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竊據北平時期,前門外廊房頭條的第一樓有一家專賣景泰藍的銅器店,玻璃櫃裏陳列一把東洋劍,鰈帶緹繡,劍鞘嵌有三粒金星,索價萬金,據稱係日本幕府時期一柄名劍。另外還有一柄寶刀,刀鞘用黃綾包裹,拴著一張黃色紙籤註明東甲洪字第若干號遏必隆刀,有人詢價,舖中執事說:「此係友人寄賣,如有人看中,可約時與刀主人面洽。」那把刀是否真的遏必隆刀,就不得而知了。此專一幌又是四十多年,如果那把寶刀,沒有遇到識貨的行家,恐怕早已回爐重焠,當做凡鐵來使用了。因為朋友們談起尚方寶劍,聯想到王命旗牌、遏必隆刀,所以把它一一寫了出來,或者可能給將來寫歷史劇的朋友作為參考。
遏必隆死後,由他次孫「訥親」襲爵,歷侍雍正乾隆兩朝,恩眷甚隆。乾隆十三年大金川土司改革布什爾土司,侵犯邊境,川陝總督張廣泗進討無功,旋命訥親為經略大臣,率領禁軍督戰,依然無功,於是將張廣泗繫獄,訥親奪官,同時派御前侍衛鄂賓,賞帶遏必隆刀,監視訥親還軍,到了班爛山就命鄂賓用訥親祖父(遏必隆)曾蒙恩賜的寶刀梟首軍前了。
清代職官,沒有巡按設置,各省則設有巡撫,那等於現在的省主席,是地方行政長官,跟巡按性質是完全不同。清代在建國之初,仍沿明制,時常有欽命www.hetubook.com.com大臣,巡察各地,那是因為兵燹之餘,洞查民隱撫輯軍民的,並未樹立專圻,更未拘於品秩,祇是選賢任能,搜隱闡微,差畢復命,屬於臨時差遣,不是固定常官。後來因各省軍政繁劇,總督軍務,遂為定員。朝廷為了增加其生殺大權,壯其威勢,每賜有王命旗牌,凡屢犯死囚,須立即處決者,得拜王命旗牌便宜行事。在督撫衙門「請王命」是一椿極為慎重的大事,在押死囚詢供定讞,督撫朝衣朝冠,取出王命旗牌焚香叩拜之後,立刻推出處決,不必等到奏准之後,再來行刑。據說當年慈禧寵監安德海下江南造龍衣,一路上招搖撞騙,在山東境內被巡撫沈葆楨緝獲,就是請出王命旗牌就地正法的。
電視綜合第二八八期
製作精細紮實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王命旗牌了,王命「旗」是藍綢子縫製的二尺五寸見方,鑲有五分寬黑緞子邊,兩邊都是用金線繡的滿文「令」字,下方正中鈐以兵部朱紅大印;這是清代最早的王命旗,到了咸同年間曾國藩以欽差大臣討伐洪秀全,朝延所賜的王命旗雖然加綉漢文令字,可是比起開國時代的王命旗就草窳簡陋多了。王命牌圓形,大有一尺二寸,是櫸木製的,朱漆髹金,hetubook•com.com環以龍紋,金鏤列綵,瓔珞煥爛,正中也漆上滿文「令」字並烙上兵部大印,懸在一枝八尺長丹虬赤纓鏤金血檔的鑌鐵鎏金槍上,份量很重,扛著走已經感覺壓肩,遑論舉起揮舞啦!
到了民國五年,清社已屋,正是袁項城新華春夢,黃袍稱帝時候。蔡松坡忽然雲南起義聲討國賊,老袁派兵入滇,又怕入川將士,二三其德,不肯用命,偶然想起阮斗瞻忠樞跟他說過遏必隆刀的故事,於是派了內長史楊雲史進宮,向遜帝索借遏必隆刀一用。清室悚於袁的威勢,奉命惟謹,趕忙派內務府大臣世續賚送那寶刀到新華宮請賜賞收。老袁並慎重其事,選擇一個黃道良辰,召集文武百官在居仁堂舉行出征授刀榮典,親自授給西征軍的軍政執法大臣雷震春。雷震春兜鍪犀甲,奉了如朕親臨,先斬後奏的口諭,興致匆匆,捧刀而出,星夜馳赴軍前督討。誰知雷的前軍剛踏入川境,陳宦、陳樹藩、湯薌銘先後通電獨立,一劑「二陳湯」把洪憲的皇帝夢驀然驚醒,由於憂傷過度,不幾天也就龍光遽奄歸洹上了。
合親札克丹是清封世襲罔替的鐵帽子公爵,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如果是晴朗好天,他一定在府裏銀鑾殿的月臺上,把家藏御賜的金甲戎輅,鞍勒銜轡,以及玩服珍奇晾晒一番,除了令旗令箭跟戲臺上道具大同小異,祇和圖書是尺寸稍大。
