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看到御所送來的五套衣裳,發現顏色的搭配全都亂了套。二條一一指點,至少將搭配的方式調整過來。對方又順便請求她指導將軍居室的裝飾,她也接受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指正。
阿佛尼在月影谷住了四年,有人說後來她回京都去了,也有人說她死在鎌倉。
賴朝在關東地方汲汲營營,致力於增強武家勢力,但在京都安定下來的義經,卻被狡猾的後白河法皇懷柔收買,導致賴朝頗不諒解。
先前我所說的都是以大倉幕府為中心,現在,我們把歷史的時間點稍微往回推一點,來談談腰越。賴朝的同父異母弟弟九郎義經,在追討平家時立了大功,但是兄弟的關係卻越見險惡。其中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義經無法理解兄長創立幕府的理念。
阿佛尼在鎌倉住在月影谷,也就是現在江之電極樂寺站往海邊走下去的附近。針磨橋隔著江之電軌道的另一側,還留有該房屋的遺蹟。那裡離海很近,在《十六夜日記》中提到「狂風暴雨,山寺一側,卻悠然閒靜,浪聲松音不絕」。
話說義經雖然來到腰越,卻沒有得兄長的允許,不能進入鎌倉。過了好幾天仍然消息全無,於是差人送了一封款狀給賴朝的家臣大江廣元。廣元是當時公文所的別當,後亦兼任政所別當。若將賴朝視為元首的話,他就是相當於首相的地位,是賴朝十分倚重的人。而款狀就是訴狀。
橫須賀線出了北鎌倉站,即將進入鎌倉車站前的右側,是現在鎌倉唯一的尼庵英勝寺。再往前靠近軌道的地方,可以看見一座鎌倉特有的崖壁洞窟瞭望台所改建的墓地。從電車中就可以看到,相信很多人經過都會有印象,那就是傳說中的阿佛尼之墓。
阿佛尼是伺奉高倉天皇的皇子守貞親王之女安嘉門院的宮女,俗名為四https://www.hetubook.com.com條。年輕時曾有過一個情人,也生了一子,但戀情告吹,約在三十歲左右認識了藤原為家,成為藤原的眾妻妾之一。
有個在大倉谷將軍御所内服務的人,叫做小町殿,是她的遠房親戚。她寫了信,建議二條直接住在自己的小邸。但是這樣反而無聊,所以她就住在附近。正好第七代將軍惟康親王被強制卸去將軍一職而返回京都時,二條曾經親眼目睹這段悲哀的過程。接任的是二條曾侍奉的後深草帝的皇子久明親王。二條意料之外的看到將軍輪替的劇碼在眼前上演。
為家是著名歌人藤原定家之子,也是《續後撰和歌集》的作者,是極具重要性的和歌本宗。四條也具有吟作和歌的才華,所以兩人才會結褵。此時為家已經五十幾歲,兩人差了二十多歲。
二條也參加過鶴岡八幡的放生會。此時的將軍還是惟康親王,有一次她看到將軍在赤橋(現在的太鼓橋)下車,眾公卿、大臣們在後面亦步亦趨的樣子,曾寫道「太過卑微的、無聊至極的隨侍。」又提到雖然現場還舉行騎馬射箭,但心想看了也沒什麼樂趣就回家了。沒多久,惟康親王就被遣返回京。
但是賴朝風聞此事之後,立刻請北條時政前往該酒肆,接收宗盛等人,並對義經說:「你不可以任意進入鎌倉。在這裡暫時停留一陣,等待上面宣召再來。」
二條不但年紀才三十左右,而且沒有折磨人的訴訟在等著,所以經常輕鬆的到處走動。她寫說曾去參拜過荏柄天神、永福寺、勝長壽院等地。
第二天,她進入鎌倉。到極樂寺參拜,越過化妝坂望向鎌倉,她寫道:「與在東山俯望的京都完全不同,屋軒林立有如階梯,擁擠得有如一重一重放入袋子裡的東西一般。那https://m•hetubook.com.com看得人心裡煩悶,越看越是覺得毫無留戀之處。」
十六日,他們讓宗盛乘轎,清宗騎馬進入鎌倉。經過若宮大路後在橫大路(三之鳥居前東西橫向的道路)上等待片刻,便進入幕府的建物中。由於這是從京都生擒的高官,所以沿道擠滿了圍觀的人牆。後來宗盛父子在遣返京都途中,在近江的篠原遭到殺害。
由於新任將軍即將進駐鎌倉,民眾們議論紛紛之際,二條突然接到小町殿的口信,要她務必到府一敘。一位名叫平入道的大人夫人,得到了東二條院(後深草天皇的皇后)賞賜的五件和服,但卻不會穿,所以想請二條過來指導。口信還附上當時執權者北條貞時的手書,所以難以拒絕便出門赴約去了。平入道是北條貞時奶娘的丈夫平左衛門尉賴綱,當時身居內管領之職(也就是北條氏的總管),權勢只屈一人之下。二條去到府邸,只見府內比執權北條氏還要富麗堂皇,金鑲玉嵌,令人眼花撩亂。看到出來迎客的夫人身材高挑神采奕奕,身上穿著的衣裳是淡藍底紫絲縫織紅葉的唐織物配上白色的裙裳,頗為貴氣。後來她的丈夫入道也跟著出來了。穿著短袖的白色官服,一臉溫順的站在妻子身旁顯得有些卑微,甚至滑稽。原來東國武家的夫婦關係,和京都不同,是極其健全的,二條覺得很有趣。
