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珍藏
儲寶興歎

二零一一年七月三日
從小喜歡收藏資料,最初是剪報、票據、車票,自六十年代開始,我就利用錄音機、超八米厘攝錄機來記錄音影資料。一切都應是寶。

「小意思」

舊日攝影工具——超八米厘攝錄機

現在要拍攝難忘時刻,不少人都用數碼攝錄機攝下,然後把錄像檔案輸入電腦重溫,但在數碼影像面世前,人們又怎樣把影像保存下來?原來在六、七十年代,人們普遍使用超八米厘攝錄機(Super 8 camera)攝錄影像。超八米厘攝錄機在一九六五年推出,是一種使用寬八毫米、單邊穿孔膠卷的攝錄機。所謂「米厘」其實是毫米的誤譯,日文稱毫米為milli(英文milli-metre的簡稱),結果華語地區借用了日文漢字「米厘」,把Super 8 camera譯成了「超八米厘攝錄機」。

超八米厘攝錄機的膠卷只能錄三分二十秒的影片,所以當時的人十分愛惜膠卷,再加上操作攝錄機並不如現今的數碼攝錄機般簡單,因此拍攝者會在拍攝前認真計劃,以免浪費膠卷。超八米厘攝錄機的設定需要手動調校,拍攝後還要把膠卷送到沖印公司沖印,幾天後才可以取回,若要求更優質的影像效果,就要寄到外國沖印,往往要等好幾個星期以上才看到拍攝成果。

和圖書hetubook.com.com和-圖-書
抽屜裏還有因機械型號改變而無法播出的寶物,真不知如何是好。較近期的未霉黏,尚可請影音店代轉為光碟,可是費用不菲,吃不消,又只好興歎。
日子久了,科技急速發展,各類型號機器,早已一代換一代,結果舊機放久了開不動,只https://www.hetubook.com.com好作廢報銷。沒有機就沒得播放,帶也沒用,找出來竟發霉黏成一團,沒得救。從此,早年聲影,就此消逝。
巨型捲帶錄音,曾錄下:李安求的《幸福是……》、《幸福玻璃球》廣播節目、曾克岩老師的詩歌吟唱、戴天在筲箕灣嘉諾撒修院學校的演講、學生的詩詞朗誦。超八攝下了學校師生活動、舊日街景。往後,用大小盒帶錄音機,錄下電台各種訪問、自己在內地訪問老一輩作家。輕便手提攝錄機攝了許多文化活動,例如中https://m.hetubook.com•com大的新詩朗誦夜,瘂弦、余光中、戴天都在。一大堆捲帶、大中小型錄音錄影盒子,存放在不見天日的地方,一剎那就過了幾十年。
今年書展,年度作家是西西,要找些早年資料。我記憶中,一九八二年在電台曾有一個《五分鐘專欄》節目,陸離曾訪過西西。一九八三年有過柴娃娃、圓圓的口述專欄,應該屬可貴的材料,誰料找出來試播,卻「死帶」。只好望寶興歎。幸而貿易發展局還有專業人才,能把死帶變成光碟,雖然聲音有些變異,仍算保留下來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