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構思力
電子商務的充分條件

例如,浮動式的日本轉帳卡J-Debit如果能實際運用,持卡人想到某家店採購五萬日圓的商品時,店家只要確認顧客的銀行戶頭裡有五萬以上的存款,就可以讓他在此限額下簽帳;不必引進專用的認證機器,只要使用網路的封包通訊(packet communication),整個認證過程的處理費用還不到一日圓。利用這種系統,就算是一曲九十九美分的網路音樂生意,也有相當的利潤。
分析一些網路空間構思事業的先趨者,可以發現它們共同的成功DNA是,都很熟悉如何運作電子商務的三大主軸——入口網站、物流、付款,因此能順利掌握接單、送貨到收帳的完整過程。
要運用入口網站,得先掌握它的特性。
但是在日本,卻因為地方政府的怠惰和完全不了解未能順利實施。其實像日本電信電話或東京電力公司,只要活用原有的系統,添加一點新的設備,就可以充分發揮網路世界「電子錢包」的功能。
我認為網路世界的結帳會產生混亂的第二項理由,在於信用卡的存在意義。
透過同時掌握產品服務與資訊兩方面的趨勢,加強世界各地的配送,深耕客戶關係,就能如同入口網站一樣,確實掌握客戶的回頭率m•hetubook.com•com。接著,如果能將這種服務系統推向國際,就可以享有相當的經濟規模;有了規模,就可以防止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
有希望解決這種小額付款問題的,應該是新力公司正在發展的非接觸型IC預付卡「Edy」。未來只要能做到利用USB界面就可以簡單在電腦上讀取,設備費用又低於兩千日圓,就可能成為世界標準。
透過同時掌握產品服務與資訊兩方面的趨勢,加強世界各地的配送,深耕客戶關係,就能如同入口網站一樣,確實掌握客戶的回頭率。
網路世界有所謂的「零摩擦」(Friction free)概念,意指摩擦(結帳時回收代價的成本)愈少,消費者和錢愈會聚集過來。如果法律規定更放寬,未來比信用卡更少摩擦的結帳方式,也會與日俱增。
我是最早想到這種模式的人,早在一九八二年就取得日本與美國兩地的專利權,可惜因為日本企業界與地方政府的阻礙,至今仍無法實現。
而且,網路使用者會對自己在網路密林中找到的事物,感動不已。這些對報紙等新聞媒體幾乎完全冷感的叢林探險隊,往往捨得為在網路上發掘的寶物一擲千金。據說首頁前三則位置的https://m.hetubook.com.com廣告效果,比一次要價數千萬日圓的全版報紙廣告還要好。
當時剛從學生宿舍創業的戴爾,事業能如此成功,在物流上得到FedEx這個好搭擋是一大要因。
重點:
「入口網站」
據說,現在網路上的網站超過五億個(網頁數大約為一百億)。在如此浩瀚的網海中,既沒有地圖,也沒有路標;一般人開始在這取之不盡的寶藏中,探索唯一的目的地時,會從具指引功能的入口網站著手。入口網站的特性是,只要使用者成功使用一次,它的使用次數就會成倍數增加。
戴爾的訂購系統最大的特色,就是訂貨與供貨兩方使用同一個系統,都在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上運作。FedEx的電子物流系統(Logistics and electronic commerce,LEC),則讓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與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成功結合。戴爾結合公司系統與聯邦快遞的LEC,在最強最快的配送系統支援下,才能很快地將產品和*圖*書送到全球客戶的手中。若非物流上的進步,戴爾也不可能如此成功。
以月為單位、接到詳細帳單後才一次付費的水電瓦斯等公共費用系統,就可能成為平台。日本關西一帶目前已經推行的「PiTaPa」卡,就是其一。只要使用月底一次付款的公共費用的帳目,就可以建立簡單的小額付費系統。
——在成功者的身上,有一些共同的DNA……
也因為有這套物流設備,Inditex每週可以接受遍布全球兩千家以上的店鋪兩次訂貨;送貨快速,歐洲不到二十四小時,美國僅需四十八小時,日本也一定在七十二小時之內送達,也因此得以建立店內完全零庫存的銷售系統。當我看到這個系統時,就知道他們的確擁有他人無法趕上的氣勢。
信用卡是在商家無法確認消費者付款能力的時代,所產生的信用創造服務。由發卡銀行則保證信用卡持有者的社會地位、信用和償債能力。萬一持卡者一時無法支付,信用卡公司會全額先行代繳。
在網路上提供低利潤的資訊服務,例如一曲九十九美分的音樂、一張三十美分的照片,如果以信用卡收費,光是付給信用卡公司的手續費就很高,幾乎無利可圖。
「物流(Logistics)」
lnditex和圖書的物流中心設於西班牙的科魯納(La Coruna),物流系統融合豐田的「看板制度」與FedEx的高速物料輸送帶(materials handling conveyor);後半則與洋基通運公司(DHL)合作,規模十分龐大。
「付款」
問題是,全球現在已進入「無所不在」時代,個人的信用已經不需要第三者保證。無所不在的定義,就是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連接到網路,就可以確認個人的付款能力。也就是說,個人可以創造自己的信用。
再過幾年,這些結帳方式就會取代信用卡,在網路世界中獨占鰲頭。如何從中選擇,如何構思出財務計劃及成功的充分條件,可以決定未來企業的勝負。
目前,聯邦快遞(FedEx)在全球物流領域中一馬當先。很早以前,他們就預料到網路世紀必將來臨,因此在一九八〇年代末就建立完整的追蹤系統,讓客戶可以利用網路知道貨物目前所在的位置。也就是這套系統,讓FedEx順利拿到戴爾、思科等美國大型IT企業的訂單,業績也飛快的成長。
前面提到的「Edy」使用的是預付方式,而在新時代中,付款方式應該機動地納入後付的形式。此外,如果要在無國界經濟中游刃有餘,不https://m.hetubook.com.com妨考慮讓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付帳方式。如果能兼具信用卡、預付卡、後付卡三重機能,再加上浮動式轉帳卡(如J-Debit),並可以利用綜合戶頭自由組合,未來結帳管理上的摩擦就會更少。

對物流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組合出最適合與最強大的聯盟關係。
利用搜尋引擎所得出的結果,位於首頁前三則和之後的資訊,點閱率幾乎是天壤之別。那些搜尋老手,每次都可以得出幾萬筆資料,但是都習慣只點閱前三則左右的資訊。
入口網站的便利性,使得資訊能在無國界的網路空間中廣泛傳播。此外,它和名牌商品一樣,重複使用率很高。而且,只要使用網路的人數增加,入口網站的使用人數也會相對增加。
最後,就是付款。目前,網路上的付款以信用卡為主,而且幾乎是由VISA卡與Master卡兩家公司瓜分市場。但是,與新進者很難分杯羹的物流領域不同,付款領域的未來可能掀起萬丈波瀾,群雄競起。理由之一在於,少於十美元的小額結算對信用卡業者而言,仍然是很棘手的業務。
服裝界也有像戴爾一樣成功的例子,那就是以ZARA等名牌聞名的西班牙Inditex集團。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