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筆者於役北票煤礦時候,忽然接到熱河高等法院傳票,說是熱河稅捐處控告北票煤礦延不繳納煤類稅收,限日報到出庭應訊,這類事自然是由財務處負責,筆者於是帶了一位姓鮑的科長,前往承德應訊,當庭把接收煤礦後函請稅捐處函告稅則法令的公文呈庭核閱。結果稅捐處查出是他們新舊處長交接時,把各國營事業這類查詢如何辦理繳稅公文的檔件沒有答覆就糊裏湖塗歸了檔啦,稅捐處查明屬實,自知理虧,趕忙撤回告訴,一面到旅舍表示歉忱。接談之下,那位處長是筆者世姪,經他挽留,既到承德應當逛逛熱河行宮,而與我同去鮑科長的尊人,晚清時期在行宮當過差,家裏還存一份熱河行宮全圖,按圖而行雖然有些地方宮華萋冷,城闕生塵,總算保管得大致不差,依稀還能揣摩得出當年勝景。
古柏蔭天蒼勁挺秀
.在舉行小型慶典時候,有時也在這裏賜宴扈從大臣。如意洲西北有小島叫「青蓮」,有一小橋使洲島相通,乾隆仿嘉興煙雨樓,築樓其上,亦名「煙雨」。每屆夏雨,雲水茫茫,樓臺煙雨,宛如身在江南。從萬壑松風沿湖而東,又是另一條入湖通道,經過「卷阿勝境」「水心榭」風景多處,最初都是駐足小憩地方,後來乏人管理,只剩下些假山亂石而已。由水心榭而北綠陰交蔭,紫曼丹荑中有「月色江聲殿」,此處為四合院格局,迥廊連接,亭廡四達,白石清泉,清風細細,是皇帝讀書的地方。再往北,地勢起伏,高嵓四合,在最高處仿鎮江金山寺,建有一幢三層六角形的「上帝閣」供奉真武大帝、玉皇大帝,登臨遠眺,最宜欣賞波光嵐影,雲煙萬狀的無邊的佳景。
七〇、七、二十七 時報週刋
緗荷出水珠菂盈房
所以大蒙古包圓頂厚繒,幄帟重重,左右星棋羅佈還有幾座小圓帳篷,是王公使臣休息的地方,乾隆四十五年,曾在此處跟班禪和韓國正史看煙火,後來又在此處接見英國使和_圖_書臣「馬爾戛尼」,以致英使回國後,所寫回憶錄誤會大清國皇帝住的是蒙古包。清代四大藏書樓「文津閣」就在萬樹園之西,清代開設四庫全書館,館內網羅了五百多位飽學之士編纂校抄,歷時十年,一共抄成四庫全書四部,其中一部就存在文津閣,後來歷經兵燹戰亂其中三都已散佚或損壞,後來文津閣這部,送歸中央圖書館保存,算是碩果僅存的一部文化瓌寶了。
「安遠寺」是乾隆二十九年仿伊犂固爾札廟而建的,蓋廟當時是一位太監的族人承包,有偷工減料的地方,監工人員也不敢據實覆驗陳奏,所以現在祇存主殿「普渡殿」,正中供綠度母佛像,牆上畫有佛教故事,莊嚴而帶神秘感。綠度母是西藏人最信奉法力無邊的大佛,據說安遠寺綠度母像更具無上威力,每年總有若干信徒,從西藏遠來膜拜。河西岸儘存的廟宇有:
唐代詩仙李太白,在他北風行詩裏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描寫塞外風雪,凛洌苦寒。想不到就在燕山之北,卻有一座名城,冬不酷寒,夏宜避暑,勝地久為眾口|交譽的北國江南,熱河省的「承德」。考諸典籍,這座名城,在元明時代,是沒沒無聞的,到了康熙年間,才鳩工聚材在這裏修建了一座名園「避暑山莊」和「溥仁」、「溥善」兩座佛寺。到了乾隆時期,又相繼修建了九座寺廟,而康乾兩帝,以及後來幾代皇帝,每年總要有近半年時間住在那裏。咸豐龍馭上賓,肅順等陰謀奪權,慈禧跟恭親王奕訢,裏應外合,不動聲色,弭平巨變,就是在熱河行宮,叔嫂秘議規畫完成的,實際上熱河行宮,儼然是清代第二政治中心,所以才名播遐邇,中外咸知的。
另外殿的周圍,有白綠紅黑四座喇嘛塔,白塔中保存著松贊干布文物。綠塔埋有若干寶藏。紅塔下埋着佛的舍利。黑塔埋著西藏地區原始本教經典。正北「普陀宋乘之廟」,是承德各廟宇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佔地廿二公頃,從乾隆卅二年始建,到卅七年完工,形勢完全模仿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廟的山m•hetubook.com•com門像一座城樓,崇墉屹屹,氣勢雄壯,走進山門裏就看見一座琉璃牌坊,金飾鱗鬣,虬龍蜿蜓,隨著地勢高低,又建了若干喇嘛塔,在最後山坡高處,聳立着「大紅臺」。
