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式」則不足以顯「内容」。然形式要取諸「中道」,不可野亦不可亂,尤其不可輕忽「形實如一」的掌握。
智信者深體佛法之精神,迷信者曲解宗教之美意。
正信
有些人,沒信佛以前不信有天堂地獄,一直為貪圖欲念享受,造作很多損人不利己的事。一旦信了佛,又迷於有天堂地獄而貪圖功德,這二者都是「迷」。
世間言語、文字或名位,繽紛迷離,姿影綽約——因其和-圖-書多彩多變,故不真實。
真性從何悟?
修行的工具
正信的宗教在於心正,心正則氣盛,氣盛方能自在。迷信就會疑心生暗鬼、問神卜卦,取信於籤詩、筊杯,而無法真正深入教理。
不要迷信自己
貪之迷
捨船就道
迷信不如無信m•hetubook.com•com
真道須力行
形實如一
勇敢面對現實
唯心是佛
世事皆虛虛迷
培養面對現實的勇氣和毅力,以歡喜心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動輒求神問卜。心若迷時會很苦,苦在自己無法作主。
變動的道非真道,和*圖*書只是修行的工具而已;故須能取、能捨、能善用而不執迷。
多數人的心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總以為天下唯我獨尊,唯有我能力最強。人應該相信自己,但是不可執著。
心正則氣盛
做個智信者
實實在在的道不是看來的,也不是聽來的,而是要真正去做——確切去實踐,才能表達出真道。
必須智信
迷信不如無信,學佛一定要轉迷為和*圖*書智,離開眾生的煩惱心,回歸清淨無染的佛性。
以有限的人生面對無限的世界,非「言語」所能「道斷」;尤其潛心向道者,真正的説法、傳道,如果只靠語言、文字,「道」即斷了!真道須心會意解、躬身實踐,不能徒靠文字或語言來傳達。
正信的佛法,不說感應、不說神通,唯心是佛。
對修道者而言,語言、文字皆如渡船。為達彼岸,自須善用此船;既達彼岸,即應捨船就道,勿再戀棧。
有與無之間和*圖*書
道不能「說」斷
事事皆「有」則會迷,樣樣皆「無」則會斷;言「有」則執常,言「無」則執斷。
人有正確的信仰,在人生旅途走的路就不會有差錯。人的觀念如果不正,就不能正業;觀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也易於出錯。
無信與迷信二者,寧願「無信」也不要「迷信」。信必須智信,不可捕風捉影。
習性不是「真性」。真性必須從人的習性中去體會、修為、契合,謂之「神會」,即是由精神體會而領悟出來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