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漫談貝多芬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塞爾金和伯恩斯坦,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村上:「很粗野嗎?」

小澤:「有點難以想像的演奏噢。」
村上:「兩邊都想拚命跑,不過在滑噢。」

村上:「合奏也不沉著喔?」
村上:「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特別有這種傾向嗎?」
村上:「我不認為魯道夫.塞爾金彈鋼琴是這麼匆忙的人。是這個時代流行這種演奏嗎?」
村上:「波士頓又不同噢。」
小澤:「或許是這樣,六四年說起來……。因為當時受古樂影響的演奏風格和-圖-書正受到注目,那種演奏大多節奏很快。殘響很少,弦樂器的弓也比較短。或許有這樣的地方。這其實很類似『一氣呵成』的表現。相當非德國式的。」
小澤:「實在難以想像。」
小澤:「對。波士頓比較溫和。波士頓不會做這樣的演奏。管弦樂團員那邊會覺得討厭。」
第一樂章開始。一開頭就是快節奏的管弦樂。
村上:「根據曲子的速度,來決定要用四拍子m.hetubook.com.com或二拍子嗎?」
村上:「因為速度太快了,不得不用二拍子是嗎?」
村上:「這我倒不知道。那麼,這是伯恩斯坦和塞爾金,在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演奏。錄音時間一九六四年,是在和顧爾德錄唱片的五年後。」
村上:「芝加哥和紐約比較接近嗎?」

小澤:「很粗野,而且在跑著啊。」
小澤:「感覺又完全不同。好快啊,這個。喔喔喔喔,好快喲。這,在跑嘛。」
小澤:「hetubook.com.com對。如果某種程度想慢慢來,無論如何就會變成四拍子。這首曲子以現在的研究,好像認為四拍子才正確。不過在我學的時候,是二拍子或四拍子兩種都可以。」
村上:「已經有卡拉揚的貝多芬的世界了,伯恩斯坦是不是有想對抗那個的心情呢?」
小澤:「比較接近。克里夫蘭就絕對不會做這樣的演奏。克里夫蘭比較接近波士頓。比較穩重,不會這麼亂來。不過姑且不說管弦樂這邊,這鋼琴家是塞爾金,真是有點https://www•hetubook•com.com難以相信。在滑著啊。」
村上:「請再聽一張,第三號協奏曲。」
小澤:「跟柏林愛樂或維也納愛樂比起來,總是缺少一點德國式味道。」
管弦樂序奏結束,鋼琴也以兇猛的速度切入。
小澤:「兩個人的氣勢倒很合喔。」
小澤:「不沉著。」
村上:「為什麼非要這麼急不可呢?」
小澤:「來聽吧。」
小澤:「以前的樂譜上,有印用二拍子的。現在認為印四拍子的樂譜才對。但,這演hetubook•com•com奏剛開始的地方,顯然是以二拍子演奏的噢。所以聽起來才有滑的感覺。」
小澤:「這個,指揮者顯然是用二在指揮,不是用四。也就是不用四拍子指揮,而改用二拍子。」

小澤:「或許有也不一定。不過雷尼呀,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的最終樂章,實在演奏得慢得不得了。那可能沒錄成唱片,不過我在電視上看到。在薩爾茲堡演奏的。所以是柏林愛樂或維也納愛樂。那時候就慢得讓我覺得『不會吧』的程度。最後不是有四重唱嗎?就是那裡。」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