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一方面來看,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流通的資訊和知識量之龐大,即使是超人也無法獨力處理所有的事務;如果不充分將權力下放給部屬,當上司的也會承受不了壓力,結果恐怕更糟。
重點:
讓我們檢視有關授權的論述,不難發現裡面獨漏了「對顧客的考量」。一般都認為授權僅牽涉到上司與下屬,或者公司與員工的關係而已,這也造就了企業內部的「不給我族」,他們總是在抱怨「不給我重要任務」、「不給我決策自由」等等。對這些人,姑且不論他們上司的好壞,我倒想問幾個問題:
「增加你的職權,你能多提供客戶什麼樣的價值?」
就像雛鳥小的時候m.hetubook.com.com,只能張大嘴巴在巢中等待母鳥哺餵,但是長大成熟以後,就應該自己去覓食。
1、如果把授權看成一種社會運動,是部下的權利、上司的義務,我認為也是有待商榷的。無論授權者或被授權者,都應該就專業的角度重新思考這個議題。
取得授權就開始我行我素、胡作非為的人,到處可見。這也是單單強調授權,卻沒有同時強調另一個輪子——專業,所造成的結果。
「你有針對新的權力,培養出相對的能力和技巧嗎?」
授權的確很重要,只是我希望大家能再度慎重地捫心自問:自己究竟該不該獲得授權?自己能不能把新權限當成新武器,為顧客解決問題,並提供具m•hetubook•com.com體有用的價值?此外,如果學習新技能必須借重他人的能力時,能否不在意對方年紀比自己小、跟自己私交不好,不顧自尊和驕傲而不恥下問?
日本IBM的常務執行董事內永由佳子,在還是公司新進人員的時候,日本還未制定「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一般女性職員被禁止加班到深夜。但是如果想將工作做到完美,時間總是不夠用,據說她只好躲在女廁裡工作。除此之外,她還主動向當時的上司倉重英樹(目前爲日本TELCOM董事長)要求,「讓我擔任管理幹部,我想做更多工作。」
如果你自詡爲專業,就應該知道如何回答我上述的問題;而答案其實也就是「獨當一面」與「羽翼未豐」之間的和圖書區別。
2、你成不成長,和客户有什麼相干?失敗或許是走向成功之路必備的糧食,但是也不能讓顧客爲你埋單。
但是,如果把授權看成一種社會運動,是部下的權利、上司的義務,我認為也是有待商榷的。無論授權者或被授權者,都應該就專業的角度重新思考這個議題。
IBM的新CEO帕米沙諾(Samuel J.Palmisano)就說過:「如果只聽從組織或經營群的指揮,要讓IBM全體(全球共擁有二十萬名員工)的力量發揮到極限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方法是,教導員工用正確的方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授權給他們。」近來盛行的「教練式領導」風潮(coaching boom),也證明了「授權」是因m.hetubook•com•com應時代需求的產物。
大家都知道,培育部屬時,與其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教他們,不如授權有效。也就是充分給予部屬職權,讓他們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信任他們自動自發的品性和潛力,可以讓部屬將身上潛藏的力量全部解放出來。如果拿聽從命令和依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來比較,當然是後者更能產生非做好不可的意志力,這也是人類的通性。
我想一定有人會反駁說,如果不先得到授權做做看,怎麼知道?不先獲得授權,就沒辦法學習到新的能力和技術。的確,人類是在不斷的嘗試錯誤中學習和成長的動物,古有明訓「失敗為成功之母」;也有人確實是因被授與新權限而有所改變hetubook.com.com。但是我還是必須說,你成不成長,和客戶有什麼相干?失敗或許是走向成功之路必備的糧食,但是也不能讓顧客為你埋單。
——你能不能把新權限當成新武器,為顧客解決問題,並提供具體有用的價值?
如果真的是為了照顧客戶而想獲得授權,那就不應該只是等待,反而要主動爭取。
以客戶為重,不是說說而已,即使表面看來屬於內部決策的事情,也一定要考慮到客戶,比如說授權。
要求授權很容易,但要完美地實行卻很難。口裡總是嚷著要求「授權、授權」,等真的得到權力,卻反而成為成功絆腳石的人也不少見。所以,如果只是為了滿足自己,這樣的授權是違反專業精神的,至少也應該是為顧客行使這項權利才正確。
「如果沒有,你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