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總該高興了吧。」
「你要當心哪!可別惹老天生氣啊!」
沒想到,隔年竟變故橫生。確切地說,或許不該稱為「變故」。對豐臣政權來說,這是一樁出乎意料的大喜事——秀吉的側室淺井氏(淀殿)生了個男孩。秀吉一直以為自己沒有生兒育女的福分,這方面他幾乎絕望了。如今卻冒出個男孩,對秀吉來說,哪有比這更令人興奮的事呢!
孫七郎一看見父親就大感不快,彷彿有人當面揭他老底,指出他出身低賤似的。他父親長得一副種田人樣,那是怎麼裝飾也改變不了的。他臉上總是顯出一種軟弱無能、膽小怕事的神情。聽了父親一席話,孫七郎卻道:
「好好幹啊!」
孫七郎這位近親,由於沒有合適人選可取而代之,秀吉想棄也棄不了。不得已,翌年天正十三年(一五八五)任命孫七郎為征討紀州大軍的副將,儘管他當時只是個十八歲的青年。幸好,這次孫七郎並無大過。緊接著,在同一年,秀吉又讓他參與四國討伐戰,同樣擔任副將。這次也沒出甚麼大差錯。經過這兩次戰爭,秀吉終於拿定主意。就在這年閏八月,秀吉允許孫七郎使用羽柴的姓,並封贈近江國。同年,秀吉升任關白。與此同時,他奏請朝廷,讓只有十八歲的孫七郎擔任從四位下右近衛中將。一個出身卑微的青年農夫一躍而為朝廷命臣,可謂曠古未有。隔年,十九歲的孫七郎當上參議。參議以上就是公卿了。然而,竟有人為孫七郎的平步青雲感到恐懼,此人就是孫七郎的www.hetubook.com.com生身父親,世人稱為三好武藏守一路的彌助。彌助在京城裏見到自己的兒子孫七郎,對他說道:
新生的男孩取名「捨兒」,依民間習俗,這名字能夠保證孩子長壽。總而言之,秀吉欣喜若狂。普天下的大名為了逢迎秀吉,耗費傾城錢財贈送大量賀禮。甚至連天皇也御賜豐臣家這位新繼承人華貴的襁褓,為了天皇這份大禮,辦事周全的前田玄以奔忙了好一陣子。突然之間,孫七郎這號人物就這麼被人們遺忘了。
「阿爸,你以後就別來了。」
「我武藝高強,我的官位與我的才幹相當。既然如此,又何必客氣呢?」
「照這樣一直升上去,來年可望當上大納言啦。」
秀吉指派四位老將輔佐孫七郎:中村一氏、堀尾吉晴、一柳直末、山內一豐,四位大名全是秀吉早在信長麾下任部將時就栽培提拔的帳內班底。不知是巧合或秀吉的刻意安排,這些老將都有相同的特點:性情溫和,世故,飽經風霜而善解人情。他們開口就是:「凡事須冷靜沉著,切勿稜角分明,要忍之又忍,不可作非分之想。」眾老將用這些差不多成了口頭禪的話,操縱木偶似地控制孫七郎,巧妙限制他的自由;在秀吉面前則又百般推崇孫七郎:
孫七郎登上大坂城朝見秀吉,秀吉照例說了一番慰勞的話。使孫七郎深感驚訝的是,舅舅原有的那種洪鐘般的聲音(這是他的驕傲,也是他身體健康的象徵)已經完全消失了,語氣十分消沉。從大廳座和圖書位高處傳來的秀吉話聲,孫七郎幾乎聽不見。同時,昔日笑語聲喧、充滿生氣、甚至令人覺得過於嘈雜的大廳,今天卻像寺院內殿般寂靜無聲。孫七郎在班師回朝的路上已經聽說,知道這是由於秀吉的嫡子、小名捨兒的鶴松已於兩個多月前病死了。
「我怎麼個當心法?」
「大納言……」
二十歲那年,孫七郎隨秀吉出兵征討九州。在老將的輔佐下,這次也沒有甚麼大過失。翌年天正十六年(一五八八),升任從三位權中納言。接著又在次月晉升為從二位。這種晉升的速度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不不,你錯了。」彌助說。然而面對如今已是參議秀次公的孫七郎惡狠狠的眼光,彌助沒有勇氣看他一眼。雖然彌助只是低著頭沒再說甚麼,但他懂得:孫七郎不過是一具木偶,他絕不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活人。他不可能是個獨立自主的人,只不過是他人拿來繼承豐臣政權的工具。彌助自己就是明證。他從尾張的大高村被人接了出來,自己三個兒子都遭人弄走。為了光耀豐臣家的門楣,彌助自己也被冠上壓根兒碰不著邊的貴族之名,成了甚麼三好武藏守一路的,真不知村裏的鄉親背地裏怎麼議論他呢!
