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講 死裡逃生

張俊一聽完顏兀術要撤軍,覺得立功的機會來了。他心想,進攻的完顏兀術我打不過,撤退的完顏兀術我還打不過?人們說我的軍隊是花腿軍,這次讓你們看看我們花腿軍的厲害。於是,張俊趕緊布置人馬,要趕在岳飛到來之前,搶到這個功勞。張俊特別安排自己的副手楊沂中去打濠州,以為這下給了楊沂中一個好差事、一個立功的好機會。
完顔兀術有了可乘之機,心想,當年順昌之敗,我不就是上了劉錡那小子的當嗎?他說他是花|花|公|子,我就信了,結果被他打了個一塌糊塗,這次我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所以,完顏兀術事先就把話放出去,說岳飛要來了,我非常害怕,濠州這個地方,我不打算要了,準備撤軍。完顔兀術一面把大軍埋伏好,一面讓人打開濠州城門,地上扔些破爛的鎧甲、生銹的刀槍、折斷的弓箭和幾面金國軍旗,然後把當地的老百姓往南面趕,讓他們去給宋軍報信。老百姓見到宋軍就說,完顔兀術要撤軍了。

韓世忠是南宋名副其實的中興之將,當年黃天蕩一戰,以區區八千餘人,大敗完顏兀術十萬大軍,從此金軍不敢過江南,為宋高宗偏安江南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韓世忠雖然免於一死,但是這位曾經立馬横刀的大將軍的餘生,卻是無比淒涼的。




另外,張俊這個時候準備修滁州城,就問岳飛的意見。結果,岳飛冷冷地看了張俊一眼,說:「滁不用守,安修城為?」這地方根本用不著守,修城幹什麼?岳飛的潛台詞是,滁州離金軍遠著呢,你張俊作為國家的要員,不思北伐收復故土,只想保命,是什麼道理?一句話就把張俊頂回去了。張俊一聽,心說,好你個岳飛,當年我在淮西打敗仗,你不增援我:我要跟你呑併韓世忠的部隊,你充高尚;現在我說修城,你又來這一套,當著這麼多人讓我下不了台。你等著吧,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有你的好下場!張俊這時恨岳飛恨得簡直牙根癢癢,決絕而去。
王庶奉皇上的命令去整張俊,但最終結果卻出人意料——王庶罷官,張俊加太傅。太傅雖然是虛職,但在宋朝的文臣官職裡,已經頂了尖了。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張俊這個人玲瓏八面,他一想,皇上不是不放心我嗎?好,那我馬上把手裡的權力全部交出去,只要我抽身跳出來,不就沒事了?於是,張俊馬上向朝廷交權,斬斷舊日袍澤之情,把這支部隊徹底還給國家,皇上您愛怎麼對待這支部隊都行,您把團長、營長、連長全換了也跟我沒關係,我不管了。而且,他還主動向高宗和秦檜表示,您只要不整我,您想整誰,我幫著您一塊兒去整。高宗皇帝一看,張俊這個人很識趣,他只要交出了兵權,就對我構不成威脅了,我對他可以放心了。張俊的表現很好,順利過了這一關。下一個,就該輪到韓世忠了。
韓世忠雖是市井出身,年輕時曾被人稱為潑皮韓五,但他從軍以來,英勇殺敵,履立戰功,絶不是一個貪圖小利之人。那麽,韓世忠為什麽突然變了?面對別人的質疑,韓世忠是怎麽回答的?而他又使用了什麼辦法,最終逃脫了被謀害的劫難呢?