「普樂寺」是乾隆三十一年特為哈薩克.布魯特民族首領來朝覲而興建的。「旭光閣」中有大型立體曼荼羅,是喇嘛教聞名世界的佛像造型,除西藏外是內地僅有的一個。
「湖泊區」中間是「芝徑雲堤」,往北是「如意洲」,雲水澄鮮,林木明秀,湖區景色,全收眼底。如意洲是湖裏最大島嶼,正宮未蓋好之前,康熙每年駐蹕承德,就住在這裏處理政務。洲上有座「無暑清涼殿」璇臺淥水,紫段金鋪,潭澄玄鏡,茂蔭參天,可以說是天人佳境。「延薰山莊」是如意洲上的主殿,館宇敦樸,不雕不飾,啟北戶,迎薰風,別是一番清雅風趣。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班禪活佛自西藏到承德來朝,就在此殿跪請聖安的。乾隆因班禪來朝,以兩個月時間學習藏文,居然字正腔圓,班禪本佛不拜佛原則,本來不準備跪拜的,臨時懾於天威咫尺,不知不覺屈膝行了跪拜禮。正殿以北是「依清曠殿」內有乾隆御筆「四知書屋」,是皇帝在舉行慶典前後,宴居休息所在,只有重要近臣,才能得到在此屋召見的殊榮,院內古柏蔭天,蒼勁挺秀。皇帝寢宮叫「煙波致爽殿」,殿宇壯闊滿室縹緗,皇帝御榻設在西套聞,床後設有暗門,通往秘密夾道,如果遇有什麼危險,皇帝可以從暗門進入走避。據說咸豐皇帝在烟波致爽殿病楊臨終彌留時,慈禧就是從這道暗門溜進去,躲在帳子後面,偷聽咸豐遺詔後,才策劃回京奪權的。
殿中羅列大小不等半跏跌坐無量壽佛銅像,反映乾隆建此廟是為他慈親祈福祝壽的。在此廟東鄰「須彌福壽之廟」是乾隆四十七年他七十萬壽,為了迎接班禪六世來熱河祝壽興建,作為班禪行宮的,建築佈局完全模仿日喀則的札什倫布寺,由此可知,清朝康乾時期懷柔遠人,對於邊疆民族是如何覊糜籠絡的了。
松鶴齋和-圖-書在正宮以北,原是皇太后頤養的地方,紫翠丹房,幽簾清寂,廊腰迴縵,是便於皇帝晨昏定省。靠近松鶴齋有「萬壑松風殿」康熙常在這裏批閱奏章,引見臣下,乾隆幼年來到山莊,就曾隨祖父住在此處讀書,後來御極,懷念聖祖對他的恩寵,因而錫名「紀恩堂」,出殿而北,循青石磴道而下,就進入湖泊區了。
幾經曲折就到了「錘峯落照亭」在傍晚日落之前,從亭中遙望東邊的棒錘峯挺立天際,是避暑山莊重要的借景。在乾隆時期,每年臨幸熱河,逢到重陽佳節,皇帝總要親奉太皇太后到這裏登高侍膳,由於它的形象奇突,在民間傳說許多神話,說很久以前,有兩位仙人來到承德,被承德人勤勞純良感動,臨走時把個金棒錘插在山頂,從此承德變成山明水秀的福地。從松雲峽到錘峯夕照亭可以飽覽山區千山萬水無限風光,皇帝處理萬機之餘,偶或心慵意懶,來此嘯傲一香,決疑定難,一切自然都能迎刃而解了。
建廟勒碑乾隆題字
「大紅臺」位於高十七米用花崗石和磚砌成的白色石臺上,外觀有七層,裏面實際有一圈三層高的羣樓。大紅臺高逾二十五米,外面抹成紅色。中部和頂端有桁梧複疊琉璃佛龕,巍峨莊嚴,雕簷隱天,登上白臺,站在大紅臺腳下,更感到氣象不凡,回首東南遠處,九天樓閣,琳宇梵宮,此身如在仙境。進入大紅臺,可以清楚看到周圍三層倒塌羣樓及殘痕,有的木柱還遺留在牆中。紅臺的中央有座方殿,叫「萬法歸一」殿,屋頂塗金異獸,翠瓦金舖,在陽光照射下,閃灼煥爛,蔚為奇觀。
熱河的外八廟計為溥仁寺、溥善寺(今已不存),須彌福壽之廟、珠象寺、廣安寺、羅漢堂、普樂寺、旭光閣、安遠廟、普寧寺、桑鳶寺等十一座廟宇,那為什麼叫外八廟呢!因為這些廟分為八個部分,乾隆時代劃歸北平雍和宮管轄,又都分佈在避暑山莊外圍,所以叫外八廟。
「山岳區」在避暑山莊佔地最廣,約為全區五分之四,這是一脈自然山巒,中國古代造園匠師們,他們能運https://m.hetubook.com.com用巧妙,因山為園的手法,把整個山岳區天然峽谷溝峪規劃為四條路線,和山麓湖濱的幾片的風景區連為一體,最北一條山溝叫「松雲峽」,峽中古木參天,峯巒如削,東側有一方亭,雪後登臨,遠望南山諸峯皎然寒玉,皓潔素凝,因名南山積雪。在它北邊山坡上遍植楓樹,葉茂蔭濃托襯出一片楓業紅於二月花的美景。
