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玩意
舊時玩具

「小意思」

老一輩的童年玩意——鐵皮玩具

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鐵皮玩具風靡了大部分香港兒童,每個孩子都想擁有這些以鍍錫鐵皮製造的小玩意。鐵皮玩具比傳統木製玩具輕巧和便宜,造型以動漫人物、生活事物為主,也有機器人、小動物、交通工具等系列,款式多變。至七十年代末,隨着香港人口激增,鐵製日用品供不應求,鐵皮玩具始被塑膠玩具取代。近年,香港掀起懷舊熱潮,鐵皮玩具得以「重生」,復刻造型的鐵皮玩具大受歡迎,但售價已比當年昂貴得多了。

https://www.hetubook.com.comhttps://m.hetubook.com.com
由於搬遷、移民,童年玩具多在不覺間拋棄了,維邦蒐集不容易。據說有些成年人也忽然念舊,紛紛加入搜購行列,把舊玩具價格炒高,他也住手了。
早就知道楊維邦收藏香港漫畫書報,已成大家,原來他還是舊時玩具蒐集者。
戰後,一般小市民過着物質缺乏的日子。小孩子能溫飽已算幸福,https://www.hetubook.com.com哪來玩具享受?每年四月四日兒童節,灣仔孩子有個節目:去莊士敦道四十一號賣鷓鴣菜的宏興藥房看櫥窗擺設。鷓鴣菜專為兒童除蟲去癪,為吸引孩子,每年兒童節有抽獎換玩具的項目,玩具就陳列在櫥窗內。買不起新式玩具的人,只好站在那兒開眼界。我第一次見到如真人大的洋娃娃、鐵皮小汽車、大套積木等等,回家告訴父親我想要輛汽車,等了三年,才得到和圖書一架深紅色得發亮,巴掌大的鐵皮汽車,是記憶中第一件真正玩具。其餘都是便宜小玩物,橡筋圈、波子已經算矜貴,最懂用做手工的蠟光紙、燒衣用的彩紙、包糖紙來摺屋摺凳摺船。楊維邦蒐集許多不同花款的波子,又有剪下來穿衣服的公仔、塑膠小武器……當年一兩角錢就買到。能擁有這些玩具,孩子都珍之重之,用爭得來的鐵盒紙皮箱藏好,不會亂放。
到三十至六十年代的玩具,從木到鐵皮到塑膠,hetubook.com.com足以反映時代、社會的物質、情態遞變,社會學家可以寫本專論。我倒頭栽進童年時光裏。
他帶了實物上電視,可惜遠鏡太多,講話機會太少,作觀眾的我,有「到喉唔到肺」之歎。終於,他把大批照片帶給我的,還一一解說。上古玩具,有真有假,大概以吹得響的東西為主。近代在廣州出土的民間玩意,不會假,也見智慧與趣味。
二零一一年五月八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