關於這一過程,當時一本叫做《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的書有記錄。這本書的作者,是南宋的祕書少監。祕書少監是祕書省的負責人,掌管古今的圖籍、天文曆算,負責記錄國家的各項政治措施以及發生的重大事件。我們知道,作為史官,最應該做的事,就是秉筆直書,不隱惡,不揚善。不能說某人幹了一件很大的壞事,就給他抹掉;也不能說某人幹了很小的一件好事,就給他誇張得特別大。但是,這個南宋的祕書少監,是秦檜的養子。這個人不守史官的本分,他在《建炎以來繫年要錄》這本書中,把凡是對秦檜不利的東西,統統都抹掉了。所以,他寫的東西非常不可靠。今天的學者研究宋史,最頭疼的事就是看這本《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你說,他寫的你到底信不信吧,你肯定不敢全信,因為他到處瞎寫,但你如果全不信,那信什麼呢?這好歹也是宋朝的官方正史,很多事情別的史籍裡都沒有記錄。m.hetubook.com.com
宋金兩國交戰多年,雙方都耗費了許多人力財力,人困馬乏,精疲力盡,但一直難分勝負,所以都不想再打了。戰爭剛剛停息,始終不信任武將的宋高宗就開始密謀處理武將。那麼,宋高宗都採取了一些什麼手段,一步一步地來處理這些對保衛南宋有功的武將們呢?

張俊接到命令,興冲沖地就來找岳飛。張俊是岳飛的老上級,曾經提拔重用岳飛,而韓世忠跟岳飛沒有過隸屬關係,一直是並肩作戰而已。張俊跟岳飛說,好事落到咱們頭上了,皇上現在懷疑韓世忠,讓咱倆把韓世忠的部隊給瓜分了。這樣一來,全國的兵權就在你我手中了。天上掉下這麼大一個餡餅,咱倆得趕緊接著。但是,張俊沒想到,岳飛並不領情。岳飛為人忠厚耿直,聽張俊這麼說,他非常傷心,心想,人性怎麽這麼醜惡呢?張俊跟韓世忠可是兒女親家啊,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兒女親家,張俊的兒子娶了韓世忠的閨女,張俊的閨女嫁給了韓世忠的兒子,是雙重兒女親家關係啊。對自己的親家,居然都能下這種毒手,於心何忍啊?這種缺德事,岳飛堅決不幹。於是,岳飛當面就跟張俊講,瓜分韓世忠的部隊,切切不可行,國家能打仗的,就咱們這麼三、四個人,如果現在把他的部隊瓜分了,萬一有朝一日金軍南下,皇上再起用韓太尉,咱倆有什麼臉面去見韓太尉啊?咱們同僚的關係就徹底完了,所以這事兒絕不能幹。張俊一聽,非常惱火,心想,你這一高尚,不就襯出我的渺小了嗎?這事是我樂意幹的嗎?不是皇上讓幹的嗎?你這麼一弄,不等於把我擱進去了嗎?
韓世忠一笑,說一看你們就不懂歷史,我給你們講講秦始皇滅楚的故事吧。當年,秦王嬴政要滅楚,一開始準備讓老將王翦去。秦王問王翦,你看滅楚需要多少人?王翦說,我要帶六十萬人去。秦王想,秦國軍隊不過才一百萬人,你要帶走六十萬人,全國的兵就被你帶走大半了,這不行。秦王又問年輕將領李信,你認為多少人合適?李信說,二十萬就夠了。於是,秦王就讓李信去攻楚,結果李信打了敗仗。秦王沒轍了,又來找王翦,說寡人悔不聽王卿之言,還是得老將軍出馬,你要六十萬人就六十萬人吧。王翦出發之時,秦王就問王翦,老將軍你有什麼要求沒有啊?王翦說,當然和_圖_書有啊,於是又要房子又要地,還要給兒孫封官,條件提了一大堆。