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京識小錄

民國七十年剛剛過了農曆新年,蟄居無聊,又動了遊興,於是搭乘韓航直飛曼谷的班機,做第三度佛國觀光。飛機下午一點二十分從中正機場起飛,整整飛了三個小時,就在曼谷的廊曼機場着陸了。中途不經香港,免去了香港上下飛機之煩,航程又縮短兩個小時,實在方便了很多,唯一缺點是那班客機上,空中小姐先生們,沒有一位聽懂國語的,對於英語似乎也不甚靈光。機上旅客有兩種應填表格,一種是海關報稅用的,一種是入境檢查用的,字小格密,項目又細瑣繁雜,加上高空氣流動盪不定,讓旅客在寬不盈尺的活動小餐桌上填表,趴不下伸不直,實在是件苦事。我前幾次出國旅遊,就曾向所乘飛機的公司建議過,旅客填表格,何不隨票附發,再不然規定凡有不諳填表的旅客,隨機服務的空中小姐先生們.應當有代客填寫的義務,那才是真正便利旅客的一項措施呢!
榴槤之所以名貴,主要的是它非常嬌嫩不容易培育,它對土壤的適應性極為狹窄,一定要定植在不含絲毫鹽份而要硫磺豐富的砂質土壤裏。泰國榴槤的好壞也分地區,湄南河右岸一帶土壤裏不含鹽鹹,所以稱為極品榴槤,都是這個地區的產品,內行人叫它「內榴槤」。左岸因為土質較差,所產榴槤叫「外榴槤」,品質甜度就趕不上內榴槤了。
臥佛寺進山門第一進,路西有一排房子,門上掛着一方木牌,說明內有精通醫理,技術高明的按摩師,如要按摩,請即入內。進門有座小櫃臺是收費處,兩旁各有一條長木匟,枕褥齊全,男左女右,繳費之後,即可登匟接受按摩。我在臺北讓馬殺雞鬧的已經多年不敢鬆骨按摩,有此機會自然不願放過,同時可以試試泰國按摩的手法為何。接摩一次收費六十,外國人則要加倍一百二十元,本來觀光客都想試一試,可是一聽外國人要加價一倍,雖然為數戔戔,大家心裏都有點被刨黃瓜兒,把外國人當洋盤(杭州人營敲竹槓叫刨黃瓜兒)的感覺。到北攬參觀鱷魚潭對外國人門票也是加倍,這種作法非常招致觀光客的反感,不知泰國主辦觀光事業當局,有沒有加以改善的決心。
據精於泰國飲食的潮洲朋友說:「早年泰國人講究吃一種甜麵,近年因為甜的小吃冷品增多,甜麵就漸漸被人遺忘了,現在全曼谷祇有兩家碩果僅存了。」在西舞臺陳焯剛巷有一家賣甜麵的,雖然小到連招牌都沒有,可是還保有原始風味。吃完之後,也不知他滲了些什麼佐料,祇覺得清香沉郁,有類布丁,問他話,他說不清,我也聽不懂,也許有些不傳之秘,不願告訴別人吧!
這塊市中心黃金地段,泰國政府現在計劃,已有用途,打算在曼廊市場附近,給他們興建一所新型市場,讓那些每週一集的攤販,悉數遷往營業。不過距離市區相當遙遠,雙方正在磋商條件,看來皇家田的搬遷勢在必行,祇是時間問題而已。
海天樓是曼谷最古老的一家粵式茶樓,我每次到曼谷來,總要去飲茶吃早點。他的小籠點心,雖談不上精美,可是澄粉調製,確乎比臺灣一般廣式飲茶的點心高出一籌;無論蝦餃、粉果、燒賣、魚趐餃皮子,鬆軟滑潤,絕無黏在籠底露餡走湯的現象。這次在他家點了一味魚頭麵,半煨半燴,鱒羹蟹膾,可稱妙饌,不過一甌三百銖,約售臺幣六百元,價錢亦頗驚人也。
泰國近兩年來,在農作物方面,有突飛猛進的表現。拿稻米來說,從前的暹羅米,雖然也馳名東南亞,可是吃慣了江南秈米的人,總覺得暹羅米吃到嘴裏缺少油性。這次在泰國吃到一種香米,米粒整潔細長,芳而不濡,黏度介乎蓬萊、再萊米之間,頗受各階層人士們歡迎。
市區內還有一座考粦動物園,虎、豹、獅、象、河馬、犀牛樣樣都有。泰國人對於看大象,如同北方人看小毛驢一樣,看的太多了,毫不稀奇,所以象房裏一大一小兩隻象,除了招引些國外遊客拍照外,泰國人很少到象檻這邊看看的。園裏蒐集猿猴的種類,多達四五十種,有一隻老猴,照檻柵所懸木牌說明,計齡已在四十歲以上,獨居一棟水榭,向陽捫蚤,老境岑寂,彌覺可憐。
