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日影行
割烹旅館

就在赤間神宮旁邊,走不了幾步,有一堵破牆阻住去路。團長指指挨在破缺口的一道木梯,原來我們要抄捷徑進入「春帆樓」的後園。
那座紀念館小小舊舊,門還是鎖上了的,女服務員為我們開了門就退出去。在暗黃的燈光下,我感到塵封和發霉的小屋内,一個個歷史幽靈還隱隱的縈繞不去。屋的中央,擺了當年簽約的長桌,桌的每邊有五把紅絨墊木椅,椅子背後都有一塊說明紙片,說明坐那椅子的人的名字官m•hetubook.com•com銜。李鴻章跟他的兒子李經方,就坐在桌子一邊的第一第二把椅子上,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坐在他們對面。其餘是雙方的翻譯、祕書、參贊官。屋的四周有玻璃櫃,裡面陳列了衣服、油畫。因為沒有說明文字,不知道衣服是誰的,但油畫卻眼刺刺,全是中國人卑躬屈膝、日本人昂首傲視的樣子,不必說明,我們也看得懂了。隊友不約而同的泛起陣陣憤怒,有人咒罵日本和_圖_書人,也有人咒罵李鴻章。定睛看著懸在牆上「馬關條約」的影印本,我感到一股熱向胸口上湧,很熟悉的就像每次讀近代史時的感覺,只是今回就更厲害吧了!
七十多年前了,一八九五年,七十三歲的李鴻章就在馬關的「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我們當然知道在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中,中國的北洋海軍怎樣一敗塗地,多少名將士兵英勇抗敵成仁,幾許船艦永埋黃海海底。我們更知道一紙不平和*圖*書等的「馬關條約」,使中國失去台灣澎湖、二萬萬兩軍費,失去許多關稅的權利,最重要的是一個自大盲目的夢也醒過來了。
一九七一.十.二十九
我沒有追查日文「割烹」是甚麽意思,默默的攝了一幀照片,就上車去,離開下關。割烹旅館——春帆樓,我會好好記上一輩子!
步出館門,耳邊還響著一個隊友的駡聲:「通番賣國李鴻章!」唉!後m•hetubook.com•com世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有時真是有理說不清,雖然李鴻章在「甲午戰爭」這段歷史,的確要負責任,但作為一個弱國外交談判官員,他實在是無能為力去堅持些甚麽。更何况,在談判中途,他會捱了刺客一槍,想想七十三歲的老臣,為了避免延宕大事,不肯把子彈挖出,就讓它藏在左臉頰裏去繼續開會,我們加他一項「通番賣國」的帽子,未免太大了吧?
沒作一聲,我沿「春帆樓」的正門大路跑向公路。在踏上旅遊車之前,和圖書回頭再望一眼罷!赫然一座大理石招牌豎在路旁,在「史蹟春帆樓」幾個字之下,竟有「割烹旅館」四個小字。割烹。好一個割烹,就寫盡了七十多年前在這館裏所發生的一切,也描盡了日本對我國的行為!
「春帆樓」是幢半洋式的建築物,只有兩層。正門的兩邊柱上,分別掛了不同字體,但都只是寫「春帆樓」三個漢字的木招牌。我們正要衝進去,卻給裏面的人擋住,說那兒已改為旅館,要看歷史文物,得到隔壁的「日清講和談判記念館」去。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