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將軍不以半瓶醋為然,不可能接受半調子的辦法,「受訓只受了一半」的軍人不會有殺敵的辦法,他要求部隊接受完整的身心訓練……
「我們美國最了不起的氣慨就是派遣沒有做好準備,不夠成熟的部隊投入戰鬥,那是一種可惡的浪費。我們必須為了求勝而練兵。」
一品脫的汗水可省下一加侖的血液。
巴頓遵循自己「向前邁進」箴言的態度如此堅決、如此積極,因而經常遭致指責,說他行動倉促。巴頓寫道,「和_圖_書
倉促」與「快速」這兩個字詞之間的差別極大:
巴頓將軍當著參謀們的面,接起話筒。大家都可以聽到他說:「要把一名士兵訓練到可以從事沙漠作戰,需要六個星期的時間,要是少於六個星期的話,我們部隊由於承受不了天熱而死的人會比戰死的人多。喬治!我們得讓這些人多受一點訓練!」……
所謂的「快速」則須講求做好了必要的偵查行動,有了適切的砲兵以及其他方面的戰術支援,其和_圖_書中包括空中支援在内,以及妥當地動員了所有的人員,在此之後,始才依據既定的計畫發動攻擊,如此的作為可使暴露於敵火之下的時間減至最低。營級單位如能花上四個小時進行攻撃準備工作,則約可保證處於敵人火力之下的時間不致超過三十分鐘,然而,若是只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從事準備,則幾乎可以斷言,到時候所承受到的敵火必會長達好幾個小時,而且傷亡慘重。
向前邁進!加快速度向前邁進!不
和-圖-書過,一定要等到完成了所有必要的準備工作,而且成效以及利潤全都能夠獲得確保之後,才可以去向前邁進。才可以去加快速度向前邁進,唯有如此,有關的行動才不會是一種毛躁浪費,才不會純粹是個面對上級管理單位的虛應故事而已。
部隊在未進行過適切的偵查動作,未做好適當的火力支援安排,未動員妥當所有可用的人手之前即展開行動,這才叫做「倉促」。如此情形之下的攻勢作為將會造成部隊行動過早以https://www.hetubook.com.com及延緩完成任務時間的結果。
巴頓在歐洲率領部隊橫掃法國,攻入德國,一個戰役連接著一個戰役的作戰期間,有一家經常懷有敵意的報紙報導說,巴頓胡亂揮霍手下部隊的鮮血,因而獲得了個「老血膽」的綽號。這種說法絕非事實,巴頓要求下屬部隊全心全力貢獻出來的乃是汗水,而不是鮮血。他認為辛苦流汗的訓練可使手下的部隊更為具有戰力,同時也能保命。
好在馬歇爾是個有智慧的將領,願意接受巴頓的說服,然而很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幸地,有許多經營管理者所處的環境裡太欠缺「智慧」這種貨品,在股東的壓力之下,上級經營管理部門要求所謂的「成果」,說不定沒等達到完成基本工作的地步,就要求生產起飛,急就章是一種誤解了快速原則的表現。生產可以貿然起飛,鈔票可以平白虛擲,事業可以短路中斷,可是,人命卻不容許輕易失去。
波特.威廉森中尉回憶起當時的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將軍從華府打電話來給巴頓的有關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