B「Simgha 白獅」,褐色玻璃瓶裝,泡沫極為充足。不會倒酒的人,永遠倒不滿一杯酒,就泡沫四溢,而且經久不散,香氣蘊存,一般嗜酒者自然都指定要喝白獅牌啤酒。
七〇、十一 仕女雜誌
泰國人食量不大,就餐時間早中晚也不十分固定,所以小吃非常流行,街頭巷尾隨時可以找到形形色|色的飯館食攤來解決民生問題。純泰式早餐,大家都愛吃粥,粥分粵式潮式兩種,粵式的粥較稀,以分不出米粒,把粥熬成糊狀者為最佳。用料多半是鱸魚草魚,把魚剔刺切成薄片,拌以生油豉油,加入葱薑絲香菜,洒上少許胡椒粉,把滾燙的粥倒在碗裏,稍微攪動兩下,魚即燙熟。廣府人有一句口頭禪:「魚生粥僅僅熟。」所以要僅僅熟的原因,是魚肉一燙即熟,魚和*圖*書肉恰好滑嫩鮮甜,過熟魚肉一老變為粗糙,就鮮味全失了。講究的魚生粥,還有的加上油炸粿末、酥花生、炸末粉、鮮蟹肉等等來增加鮮度。潮式的粥跟粵式又大不相同了,首先把鱸魚洗淨,切成大塊,連水帶末,放在一塊煮,煮到白米開花,湯轉濃郁,魚頭裏腦髓全部流出,魚香湛溢,才拿出來應市。在暖府岩旺汪路,蓬碧達叨,有一家三層樓面,掛着五顏六色霓虹燈的「亞洲魚粥店」,烹製魚粥主廚的大師傅叫「乃汶探里律蒙空軍」,他們兄弟十一人在泰國各府,一共開了十八家粥店,老店設在吞武里三黎附近,曼谷的魚粥幾乎全是他們兄弟天下了!乃洨探說:「熬製魚粥的秘訣,首先要除去魚腥,至於怎樣除去魚腥味,屬於他家業務上秘密,就不肯公開了。」不過魚要新鮮,餐具要洗得乾淨,也是亞洲魚粥店,讓顧客放心大啖原因之一呢!
D「Dagak 虎牌」,曼谷市面已不多見,據說在南部一帶銷路很好。這種啤酒味清而雋,跟臺灣釀造的啤酒酒精度,聚酚物、苦味度成份最為接近,自然風味也相同。我想進口點這個牌子的啤酒,會比美國啤酒受歡迎的。
前幾年越戰方酣,我到泰國去觀光,最谷市區自用小轎車顯然比臺北要多得多。市區幅員袤廣,八點鐘到公司的人,六點半就要趕忙出門了,在泰國交通方面有一項特別規定,郊區重載的十輪卡車,白天是不準開進市區行駛,要在晚間十一點以後才能放行的。
一般在市區行駛的卡車,因為泰國柚木堅實耐用,所以卡車車身都是柚木打造,輛輛漆得蹭光瓦亮,車頭鑲嵌著鍍電彩色鋁片,鑲金抹紅,采色柔麗。可惜每輛車後排氣管都伸出老遠,急馳時黑煙滾滾,停車等綠燈通行時熱氣灼人,如果用空氣清潔測量來測定時,其空氣污染程度比臺北恐怕還要嚴重的多呢!
泰國終年恆溫在30°以上,餐館冰室,都用一種土製電冰箱來冷涼啤酒。在火傘高張,熱得喘不過氣的氣溫下,走進餐室叫一瓶啤酒,送到桌上時,啤酒在瓶裏呈半凝固狀態,要用竹枝在瓶裏攪動一下,才能溶解,酒一倒出飛白勝雪,觸鼻拂面,酒香誘人,啜上幾大口暑燄頓消,味濇微甘,此中況味,非個中人是沒法領略得到的。
曼谷三月,已入盛夏,各地大專院校,開始放暑假,一羣羣男生紛紛把垂肩長髮剪掉,剃成青鬖鬖的光頭,穿上半臂僧衣,由家人親友,鼓樂喧天到寺院裏去參禪禮佛,時間最短三星期,最長三個月,等暑假終了,再行蓄髮還俗,照常同到學校上課。有一位會說華語,剛剃度的僧人,我問他削髮學佛的動機和感想,他說:「父母生我育我,皈依佛祖,可以給父母延壽免災,仰答親恩。況當炎炎盛暑,廟宇宏敞深蘧,可以躲避塵囂,求個心淨,冥息自省,可以悟出若干做人處世之道。少年夏令營是動的訓練,當和尚是靜的潛修,其中自有玄機妙諦,不是俗家所能體會得到的呢!」他年起輕輕,出語微妙通玄,而且狀極虔誠,看得出是發自內心,這就是泰國佛教賅情育理無上心法吧!

