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昏病的人,使一個基本上很聰明、很能幹、很耐勞的民族,無法利用天賦之才,在過去一、二百年來,不能建造一個康樂的現代國家!
一九八五、十、十
合作嗎?就是依「我」而行
當然,相斥之下,談不到合作,而不合作的老昏病,正是中國社會比不上先進國家的最大原因之一!
附圖:驢子吃草圖可惜不合作。
口號好響亮,
萬事須依「我」,
當魯迅的阿Q,鑽在柏楊的醬缸裏面,安做井蛙,泰然自樂自傲的時候,這種症狀,我們稱爲老昏病。
(四)毋忘「我」
這裏必須附註一下:在某種情形下,國人也會有合作的可能,但是合作絕不是中國通常社會的正常型態,這點容有機會再談!
在美國,我曾發明一個新名詞 Unilateral Cooperation,意思便是「單向合作」,無論任何事物或人,如果我做得到,我一定先向別人合作,因爲合作太重要了。
幼獅月刊,一九七五,十月號
我們不需要生活在校園裏,不關心、不聞問的青年,社會中也不需要這種只求安逸、自給自足的國家「棟樑」。我們要的是,能關心世界,有價值判斷能力,並且有着道德勇氣的現代青年
和圖書。
從愚蠢到智慧,從自私到合作,驢兄能想能做,咱們死不認錯。
有人說,日本觀光團像一群鴨子,帶頭的祇須持着一把旗子,就能把一隊人馬帶上路;而中國人,却像是公鷄,個個雄赳赳、氣昂昂,都想高飛遠跳,永遠使領頭的人疲於奔命。要知識份子像鳥,風雨一來,第一個感覺到。以敏銳的心,去探求社會的病症、病源,以理性的行動將關心傳達出來,方不愧爲現代知識份子。
「救國唯團結」,
自古少合作
自立晚報,一九八五、九、六
處處都是「我」。
國人多才智,
萬事依了「我」,
有口叫人做,
不合作起於過分的自私。人免不了自私,甚至可能應該有自私,但當自私侵犯了別人的人權時,就變成了過分的自私。社會上有一種觀念,大家仍奉爲至高的做人目標,就是每人必須「出人頭地」,或「高人一等」,無形中養成了一種「唯我爲上」的心理。從統計的立場來說,要人人都「高人一等」,是不可能的事,是矛盾的事。而大家不顧事實,仍堅持要出人頭地,同時,別人可不出人頭地,「我」必須要出人頭地,於是一切事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便成了過分的自私。當然,別人也不會示弱,堅持同樣的作風,要談合作,也變成了不可能的事!因此無論怎樣容易做的事,也做不起來,造成了國家的落後,還茫然不知!
其實當時卽使雙方竭誠合作,研究的程度仍會遠在世界之後,這種井蛙之爭,令人哭笑不得,時間過得很快,二十六年後輪到下一代接班,幾天前和一位那時是我學和圖書生的客座教授共在餐廳閒話,除了談到國内學術機構厠所中的臭氣外,他還搖頭談起學術界沒有合作的意願,各人閉門自守,不管國家科學之落後!事實上,社會上不肯合作的情形非常普遍,文人相輕、商人營私、政客只知自利等,眞是談不勝談。
前些日子,龍應台敎授在時報「人間」副刊上寫了一篇「不會『鬧事』的一代」讀過後,我很有同感。
中國歷史上,似乎很少强調合作。一部分的原因,想由於君主制度所致。在君主制度下,君命一出,誰敢不聽,誰敢不去「萬」里外建造「萬」里長城,誰敢不爲君主去乖乖的送死!君主所要的是人民的服從,不是人民的合作。君主和幫兇們了解合作是力量,人民一旦有力量,君主們自身就不保。我們目前沒有合作的習慣,很可能仍受着這種觀念的遺毒。
且一試合作。
在美國,那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那裏似乎有一種自然形成的風氣,就是除了知道有我之外,還知道有別人。人們也早就培養成一種習慣,重視兩個基本信仰:一個是人權觀念,從裏面滋生了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和實驗;另一個則是科學觀念,從裏面產生了實驗(遇事卽做)的精神和實驗的結果。
三民主義書中的民族主義第五講裏說:「外國人常說中國人是一片散沙。中國人對於國家的觀念,本是一片散沙,本沒有民族團體。」其實有時連散沙也不如,還互相排斥傷害哩!傳統上「文人相輕相忌」的習氣,至今盛行不衰,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二)有口無心
中國人常說「說得比唱得好聽」,便是指一般人的「光說不練」,因爲沒有實驗(做)的精神,也就沒有和*圖*書實驗的結果。
以前,我總搞不懂,爲什麽中國人那麼聰明,但却始終建立不了一個康樂的國家!經過很久的思考後,我發現,一個國家的振作,完全是靠着有適當的人性。而中國之所以比不上美國,比不上日本,其原因不在於是不是中國人的才智不夠,或者是能力不好,主要的却是在於中國人少有公德心,重視權勢、輕視法治,又不好衛生,崇尚迷信,並且自私、自大,更重要的是一點也不合作。而這種不合作,有我無人、自傲自大、過分自私的態度,孫中山先生早就以「一盤散沙」來惕勉國人。而新近自美返國的王贛駿博士,在返美前,所唯一給國人的臨別贈言,仍舊是勸國人多多「合作」。足見合作的重要性,也看出幾千年來,中國人仍是一盤散沙。
否則不關「我」。
自立晚報,一九八五、十月
舉個例說,一輛車子,如果甲先生堅持要向右走,乙先生却堅持要往左去,二人相持不下,卽使爭論五千年,車子也不會前進一呎。這種現象,使國家不易前進,是老昏病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可簡稱爲:「不肯合作」,不過當事人喜歡加上二字,叫做:「別人不肯合作」!
