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一.十.二十二
下關海峽的海流很急,在風和日麗的日子,仍有很强的波浪,真的很易叫人聯想起那場鬼泣神號的戰役。岸邊有一座紅白得刺眼的赤間神宮,平家塚和無耳芳一像都在裡面。有關歷史文學的遺跡,一旦都在眼前,使我十分興奮,而有一中國人遠道而來,也使神宮的主持人感到高興萬分。穿著古服、鬍鬓斑白的主持帶我們遊覽一匝,還興緻勃勃地追述無耳芳一的故事,更衝口而出hetubook.com.com
唱了兩句和尙當年唱的祕曲。噢!那半唱半朗誦的腔調,實在太吸引了,雖然聽不懂日本話,也感覺到曲中的蒼涼。於是,我沒理會團友感不感興趣,就請他再唱一次。出乎意外,他竟請求我們多留二十分鐘,好讓他配上古樂及祭神舞蹈,把全曲搬演出來。這簡直是意外收穫,我們那有不答應之理呢?
下闕,在外國遊客心目中,並不是個著名的旅遊地,所以許多旅行團都不把它列入行程。但在日本人心中,就大大不同了
和-圖-書,因為至少有兩件歷史大事是在下關發生,他們必須好好到那兒憑吊回顧一下。其中一件史實,更早跟文學結合了,成為一段多采而壯烈的民間故事,那就是「源平之戰」。
據說在七百多年前,日本的兩個大家族:源家和平家,發生了一次慘烈的戰爭,他們在陸上海上打了大大小小許多場仗,最後一戰也是最激烈的一戰,就在下關的海岸展開,這就是「平家物語」和「源氏物語」兩本日本名著裏提到的「壇之浦海上合戰」場面。平家一門上下,由和*圖*書
於海水突然逆流,無法駕馭船隻而大敗,全被源氏殺死了。平氏一家都葬在下關,可是卻冤魂不息。後來,有一個擅彈琵琶的和尚,叫做芳一的,由於喜唱平家故事,而且唱得悲壯感人,就連平家鬼魂也感動了,於是夜夜捉他去唱。芳一的師傅為了挽救小徒弟的性命,便替他遍身寫上抗鬼的符咒,可是匆忙中漏寫了兩隻耳朵。到了晚上,平家鬼來捉人時,只見兩耳,便一把扯掉,從此,和尙就失去兩耳,他就是著名的「無耳芳一」了。以上所提的故事,我們在日本電影《怪和_圖_書
談》裡看過,卻從沒想到有機會能站在古戰場旁,去追想當年情景。
香港是一個遠離歷史的現代化城市,想找些甚麼歷史古蹟,發點思古幽情,那簡直是一種奢望。在飛機升降嘈聲、汽車馬達響聲、修路建橋打樁機聲大合奏中,望著困在人潮車塵裏的一塊四四方方、刻上「宋王台」三個字呆得可以的石頭,而能夠遙想當年南宋末祚孤臣孱王,臨風揮涕的悲苦情懷的人,必須具有超級幻想能力。在日本,十分現代化的大城市多的是,但對於帶有歷史性或文學性的地方和建設,卻萬分著
https://m.hetubook.com.com意地保留,視作國家的「文化財」。這大概,歷史遺跡文物都可以增加民族的驕傲感,同時也可以讓人民在歷史回顧中,有了親切的體味,因而增加對國家的歸屬感。
真想不到,在壇之浦旁、赤間神宮紅柱祭台上、琵琶古琴聲中,隨著沉雄悲涼歌聲,我有機會翻閱遠在七百多年前的日本歷史悲劇。更想不到,別了赤間神宮,不到五分鐘,我又翻閱了不過七十多年前的一幕中國歷史悲劇——中日甲午之戰。為甚麽會連起中日之戰來說呢?只為我一直提及的下關,就是簽訂「馬關條約」的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