皇家田

曼谷水門巴沙商場裏明園酒家,主廚陳偉又叫陳大嘴,早年在耀華園擔任頭廚,後來經明園經理周飛來禮聘到明園掌杓,他拿手菜是砂鍋紅棗煨羊蹄。他們用清萊飼養的大尾巴羊,清萊氣候溫和,水厚草肥,所以羊肉肥嫰而不羶腥。他用精選紅棗、鹿筋、鮑脯一同用文火煨爛,駝蹄鹿尾,肉嫩味厚,入口而化,據說老年人雙足無力,吃了可以強筋健步。每年交冬,泰國雖然溫暖如春,可是高年血氣不足的人,總要到明園,吃幾次砂鍋燉羊蹄呢!

泰國的娛樂

在曼谷偶然間跟朋友談起了燒餅油條,凡是在歐美多年的僑胞,回國總要吃幾次燒餅油條,其實現在的臺北也沒有真正像樣的燒餅油條了。大家都說永和的燒餅油條好,其實燒餅像鞋底照樣起酥,比起當年北平的「馬蹄」「吊爐」「發麵小火燒」不但味道不同,樣兒也不像了。油條直古籠統,長而且粗,離開油鍋不久,就發軸嚼不動啦,什麼小套環,油炸檜,糖皮,鍋鼻連樣子也沒有了。有一位旅泰多年河北香河縣的老鄉指點,南星街有一份賣燒餅果子的,大致還不離譜。攤子是夫妻檔,攤子前頭一排小木桌小條凳宛如北平的豆汁攤,燒餅是發麵小火燒,油條是小套環,一瞧就知道掌櫃的不是半路出家。跟他們一接談,才知道老板姓丁,他說:「在北平住遁茲府,家裏開粥舖打燒餅炸果子樣樣都能自己動手,蘆溝橋七七事變,被日本人抓伕,才輾轉流落到曼谷來。為了維持生計,又歸到老本行,賣起燒餅果子來,真還有人捧場;不是中國人就是泰國人,也有不少人時常光顧吃早點的,可惜曼谷馬糞難求,不然用馬糞熬點粳米粥,那才夠味兒呢!卅幾年流浪生活,總算老天有眼,居然能混個差堪溫飽,現在就盼望國軍反攻,收回國土,兩把老骨頭能埋在自己墳和*圖*書地裏,就心滿意足啦!」今夏初侯榕生女士寫的「又見北平」說到北平的燒餅果子也走了樣,非復當年了,禮失而求諸野,說不定將來有一天要到曼谷去,學習怎樣打燒餅怎樣炸果子呢!
曼谷街頭的計程車,數量雖也不少,可是車裏都沒有冷氣設備,油污處處,車墊上沾滿油漬。最大缺點是車裏裝有碼表而不計程,要先講好價錢才能上車,駕駛人既不諳英語,連潮州話也莫宰羊,您要是不會泰語,那只好望車興嘆了。泰國政府天天嚷提倡觀光事業,可是從來沒有訓練那班人學點外來語,您說怪不怪?
臺灣啤酒色香味都屬上乘,祇是泡沫微嫌不足,而且不能經久瞬息消散,如果餐館器皿洗拭不夠乾淨,沾點油腥,那麼泡洙消失的就更快。當年上海靜安寺路「來喜」「大來」兩家德國啤酒館,酒客一進門,先奉上潔白毛巾一方,這兩家酒館都以鹽水豬脚,粉紅色什錦沙拉馳名滬凟。凡是來此酒客,以上兩個菜是必不可少的,啃過豬脚吃過沙拉,嘴角唇邊,難免都要沾上點油腥,嚌啜啤酒,泡沫容易消失,那塊小毛巾就是提醒客人隨時擦嘴,使酒香蘊存、酒味常新。喝啤酒最忌斟滿,唱幾口又續滿,最後是苦水一杯,喝啤酒要「倒必喝,唱必盡」,才是喝啤酒的不二法門。
我每次從泰國倦遊歸來,最令人難忘的是泰國的椰子水,在泰國一年四季有椰子水喝,而且物美價廉,到處有售。在臺灣喝椰子水,如何打開椰子,實在費事。而泰國賣椰子水,是先把椰皮削去一層,削得上豐下銳,有如一隻大鉚釘,其色潔白,疊放在冰箱裏,因為皮已削薄,冷氣內透,近乎凝沍程度,吃時在頂端削開一片,一根吸管,一柄鐵杓,先喝椰子水再慢慢挖椰子肉吃。椰子水澄明芳冽,甘如醍醐,椰子肉冷玉凝脂,柔香繞舌,椰漿糖份之高,雖然沒有加以化驗,恐怕比臺灣椰子水的糖份,要高出若干倍呢!我想去過泰國的朋友,祇要唱過椰子水,對於那種漿凝玉液的滋味,必定是念念不忘吧!