秦王乍一聽,還挺不高興的,心想你仗還沒打怎麼就想著報酬啊?他就問王翦,老將軍,你也不是這種人啊?王翦說,趁著大王您現在還重用我,我要點是點,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秦王一聽,哈哈大笑,說你出發吧。於是,六十萬大軍向楚進發。一路上,王翦還不停地給秦王贏政寫信,要麼說我要的地大王您想著點啊,要麼就是我兒子的官位您該安排了。一撥撥的使者往咸陽宮廷送信,卻沒有一封是奏報軍情的。周圍的將領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對王翦說,老將軍您用得著這樣嗎?這樣也太難看了。王翦解釋說,秦王生性多疑,刻薄寡恩,現在全國的兵基本都給了我,我不這麽幹,秦王能放心嗎?他一看我不停地要房、要地、要官位,知道我就這麼點追求,不會造反,他才能放心,咱們才能平楚。韓世忠講完秦始皇滅楚的故事,就對部下說,你們現在明白了吧,我跟王翦的想法是一樣的,我要房子、要地,皇帝才能夠安心。部將恍然大悟,說大帥真是高明啊。與岳飛相比,這就是韓世忠的聰明和世故之處。

就在這時,時機真的出現了。高宗皇帝看宋軍在前線取得了勝利,就給前線將土下了一道旨意,先是表揚將士們為國為民不怕流血犧牲,揚我大宋國威,朕心甚慰,然後話鋒一轉,說「尚思困獸之鬥,務保全功」。意思是說,我們要留神,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咬人,我們能保住目前的局面,就已經不錯了,不要貪功。前線的將士們看到這個聖旨,本來高漲的士氣,一下就降下來了,作戰的勁頭大减。而此時,岳家軍還在千里馳援之中,還沒有趕到淮西戰場。據說,岳家軍增援的速度很慢。速度慢的原因也許不在岳飛,但是,作為部隊的最高統帥,這個責任是要由岳飛來負的。所以,馳援淮西不利,後來成了岳飛的一大罪狀。這麽一來,完顏兀術就獲得了一個非常有利的時機。
宋高宗雖然剝奪了三員大將的兵權,但仍然不放心,覺得徹底消除隱患的辦法,就是殺掉這三員大將。那麽,宋高宗會採用什麽方法來殺害這幾員武將?宋高宗的第一刀又會殺向誰?後來為什麽只有岳飛被害?而張俊和韓世忠是怎樣逃過這一劫的呢?
張俊為了保全性命,不但求高宗皇帝饒命,而且表示願意協助高宗和秦檜去謀害其他兩員武將。於是,高宗皇帝對張俊放心了,下一步就開始想辦法處理韓世忠了。那麽,宋高宗會派誰去加害韓世忠?而韓世忠又是怎樣逃過這一劫的呢?

最初,韓世忠也跟岳飛一樣,在戰場上一刀一槍博得自己的功名,只要皇帝有賞賜,馬上千金散盡,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建立衙署,都自己動手搭茅屋,與士卒同甘共苦。但是,韓世忠後來卻變了,一再向高宗皇帝要地、要宅子,說最好國家能給分配,即便買的話,也給價格低些。高宗皇帝非常高興,就把當年負責運輸花石綱的大奸賊朱勔的宅子賜給韓世忠,還給他的宅子御筆題名「旌忠莊」。韓世忠後來又說,我想把家安在西湖邊上,離皇上您近點,能隨時聽到您的教導。高宗皇帝聽了更高興了,說好,朕命人給你蓋。這個時候,韓世忠手下的人感到很奇怪,就問韓世忠,說大帥怎麼突然變成這樣了啊?您不是這種人啊!
