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你落入教養陷阱了嗎?
給予陷阱

教養idea/讓孩子了解:先耕耘,才有收穫

讓孩子了解要先賺錢,才能買某樣東西,在許多層面來說,都是件好事。這不僅可以教導孩子延遲滿足、要耕耘才有收穫、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也能教他們如何計畫,並努力達成目標。

所以,當你對孩子說,他們不能無償擁有某樣東西時,他們生氣了,你就告訴他們,要自己賺錢來獲取這樣東西。這麼做並不是在拒絕他們,反而是告訴他們一個擁有某樣東西的方法。此外,這也讓他們知道你有試著了解他們的需求,並告訴他們這些需求是有機會滿足的,他們只需要開個頭,可以自己去達成。

雖然孩子跟你要一樣可以用錢買的東西時,你能提供給他是很好的事,但這並不是指一定要買那樣東西給他,單純地與孩子分享他們喜愛的東西也很好。然後,你可以幫孩子想些賺錢的方式來獲得那樣東西。以下便是一些實例:

*「如果你今天幫我清掃院子,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玩具。」

*「是呀,雅婷家的電動玩具真的很酷,如果你們可以一起玩,一定會很有趣!讓我們先看看它的價格,再討論你要怎麼做才能買得到。」

*「是呀,我也喜歡這條牛仔褲的款式。不過,這條牛仔褲的價格比平常我幫你買的要貴上許多。我可以給你平常買牛仔褲的錢,再討論你要怎麼做,才能賺到所需要的差額。」

此外,讓孩子知道需要打工多久,才能付清高價物品的全額,也是個了解金錢價值的好方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教導孩子延遲滿足、解決問題與做好規劃。以下實例提供確切的技巧,可以讓父母參考:

*「你說得對,這是支很炫的手機,要多少錢才能買到它。我們先來看看你的手機合約什麼時候到期你要辦新手機的話,有什麼折扣如果你想要快點拿到新手機,我可以幫你想些賺錢的方法。」

*「你十六歲時,想要有一輛自己的車嗎我們來查查不同類型的汽車要多少錢你可以思考自己需要工作多久,才能買一輛。」

www.hetubook•com•com和-圖-書
還有另一個教導孩子工作價值的方式,是鼓勵他們做些家務以外的工作。有些學生會兼職打工,也可以從事一些週期性的工作,像是當保母或是遛狗等。這些工作不同於家務,可以讓青少年自行承擔責任。況且,自己工作賺錢,也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與自尊。
有很多父母告訴我們,他們了解,如果孩子可以自行努力來換取這些物品當然更好,但在孩子的強力要求下,他們往往不得不讓步。而最終的結果,就是父母落入了給予陷阱。
另一方面,應該留些家務讓孩子掙點零用錢,例如,洗衣服、整理庭園、洗車或額外的清潔工作(吸地板、撢灰塵、刷洗地板等)。
一旦有人問起,有些父母會說:「孩子說,舊手機沒辦法和*圖*書讓他和朋友做一樣的事情,他需要有智慧型手機。」也有父母喜歡看孩子收到很炫的東西時那種高興的表情。
凱文.霍爾(Kevin Hall)在華盛頓特區分社報導中指出,青少年的工作率由一九九九年的百分之五十二降至二〇一三年的百分之三十二.三五%,而打工卻是讓青少年學習負責與獨立、賺取金錢、組織計畫與培養自尊的好方法。
為了避免上述的情況發生,這裡有幾個方法可以讓孩子為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努力。
對於我們所諮商的孩子有那麼多新穎又昂貴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音樂設備,我們時常感到驚訝,因為這些電子產品通常不是在他們生日或節日所收到的禮物,而是平白無故得到的。

教孩子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前幾世代的孩子明白為達目標,需要更加努力,是因為他們只有一個選擇: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努力,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情況是非常單純的,因為在那個年代,禮物是特殊的,不是hetubook.com.com平常該有的。也因此,當時的青少年會打工賺錢來購買他們想要的東西。
不過,就如同前文討論過的,孩子的行程被父母排滿,他們根本沒有時間找工作,如此循環下來,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不需付出,父母會扛下全部支出,也讓孩子覺得自己可以不勞而獲。
此外,要讓孩子承擔部分家庭責任,也應該做些無償的工作,例如,擺放餐具、整理餐桌;或長輩提醒時,拿垃圾去倒(除非是每天固定要做的);需要的時候,在週末做些家務等。
仔細想想這一世代孩子所擁有的物質生活,有多少孩子會自行支付手機月費和下載到電子產品上的應用軟體費用呢?我們聽到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每週固定拿到零用錢;為了不讓孩子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父母為他們購買最新的電子產品,像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動玩具等,這與「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完全背道而馳,但大家卻都認同這個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被同儕排擠,而這也讓和*圖*書父母容易落入給予陷阱,給予孩子許多不勞而獲的東西。
但現在的世代可不同了。父母希望孩子擁有他們所沒有的東西,或許因為他們兒時的經濟不寬裕,如今希望能用不同的方式來養育孩子;而這也是父母溺愛孩子的原因之一。
每天,我們聽到孩子說,父母一定要了解擁有幾項很「炫」的東西(不論是名牌服飾或是最新的電子產品)有多麼重要,否則同儕一定會取笑他們,讓他們感覺被排擠。而這也讓父母認為,如果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例如,購買孩子要求的所有物品),孩子便可融入同儕團體。
現在,很少有孩子想自己賺取想要的東西。根據統計顯示,儘管整體失業率下降,但在過去四年中,青少年的工作人數卻創下歷史新低。
首先,零用錢不能隨意給予。孩子的零用錢必須自己掙——許多家庭利用家務讓孩子賺取零用錢。至於零用錢該如何分配?則根據家庭行程表或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家庭的家務分配相當仔細,孩子有特定的工作,每項完成的家務都有特定的價格。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