A「Amarit 甘露」,有生熟兩種,其中熟啤酒在歐洲國際競賽得過金牌獎,極受旅泰外籍仕女歡迎,酒精度較低,跟美國罐裝啤酒風味接近,是暑天最佳的清涼飲料,因為味道太淡,泰國人嫌它不太夠勁兒。
在第二進內廳前方有一株櫸木,旁邊有一堆石嵓聳立,其中有一塊石筍秀起,筍身貼滿金箔,采牒綺紈,層紮叠裹,而在石筍前焚香膜拜的青年男女,一個個神情肅穆,狀至虔誠。據說這是若干年前,從印度請來的「佛勢」,凡是久婚不孕婦女,可以前往求嗣,如想藍田種玉,必須許願添汶,定獲麟兒,所以香火鼎盛。這跟北平東嶽廟摸銅騾子同一心理作用,歐美遊客好奇,紛紛在此拍照留念。
泰國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和尚,可是各大廟宇,香客任便出入,很少看到僧侶,就是在廟裏過到,他們也不招待客人的。
泰國人請客喜歡用明爐乳豬,在拍崑崙大丸公司二樓,有一家月圓酒樓,他家有一味金陵乳豬,在燒烤中可算上乘,他能把皮肉燒得脫輻,乳豬皮入口酥脆,肉用香胡椒加炒,肉香骨脆,酒飯兩宜。
「榴槤」可以說是水果中,最奇特的一種珍味。據說嗜之者榴槤一上市,手頭錢緊,就是當了褲子,也要買隻榴槤來解饞。怕聞那種氣味的人說,榴褳臭逾雞糞,避之唯恐不及。東南亞蘇門答臘、爪哇、菲律賓、曼谷、吉隆坡、仰光、雅加達都有榴槤出產,據嗜吃榴槤者的品評,其中以曼谷榴槤最優,果香濃郁,糖份最足。新加坡愛吃榴槤的朋友,每年榴槤上市,千方百計總要託曼谷朋友買些檔槤運到新加坡來,航運方面,因榴槤氣味芳冽,無論包紮的怎樣嚴密,總是有氣味外洩,所以貨運飛機都拒絕裝運。足證曼谷的榴槤,是如何的受人歡迎了。
椰子水是泰國人最普通的飲料,椰子用途廣泛,圍繞椰子売的網狀纖維,非常有韌性而且耐用,可以做船上的纜繩,大型漁網,室外用的地毯。椰子樹的主幹可以用來蓋高脚屋,並且可以做桌椅牀櫃,因為老幹堅實不怕蟲蛀,是農村裏最受歡迎的木料。椰子外売能做碗盞燈杓,據說還能用於國防工業,製造火藥,防毒面具,潛水艇內壁,甚至香煙過濾嘴也羼有椰売粉在內,泰國人常說椰子用途比竹子還要廣泛,足見他們是多麼能利用椰子了。我們前十多年從菲律賓引進若干椰子種苗,從高雄到恆春公路兩旁種滿椰子樹,不知道是品種欠佳,還是養護失調,迄今未見充份利用,實在太可惜啦!
三月底榴槤剛剛上市,「是隆路」有一家大水果行是總批發,街上還沒看到設攤販賣,而他家貨架子上,已經林林總總像刺蝟一樣排滿了,論型態有長有圓,講顏色有棕有綠。舍親是這家水果行老主顧,而且每年都要大批買了運到新加坡去,所以老闆對我們特別歡迎。他知道我對榴槤的品種優劣深感興趣,一面挑選,一面不厭其詳的跟我說:「榴槤以樹熟最好吃,果殼綠裏泛黃,用指甲彈敲和圖書芒刺,回聲發空,果實就成熟恰到好處了。不過榴槤高逾尋丈,榴槤實重多刺,如果讓趺落的榴槤打中,果實摔爛不說,人雖不死也受重傷,所以在榴槤成熟前幾天,就要雇工猱升採收了。採榴槤的工資特別高,還要戴上特製的頭盔,因為果實成熟,一碰就掉落下來,工人若是被榴槤外皮的芒針戮一下,或是被果實擊中都是很嚴重的傷害呢!
