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再到非洲去
第二次蘭巴雷之行

但也聽到一些令人憂心的事。當時,因為在歐洲與美國要開和平博覽會,木材的訂單大批湧到,土人們都被木材商人請去伐木去了。因此,史懷哲預先寫信吩咐過的土人工人一個也沒僱到,連到哪兒才能僱到都還不知道,醫院真不知如何才能重建起來。甚至蓋屋頂的椰子葉都不知到哪兒找才好。土人們連自己家的屋頂都管不了啦,破破爛爛的。
主意打定,他捨不得休息片刻,帶著諾爾搭上獨木舟,前往約一個半小時路程的一座村落。
史懷哲的為人與從事的工作,總算受到舉世矚目,詢問與鼓勵的信件,從世界各地真如雪片般飛來。史懷哲向來就是凡事一絲不苟,即令是一封簡單的信,也非用https://www.hetubook.com.com心寫不可,可是他哪有這許多工夫呢?待覆的信越積越多,只好打算在船上以及抵非後再作覆,所以把它們都帶來。
「信!這麼多啊。不會是開玩笑吧?」
那是他很熟悉的村子,他挨家挨戶去找人握手拉交情,並不客氣地四處找草瓦。每有發現,就說些土人們愛聽的話,或者答應送東西,要土人們分讓一些。如果土人們不肯,他就嚇唬他們。
不過傳教師們都是老相識。大家圍桌一起午餐,吃著吃著,史懷哲已經想到自己又完全成了蘭巴雷的人了。
「槳在划著水。拐進支流,座落在三所山丘上的傳教辦事處的建築出現了。自從一九一七年和-圖-書秋,那幾幢房子,就在這個地方,從我與妻的視界消失以後,發生了多少事情呵!這些日子裡,它們是怎樣使我魂牽夢縈呵!此刻,我終於又和它們重逢。然而這一次,我只有自己,再沒有援助我的朋友……」
好不容易地才查完了兩袋,官員搖搖頭,派司了。
然而史懷哲不能遲疑。屋頂到處有大大小小的洞,藥箱與器材箱都不能啟用,醫務也就沒法展開。
史懷哲在《蘭巴雷通訊》這麼寫道。這本書就是第二次逗留非洲期間的紀錄,「援助我的朋友」是指夫人。夫人因健康情形欠佳,不能同來,不過有個牛津的學生跟在他身邊。他是諾爾.吉勒斯比,一個十八歲的青年,為了暫時幫助史懷哲和_圖_書而同來的。
就這樣,史懷哲第二次到非洲,一開始就與重重困難搏鬥。而這種搏鬥,直到博士以九十高齡逝世為止都從未停止過,有這其間的若干次回歐洲的期間是僅有的例外。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史懷哲終於又一次首途赴非,二十一日在波爾多上船。依然是一大包一大包的藥品與醫療器材。其中有四個大馬鈴薯袋子,裡面裝的卻不是馬鈴薯,而是好像紙片的東西。關稅的官員詫異地問:
從醫院通往他故居的小徑,不用說也長滿了草,連踏腳的餘地都沒有。繞了一個大圈,進到屋裡一看,幾個月前的一場風暴使它塌了,只加了些應急的措施,沒有修理好。
——不管如何,得先補好屋頂!www.hetubook.com.com
「還沒有回的信件。」
他在這冗長歲月之間的奮鬥情形,如果要一一記載下來,那麼不知要寫幾本書才能寫完。他的為人、生活情形、土人的病、他們的奇風異俗、熱帶叢林的情況,在前文裡已寫了不少,想來讀者們已明白其中大概了,所以後文將簡略地記述史博士其後的經過情形。
「好好,你這麼小器,將來你們這裡出了病人,也別想到醫院來看病!」
官員懷疑了,把四隻大袋子通通打開,一封封地檢查起來,說不定裡面藏著鈔票哩。當時,依照規定每人不能帶出五千法郎以上。
速度緩慢的貨輪,使這一段旅程費時近兩個月之久。然後改搭河輪,上溯歐格威河。兩岸依舊是千古以來的叢林與無涯無m•hetubook.com.com涘的水!四月十九日晨抵蘭巴雷,然後還要拐進支流。
總算弄到了六十四塊草瓦片,大約夠把屋頂的破洞修好了,這才帶著諾爾得意洋洋地回醫院來。
傍午時分終於登陸,來到懷念多時的地方。史懷哲把卸貨工作交給諾爾指揮,自己先走向醫院所在的山丘。他彷彿覺得自己成了童話故事裡的公主,一覺醒來,竟被一片荆棘包圍住了。曾經花了那麼多心血蓋起來的醫院,已經面目全非了,到處長著雜草灌木,鐵皮屋頂的那幢充做診療室、藥房的木板房與房舍之一雖然還在,可是屋頂到處是洞,原本是小樹,如今則成了一棵棵參天巨木,把房舍蓋住了。熱帶地區的破壞與成長,竟是快速得這麼可怕!
「請問這裡頭是什麼東西?」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