史書記載,岳飛班師之後,一氣之下辭職不幹,回廬山給母親守孝了。岳家軍一撤,金軍又開始大舉南下,宋軍所得州郡又全部被金軍占領。而且,完顏兀術這次心裡雄著一股火,心想,我無論如何得打一場勝仗,不能讓我一世英名付諸流水。於是,完顏兀術率十萬大軍南下,打到了濠www.hetubook•com•com州。這一戰,完顔兀術是志在必得,一定要打一場勝仗,扳回面子。但問題是,完顏兀術手下的十萬大軍,此時已是百戰之餘,可以說都是殘兵敗將、漏網之魚、驚弓之鳥,尤其是那些漢族將士,都提不起勁來了。因此開始時,宋軍方面還是連連得分,取得了大捷,這讓完顏兀術非常鬱悶。放到我們今天來說,完顔兀術本想靠終場一腳扳回面子,結果又被人家踢進一個球。他心有不甘,想抓住時機,再幹一場。
岳飛宅心仁厚,趕緊派人給韓世忠送密信,說皇上要對他下手了,將前因後果跟他訴說了一番。韓世忠一看密信就急了,趕緊想應對之策。
濠州一戰,金軍大勝。對於完顏兀術來說,這場勝仗意義不小,相當於金軍終於在終場哨聲響起之前,踢進了一個球。完顏兀術非常高興,心想,我老人家終於可以對金國朝廷有個交代了。濠州大捷,完顔兀術扳回面子的願望達到了,就不想再打了。於是,完顏兀術就派人給宋高宗寫信,首先倒打一耙,責問宋朝為什麼要收復中原,挑起戰亂,然後就說,雙方還是應該以和為貴。宋高宗一看,仗打到這個份兒上,金滅不了宋,宋也滅不了金,還是見好就收吧。於是,宋金議和,雙方停戰。宋金的仗不打了,這個時候,高宗皇帝腦子裡蹦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武將沒有用了,應該處理他們了。



韓世忠在朝堂上大哭一場,雖然躲過了被殺的厄運,但也嘗夠了仕途的險惡。韓世忠的夫人梁氏,當年曾經擂鼓戰金山,那樣的女中豪傑,這時也只能一聲長嘆,說咱們還是明哲保身吧,只要不死,夾著尾巴做人也是人,保命最重要啊。於是,韓世忠夫婦二人回到家中,閉門謝客,絕不和老部下往來,任何老部下登門求見,一概閉門不納,而且絕口不談政事。就這樣,韓世忠居家數十年,淡泊自如,就好像從來沒有過權位一樣。
於是,宋高宗派原來的樞密副使王庶去對付張俊。王庶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堅決反對跟金國議和,後來被秦檜排擠的那個大臣。王庶來到張俊的軍中,就開始著手越級提拔張俊手下的軍官,把這些部將都提升為各方面大員。王庶的想法是,把張俊的部下都提升為跟他一樣品級的官員,好讓張俊控制不了這些人。王庶覺得自己手段高明,把張俊部隊的人心搞散了,所以非常得意。但是,張俊一點都不傻,他一看,情況不對啊,皇上這第一刀怎麼衝我砍來了?皇上殺誰也輪不著殺我啊?於是他馬上做出了反應。張俊手下有一個錢糧官,跟王庶是同鄉,張俊就讓這個錢糧官去給王庶傳話,說:「鄉人能為我言於子尚(王庶字子尚)否?易置偏裨,似未宜遽。先處己可也,不知身在朝廷之上能得幾日,其已安乎?」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替我轉告姓王的,他提拔我手下的部將,別以為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你問問他,他要是這樣對付我,還能活幾天。這個錢糧官就趕緊去告訴王庶,說張大帥急了,他問你還想不想活了。王庶聽了也很生氣,一拍桌子就站起來了,說張俊還敢威脅我,他也不看看我背後站著誰?我背後站的可是皇上,你回去告訴姓張的,別管我在朝廷上能待幾天,我即使待一天,也要把他整倒。