粿條(臺灣叫板條)幾乎是泰國人主食,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看到賣粿條的,莘莘學子飄洋過海負笈遠遊,唯一想念家鄉的小吃就是粿條。民國六十三年我首次到泰國旅遊,在黃橋戲院頌拍巷口看見一家小餐館,屋裏不過六坪大小,僅能容納十位八位客人,可是屋的放着一條六尺多長的小木船,所有爐釜碗盞,烹調用具都在小船之上,當時以為是餐室的美術設計沒有十分留意。這次乘公車去清邁,經過廊曼機場,距離機場不遠,有一座廣達數畝的鉛鐵罩蓬,蓬內陸地停舟舳艫相連,多達一兩百艘,全是賣粿條的。據說一世紀前,賣粿條的,都𪊽集在鬧區湄南河上,划來划去營業,不但污染了河水,而且有碍觀瞻,於是把他們趕上岸來,棄河就陸繼續營業。久而久之他們不期而聚,在機場附近,成立專賣粿條市集,他們不忘本源,一律仍舊使用小船營業,雖然鱗次櫛北,因為烹調手法各有竅門,配料方法更是花樣百出,食客們各就所嗜,從來也沒有你爭我奪情勢發生,可惜汽車一閃而過,未能一嘗美味。不過在月宮戲院左首,有一家專賣魚丸粿條,哇拉節有一份雞肉燴棵條,真君爺街南星停車場牛肉粿卷,都是老饕們認為風味各殊,列為粿條中上選。到曼谷去觀光,這種異國風味,是應該嘗試一次的。
在曼谷講究吃潮洲菜,很有幾家手藝高超的潮洲小館,鞦韆架有一家榮華,炸肥腸收拾得毫無臟氣,炸得迸焦酥脆,蘸了酸而且辣的調味料來下酒,更是絕妙。當年北平東興樓有一道名菜叫燴三丁,是火腿海參肚塊,他家有一道菜叫炒五丁,多了兩丁是螺絲肉、口蘑丁,口蘑已多年未嘗,吃到口清腴爽口,還有一種親切感。砂鍋蟹鉗是榮華的招牌菜,他把肥碩鮮腴特號的大蟹螯,先把外売敲碎,然後用紗布裹好放在砂鍋裏紅燒,鍋底舖上一塊脂油上蓋粉絲,脂油是防乾鍋底,粉絲是吸取蟹肉芳鮮,這道菜在臺北寧浙飯館最少要開上千兒八百元的價碼,而榮華祇賣六十銖,合臺幣不過一百一二十元。由此看來,泰國在飲食方面的物價,比臺灣可便宜多了。總之,真正泰國菜酸辣皆備,潮洲菜講究原味醇腴甘鮮,如果嗜食海鮮酸辣的人,到泰國旅遊,在飲食口味方面,大概都能適應,比到歐美旅遊在吃喝上,要舒服多了。
民國六十二年第一次到泰國觀光,飛機在廊曼機場一著陸,覺得機場大廈崇臺重宇,軒昂宏偉,比我們松山機場氣派多了;事隔三五年,此次抵步祇覺得廳事偪仄,人煙稠密,比起我們中正機場的奐奐新廈,似乎又相形見絀了。
泰國有一種小橘子泰國話叫「宋喬丸」,就是綠而甜的意思。產地在吞武里府挽英地區,凡是賣宋喬丸的攤販,都說她的橘子是挽英出產,直接運來銷售的,所說是否屬實,我們初履斯土的人,是分辨不出來的。宋喬丸從外表來看,青裏泛黃,果實又小,毫不起眼,可是搾出汁來,黃而帶紅,不需加任何色素,祇要加少許糖漿,摻點檸檬汁,不但可以幫助發揮芳香味,並且可以幫助消化,潤膚養顏。,「是隆路」有一家一二八餐室橘子汁做的最標準,所以到該餐室進餐的食客,醉飽之餘,總要叫一杯橘子汁來醒酒呢!
距離皇宮御苑不遠,有一處廣場叫「皇家田」,早年每屆春耕時期,泰皇必定親臨勸農教耕,遇有國殤大祭,也在這裏舉行預演參拜。因為佔地遼濶,晴川媚野,平日是青年騎士練車、孩子們放風箏、踢籐球的最佳場所。可是每逢週末假日,四鄉八鎮商販雲集,搭起布蓬,把皇家田四週,圍成裏外兩圈,凡是一般市民日常吃的用的,雜沓紛呈,靡不悉備。東西雖比市面上略為便宜,可是任何東西都要討價還價,不是本地人,如果還價不當,比商店價格還要高出許多。所以每屆市集,觀光客雖然人人都要來巡禮,可是沒有識途老馬代作舌人還價,十之八九是要做洋盤。
市中心區有座歷史悠久的鑾披尼公園,雖然沒有古榕蒼松,幽泉潄石,可是細草平舖,嫩綠如茵。每日晨光熹微,就有練外丹功,打太極拳的男女老少各自練起功來,再加上跳狄斯可、士風舞的紅男綠女點綴其間,把早晨公園點染得朝氣蓬勃,令人身心俱暢。