只是少了一句多年來聽慣的老話:「好好幹吧,將來讓你接班。」而代之以另一句:「你是我的代理人啊!」孫七郎心想:「代理的是工作,可不是官爵啊!」反正秀吉不給這個年輕人閒著。攻克小田原之後,孫七郎又繼續參與征伐奧州。勝利凱旋回京,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旋即出兵奧州,鎮壓九戶的叛亂。這一次秀吉沒去。孫七郎第一次當了他的代理人。但秀吉對這年輕人的實力還是不放心,便讓德川家康同行,擔任討伐軍的實質總大將。這時,家康剛好已官居大納言。僅僅為了平衡孫七郎和家康的官爵,臨出發前,孫七郎被任命為盼望已久的權大納言,但他無暇歡慶就立即踏上征途,轉戰奧州各地。平定叛亂後,孫七郎於同年十月凱旋返回大坂。https://www.hetubook.com.com
孫七郎原本暗暗期待這一年能當上,秀吉方面卻始終沒有動靜。這是理所當然,因為秀吉和豐臣家的官僚如今有一種直截了當又非常實際的想法:如果把孫七郎的官爵提得過高,會對這個新生兒的前途不利。
「秀次公天縱英明。」
儘管不露聲色,但因身為指導孫七郎禮儀的教師,沒有人比玄以更瞧不起孫七郎了。在玄以看來,孫七郎近乎白癡。玄以心想,恐怕你根本搞不懂大納言的官位有多高吧。他對孫七郎說道:「所謂大納言,乃是連藤原公卿,連姉小路、飛鳥井之流的羽林家重臣,也得到老年才當得上的大官。總之,那是僅次於大臣的官職啊!」聽了這番說明,孫七郎才喜形於色,一邊著急地問道:m•hetubook.com.com
秀吉對他說。孫七部卻不知道該怎麼個高興法。
彌助用尾張農民的土話反覆叨唸,而且越說越激動。也不知是打哪兒聽來的,彌助說,從前有句話叫「爬得高,跌得疼,高位害死人」。他還說,自古以來,無大才幹而飛黃騰達的人,沒一個有好下場。留神老天爺發怒,可別違反了祂的意志。過快的榮升會使你的人品能力與高位不相稱,最後必將在重重壓力下崩潰。他三番五次、不厭其煩地對兒子說:「你要當心啊!」
為了讓孫七郎步步高升,秀吉為他填寫了一項又一項足以令天下人信服、光彩奪目的履歷。
「這倒也是。年紀大了,人會改變的啊。」
位居京都奉行的前田玄以見風使舵,對孫七郎奉承了這麼一句,想博得這位有望成為豐臣家權力繼承人的歡心。前田原是僧侶,現在負責豐臣家對宮廷的聯絡事宜。然而,由於晉升得過於迅速和頻繁,孫七郎早已感覺遲鈍,聽了玄以的話竟無動於衷,只是應和著說:「噢,明年當大納言啊。」沒有顯露特別高興的樣子。看到這情景,玄以不禁心中暗暗嘲笑。
https://m.hetubook.com.com然而,養父秀吉卻完全兩樣。
「是嗎?這麼說,明年就能當上這大納言了嗎?」
孫七郎已經忍無可忍,儘管有點不忍心,還是這麼對父親說了。他如今可是昇殿的貴族了,還得與那些小鼻子小眼睛的藤原氏公卿周旋。可父親卻總是這麼一副窮酸相,每次一來總要嘮叨一些令他不由得想起尾張鄉下苦日子的話。這樣子他怎能保持精神振奮、幹勁十足呢?這不是故意為難他嗎?
秀吉還一度對左右說道:「又左(前田利家)從前也是這樣的。」他還說,前田利家十幾歲時是個令人束手無策的浪蕩子,如今卻穩重而誠實,和從前判若兩人。一條令人討厭的毛蟲蛻變成惹人喜愛的蝴蝶。孫七郎這小子總不會永遠是條毛蟲吧。
秀吉還是一如往常地說。
不過,孫七郎在軍中擔任的要職一如既往。在捨兒誕生次年進行的小田原征伐一役中,孫七郎仍然沒有失去副將的位置。這次戰役結束後,秀吉雖然沒有替已從接班人寶座跌下的孫七郎奏升官位,卻給了他對大名來說最實質的犒勞。孫七郎的封地一躍猛增到一百萬石,統領故鄉尾張及伊勢兩國。
「這個渾人!」
他們把自己的謀劃說成孫七郎的主意,極力改變秀吉對孫七郎的看法。起先秀吉並不怎麼相信,但是後來,看孫七郎沒出甚麼大差錯,也開始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