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天下第一泉乾枯了

七〇、六、十八 中華副刊
北平人常說,要喝好泉水,那得屬玉泉山的天下第一泉啦!濟南的珍珠泉、杭州的西冷泉、焦山的江心泉、揚州小金山第六泉,雖然都是中國名泉中佼佼者,可是甘冽澄明,以水質比重之輕,玉泉仍應位居於第一位。在北平的西北郊區,太行支脈宛若一條蟠龍,把這一帶名山勝水,連綿修亙糺繞起來,蔚為千百年的皇皇帝都。其中頂出名的山有三處:「那就是甕山、香山,和玉泉山。甕山後來改名為『萬壽山』,也就是有名的頤和園;香山則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玉泉山的地勢雖然比較小了一點兒,可是北平城裡如三海十剎海,凡是可供觀賞的素湍清流,無一不是源出玉泉呢!」
據說玉泉山從遼代的開泰二年起,就大興土木,建為遼主行宮啦。到了金章宗暑天怕熱,更在山上建有一座翠瓦金舖的芙蓉殿,元世祖為慈聖祈福又建一座境絕囂塵的昭明寺,這些建築物雖然是歷代皇帝的行宮御苑,可是潭澄玄鏡,和_圖_書風物優美,沒有丹檻碧牖,彩繪俗粉,就是明清兩代在半山蓋的亭榭軒楹,也都古樸蕭疎,沒有絲毫的金粉氣息。玉泉山管園子的傳玉珂君,出身滿州世家,不但含懷敻遠,而且吐詞雋拔,因愛此間清幽峻茂,特地謀幹了這個差事。閑時可以寫字作畫,看看自己愛看的書,所以我每次追隨家表兄出城走走,如果是去玉泉山總要帶點酒菜,跟傳君盡半日之歡。
北平城裡各處水源固然都來自玉泉山涓涓之流,就是西郊的花園、稻田,甚至西山、香山,以及頤和園的昆明湖也都有賴玉泉山這股泉水來挹注滋潤。玉泉山山脚下有一塊不足二十畝的水稻田,所產稻米色映淺綠,吃到嘴裡柔而不滯,就是專供御用的「香稻」,如果拿來熬粥碧玉溶漿,滑香清逸,比廣東順德最出名的紅絲稻,還要來得香糯。當年朝中大臣,如蒙上賞御田稻,莫不認為是無上的恩寵呢!在溥儀未出宮前,每天清晨,總有一輛大敝車,上面放著一隻大木桶,車上插着一隻二尺多長杏黃色布旗子,好像那家鏢局的鏢旗,m.hetubook.com.com由一位五十歲左右,半大老頭子趕著車,出了神武門,跚跚而行,直奔玉泉山,把泉水灌滿,再把車趕回來,泉水交給宮裡茶爐房,專供內延各處沏茶之用。他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風雨無阻,一直到溥儀出宮,馬路上才瞧不見那輛插杏黃旗的水車了。據說從明朝起,皇宮裏喝的水,就是用水車運進宮去的。到了清朝仍沿舊制辦理,乾隆皇帝還寫了一篇玉泉山記勒石,樹立在玉泉山山腳望湖亭畔,說明玉泉水質輕柔,後味微甘,喝久了可以益氣補中,所以稱它為「天下第一泉」,可是「湖水奇寒,夏無敢涉,春秋無敢盥,無敢啜者¦¦」。
玉泉山除了聽泉看泉之外,山上的望湖亭、華巖寺、金山寺、七真洞、華巖洞、呂公洞風景也都如詩如畫,蕭疏得趣,七真洞洞壁刻有很多詩詞,據說是元代耶律楚材手筆,所以後來酬和之作甚多,也都刻在洞壁左右。呂仙洞石刃嵯峨,煙霞明晦,傳說著年呂仙憇此,所以叫呂仙洞,在洞裏可以看到玉泉塔影,聽到雲外鐘聲倒是絕妙一座清涼禪和-圖-書窟。從前公安袁祁年訪玉泉詩,其中有句是||蠕蠕泉脈動,太古無停時,聽如驟雨急,觀如沸鼎吹||想不到過了三個世紀,「太古無停時」的玉泉,不但停而且乾了。人傑地方靈,共匪竊國,目前已經到了天怒地變的程度,遙想覆滅之期當不在遠了,北望燕雲,憤嘆難已。