泰國的啤酒

曼谷最堂皇偉麗的地區,要算臘差威堤皇宮一帶了;御河映沼,流水亹亹,飛簷鴟甍,金飾鱗鬣,一直保持一貫的雄偉壯麗。僧王「頌綠拍亞拉盆翁沙谷禾然」駐蹕的佛寺翠瓦金舖,丹楹碧牖,黃衣僧侶,說經談偈,比起皇宮又是一派莊嚴寶象。市區愛侶灣大旅館,瓊圃丹垣,塗金和-圖-書異獸,那座石龕裏供奉貼金古佛,花串香燭堆集如山,從前是夜幕低垂,華燈初上,才有人來燒香許願。現在香火鼎盛,不分畫夜,一般善信雜沓紛來,甚至有人請了冠兜鏤空,黻衣繡裳,艷婉怡人的少女在佛前歌舞翩翩添汶還願。雖然地當要衝,人車塞途,警察視而未見,認為理所當然,從未加以干涉取締,這大概是佛國特殊情景吧!
曼谷挽叨路有一家貴記餐室,老板黃炳煃是子傳父業的烹調高手,他家的招牌菜是「乾凍任魷魚」,凍任魚本是一道湯菜,他把凍任材料加上魷魚,以半煎半煮的方法製成,魚肉甜美,嚼來滑嫩可口,而且酸甜鹹辣齊全,開胃之極,是一味道地的泰國菜。
談到喝啤酒,以我喝啤酒多年的經驗來說,比較國產啤酒,上海啤酒不如青島啤酒,青島啤酒又不如北平雙合盛的五星啤酒;而至於日本人傾全力在中國推銷的太陽、麒麟、富士啤酒,儘管摸彩贈獎,花樣百出,由於味淡而澀,不合國人口味,始終沒能把中國三個啤酒牌子打倒。後來我喝過德國的黑啤酒,丹麥的桶裝酒,前者啜苦咽甘,香留舌本,後者是湛香浥潤,連啜怡然。我到泰國後小女知道我對啤酒的品質研究有素,所以把泰國幾種有名的啤酒都讓我逐細品嘗一番。泰國在市面行銷的啤酒一共有四種,都是聘請德國釀酒技|師指揮監督釀造的。
泰國改良種「蓮霧」果大如傘,柔光映碧,皮薄水甜,甘逾梨棗,比臺灣新品種蓮霧更佳。本想帶點種籽回來試種,惟恪於國際規定,果實種籽進出口均有限制,祇好作罷。我想如果土壤氣候適宜,農發會育種專家們,會透過正式手續引進試種的。