完顏兀術一心想打個勝仗挽回面子,宋高宗也不想和金國撕破臉,所以雖然宋軍獲勝,宋高宗仍然下旨,命令宋軍只可防守不要進攻。而此時,岳家軍尚未趕到,所以完顏兀術認為,這是一個挽回面子的絶好時機。那麼,完顏兀術是如何利用這個時機,終於打了一場勝仗的呢?hetubook.com.com
韓世忠原本是個粗人,以前經常嘲笑讀書人是呆瓜、傻蛋。現在,他也不說讀書人是傻蛋了,還自號「清涼居士」,整天跟讀書人往來,修習儒道之學,喜好佛老,居然能夠填詩作詞,而且還填得像模像樣的。每到雪霽天晴的時候,在西湖邊上,人們經常能看見,韓世忠騎著一頭小毛驢,帶著幾個隨從,踏雪尋梅,悠然自得。韓世忠填過一首〈南鄉子〉,詞裡說:「人有幾何般,富貴榮華總是閑。自古英雄都如夢,為官。寶玉妻男宿業纏。年邁衰殘。鬢髮蒼浪骨髓乾。不道山林有好處,貪歡。只恐癡迷誤了賢。」這首詞,不管是格律還是韻味,都很耐人尋味,從這首意境悠長的詞中,我們不難體會出韓世忠當時的心境。
但是,《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裡對於解除三員大將兵權這件事的記錄,應該是可信的。書上寫:「主上聖明,察見兵柄之分,無所統一,乃密與檜謀,削尾大之勢,以革積歲倒持之患。有識之士方懼金人之平,四方底定,而此輩跋扈自肆,意外事有叵測者。」這個記錄,就解釋了高宗皇帝奪三員大將兵權的原因。因為金人已經被打敗了,而且這些統兵將帥跋扈恣肆,皇帝怕這些將帥懷叵測不臣之心,所以要奪了他們的兵權。中國古代,常用「太阿倒持」這個詞,來指代臣子的權力凌駕於皇帝之上,皇帝的權力被臣子篡奪。「太阿」是上古名劍,是專門用來對付臣子的。有句話叫「犯吾法者,惟有劍耳」。皇帝要維持自己的統治,就要保證這把劍永遠攥在自己手裡,而不能交到臣子手中,以防臣子拿劍來對付自己。太阿倒持,是所有帝王最擔心的事。所以,宋高宗才要召三大將入朝,奪了他們的兵權。至此,宋朝的第二次杯酒釋兵權完成了。

岳飛率領岳家軍與完顏兀術拼死一戰,一口氣殺到了故都東京汴梁。但是宋高宗在宰相秦檜的暗示之下,害怕岳飛功高震主,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立刻撤軍。岳飛無奈之中撤回南方,完顏兀術借機大舉反攻,終於為自己挽回了面子。但此時宋金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誰也不想再打下去了。戰爭剛剛停息,從不信任武將的宋高宗馬上想到,該處理這些武將了。宋高宗剝奪了張俊、韓世忠和岳飛的軍權之後,又密謀殺害這三員大將,但最後被害的卻只有岳飛。那麼,張俊和韓世忠是怎樣逃過這一劫的呢?
宋金停戰以後,高宗皇帝就開始著手處理這些武將。高宗皇帝召岳飛、韓世忠、張俊三員大將入朝。韓世忠和張俊離都城比較近,所以先到了,七天之後,岳飛也到了。三員大將入朝,皇帝馬上降聖旨,韓世忠、張俊授樞密使,岳飛授樞密副使,同時,撤銷了三大帥的宣撫司。岳飛、韓世忠和張俊原來都是宣撫使,是宰職一級的人物,這道聖旨一出,宣撫司這個機構就撤銷了,他們三員大將都晉升為國防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但實際上是明升暗降,三員大將的兵權就被奪了。