侯榕生女士民國七十年四月間,再度遄返大陸探親,返美之前,順道來台,有一天在她中和的住所||觀音堂||約了幾位文藝界的朋友小酌。她在酒酣耳熱之餘,她說:「這次在北平西郊訪古,去了趟玉泉山,往昔渾如跳珠濺玉,雪練翻空玉泉之源,已經徹底乾枯,成了一灘泥澱滓濁,合人慘不忍睹,至於以往引進北平的幾條水源,全都政道,改由西山一個新挖的水庫接替供應了。」在北洋政府時代,所有北平名勝古蹟,全歸內務部保管養護,像三大殿、頤和園、玉泉山,都是有門票收入的,所以在養護方面設有管理處,由家表兄王雲驤主其事,為了保持名勝古跡景觀柔美,他不時約了筆者各處察看一番,所以對玉泉山寺廟的尺和_圖_書椽寸瓦、岩洞的古木怪石,都有較深的印象。
一般冷泉都冬暖夏涼,可是玉泉山的泉水,無論盛暑祈寒,一律凛冽刺骨,倒是一點不假的。舍親卞鳳年、李威年在學時期,都是遠東運動會中距離國手。有一年暑假,他們五六位運動健將,從西山露營回來,道經玉泉山,於是入園遊覽,他們看見天池深廣,水清見底,泉迸如珠,直彈湖面,大家走得渴熱交加,看見那飛注成簾,激噴似雪冷泉,都想解衣入水清涼一番,無奈傅君窺知他們來意,跟定他們在湖邊逡巡不去,鳳年突然間把脖子上掛的照像機擲向湖心,假稱失手落水,請園方代為打撈。傳君深知湖心吸力大,水更寒,還來不及回答,卞、李自恃身強力壯,已經縱身入水。
傅君一看情勢不妙,立刻指揮園丁拿繩索、劈柴、燒酒備用,再看卞、李兩人入水之後邊在照像機旁打轉,他們同去各位,看出情形不對,一面把長繩縛在腰裏,一連串手牽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卞、李二人拉上岸來。可是他倆已經四肢冰冷奄奄一息,幸虧傅君燒酒拿來的快,立刻把和-圖-書他們濕衣服解開用力揉揑,加上升火烘烤,才算從鬼門關,把他們救活過來。敢情他們一下水被寒氣一激,立刻閉過氣去,手腳不聽使喚,好在他們水性深厚,體魄堅強,加上救治快而得法,不多久就先後還醒過來,從此他們深信乾隆所說的「湖水奇塞,夏無敢涉」那句話了。
他說:「玉泉山舊名『裂帛湖』,這股泉水,是從玉泉山下面一條石頭縫兒裡迸出來的。波波漾漾,若泡若沫,畫夜不停跳珠濺玉般激射而出,因為湖水相當深,壓力特別大,泉水被擠得像一串串珍珠似的,接連向上翻滾,發出瀱濆激越的聲音,所以叫裂帛湖。泉水湧出的快,這座方圓不大的小湖,若是沒有出水口的話,必定是瀰漫洋溢,湖畔溪頭無法立足,可是這座湖地勢很高,順著山勢曲折而下,潴滀渟洄順其自然,滙成二丈多寬的一條小河,北平人管它叫『玉河』。別瞧這條小河,向東一直通到通州,接連北運河,在沒有招商、怡和、太古北洋班海輪和京浦路線火車之前,中國南北水上交通要道;以及江浙各省,南糧北運全仰賴這條水上大動脈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