清朝在入關之前,就已經跟蒙古結成聯盟,成立蒙古八旗軍。自從底定中原,建都北京之後,從康熙二十年起,每年初秋,都要由蒙古的王公親貴,輪流陪同到內蒙古「翁牛特」和「喀喇沁」等部落牧地木蘭圍場去狩獵,一方面是懷柔遠人,同時還有瞭解民情、加恩各藩、理疆備邊的含意。康熙在塞外選中木蘭圍場這塊大草原,每年大舉行圍射獵,還有整軍經武,揚我神威,使得蒙古各部畏威懷德不敢有貳,並非完全為了個人享樂而已。清朝皇帝從京師出發,由古北口到圍場一共有大小行宮十九處。由於承德地方「形勢融結,地實堅美」。去京師驛遞奏章,朝發夕至,綜理政事,與在宮內無異,所以在承德大興土木,建立大型離宮,康熙為了籠絡蒙藏各族部落,當然就要崇敬這些民族信奉的喇嘛教,於是在離宮之外,又興建了外八廟。
避暑山莊是中國皇家最大的一座園林,面積廣袤達八千四百餘畝,周圍的苑牆就有十多公里,內分「宮殿區」、「湖泊區」、「山岳區」、「平原區」四個部份,園內有康熙題的三十六景,後來乾隆又續題三十六景,一共是七十二景。
依稀揣摩當年勝景
沿東岸上溯可達湖北隅的「熱河泉」,在東北塞外溫泉不多,此泉溫度尤高,當深秋九月,菊花盛開之時,因為湖水溫潤,緗荷出水,珠菂盈房,看的人都認為菊荷競爽是一奇景。沿湖西北岸有五座方亭,簷牙高啄,金蜺耀綵,比北海的五龍亭還要壯麗,亭的北面有一望無際的平原,高柳千章,芳草如繡,乾隆書碣為「萬樹園」,據說當年密林之內麋鹿徘徊,禽鳥翱翔,草叢之中赤狐野兔出沒無常,這hetubook.com.com裏是皇帝舉行「大蒙古包宴」看煙火觀馬技,接見各族首領和外國使節的地方。
康熙乾隆兩位都是清朝聰明天亶的皇帝,何以要在荒涼的塞上經營別院興建寺廟呢?那就不能不佩服他們高瞻遠矚,燭照萬千了。
「普寧寺」佔地達三公頃,在外八廟中僅次於普陀宋乘之廟的佛寺,第一進院落,有一座石欄環護,重棼瓊構的碑亭,碑文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把建廟經過詳敍勒石,據說四種文字胥出乾隆御筆,所以特別名貴,中間主殿「大乘閣」裏面三層栱簷,外面六層屋簷,五個尖頂,是模仿西藏桑鳶寺烏策殿而建,殿中供奉廿二米高的千手觀音菩薩像,大佛的腰圍有十米,重達一百一十噸,在大殿底層,只能看到佛的腳部,要登上三樓,才能平視佛的頭部,這尊佛有四十二條手臂,每隻手中有一隻眼睛,他的頭頂上,還有一座小佛|無量光佛,據說是佛的師傅。大乘閣是象徵須彌山,是佛住的所在。四外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這種傳說,曾見諸古典小說西遊記。
往返京師朝發夕至
「宮殿區」是皇帝每日臨政、舉行慶典和避暑消夏的地方,位於園的南端,完全是傳統式宮殿建築,正宮是皇帝主要居住的主要宮殿,皇帝身居九重,有九五之尊,所以要有九層院落,大門叫「麗正門」,是乾隆御筆題字匾額,這座門內才是「外午門」、「內午門」兩重宮門,內午門又叫「射閱門」是皇帝校射的地方,門上匾額康熙御筆「避暑山莊」四個大字,康熙不像乾隆到處題詩留字,大字猶為難得。門前一對銅獅子,雄踞左右,威猛生動,工藏精良,比三大殿、頤和園的銅獅子都精細岐嶷,是清宮裏最精湛的一對,據說熊秉三任熱河都統時,曾經打算把這對獅子搬走,可是雇了若干工人,絲毫沒能移動,祇好作罷。正殿叫「澹泊敬誠殿」是臣下啟事、外藩覲見處所。
光陰彈指,一瞬又是三十多年,靈臺縹緲,再經過紅衛兵那次浩劫,北望雲天,遙想滿山煙草,雲冷蒼梧,讓專門破壞文物古蹟的紅小鬼們蹧蹋到什麼程度,簡直令人不敢想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