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這種動物,在中國西北、西南的深山中,都有生長。它的角,中醫早已收作藥用,以前是一種名貴藥材。現在,據說非洲和亞洲有些地區,已有人工繁殖羚羊,產量日多,但採用的人仍不多,因此價錢比以前更便宜。
至於我自己,每月之中,也有一兩次飲用配有羚羊的湯水,以防燥防熱,例如用粉葛煲豬肉湯,或用西和-圖-書洋菜煲生魚湯,無論冷天熱天,大多數配合一些羚羊,方法是:用一錢重的羚羊絲,以疏布包裡著,煲湯時加入去,湯煲好了,將這包羚羊絲取出,原包用熱水漂去油膩,掛在當風處吹乾,留作下次煲湯再用,這包一錢重的羚羊絲可以煲三次,然後捨棄不用,因為羚羊絲是明角質,煲三兩次仍有味,一樣有和圖書效。
煲湯飲平肝明眼目
清燥熱息風舒鬱結
倘素有肝鬱問題,或患有肝炎之人,兩脇部位不時翳束不舒,頭腦不時脹痛,如果平日身體受得清涼飲料者,不妨試用羚羊絲煲豬肉湯作為食療品,對於不舒適情狀,可能大大和-圖-書的減少。每次用羚羊分位和煲湯方法,可參考上文所述。
但有這種傳說:服用羚羊會脫髮,以致頭髮疏落。可是我飲用了不知若干次羚羊煲湯,雖然由於年事日老,白髮不斷增加,但沒有脫髮現象。而且不少人經我介紹,經常用羚羊作為平肝清熱預防劑者,也不見有脫髮問題發生。可見服用羚羊會脫髮之說,實屬不確。和_圖_書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羚羊角有平肝、舒筋、定風、安魂散血、辟惡解毒、治痙疾的功用。歷代中醫也認定羚羊為散邪清熱要藥,每配合於治理時氣溼熱、清肝火、散熱、明眼目的方劑中用之。
羚羊角,中藥學雖說其味鹹而性寒,但將它煎水服用,其實沒有鹹味,所謂性寒看來也不是大寒,而係近於寒性的消涼劑而已,這是從經驗得和圖書知,因為近年來,我對於「肝經」有疾患的病者,不時以羚羊配合於方劑中用之。就是通常用以平肝火、清燥熱,或預防內臟有燥熱問題發生,只要不是腎虧、陽痿、胃腸有寒氣之人,往往也採用羚羊這味藥,效果實在不錯。
要留意的是,羚羊角對於心臟、腎臟有頑固疾患,抑或由於肝虛、贫血所引起的頭腦眩暈、眼矇眼花,皆不宜作為食療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