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23.1 南京保衛戰要圖
但是在會議最後下達結論時,唐生智突然又做出表示,假如突圍撤退有困難的部隊,也可以設法渡江撤退,但他完全沒有計算過渡江船隻的運輸能力。其實撤退的參謀作業要比進攻更為精細,才能順利完成任務,因此唐生智如此拖延與草率地下令撤軍,自己又率先倉皇地離開司令部,無法掌握與各個部隊繼續的通訊,結果造成了南京守軍陷入撤退的混亂之中。
在這場臨時的衛戍軍事首長會議中,有些部隊的指揮官,未能出席會議,唐生智突然宣佈奉命撤退,真是令www.hetubook.com.com大部分的將領都感到事出突然,在倉促的狀況之下,根本難以掌握局面與行動的變化。唐生智還要求所有與會將領共同副署撤退命令,以分擔責任。而撤退令原本規劃只有司令部直屬部隊與三十六師直接渡江撤退,其他負責城防的部隊,則各自掌握突圍的方式後撤;至於撤退之前,如何破壞重要軍政設施,更是缺乏完整的計畫。
這時候蔣介石也知道南京的防衛作戰已經非常的危急,於是在十二月十一日,先通知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以電話命令唐https://www.hetubook.com.com
生智從南京撤退,接著蔣介石還不放心,親自連下兩道手令,要求唐生智相機率軍撤出南京,以免守軍全遭覆滅。但是原本表態要決心死守的唐生智,在接到事關部隊生死存亡的重大撤退命令之後,卻沒有即時地進行撤軍參謀作業,一直拖到十二日下午五時,才匆促召開衛戍軍事會議,軍情被延誤了超過二十四小時。這個重大的錯誤,是造成南京的撤退行動出現嚴重混亂的主因之一。
勉強拼湊而成的南京衛戍部隊,既缺後勤支援,又沒有充裕的作戰兵力,而對日軍www•hetubook.com.com
的絕對優勢攻擊,仍然盡全力死守反擊,在紫金山、雨花台、湯山與中山陵一帶的奮勇作戰,使得日軍遭到相當程度的傷亡。不過這種武器與工事都不足的死守作戰,只能激怒志在必得的日軍、遲滞日軍攻擊得手的時間而已。唐生智既不准守軍主動出擊,又沒有縱深陣地的佈署,更沒有掌握預備隊以進行逆襲作戰,只讓部隊死守陣地,而尋求壯烈地的犧牲。激烈的戰事進行到十二日,劣勢的守軍陣地就多處遭日軍突破,由於沒有預備隊的逆襲支援,陣地出現了混亂殘破的現象,大量的傷患根本無人後送醫療和_圖_書
,通訊與後勤系統更是亂成一團。
在宣佈撤退命令之後,司令部的守軍匆促與草率地破壞南京城內主要的建築物,但是由於根本缺乏完整的計劃,像全國最大的金陵兵工廠,中央政府的各個部會建築,就完整地留給日軍接收。十二日入夜之後,南京城內火光衝天、濃煙密佈,這時候已經流言四起,南京就已經出現撤退前人心渙散的亂象。此時唐生智的意志已經動搖,並沒有監督設備的破壞與管制部隊的撤退,就慌忙逃往下關渡江。
守衛南京的部隊在主帥提前失去連繫的狀況下,只有各自為政,有些部隊還不知道已經下令撤退,有www•hetubook.com.com些部隊則出現潰散的情況,這是撤退時最大的禁忌,沒有統一、完整的計畫與步驟,會造成部隊退卻的全面失控。因此除了六六軍(軍長葉肇)仍在保持掌控下,突圍而走之外,大部分的守軍與逃難的人民,開始大量盲目的湧向下關。但是先前大部分的渡江船隻已被集中管理,唐生智「忘了」解除這道命令,而且在對岸的中國守軍,還奉命對於渡江的船隻是「格殺勿論」,唐生智撤退時又沒有下令解禁。因此江邊湧到了太多撤退的部隊,渡江的船隻當然嚴重不足,造成現場是一團混亂,在日軍的追擊炸射之下,中國部隊自相踐踏而死傷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