泰國的小吃

曼谷的交通

曼谷又有幾家專演西片的電影院,聲光設備座位都還够水準,專演中國片的樂聲也還不錯,有些二三流的戲院,嘈雜髒亂,空氣惡濁,那就無法涉足了。有兩家叫「王子」「百樂滙」的電影院,是專演成|人|電|影的,報上所登廣告,措詞黃色低級,已經不堪入目,可是從來也沒聽說政府主管機關加以干涉過。
泰國原本是大象王國,在原野山林搬運笨重木材器物,都由大象擔任,可是在車水馬龍的大都市裏,這種巨獸是很難得在街頭出現的。這次到曼谷住在「是隆路」,這條街是六線通衢大道,公司銀行鱗次櫛比,來往的車輛川流不息,想不到居然有人牽著大象姍姍而行。象身上除了披着五色纈花,彩繪複雜的錦衣外,另外還掛着一塊白布紅字的泰文說明,大意是如欲乘坐,廿分鐘索值泰幣十二銖。象身上綁有一座木質雕髹金的亭子,坐在亭子裏可以縱覽市景,光顧的自然全是好奇的觀光旅客,看象奴臉上笑容可掬,生意大槐還不錯呢!
皇家田唯一特色,是攤販所賣的吃食,都是純泰國傳統風味,是別處市場看不見買不到的。例如賣蜂蜜的代賣整隻蜂窩,據說吃了蜂窩裏幼蛹,可以養陰潤肺,明目降火。筆者看到一位買蜂窩的朋友,他拿起巨大蜂窩揑捏搖搖,就可以估出其中幼蟲的成熟度跟數量多寡,真令人不可思議。看情形蜂窩的買賣還真不錯,短短時間裏蜂蜜還沒賣出幾瓶,蜂窩已經有四五筆生意成交了。另外有一種褐中泛綠,養在大塑膠盆裏的爬蟲,形狀有如大蟑螂,在盆裏蠕蠕而動,我先以為是廣東朋友愛吃的龍虱。泰國朋友說:「這是泰國特產一種水介類,生在河裏的有毒,樓息海邊的無毒,用薑、葱、大蒜、辣椒、豆豉炒來下酒,不但是雋物,而且是補品,凡是筋骨無力風濕痛,常常吃它,可以漸漸痊癒。寮國在尚未赤化之前,該國有位聲望卓著的高僧,被匪幹擄去,囚禁在卑濕的香蕉園裏,受了半年多躓厄,兩腿麻痺風癱,就是臥佛寺漢醫研究所一位僧人指點他吃這種蟲子治好的。」可惜它只有泰國學名,音節多而且長,過後沒把它記住。
這次到臥佛寺隨喜,看見寺裏有一個水果攤上的香蕉,每根祇有小指大小,其色金黃,顯然不是畸型香蕉,而且是樹熟。剝開來吃肉細而甜,味清而雋,可稱是香蕉中細色異品。問了攤販,才知這種「迷你香蕉」是南邦特產,不過產量不多,上市時期又短,所以不為人所注意罷了!
現在市區有軌電車雖然取消,可是市區短程交通,仍有賴於機器三輪車,一車可容三人,也要講價登車,車後消音器狂鳴亂吼,坐上半小時,無不頭暈眼花,總要過上三五分鐘,聽覺才能恢復。市區的公車路線,倒是密如蛛網,無遠弗屆,上下班時間,在攝氏三十幾度高溫,大家像沙丁魚似的擠在車廂裏,其滋味如何可想而知。臺北公車司機是不關上車門不開車的,曼谷的公車,根本就很少有車門的,大家攀轅附輿,讓人看了怵目驚心,他們習以為常,似乎毫無所謂呢!公車票價,每段一元,今年三月初間,每段票價一度調整為兩元,乘客譁然,輿論指摘,交通當局鑒於羣情鼎沸,到了三月底又把票價降為每段一元五角,一場風波,才告平息。

曼谷的廟宇

www.hetubook.com.com

曼谷的市容

C「Rloster 柯士德」,綠色玻璃瓶,瓶蓋加錫紙套,包裝類似香檳酒,是泰國啤酒中包裝最漂亮的,而它的酒精度,據說高達10°左右,已經介乎清涼飲料與淡酒之間,泰籍人士對於柯士德最為欣賞也最暢銷。

