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三 感恩地球
使人幸福

投出去的幸福之球是會彈回來的。
日本有家企業名「共榮保險公司」,當其創業五十周年時,更新女性職員的制服公司將形同廢棄的舊制服七千件贈給西非國家馬利的難民營。在為善不求回報的心情下,卻意外收到一張照片,難民個個面帶笑容,而其身上則是穿著共榮保險公司所捐贈的舊制服。形同廢棄的舊制服,創造了難民有衣可穿的幸福。
走筆至此,想起聯廣十周年時的往事。斯時聯廣在葉明公董事長領導下執業界牛耳,且對廣告界有捐私、利眾之諸多作為。廣告界一聞聯廣有喜事,咸表應慶賀,然聯廣以自家私事懇求廣告界勿為難,如意欲共度生日,則煩請「將鮮花改現金」,以期能將禮金悉數捐贈學校,感謝學校多年來之作育廣告人才。於是除所得之眾多禮金外,聯廣本身也捐出現金,湊足百萬元新台幣,將其一半捐給中國文化大學,另一半捐給政治大學。文化大學將捐款用為台灣廣告史之研究,而持續至今,政治大學則用在廣告人才之培訓,惜已中斷。二小時的鮮花生命,卻綻放了二十年的芬芳。眾學生受福久久。
東京有一非營利團體的高橋秀行部長,在一九八七年於非洲烏干達視察醫療保健業務完畢欲回國之際,接獲要求「下次來時務必帶一輛腳踏車前來,因為腳踏車能救人命」。非洲交通設施不發達,病患前往醫院就醫,必須走好幾小時路,孕婦或嬰兒在長途跋涉中,失其生命於路途中者不乏其數。和-圖-書腳踏車即能成為趕時間的救護車。
如此,日本人廢物再用、使廢物再生,是非常符合當今流行於世的三R環境保全活動。然此與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有之的惜物、愛物、敬物之別「無勿體」(別暴殄天物)之習慣有根深柢固之密切關係。
非洲國家的人民常是能力不足的人,急欲而要接受世界各國能力有餘的人之救濟援助。日本人是能力有餘的人,常將腳踏車棄置在電車站,而任風吹雨打致成無主之廢物。區公所之主管最頭痛此物,因不知如何處理這些棄車或廢車。
這張照片引起共榮保險公司部分女性職員的反省自問:「我們能為他(她)們做些什麼?」由此而引發了捐款活動。

回國後,高橋部長走訪東京都豐島區,該區公所正苦惱於電車站的無主廢物之腳踏車。相談之後,高橋的非營利團體負責非洲方面的布施事務,豐島區則負責募集腳踏車至非洲之工作。後來,有鄰近五個行政區聞之,亦爭先恐後加入,因捐獻腳踏車能解決棄車問題。於是這六個行政區共同發起、組成「廢車送非洲」之協會,迄今為止另有十三行政區加入,此一協會名叫「MCCDBA」,專門處理會員之電車站前棄車,再用以捐獻非洲之問題。據統計二十年來,已使五萬五千輛廢車再生,而贈送給非洲九十國。
一個創意能將殘餘廢紙變成活用的小冊。東京都有個一百三十家印刷工廠組成的「豐島區印刷www.hetubook.com.com業團體協會」。該協會的會員個個都有感在印刷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殘紙,而這些殘紙終究會成廢紙。棄之可惜,卻也難處理。在山窮水盡時,總會有峰迴路轉的曙光。印刷工廠改將廢紙製成小冊,作為記事冊,由此發展而由廢紙來製冊,以送給無冊可用的人。該協會將製成的小冊交給「家族計畫國際協力會」,轉贈給非洲肯亞、坦尚尼亞等國。上述二國獲得此日本製小冊,將其活用在學童的筆記簿上、助產士的出生紀錄冊上、護士的醫療登記本上等。廢紙製成的小冊,使無紙可造冊的非洲人士有了能將要事做成紀錄的幸福。
就在這種環境考慮下,產生了「將送糖改成捐款」的活動。該活動獲得全體員工熱烈贊同,到今年為止已持續十六年,募款總金額高達約一千八百萬以上日圓。這些募得的金額都悉數捐給馬利,為其建造學校及藥品倉庫等。使其有學校校舍可讀的幸福,有藥品能治病療癒的幸福。
巧克力糖該送給誰?傷腦筋。回禮以什麼為適當?真頭痛。送的禮不能太寒酸,回的禮不能太便宜。真累人。情人節的幸福何在?
廢物處處有、時時生。沒想到廢校也是廢物之一,而東京的當地居民卻將廢校變成玩具美術館。人的苦思所得之創意使然也。人人想創意,能將廢棄物變成活用品。

廢車送非洲 皆大歡喜

她們覺得每逢西洋情人節,送來送去的巧克力糖有虛禮之和圖書感,平均每人得花五千圓日幣。這種虛禮的習俗,這麼無聊的負擔,難道有必要持續推行?能否將這筆金額使用在別的地方,讓金錢價值更提高,而能增加他人幸福?
巧克力糖的送與收是西洋情人節(Valentine's Day)的年輕人習俗,這種習俗也由西洋傳至東洋且為時已久。巧克力糖的送收習俗有一頭痛問題,且是日本企業內所面臨的。如有情人,則互贈巧克力糖不至於傷腦筋;如果無之,則女職員為趕上流行,想將巧克力糖送給誰?而男性職員為了附庸風雅,又得將巧克力糖贈給誰?

