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 孔子的幽默
春風又綠江南岸

〈泊船瓜洲〉作於北宋神宗熙寧八年(一〇七五)二月王安石(一〇二一~一〇八六)時年五十五歲,二度拜相,奉詔進京途中,夜泊長江北岸的瓜洲,面對京口(江蘇鎮江),懷念金陵(南京)鍾山的住處,口吟此七絕。全詩境美情深,清新自然。其中「春風又綠江南岸」蔚爲千古名句。據宋洪邁《容齋續筆》卷八:「吳中士人家藏其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爲『https://m•hetubook•com•com過』字,復圈去而改爲『入』,旋改爲『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爲『綠』。」
——九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此處著一「綠」字,使江南岸生氣盎然,色彩鮮明,一字傳神,通篇響亮,堪稱畫龍點睛之絕妙好辭。
〈元日〉敘民間過年之即景,新年迎春,家家戶戶氣象一新m.hetubook.com.com,實則隱含王安石政治改革的期盼。〈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表面寫景,實則雙關再度推行新法嘉惠百姓的美好願景,如此願景雖未實現,但詩藝卻是流芳千古!
後二句寫景兼設問。「春風又綠江南岸」,春風和煦,遍拂千里江南,岸邊百草初生,處處新綠,使人眼睛一亮,精神振奮。「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佇立凝思,對鍾山的故居依依不捨,不禁脫口問明月m.hetubook.com.com:此次北上,不知何時才能放歸鍾山,優遊林泉?以激問作結,益添餘韻。
首二句敘場景兼抒情。「京口瓜洲一水間」,客船夜泊長江北岸的瓜洲,瓜洲在揚州府城南四十里處江濱,唐代即爲交通要津,北來舟船由運河至瓜洲渡江,進入江南。詩人自瓜洲回顧南岸的京口,「一水間」,即言相隔不遠,又表示舟行迅速,片刻即達。如此筆調輕快,與作者奉召進京拜相之心境,微妙契合。「鍾山只隔數重山」,和*圖*書由實筆轉爲虛筆,望見一水之隔的鎮江,又想見隔著數重山的鍾山故居,油然興起戀家之鍾山,即南京紫金山,王安石籍貫雖是江西臨川,但自十七歲隨父王益定居江寧,南京不但是第二故鄉,居住時間遠勝過江西,且第一次罷相後即寓居江寧的鍾山。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和*圖*書
爆竹聲中舊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泊船瓜洲〉的妙處,是虛實交映,時空交感。「春風又綠江南岸」的警句,一個「綠」字,將原本顏色字轉品爲使動詞,觸目成輝。詩藝詩境之妙,頗堪耐人尋味。在此五年前,王安石首度拜相力行新政時,就作過一首〈元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