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我有一個夢
小男人的大男人妄想

依弗農得這套理論來看,喜歡找雛妓的嫖客其實也是要迴避正常性|愛時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和焦慮。他們尋找雛妓,其實是找一位在體形上有把握控制,在性經驗上不造成威脅的性對象,讓他們在無失敗之虞的情況下,達到性的滿足。
在臺灣,我們翻開報章雜誌,隨時都可以看到各種如何增進性能力藥物或技巧敎授的廣告。單單從這些廣告刊登所需要的經費,就可以計算出臺灣男人每年在這方面偷偷進行的「投資」是何等昂貴https://m.hetubook.com.com了。這種「腎虧恐懼症」和「喜好幼齒」的心態是同樣道理的:他們想要繼續經營傳統的父權神話,保持男性一切能力皆優越於女性的假象,而害怕面對眞正的自己。於是性焦慮越高,性|交行爲也就越是失敗了。
這些年來,這些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個人以爲較有意義,也較有突破的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精神科醫師弗農得(K. Freund)一九八三年提出的「求愛障礙和-圖-書」(Courtship disorder)假說。弗農得醫生是從動物行爲學的研究出發的,他發現在猴子的求偶行爲中,體質或能力較差的公猴會採取偷襲的方式,也就是人類世界中的強|暴行爲。
這情形有點像醫學上的「戀童症」(Pedophilia)。戀童症是一種性偏差行爲,他們以各種不同的方法來促使少童(不論同性或異性)和他們發生性關係,而達到性的滿足。我們經常可以在報紙上看見這類因爲和_圖_書誘取的手段違法而遭判刑的個案。這些行爲就算是採取交易的手段,還是符合臨牀上戀童症性偏差的診斷。
根據許多淪爲雛妓而歷劫歸來的受害人描述,嫖客中有不少是已婚的男性。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爲什麼這些人有性的欲望時,不去找和自己年齡相當的妻子或情人,甚至捨去更具經驗的成年妓|女,反而將目標對準所謂「幼齒」?
——原載八十一年十月十三日《中國時報》家庭版和-圖-書
爲什麼會有這種性偏差行爲?在十九世紀末、廿世紀初的精神醫學研究裏,包括精神分析創始人佛洛依德、性醫學之父克拉夫特.艾賓(Krafft Ebing)、亞理士(Ellis),他們一致認爲各種性偏差行爲(包括暴露狂、偷竊狂、強|暴等等)在理論上和病因上都是相同的,而且,經常是性格違常的冰山一角。
弗農得根據五〇年代動物行爲學家莫里士(D. Morris)提出的動物求偶行爲,也將人www•hetubook.com•com類的求愛行爲分爲尋找對象、尚未觸摸前的接觸(語言和性展現)、觸摸性互動和性|交等階段。隨著每個個案自己求愛能力的障礙程度,也就呈現不同的性行爲偏差。譬如,連尋找對象都不敢的人,就會發展出偷窺狂;正常的談情說愛有問題的人,可能就用暴露行爲或打猥褻電話來達到滿足;而無法承受性接觸焦慮的,就轉移到公車上毛手毛腳或在擁擠人潮中以下部進行摩擦;至於性|交能力有困難的,可能就是尋找比自己弱小的性對象下手(如女童),甚至強|暴。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