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我喜愛的小路
窪谷與隘口漫步樂

抬頭一看,天空澄淨無雲,山坳裡四十雀婉轉啼鳴。
朝比奈的隘口位於通往六浦的金澤街道上。現在若要從橫濱方向進入鎌倉,還是會通過朝比奈隘口,所以行經橫濱橫須賀快速道路,在朝比奈交流道下來的時候,常會陷入嚴重的塞車狀態。假日十分壅滯,而且朝比奈靈園也在附近,春秋掃墓的時候尤其混亂。
一長排圍著竹籬或纏繞著蔓藤玫瑰的圍欄、珊瑚樹籬等,隨著季節的改變,不時可以看到越過牆頭的紅梅、白梅、辛夷花,以及美麗的紅葉。有時遇到風雅的大門,似在提醒人這裡是山裡的寂然之居,於是我便不自覺地停下腳步,多看個兩三眼。
在釋迦堂洞門的岩壁之上,有一個人工做成的洞穴,供奉著一座五輪塔。其由來不得而知,但這座半傾圮的古老五輪塔,彷彿無言的訴說著往日的幽怨,有點陰森。由於它有崩塔的危險,現在已禁止通行。
那是個初夏雨歇的早晨,從樹間https://m.hetubook.com.com灑下的日光散放出炫目的光芒。細細的流水從腳邊流過,或許是夜來雨水的殘跡。
這條隘道全部鋪上柏油,跟一般的道路沒什麼不同了。七隘口當中,這也是使用度較高的一個。不過由於崖壁直逼隘道兩側,總有一種昏暗的感覺。據說從前隘道比現在更窄。現在多少還留著人工開鑿出通道的景象。
就在探訪朝比奈隘口之後不久,也有了一次機會去參觀釋迦堂隘口。從金澤街道往回向鎌倉的方向走。杉本寺所在的杉本城遺跡與夾道而立的另一側是犬懸谷,而它們的西側就是釋迦堂谷。鎌倉時代北條第三代執權者北條泰時,為供奉父親北條義時而建釋迦堂。現在建築已經不在了,只留下地名。釋迦堂谷的隘口因為位在鎌倉境內,所以不算在七口之中,但值得一探。它好像是為了穿過山丘到大町而挖掘,說它是山隘,還不如叫它m.hetubook.com.com洞門。也就是說,它比較像山洞。鎌倉的岩石比較軟,類似的洞門到處都可以看見。
說起鎌倉具有魅力的行人道路,就必須提一提隘口和窪谷。
左右兩側逼臨的山崖並不高,灌木林十分茂密,所以隘口極為明亮。處處可見裸|露出地層的岩壁,披覆著青綠的苔蘚。不知何處傳來黃鶯的鳴囀。
另外,說到窪谷,指的就是山坳或低窪的濕地。以鎌倉本地而言,就是百公尺級矮丘的山腳坳地。扇之谷位在源氏山的山腳,而犬懸之谷與釋迦堂則是在衣張山的山麓。
這些窪谷深處都還有人家立戶而居。北面倚山南面開闊,冬暖夏涼。而且閒雜人等不會來此,可說十分幽靜。
有一次,我出外散步,便從此道探路而上,可是走到一半就被一戶人家擋住了,附近再怎麼也找不到路。
才正為鑲嵌著彩色玻璃的西式房屋感到驚訝時,馬上又見到可稱之為草庵的古式建築。這戶庭院草坪修整得井https://m.hetubook.com.com井有條,隔壁卻是掩藏在茂密庭樹的深處,只能看得到房子屋頂。不過,不管是哪一戶人家,他們熱愛生活、熱愛這個小鎮的心情是不變的。
巨福呂坂的隘口恐怕是七隘口中,唯一原貌完全消失的隘道。現在從鎌倉車站通往北鎌倉車站的縣道途中,還留有巨福呂坂的名字。但這是後來才開鑿出的道路,以前的路要再往西一點,經過青梅聖天旁邊,從建長寺前出來。
化妝坂隘口經過梶原通往藤澤,也是一條重要幹道。新田義貞進攻鎌倉時,在此處有一場激戰。化妝坂的名字雖美,但根據鎌倉時代的法令,此處可以設計商家,所以與大町、小町一樣成為一條商店街,十分熱鬧。有一說,認為這裡是娼家女子化妝的地方,所以才得此名。
首先是極樂寺山隘。由此往西即是通往京都最重要的道路。從東海道過來的旅人,經過腰越、七里濱、稻村崎,到達極樂寺的隘口,進入鎌倉。這地方在歷史上相當知名。源義經曾被羈留在腰越,新田義貞知道極樂寺隘口極難攻下,便轉而從稻村崎攻入。和圖書
不管怎麼說,這裡已經引不起對過往的懷思了。茂密的樹木遮蔽了道路,只有一片清寂的光景。
現在這路車子已不能通行,但據說徒步沿著隘道走,可以走到橫濱。我想我一定要去走一次。
大佛坂隘口的位置已經改變了。
鎌倉時代,在金澤海邊捕上來的魚,會經過六浦,穿過朝比奈隘口送進鎌倉。光觸寺的「嘗鹽地藏王」,據說賣鹽商人會供奉鹽給祂,因而可知鹽也是從這條路進來的。載運貨物的牛或馬經常路過此地,想必當時一定是熱鬧非凡。
鎌倉不愧為武家的首都,背後群山圍繞,前面是大海,可謂易守難攻。若和圖書要進入鎌倉,就得通過人稱「七口」的隘口。
順道一提,鎌倉寺廟石階經常使用的鎌倉石,乃是一種池子火碎岩層的岩石,據說是從逗子的鷹取山附近大量切割下來的,石質脆弱又容易風化,再加上氣孔多具保水性,所以容易長出青苔。我所喜愛的淨智寺,其通向山門的石階,以及總門前池塘上的石橋,都是用鎌倉石建成,古樸雅致。
雖然對住在當地的居民們十分抱歉,但我真的很喜歡到窪谷探訪。
走在鎌倉的市街上,窄巷裡錯綜複雜,有時心想著可能到了死巷吧,卻是暢通無阻;看似一路通行的時候卻又被別人的居處擋著過不去。
倏地,不知從何處傳來之前未曾注意到的鋼琴聲。
鎌倉就是這樣一個小城,我在心中一面重新感受,一面慢慢的在這窪谷往下走去。
最能保有隘口原貌的,應該是朝比奈和釋迦堂兩個山隘。經常耳聞有關朝比奈山隘的趣味故事,但一直苦無機會前往。後來有個人邀我去寫|真攝影,這才終於得償宿願。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