高宗皇帝奪了三員大將的兵權,仍然覺得不放心,怕三員大將不服。按我們今天的話講,岳飛手下有十個師,韓世忠有五個師,張俊有五個師,皇帝把師長全部調到中央來了,然後讓御營的部將去擔任師長。但問題是hetubook.com.com,師長下面還有圑長,團長下面還有營長,他們都是跟隨這三員大將一起出生入死,由三員大將一手提拔起來的,皇帝可以換掉師長、團長,但總不能營長、連長一路換下去,一直換到班長吧?這些部將不換,中央派去的新師長就有可能調動不了三路大軍,因為底下的部將不買賬啊。他們會認為,你是哪來的,天上掉下來一個就是師長啊?你們憑什麼把我們的大帥弄到京城?萬一這三員大將懷有反意,他們登高一呼,率領部下作亂怎麼辦?於是,高宗皇帝思來想去,覺得肉體清除是最好的辦法,乾脆把三員大將幹掉,讓他們的部下斷了念想,這事兒就徹底解決了。
接下來,高宗皇帝準備向韓世忠開刀了,要遣散韓世忠的部隊。皇帝想,這次不能隨便派個文官去了,像王庶這樣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得找一個跟韓世忠輩分一樣大的人,去壓住韓世忠的部將。於是,高宗決定讓張俊和岳飛,去把韓世忠的部隊收編遣散。
楊沂中就領了一隊步兵,興沖沖地往濠州去了。這隊兵一路瘋跑到了濠州城,一看,果然城門洞開,城牆上金國的軍旗歪七扭八,刀槍棍棒扔了一地。楊沂中大喜,就命令宋軍去撿便宜。就在這時,金國伏兵突然從四處殺了出來,這下楊沂中的部隊傻眼了。你想,這幾十里的路程,宋軍都是兩條腿跑過來的,來到濠州城,士兵們氣還沒喘勻,刀拔不出,弓拉不開,怎麼跟金軍打仗啊?所以,一看金國的騎兵衝出來了,宋軍乾脆集體向後轉,後隊變前隊,哪兒來的還回哪兒去,又回頭瘋跑。但是,這次瘋跑和來的時候可就大不一樣了。宋軍來的時候,瘋跑是為了搶功,隊伍起碼還有個組織紀律性;而此時是為了逃命,是潰退,所以宋兵是四散而逃。問題是,宋兵的兩條腿哪能跑得過金國戰馬的四個蹄子啊?所以,最後的結果是楊沂中的部隊大部分被殲,兩萬多宋軍士兵幾乎全軍覆沒。
眼下,韓世忠一看岳飛送來的密信,心想,看來這樣皇上對我還不放心,那我想別的招吧。於是,韓世忠舉著自己四個手指頭的手,就進宮了。見到宋高宗,韓世忠把衣裳一脫,跪在皇帝面前就哇哇大哭,說皇上您看,我身上多少道傷口,我的手曾中了金軍的毒箭,只能斷指以保全胳膊,現在就剩四個指頭了。我立下這麽多汗馬功勞,聽說您還想要我的命,皇上您可憐可憐我吧。說著,就在地上狠命地磕頭。高宗皇帝一看這情形,就動了惻隱之心。高宗想,當初苗劉兵變的時候,要不是韓世忠及時救駕,我就被那兩叛將擠兌死了。韓世忠這麼多年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從來沒有變節過。再說,他也沒有什麽高尚的追求,不就想要點房子要點地嗎?他都把家搬到西湖邊上挨著我住了,這人對我還有什麼威脅啊?所以高宗皇帝說,那都是風言風語,誰說朕要害你啊?朕對愛卿是非常信任的,這樣吧,朕再給你點田宅,作為對你的撫慰吧。韓世忠這才叩頭出宮,心想,我這條命算是保下來了。
宋高宗決定對三員大將下手,但他一開始想殺的,並不是岳飛。此時,岳飛已經辭官了,在廬山給母親守墳,每天跟文人雅士往來,詩酒流連,不問政事。高宗皇帝最早想殺的是張俊,他雖然寵信張俊,但是知道這個人最沒有氣節,愛財如命。對張俊這一點,高宗皇帝其實是既放心又擔心。以前,高宗皇帝靠重賞的辦法安撫張俊。如今,他奪了張俊的兵權,他怕張俊會想,皇上以前重賞我,是因為我手裡有兵,現在我手裡沒了兵權,皇上就不待見我了,皇上不給我錢不要緊,金國人會給我錢,如果金軍再南下,我只要領著我的人投靠金國,照樣財源不斷。當然,張俊不見得有這樣的想法,這是高宗皇帝自己想像出來的。宋高宗認為,如果金軍再次南下,最靠不住的就是張俊,所以,應該先把他幹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