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巴頓膾炙人口的一句名言,經常會被將領、景仰者、同僚以及下屬拿出來引用。巴頓曾以下述文字作過說明:
此處還有第二個該學的教訓。我們比較一下巴頓對於戰術問題的說法——「捏住敵人的鼻子,踹他的屁股」與他針對行動策略,甚至就著「任務提示」所做連篇累牘的精心說明。在許多空洞的字詞中間,巴頓生動而且直截地表達出了他的戰術指導觀念,這不僅因為他是個善於寫東西的m.hetubook.com.com人(他的確如此!),同時,他也徹頭徹尾地很是了解自己,認得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曉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以火力壓制敵人的鼻息及以行動踹他屁股的策略,在我大約在二十年前(一九二五年左右)寫這句話的時候,早就是正確而且有其道理的。自從人類有了戰爭以來,任何一項作戰行動,下迄至作戰行動的基本作為,包括行軍上路以迄遭遇到和_圖_書了敵人都很適用。行動的路線可以只有一條,也可以有個好幾條,遭遇敵人的時候,要在接敵點上使用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力以火力牽制敵人,然後,運動其餘的兵力拉開一個寬闊的口袋,以便可從後側背來打擊敵人。口袋型的進擊行動應該先行實施,初期的捏鼻行動部隊只有在敵人真正察覺到了我軍的口袋攻擊作為之後,才可向前挺進,如此之下,正面的攻擊才能易於快速切入。
巴頓的這段話和*圖*書裡面至少有兩個重要的教訓,其一為,避免盲動妄進地步入「戰鬥」裡去,要看是否是主要的計畫目標,是否是主要的任務呈現以及是否是一場真正的作戰行動而定,無論怎麼做,都必得要完全掌控狀況,攻擊的對象如果是個真正的敵人,巴頓的策略則是從正面以火力牽制住對方,同時,並用大部分的兵力(三分之二)繞到敵人後側背(敵人的後方係最脆弱的一側)去套住(包圍)敵人。此種戰術並不和_圖_書僅僅適用於作戰,亦可應用在任何投入了大筆賭注的情況之下。好好地部署你的資源,那麼,便可掌控情況,主宰問題,而不會讓問題來把你搞得團團轉。掌握住狀況!把狀況給局限起來!然後收拾它!
捏住敵人的鼻子,踹他的屁股。
巴頓說話的內容很是簡要,針對任務以及戰術作為所做的一切提示,本來就該做到要言不煩的地步,在複雜的企業裡面與帶兵作戰以及其他方面的事務完全相同,都該如此,但是和*圖*書,此類的提示只有在擔任主管的人深切了解自己所承擔的任務、決心、方針以及所追求的最終目標等的情況之下,才有辦法做得簡要。你是否想去測驗一下你對這些事情有多了解?那麼,首先試試看能否單純、簡要而且要能夠像巴頓一樣地將之以說話的方式生動地表達出來!看看你表達出來的文句是不是很囉嗦,是不是一邊講,一邊還得反覆思考,直等到最後才說得出相當於巴頓那句「捏住敵人的鼻子,踹他的屁股」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