曼谷的水果

泰國人十之八九都是樂天派,人人懷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祇要口袋裏有幾張鈔票,總要想法子花掉,心裏才能踏實。每月到了發薪日子,茶樓酒肆浴室歌廳,家家客滿,雖然娛樂界老闆個個叫苦連天,口口聲聲說市面蕭條,生意難做,可是每晚華燈初上,拍蓬路一帶風化區,人影衣香,花光酒氣。有些大膽阻街女郎袒胸露背,纏住路人不放,牛鬼蛇神,花樣百出,除了一些流浪客爛水手之外,正經人都避道而行,免得惹上麻煩。
最近曼谷開了一家叫「蒙娜莎莉」超級按摩院,雇用了四百多名身材健美,技術高超的按摩女郎,據說這是泰國政府正式核准的第一一八家按摩院,報紙上替他宣傳,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按摩院。比前幾年,曼谷開了一家叫「金妮」的豪華浴室,眾香國裏美女如雲,宣稱陪浴女郎多達一百二十多位,已經轟動一時,跟現在的「蒙娜莎莉」此起來,似乎微不足道啦!
「榴槤最名貴的品種是『金枕』,泰國人稱它為榴槤之王,果肉充實細潤,味更香甜,因為長得結實,所以成熟得慢,要比一般榴槤晚三分之一時間,每株樹上結實又少,所以價格就比別的榴槤貴多啦。泰國幾十種榴槤中,『長梗』梗子特別長,『仙桃』水份最高,『水蛙』果肉有類青蛙,特徵是纖維細長,『長臂猿』外殼棕色,顏色跟長臂猿毛色相近,『多子王』每粒果肉多達十幾瓣,『美玉』肉色晶瑩似玉,這些都是榴槤的上品,可惜三月間吃榴槤還嫌早點,再過半個月那些名種珍品才能上市呢!」他給我們一隻索價泰幣五百銖的榴槤,回來剖開來看,祇有五粒果肉,甜香程度,兩皆不足,不過總算今年已經嘗過鮮了。
泰國是佛教國家,據說泰國全國寺院達一萬八千多所,僧侶約二十餘萬人,以曼谷來說,大小佛寺,就有一千多所。到泰國觀光,逛廟是列為主要觀光項目之一的,筆者是第三度來泰觀光,所有曼谷和近郊的一些佛寺,大概都隨喜過了。最著名的金佛寺、玉佛寺、鄭王廟、臥佛寺、大理石佛寺,還有印度佛寺,甚至去過兩三次。這次因為有朋友託我買一尊挂在脖子上的鍍金佛,所以又去了一趟臥佛寺,寺內到處都在髹漆彩繪,可見泰國政府,在觀光事業方面,還是肯下本錢的。
泰國跟呂宋的芒果,都是馳名國際的珍果(臺灣管芒果叫璇仔)。我到泰國,芒果剛剛上市,皮色青青,肉色奶黃,甜而少香,泰國人叫它「開路芒」,除了小孩與喜歡嘗新的人才買來吃外,一般人總要等芒果大市才會買來恣啖呢!據說泰國芒果種類繁夥,多達二十餘種,每一府產的芒果,都有它獨特風味。可惜去的不是時候,以致未能遍嘗珍味,盡興恣饗,十分可惜。
曼谷凌晨有一街頭奇景,就是黃衣僧侶,科頭跣足赤着半臂,托鉢化齋,有些虔誠的善信,站在街口,把新出屜的米飯,剛炒好的蔬菜,用食具托著,跪在地上等僧侶前來虔誠奉獻。僧侶們一人拿不了太多的飯菜,每人還隨帶十四五歲小僮一名,拎着提盒,回到廟裏飯菜彙集,大家共享。泰國僧侶都恪守戒律,過午不食,祇能喝點牛奶果汁而已。
此外曼谷有幾條街,也有像新加坡那種男扮女裝的人妖市場,有些觀光客基於好奇心理,常常透過旅行社的導遊,招他們來侍坐陪酒,泰國人叫這種人妖為「兔崽子」。我在曼谷,雖然沒有機會一睹芳姿,可是北上到清邁觀光,當地是以夜市著名的,在一家飯館進餐時,確開了一次眼界。大家都稱讚清邁出美女,偏偏我們去的那家餐館的女侍,就沒有一個平頭整臉的小妞;當我們吃完算賬時,當門而立有一位艷光照人,盼倩粲麗的少女,倒是個美人胎子。我們一行有人認出他是男着女裝,待仔細審視,既無喉結,而唇頰光潔,不是經人說破,實在看不出他是雄而雌者,他的動作聲音,比起當年上海的鍾雪琴更自然,更女性化多了。在曼谷街頭時常碰到長髮垂肩,把頭髮燙成波浪型、爆炸型,敷粉朱唇,婀娜多姿,雖著男裝,可是令人疑男疑女,迷離撲朔。據警方調查這類少男,僅僅曼谷一隅,就有一萬多人,論身家學識都還是中上之家,無以名之,祇好說他們是心理變態吧!
泰國各地餐館酒店侍應生無論男女,似乎都受過訓練,啤酒開瓶,祇倒上大半杯,放在客人面前,表示敬意,不再續斟,不像臺灣酒樓的女侍應生啤酒一來就是半打,站在客人身後,倒是翠袖殷勤,客人呷不幾口立刻加滿,最後酒不涼汽不足,真所謂苦酒滿杯了。我想臺灣各酒店啤酒售價,已經超過公定價格好幾倍,難道各飯館的管理人員就不教教她們如何拿酒斟酒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