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說,這種權威應當是從卓越的人格中自自然然發出來的。白人有鐵路、輪船,知識與才能也比土人高出甚多,這固然不錯,但光靠這些,還不能使土人心服。如果他的人格卑下,土人們也能領略出來,並且在內心要鄙視他。
對這樣的問話,他們大都否認。不過在他們否認之後,卻發出奇異的笑聲。這樣的人便是奴隸了。
不用說,如今加彭已獲得獨立,與當年史懷哲初到非洲時的情形大不相同。土人們都在燃燒著新的意念。史氏做為大哥的意見,即使史氏尚在,恐怕也未必能使人們百分之百接受吧。
過去,白人差不多不把黑人當人看待,甚至把他們當奴隸,像牲畜那樣地買賣、役使。如今,這是絕對不被允許的。黑人也好,或者其他地方的未開化種族也好,只要是人類,便有人類的價值,也有人類的福利。不管是什麼樣hetubook.com.com
的理由,他們做為人類一份子的尊嚴,是不容侵犯的。故此,對這些黑人,應該絕對尊重他們的人性,把他們當做同胞來看待。
再者,丈夫死後,家屬依例必須照顧遺孀及孩子們。土人們之間是不會有寡婦與孤兒的,這也使一夫一妻制成為不可能。
但是,如果他真有愛心,並且對土人親切、公正,然後呈示出權威,那麼土人們便會打從心底服從他,聽從他的指導。
史懷哲與黑人相處,心中充滿愛心是不用說的,不過也一定保持權威。
史懷哲屢次與當地的正直白人討論過。大家都認為應當盡可能地尊重土人的生活、習慣,非有必要,便不宜讓他們改變。
再說奴隸的問題,也與此類似。政府早已明令禁止蓄奴,佈道團也努力宣導奴隸制度是違反人道的,可是在土人們之間依然有奴隸。史和圖書懷哲的醫院也偶而可以看到與這地方不同的膚色與面貌的人,來當病患的陪伴人、看護人。
史懷哲在渡非以前,常有朋友告訴他,到了非洲一定要保持白人的權威。他聽了這一類話,心中頗不受用,私下以為這種態度不是不太自然嗎?怎麼可以呢?來到此地以後,這才明白了朋友們的勸告,實在是有道理的。牢守教導者與被教導者的分際,始能實現對土人的真正愛情。
有個實例如下:傳教師羅貝爾想到應該用愛心來對待黑人,離開傳教師伙伴,前往土人的部落,打算以兄弟姊妹的身分來與黑人相處。他在一個黑人部落搭了一所茅屋住下來,讓自己成為部落的一份子。
總而言之,只有以耐心來引導土人們,徐徐地提高他們的生活與想法,讓他們能漸漸地創造出最適當的新生活,才是最妥當的方法。
因此之故,越是熟和_圖_書悉土人們的生活,同時越是想改善他們的生活,便越是明白這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
然而,從這一天起,他雖然扯下了白人與黑人間的樊籬,但同時也失去了所有的權威。土人們再也不願聽他的話。土人只會與他吵嘴論駁,他引導土人的目標也完全失敗了。
「我是你的兄弟,但卻是大哥哩。」
根據我們的眼光來看,這些都是不承認女性人格的怪俗,是應該改革的。然而,他們是住在小茅屋,過的是原始生活。在這樣的土人社會裡,女人是無法獨立生存的。女人本身就認為一夫多妻乃理所當然,勢所必至。這裡沒有牛、羊等牲口,養育子女只有依靠母奶。因此,女人生了嬰兒以後,把丈夫撇在一旁,不理不采,專心一志帶孩子。她們多半回娘家來做這件工作。男子這邊為了家事與農事,須有另一個女人來幫他。於是便有了第https://www.hetubook•com•com二、第三個妻子。
不過黑人畢竟心智未開,就好像是幼兒一般。他們需要扶掖,也需要教導。而白人則是進步文明的人,可以幫助他們,也站在教導他們的立場上。好比就是老師與學生一樣。
「你是奴隸嗎?」
不過如今他們絕少受到虐待,所以也不會有人逃亡,請求政府庇護。他們努力為主人服務,希望若干年後恢復自由,被允許加入主人的種族之中。
如果過分同情黑人,一心一意認為同是人類,想與黑人站在同樣的立場,那就更不容易負起教導的責任了。
總之一句話,如何教導黑人,真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光是把歐洲式的文明強壓給他們,教他們種種駁雜的知識,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為那只有使他們的生活紊亂,使他們狡猾而已。
歐格威河上游地方就有這種不毛之地,在那裡的人們有時甚至把泥土也當做食物來吃。大部
hetubook.com.com分的奴隸便是這種地方的人。每逢饑饉,父母為了使孩子能得到什麼吃的,便到下游來把孩子們賣掉。
革新一夫多妻制,第一個先決條件是提高土人的生活水準。當這樣的日子來臨以後,一如從前的歐洲,這種陋習自然地就會消滅。
還用高壓手段來迫使他們改革他們間的不合理習慣,也是沒用的。這裡就來談談存在於他們婚姻制度中的買妻習慣以及一夫多妻制。
這其間的意思,他用了巧妙的話來說給土人們聽:
那麼他們為什麼成為奴隸呢?原因有多種,其中主要的是饑荒。赤道非洲沒有穀物與薯類,連水果也沒有。葡萄牙人從西印度群島移來了香蕉、油椰子、樹薯(球根可取澱粉以充食用)、蕃薯,對此地的人們來說,是一項莫大的恩惠。然而因為氣候與土壤的關係,這些食用植物還不能十分普及,有些地方甚至什麼也不能生產。所以饑荒也就時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