據說清太宗另有一把神刀叫小青鋒,長不及三〇,鋒利無比,每日臨朝,有一侍衛負之而形置於御座之旁,頃刻不得少權。世宗繼承大號,仍循舊例,後由江南八俠潛入宮禁把小青鋒盜去,從此這把利刃即未再現。到了光緒親政仍照祖制,每次臨朝,有四個小太監各抱寶刀一口,肅立御座左右,這四把刀都是兵器庫裏精華,一把叫「銳捷刀」曾由戴澤之祖惠親王綿愉配帶過,一把叫「素光刀」蒙古科爾沁王僧格林沁任參贊大臣,指揮軍事配帶過,一把叫「神雀刀」勝保圍勦太平軍時曾蒙特賜配帶過,另一把就是那把見過血光的遏必隆刀最後在清宮派上用場。
夷考歷代史籍,祇有漢書上有一段「成帝時槐里令朱雲,上書願借尚方寶劍斬佞臣張禹」的記載,明朝誠意伯劉基的詩文集裏也屢屢提到尚方寶劍。對於京派按察各地的欽命人員,漢代有代天巡狩的刺史,明代十三省有一巡按御史,這些欽差是否賜有尚方寶劍,對於元惡大憝可以先斬後奏,漢書明史雖然都沒有明文記述,可是從炎漢到朱明,尚方寶劍這個名稱,古已有之,是毫無疑義的了。
輾轉他人下落不明
雷震春乘興而去,那知晴天霹靂遭逢驟變,祇好帶著御賜寶刀,悄悄搭乘江輪回到金陵。馮國璋給他洗塵,席間談起了遏必隆刀,雷祇hetubook.com.com好請出寶刀,讓馮華帥鑑賞,馮嗜古有癖是出了名的,拿著寶刀摩挱揩拭,不忍釋手。雷一想洪憲失敗,自已大名已經通緝有案,在馮的庇蔭之下,尚可鷦寄一時,為了討好華帥,索性恭請笑納,馮就借着雷居無定所,恐防有失,為策安全暫時代為保管,寶刀將來仍要繳還國庫的,從此遏必隆刀的消息,又沉寂了二十多年。
這把寶刀,自從血刃納親後,一直深藏內庫。到了咸豐初年太平軍的洪秀全在金田起義,聲勢日壯,文宗奕詝派賽尚阿為欽差大臣,馳往湖南圍勦,除了頒發庫帑紋銀二百萬兩以充軍實外,又從內府搬出那把遏必隆刀,賞給賽尚阿以壯軍威。那知那位扶不起的阿斗,屢失戎機,最後褫職解京治罪,發戍軍臺,改任徐廣縉為欽差大臣,署湖廣總督,當時廷諭徐廣縉云:「如有遷延觀望,畏葸不齊,甚至賊至即潰,賊去不追,貽誤事機者,即將朕賜之遏必隆刀軍法從事,以振玩積,而肅戎行。」等語,由此可證賽尚阿獲罪,這把寶刀並未繳還內府又轉賜徐廣縉了。後來徐廣縉也因督師不利坐失戎機,改派向榮接替,徐廣縉拏解進京時,遏必隆刀也一併繳還。
湘軍攻下金陵,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被擒,本應送京獻俘,曾文正深慮國是初定,一路遞解恐怕別生枝節,一時權宜也是請出王命旗牌,就地凌遲處死。由此看來,清www•hetubook.com.com代的王命旗牌,權威赫赫,跟尚方寶劍,似乎沒有什麼兩樣的。清代雖然沒有欽賜尚方寶劍,可是為了增加統兵大員的權威,並示榮寵,另有寶刀的頒賜。見諸史籍的有清太祖努兒哈赤第五女和碩公主所生的兒子「遏必隆」,因為跟隨皇太極與明軍交戰,屢建奇功,錫封一等公,尋授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順治薨逝,康熙即位,受遺詔與鱉拜同為輔政大臣,賞戴雙眼花翎,加太師,並特賜御府寶刀,據說他受賜的那把寶刀是焠鋼合以金剛石混鑄而成,出自當代鑄劍名手,不但刀泛異形,舞起來光霞閃灼寒氣森森,刀身雖長僅二尺五寸,可是削鐵如泥,是清太祖當年衝鋒陷陣,斬將搴旗隨身携帶的寶刀,刀以人傳,後世就叫它「遏必隆刀」了。後來鰲拜恣專獲罪,因遏必隆明知鰲拜之惡,緘默無言,又不劾奏,遂把遏必隆一併下獄論死,繼而康熙念他戰功彪炳,久是勳臣之裔,僅奪去一等公,收了太師封贈,仍讓他宿衛內廷,可是那把寶刀收歸內府,迄未賞還。
尚方寶劍古已有之
王命旗牌權威赫赫
遏必隆刀深藏內庫
臺灣三家電視臺上演的古裝連續劇,時常有八府巡按代天巡狩,欽賜尚方寶劍的熱鬧場面出現,無疑的是受了平劇的影響,究竟實際上有沒有尚方寶劍,倒是一個有趣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