為家七十八歲過世之後,阿佛尼之子與大妻之子為氏之間,出現了繼承權之爭。為家的長男為氏比阿佛尼稍微年長,而阿佛尼之子為相卻不過十五歲,所以阿佛尼不得不代替為相來爭奪繼承權。https://www.hetubook•com•com
阿佛尼的和歌只是按著傳統的手法寫成,詩文俊秀但了無新意。不過日記中對道中景象的即興吟詠,和對鎌倉的描寫,都是寶貴的紀錄。這趟不到半個月的旅程結束後,阿佛尼也如義經一樣,在酒肆中停留一宿,一大早天還沒亮就起身,在黎明前的月光照耀下,從海濱小路進入鎌倉。
在為家所留下的領地中,播磨的細川莊原本是要傳給為氏的,但後來又改變心意,決定傳給為相,這叫做「繼承權收回」。
四條成為阿佛尼之後,與為家生了為相、為守兩個兒子。據說是過了四十歲才產子,這在當時是相當罕見的事情。可見阿佛尼是個在身心方面都十分健康的女性。
《吾妻鏡》中載有全文,篇幅相當長,裡頭密密麻麻寫著自己雖有過人的才幹,卻可惜受讒言所害而獲罪的惱恨;被同為骨肉同胞的兄長憎惡的痛苦等。信雖是指名交給大江廣元,但是無庸置疑的,這是寫給賴朝的信。
二條和阿佛尼一樣,也曾到鶴岡八幡宮參拜。
儘管住不慣鎌倉,但為了愛子,阿佛尼一直忍耐著待在此地等待訴訟結果。也曾去鶴岡八幡宮參神奉納和歌。第三年,她的訴訟對象為氏也來到鎌倉,但事情一直沒有得到一個結論。
二條走出由比之濱,眼前是個大大的鳥居,而若宮社殿則矗立在遠方。正因為是源氏家族,應該比其他家族更守得住這裡呀,可惜只傳三代。二條心想著,便開始參神。她應是覺得與石清水八幡的景致相較之下,遠眺大海的地方,似乎比較有欣賞的價值吧。大官們不|穿素服,而穿著各色禮服來參神的規矩,也和京都大為不同。
於是,阿佛尼下定決心,打算下鎌倉去向幕府投訴。她是在建治三年(一二七七)十月十六日離開京都。阿佛尼此時已經五十多歲。由於和-圖-書是十六日晚上出發,所以旅途中所寫的日記稱之為《十六夜日記》。
之後,他在藤原秀衡的協助下逃至奧州,然而卻在文治五年(一一八九)閏四月末,被秀衡之子泰衡所殺,結束了他曲折的人生。約兩個半月後的六月十三日,替從奧州送來的義經頭顱進行驗首的地點也是在腰越,他的頭顱放在塗著黑漆的盒子裡,浸在美酒中。進行驗首工作的和田義盛和梶原景時也不禁淚如雨下,阿佛尼下鎌倉賴朝、賴家、實朝,源氏經歷三代就滅亡了。之後,鎌倉幕府只有從京都指派下來徒具形式的將軍,真正掌握大權執政的則是北條氏。京都的朝廷由於毫無實權,所以若有訴訟事件,則必須下至鎌倉來解決。其中一人就是阿佛尼。
但是阿佛尼再怎麼逞強,在京都這個地方,四周仍投以冷漠的眼光。畢竟「繼承權收回」的制度雖為納入北條泰時所訂定之御成敗式目中的規定之一,但京城裡的官家們並不熟悉。
腰越有個滿福寺,是奈良時代建成的古寺,義經便是羈泊於此,款狀也是在此地寫的。寺院所在的地勢稍高,現在隔著「江之電」鐵道就是浩瀚的大海,義經遠眺著大海時在想些什麼?肯定是聽著波濤拍岸的聲音度過一個個不眠的夜吧。
和開敞的京都不同,這個如同收物入袋的狹窄山谷間,房屋一層一層的疊高而上。看在京都長大的二條眼中,是多麼的鄉下且令人失望。
繼承訴訟的結果,為家的子弟分為三門,長男為氏創二條家,三男為教創京極家,而阿佛尼之子為相則創冷泉家。
https://www.hetubook•com.com二條也有一部著作,名曰《とはずがたり》,書中鮮活地刻畫平安末期宮廷中的糜爛頹廢,是一部深具趣味的故事。但和宮中人來來回回談過幾次戀愛之後,二條出家為尼,並且到東國旅行,正應二年(一二八九)二月左右,這時候二條據說已經三十二歲。她經過熱田、三島,過了一個多月,大約在三月二十日之後,到達了江之島。
阿佛尼下鎌倉的十年後,又一位宮廷宮女造訪鎌倉。她是侍奉後深草天皇而成為天皇情婦的二條。
文治元年(一一八五)五月十五日,從京都出發的義經,來到了酒肆旅店,同行的還有成為俘虜的前內大臣平宗盛與其子平清宗。
在京都長大的阿佛尼,只在年輕時去遠江旅行一次。到關東這可是第一次。打在由比之濱岸上的波浪聲和眏舌的東國方言,在她聽來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由此處看來,即可知京都與東國的生活樣貌大相逕庭;從京都的角度看,鎌倉還是鄙俗邊陲的鄉下吧。於是二條在第二年秋天也返回京都。
當時住在京城的官家都是靠莊園上納的收入維持生活,所以這筆遺產能不能繼承關係到死活。孩子們年紀都還小,還有好長的歲月才能長大成人。而且,阿佛尼認為自己才是為家名正言順的妻子,為家第一任妻子宇都宮氏出身自關東的武士世家,在家世這方面是阿佛尼所不及的。然而長子為氏在和歌方面毫無才氣。因此阿佛尼認為她與自己的孩子身負使命,必須將俊成、定家傳下來的傳統發揚光大。
話說冷泉家的始祖為相,後來也來到鎌倉。為相住在藤之谷,也在此地亡歿。墓地就在附近的淨光明寺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