一時的燦爛 不如長久的芬芳

共榮保險公司的女性職員推動了持續十六年的「以捐款來代替送糖」的活動,而生產女性化妝品的波拉控股公司則展開了一項利己利人的善行,名叫「你我共享的一餐」。當每周五的用餐時,波拉公司的用餐員工就吃比平常低熱量的菜肴,將省下的菜錢提撥二十日圓,捐款給開發中國家的學童當作午餐費用。這種作為既有利自己的減肥,又有益於國外學童的果腹,難怪多數員工希望能增加次數。想想在餐桌上能讓先進國家的人與開發中國家的人產生接著點,其緣分豈不令人讚美。這種有與無的飲食之不均衡,世界上實在到處存在。而日本企業員工的減肥餐,卻能讓開發中國家的學童獲得維命的一餐。雙方同獲其利,故「你我共享的一餐」是雙贏的善舉,難怪到目前為止已有多https://www•hetubook.com•com家企業爭先恐後地加入這種共享善舉,如日本航空、伊藤忠商社、日本IBM、全家便利商店、富士通等。

送糖改捐款 你我共享幸福

然收到巧克力糖的上司或大姐,也有頭痛問題,那就是該如何回禮?「吃人一斤也要還人四兩」。禮品的選擇、金額的選定,必須面面俱到而不能顧此失彼,真是收禮的為上者需要傷腦筋的幸福。
學校因少子化被迫走上廢校者為數不少。然廢校如何使其重生?社區居民之關心、智慧等影響甚大。廢校養蚊子?廢校變臨時集合場所?廢校租給商店?
日本新宿地區有一所百年歷史的區立小學,因少子化影響,致使學童減少而不得不關門或廢校。當地居民日夕思慮如何使廢校復用?社區居民苦思結果,獲一結論——能否存放學童喜歡的東西?社區居民看中了收藏十二萬件玩具的非營利社團「日本玩具委員會」,乃與之交涉能否將其部分玩具陳列在廢校以重生之?雙方同意的結果是:廢校提供十一間教室陳列玩具,並另提供教室來手製玩具,又設維護修理,由退休的團塊之世代們來修理舊玩具。如此,廢校變成「東京玩具美術館」。當地居民抱著「透過玩具而找回街區繁榮」的期待。廢校即將透過玩具陳列、手製、維修而有了重生的生命,其生命將使當地居民享受兒時樂趣的幸福。
減掉的五千日圓即可為落後國之學童建造校舍,減省的二十日圓又能為落後國之學童提供午餐,不僅https://www.hetubook.com.com金錢發揮效用,使人幸福的愛心更是廣被遠方。
台灣的大企業如能效法共襄盛舉,則員工不僅可以減肥,而且亦能行善。不僅博得企業形象的美譽,亦是善盡企業的國際友誼。減肥之外又捐款二十日圓,即可製造別人果腹的幸福,何樂而不為?全台灣有一萬五千人的扶輪社能否來一次減肥餐?
這些行政區單位異口同聲地說:「能清理電車站前棄置腳踏車是了卻心中一件大事,而萬萬想不到廢車能重用於非洲。既然有人需要棄置腳踏車,則希望持續推動此活動」。令官員頭痛萬分的廢物腳踏車卻換來了非洲人趕時赴醫能快步達成緊急救命的幸福。這種施受的起源來自偶然,而結果則是皆大歡喜。雙方均感幸福。投出去的幸福之球會彈回來的。
巧克力糖贈送給誰?要選對對象,以免有表錯情的尷尬局面。據日本友人稱,這種情形有自然解決的方法。那就是女性職員就以頂頭男性上司為對象,男性職員就以資深女性大姐為對象。
在當今世上,自求幸福者眾多,而使人幸福者亦為數不少。將「送巧克力改為捐款」,將「餐費節省而捐款」,將「鮮花改現金」,將「廢紙造冊」,將「廢校變玩具美術館」,將「廢自行車變成救命車」等,均改變了能力有所不足的人之生活,甚至生命;而能力有餘的人,或是有心行善的人則是彈指之間、一念之間就促進了他人的幸福。文末引用愛默生的話:「幸福就像香水,當你灑在別人身上時,一定也會有幾滴灑在自己身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