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屬於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莖部分作藥用。中藥的「鮮地黃」,是地黃這種植物的地下莖而未經晒乾者,又名鮮生地,甘而帶有苦味,性大寒:鮮生地經過加工曬乾,名「乾地黃」,即通常所稱的生地,味甘而性近於寒:將乾地黃加工泡製、蒸晒若干次,就是熟地。
用熟地來調理衰弱性疾患,往往要長期服用才有效,為經濟及為利便計,最好採用——將熟地製成小點吃這個食療法。將熟地製成小點的方法是這樣的:到中藥店和圖書買幾兩上等的熟地,將它切成小指頭般大的小粒,燉盅載著,不必加水,就此隔水燉它兩小時。倘胃腸素有消化不良問題者,為預防長期食用熟地可能發生腻滯,可先行用「春砂仁」三、四餞煎水,將砂仁水與熟地粒混和,然後隔水燉,燉好之後,用瓦盅載著,備作食療用途。
熟地雖有補虛損的奇功,但性質近滋腻,所以中醫處方如果重用熟地,往往配合有行氣作用的砂仁以作預防,服後乃無脹滯不舒之類不良反應www.hetubook.com.com
了。
滋腎養血益精填齒
用這種方法泡製過的熟地粒,對於神經衰弱,面色萎黃,精早洩,四肢疲倦,貧血眩通,虛勞久熱,胸翳喘促,經期不準,頭腦虛暈,小腹冷凍,夜尿頻頻,經期色淡,過多或過少等病。不妨早晚吃熟地粒三至五錢,但食用時要作為吃糖果小點一樣,慢慢嚼食,不可貪多希求急功近利,只要耐心長期食用,療效不錯。
將熟地製為糖漿劑,服用尤為方便m.hetubook.com.com,是一種療效甚佳的補血滋養劑。有等中醫,治療衰弱性疾患,所用的什麼滋膏之類藥劑,往往以熟地為主藥製成。但要留意,用熟地為主藥製成的藥劑,由於熟地所含的糖份,容易變壞,倘保存得時間太長,已經變味者,則不宜服用了。
(附註:下面兩段採自「羊肝」,可補充說明,因此複製加入此頁)
熟地,本草綱目說,熟地黃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治勞傷虛損,月事不調,胎https://m.hetubook•com.com產百病。中醫處理肝腎兩虛疾患,每以熟地為主藥,對於危難重症,分量有時用得很重。這味中藥,人們也習慣用來配合肉類製成食療品。比方氣血兩虛之人,身體容易感到乾燥,尤其秋冬天時,口舌乾涸,唇紅唇焦之類情狀不時發生,倘胃腸消化無脹滯問題者,每用熟地配合瘦豬肉煲湯佐膳,有生津滋潤,消除火燥之效。
熟地這味藥物,色黑如漆,脂柔潤滑,甘而有點飴糖味,人們已習慣用作食療品,除用以煲豬肉湯,或配合其他肉類食用之外,亦有www.hetubook.com.com人將它製成小點吃。熟地不但含有頗多的糖份,且含有豐富的鐵質,還有甘露醇、地黃素等,因此有補血作用。
能退陰熱兼治虛勞
中藥學本草說,熟地功能滋腎、補血,益髓填精,烏鬚髮。熟地由於屢次蒸晒而成,其性已近於溫,甘而不苦,為滋陰補腎的好藥物對於陰虛發熱,陰虛不納氣作喘,勞傷咳嗽,內臟陰份虛損,以及腎虛不能運水,小便短小,於是積水成腫,熟地皆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