(三)不合不作
(五)試一試
我樂人也樂,
別人也有「我」,
與事何相干?
大體上講,美國人讀書和中國人讀書不同,他們從來不會想到自己是社會上的特別階級,也不會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高人一等的心理,他們只是和一般人一樣,喜歡賺錢,有的也喜歡研究學問。讀書,對他們而言,似乎只是做人的一部分,無關乎了不了得起。
在過去的四十多年中,我生https://www.hetubook.com.com活在美國社會裏,和祖國遠離着,因此,當我回到國內,面對着我們生活的環境,便常有機會作客觀的思考。
「一個滿足現狀的民族不可能進步,但是要對現狀不滿,一個人必須先有所關心,用心觀察,觀察之後再作判斷,判斷之後付諸行動……判斷與行動都需要堅強的理性。」
老昏病者自豪聰明,但忘了和驢兄一較智慧!
正如同「智慧」與「聰明」是不一樣的兩個詞。聰明專指的是智力或腦力的强大。聰明的人,對事和書會過目不忘,對高深的數學會理解得很快,對藝術的創造也可能會超人一等。但是「智慧」却是把聰明、才能和知識等一齊用到做好事的方向。所以有時聰明的人,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像是謀過皇帝的袁世凱,中過狀元的秦檜,他們同是絕頂聰明的人,但是他們的行爲,却又是如此的沒有「智慧」。
二十六年前清華大學在臺復校,因爲當時的梅貽琦校長兼任教育部長,無暇顧及校務,在我回國的十個月中,校務的照料和發展,變成了我的責任。那時頭痛的事很多,其中最使我驚訝、甚至傷心的,就是「發現」國人不願合作!當時清華正在做世界上很時髦的茅氏效應實驗,但實力非常微薄,當我知道臺大也同時在做,卽去找臺大物理系的負責人,要求共同合作,當時清華的設備遠勝於臺大,滿以爲臺大一定會樂意接受我的建議,出乎意料的,臺大的主任竟用種種不成理由的「理由」拒絕了。
算算只一「我」。
我們時常說:國人個人的才智,可與世界任何民族相較而不遜,近幾百年來,中國所以落後的原因,是因爲患了老昏病而不知自拔:所謂老昏病,每天報上都可看到,就是那種過分自和*圖*書
私、有我無人、自傲自大、缺乏公德、不肯合作等等的醜陋現象!從整個國家的立場來說,爲害最大的要算不肯合作。
下面附上的一張圖,不知是何人所畫,幾十年前在美國就看到。要是有人懷疑老昏病者的聰明不及驢兄,那就大錯了。到底人靈於驢,有的老昏病者更會想、更會做,並且能想得貪、做得兇。他們的辦法很簡單,只要把對方「弄掉」,自己就獨佔財富了!
合作五思
——我們要的是,能關心世界,有價值判斷能力,並且有着合作道德勇氣的現代青年。
要是能忘「我」,
只怕不合作,
自立晚報,一九八四、八、十七
世間無難事,
「萬衆共一心」,
多多合作——李宗慈採訪記錄
老昏病和不肯合作
(一)合作?
無心自己行。
散沙
「我們的年輕人天眞、單純、安分、聽話。大學四年之中,只有兩件值得關心的事:一是把朋友交好,以後有結婚的對象;一是把功課讀好,將來有滿意的出路。至於對社會的關心,對是非的判斷的能力,以及擇善固執的勇氣,都不在大學的圍牆以內。」
在不尊重合作的社會中,要想做到合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口上說說、筆下寫寫、心中嘆嘆可做到的事!每人必須客觀的想一想,拿出顧念國家的眞心來,慢慢的除去年深時久所養成的不合作習慣!大家願意嗎?
自立晚報,一九八五、九、四
豈不眞快樂。
驢子吃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