句上、下文不相銜接的句詞「豐隆也」而了之。更沒有說出正當足陽明經氣在反運上運hetubook•com.com的同時,而與其相配合陰陽運行的「足太陰脾經」此時此際正地反運下行至「隱白穴」而止。及同時,還分支一道經氣由「公孫」之別穴外出而交會於足陽明胃經和圖書。以上還只說出了「此一側」的足陽明經與足太陰經的運行規律。再同時,還要瞭解到「彼一側」足陽明經與足太陰經的運行規律,卻與此側相反。因此,故當「一隅而三反之」,才能獲https://m.hetubook•com.com得各陰陽經脈之左、右側的完整機理。可見古聖人們對十二經脈之內在的正、負機理非常保秘,僅只說出了一隅之詞。貧道若不是在「功態中」發現左、右、正、負的經脈運動,也難以悟出左右四肢https://m•hetubook•com•com陰陽對立的正負機理之真諦。
根據上章「足陽明經與手陽明經」的根、溜、注、入的運行機理,來結合研究《靈樞.根結篇》之原文,就知《靈樞.根結篇》原文中再來「一隅而三反之」,才能獲得十二經脈的「全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