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公平
這幾年在歐美國家的超市中,咖啡、香蕉、青菜、雞蛋上,常貼著一個小標籤,寫著「Fair Trade Certified」(公平貿易認證產品)。
我學商,但崇拜的從不是「買低賣高」的生意人。
The Body Shop 是「公平貿易」的先驅。80年代開跑,一直到今天。它跟25個貧窮社區購買化妝品的自然原料,如尼加拉瓜的芝麻、尙比亞的蜂蜜。這些錢幫助當地的村落鑿井取水、興建學校、防治愛滋病。
後來進入職場,我常常是不公平的受惠者。我得到一些機會和好運,甚至是我自己都覺得配不上的。我當然不會拒絕,但內心有和-圖-書了虧欠。虧欠感,讓我變得謙遜。我愈來愈不覺得什麼是我應得的,愈來愈覺得什麼都是福報。
所以,我認定的「公平」,其實都不公平。
「肯定行動」一直有很大的爭議。對於那名白人學生,只因為他隸屬於多數族群,他就要吃虧,這,真的公平嗎?
未必。有一種更大的公平,是市場機制捕捉不到的。它不是單純的數字交易,而加上看不見的人性和同情。純粹市場機制的資本主義已經過時了,現在流行的,是「有良心的資本主義」。
公平貿易
我很早就知道:人生是不公平的,我猜你也早知道了。事實上,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只是不願接受。或者說https://www.hetubook.com.com,只接受一半。當我們是「人生不公平」的受惠者時,通常竊喜。一旦變成「人生不公平」的受害者,就開始計較。
P&G寶僑家品在網路上賣的「高山月光」(Mountain Moonlight)咖啡,經過「雨林聯盟認證」,確認咖啡產地的管理,不會破壞當地的雨林。
美國最大的有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參見〈比爾.蓋茲的明牌〉)也發起「給農夫 High Five」活動。除了跟咖啡農擊掌表達鼓勵之意,也把咖啡營收的5%,捐回給原產地。
「公平」,不就是買低賣高、願打願挨的市場機制嗎?
好比說和圖書
,如果一名白人學生和黑人學生各方面的條件都一樣,在「肯定行動」的原則下,優先錄取黑人。
那時候,美國正流行「肯定行動」(Affirmative Action),意指在徵選學生或員工時,給性別、種族等方面的弱勢族群較優惠的待遇。
以咖啡為例,在期貨交易市場,一磅咖啡的價錢約美金7毛。但衣索比亞生產的「公平貿易」咖啡,可以賣到1塊3。
當我們是「人生不公平」的受惠者時,通常竊喜。一旦變成「人生不公平」的受害者,就開始計較。
所以我永遠不知道我能被史丹佛大學錄取,跟我是黃種人有沒有關係。但從我錄取的那一天起,我學到:這次我是受益者,下次https://www.hetubook.com.com我要讓別人受益。
「買低賣高」沒什麼了不起,學過數學的人都會。我尊敬的是「買高賣高」的生意人,和願意這樣花錢的消費者。他們在血拼的過程拯救了非洲饑民。在苦澀如咖啡的資本主義,加進了關懷的糖和奶精。
在台灣,公平貿易的店家也慢慢出現。在台北市永康街的「Earth Tree」小店,透過日本的公平貿易團體進貨,食衣住行的生活用品,通通都有。
星巴克在2006年以平均高於市價23%的價格,買進545萬公斤的「公平貿易」咖啡。既付出高價,就要求高品質。星巴克喜歡買「樹蔭咖啡」,意指咖啡種在樹蓬、而不是大太陽之下。樹有助於水土保持、可減少農藥和化和*圖*書學肥料的使用,並為鳥類提供了食物和棲息之處。你在紐約喝咖啡,巴西的鳥可以好睡。
1992年,我到美國留學,學到的第一件事是:因為人生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們要濟弱扶傾。
所謂「公平貿易認證產品」,是指產品由貧窮國家生產,商家付出比市價更高的價錢買進。目的是讓生產的農人,得到更高的利潤。
為了確保高利潤可以回饋給農民,要取得「公平貿易認證」,農家必須達到嚴格的標準,如付給工人高工資、男女同酬、不可雇用童工、允許工人組織工會……等。
「肯定行動」通常默默執行,從不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