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加拿大的兩位法師

十月十七日晚上八點四十分,我和果元比丘及王明怡搭乘加拿大航空公司的班機,從紐約飛往多倫多,抵達時已是晚上十點多了。由佛學會的成員黃振漢、盧榮章、潘紹棋、何金蘭等把我們接到加拿大最大的寺院「湛山精舍」。因為已經很晚,主人性空及誠祥二位老法師業已就寢。
至於我要羨慕他們的是,有兩位志同道合的同參,同心協力在北美的西方社會開創道場,接引信眾,而且不會爭你大我小,你高我低,你正我副,這又非常難得。他們兩位同是一九四〇到一九六〇年間佛教界被稱為東北三老的學生和弟子,那就是倓虛、定西、樂果三位長老,給他們的影響很大。特別是樂果長老m•hetubook•com.com,在圓寂之前,還專程從香港到加拿大探訪他們。引以為憂的是這兩位法師也都已是七十歲左右的人,要在海外找到出家的年輕弟子,相當困難。前一段時期,曾經有一位青年在那邊發心披剃出家,過沒多久,由於覺得責任重大,對自我的要求過高,心理的負擔太重,結果還俗去了。像類似的現象,不僅發生在加拿大,同樣也發生在美國的華人佛教寺院,它的癥結所在,不外乎西方的社會環境迥異於中國寺院的生活方式。我們這一代從中國大陸寺院出身的出家人,很難揣摩和應運現代西方社會中的生活觀念。這個問題,可能要等到我們的下一代才能和-圖-書夠解決。如何接引下一代和培養下一代,必須要有生長在西方社會的青年,發心到東方寺院出家,還要能死心塌地的發長遠心,然後設法將佛教的信仰、觀念和生活,適應並落實在西方社會之中才行。
時隔三年半,舊地重遊,「湛山精舍」又擴大了好多。他們以一百萬加幣的高價,忍痛增購了隔壁鄰居的一幢兩層樓住家。現在又計劃在這一座民房和原先的寺院建築之間,興建一座地藏殿,以期與原先建于正殿左側的觀音殿相對稱。
紐約和加拿大的多倫多雖然距離不遠,但是,自從一九八八年五月以後,過了三年多才第五度應邀前往。因為每年都有若干位東西方居士會從加拿大的m.hetubook.com•com多倫多市,到紐約參加東初禪寺的禪七,而歷屆多倫多佛學會的負責幹部也都來打過禪七,我被邀請乃是平常的事。這一次是由於現任會長黃振漢居士的安排,預定在多倫多大學及弘法精舍分別舉行華語英語及國語粵語的兩場雙語演講。對象是學校的師生及當地以華人為主的東西方人士。
然而,經黃會長跟多大宗教系接觸之後,他們很有興趣要我為該系師生做一次演講。可是,當我要去多倫多作旅行演講的消息,在我們的英文《禪通訊》刊出之後,坐落於多倫多市南方漢彌爾頓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宗教系教授,主動以長途電話向東初禪寺接洽商量,請我也給他們一個半小時,為該系m•hetubook•com•com的師生作一場演講。就這樣,果元比丘代我決定了這一次加拿大之行的四場演講。
十月十七日 星期四
這兩位法師真是大行菩薩,我欽佩他們也羨慕他們。欽佩的是在二十年前初到加拿大時,赤手空拳,人地生疏,而能漸漸在住宅區有了一棟屬於自己的民房,命名為「南山寺」。我一九七六年五月訪問加拿大,就是在那一座民居型式的寺院掛單並作了一場演講。一九八四年十二月,我第三度到加拿大,他們就有了現在這一座位於郊外的「湛山精舍」。到了一九八八年五月,四度訪問之時,發現他們在市區也購置了三層樓兩門面的大廈,命名為「弘法精舍」。他們和圖書兩位,待人也非常友善、慈悲,可以用「和」、「厚」、「寬」、「大」四個字來形容。最早加拿大多倫多只有他們兩位出家人,後來才漸漸有其他的比丘和比丘尼,包括一位韓國法師,都是經過他們兩位的幫助、聘請,而到該地落腳生根、創立道場。今年(一九九一)初秋,台灣的星雲法師帶一位比丘尼弟子,到多倫多邀集當地華僑界的居士,成立佛光學會多倫多分會,特別前去拜訪他們兩位,並要他們放心說:「佛光學會是護持僧寶的」。他們告訴我,能夠有人集合居士們護持僧寶是值得讚歎的事,還有什麼不放心呢?他們兩位是不會介意和擔心其他的法師們,搶掉他們的信徒,占了他們的地盤,這種心量是非常可敬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