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廟借元寶恭喜發財

到財神講去燒香,還有個小門道,會燒香的人,香都是到了財神廟,現買現燒,不懂訣竅的人自己帶香去燒可就吃虧了。由於廟裏的香爐雖然出號的大,無論如何也容納不了成千累萬一封一封的高香往爐裏插,所以燒香的人,好不容易擠到爐邊,把香插上之後廟裏管香火的廟祝,隨即把香夾出來擲到下面大香池裏面去,隨插隨夾。可是善男信女總希望自己燒的香,在香爐裏多燒一會兒,就能夠多得上天庇祐,但是夾香的廟祝們都懷有偏心,你燒的香如果是廟裏買的,他一望而知,就晚夾一會兒,若是香客自己帶去的,他就夾得快一點。所以知道內情的善男信女,都要和_圖_書在廟裏買香,這一天賣香的收益,足夠他們廟眾整年的澆裏呢!
筆者對於人擠人的去祭財神借元寶,了無逸興,可是對於回香人,無論男女老幼,頭紥黃土頭巾,插滿藻繪複雜,五色塗金的絨花,覺得非常好玩。有一年說是曾在清宮內廷當差,專簇絨花的一位高手在財神廟表演紥絨花手藝,他在廟前除了紥好的絨花外還有現紮現賣。人是圍的裏三層外三層,他雖然坐在土台的高凳上,仍然要墊起腳來才能看得到,巧妙熟練的手藝,一朶花三揑兩弄,就大功告成。我正在聚精會神的看,忽然發現有人從我身旁擠過,動作急促怪異,細一留神,和*圖*書敢情是妙手空空兒正向一位少婦,施展扒竊伎倆。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位細高個少年,用一挂山裏紅,楞把小偷的雙手鎖住,手法乾淨俐落不說,而且態度非常從容。細一打聽,才知他是滄州鼻子李的傳人,是財神廟請來的護法,他每年在財神廟廟會期間總要捉上二三十個小偷。廟裏住持說:「大家在新年新歲,到廟裏燒香祈福求財,若是讓香客失物破財,豈不大煞風景。」所以每年到財神廟燒香的人雖然人山人海,可是遭扒竊的人還不多見呢!
「祇為人人想發財,山堆元寶笑開懷,剛從紙店運出去,又被財迷取進來。」
財神廟最大特色就是借元寶許https://m.hetubook.com.com願,也是別的廟裏所沒有的事情。廟裏事先在紙舖裏定做大量大小不等金銀紙元寶,供在神前,到財神廟來燒香的人,多數要買個元寶回去供奉,明明是多給若干香資買的,可是不淮說買,要說是「借」或是「請」回去的,把元寶捧回家供在神案桌上不動,到了第二年去財神廟燒香還願時,元寶要借一還二加倍奉還。當年梨園行有個武淨沈三玉,每年正月初二必定到財神廟燒香借元寶,元寶越借越多,雖然紙元寶份量不重,可是從家裏帶著二三十個元寶到廟裏去還願,也挺累贅的。後來被他想出一個巧妙辦法,把元寶用小線穿起來綁在竹竿子上,讓和*圖*書徒弟們扛著竹竿去燒香。有些人跟他開玩笑,說他太虔誠了,他說那比起拜香,一步一磕頭還差得遠呢!從前有一首歌謠是冲着財迷借元寶寫的,現在寫出來聊博大家一粲。
七一、二、二 民族大千
正月裏北平大小庵觀寺院,都各有各的施主善信前來禮佛,惟獨彰儀門外的財神廟,凡是燒香還顧的人,都要趕在財神日當天才去,而且人人都想搶著燒頭一炷香,好像去晚了,就沾不上財氣似的。其實燒頭炷香,是廟祝的特權,誰也搶不過他們的。從前一交子正,北平內外城一律關閉,五鼓天明再行開啟,每年正月初二趕燒早香和*圖*書的,剛交子夜,就有人到城門口等開城了,由珠市口一直到彰儀門,整條大街,人車雜錯,擠得水洩不通,後來官廳為了順應輿情特別通融,初一晚上彰儀門索性通宵不關,城開不夜徹夜通行無阻。可是從彰儀門到財神廟照樣是車水馬龍,一步一噌,短短兩三里路程,走上一兩個時辰毫不稀奇。
農曆新年,無論南北都有祭財神的習俗,不過那一天是財神日,南北各異,南方是以正月初五為正日,北方是正月初二祭財神。北平最著名的財神廟在西南城角的彰儀門(正名廣安門)外不遠,這座廟雖然夠不上層甍邃宇,金飾鱗鬣,可是助善人多,香火鼎盛,長年修繕得丹楹粉壁,采錯鍍金廟貌煥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