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了婚的美國女性,絕不容許自己失望。在美國任何事情都必須成功。和商人做生意的成功一樣,成功的夫或妻,卽成功的夫婦,被看做是好事。這麽說來,甚麽樣的婚姻生活才算成功呢?這要請教有關的專家來决定。美國女性從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029)獲得了日常生活所用的科學語彙,不僅如此,她們還從弗洛伊德學到以專門術語說明夫妻性生活應有的狀態,並用來指責丈夫的缺點。但是美國的丈夫對太太很寬容。這因爲太太多半比丈夫有才幹,並且多數的美國女郎都是美人。各類人種的混合,並能獲取充分的維他命滋養,在遼闊的大氣圈內生活,又使用各式各樣的化裝品,受了上述條件的影响,人種已得到顯著的改良。
提起「美國女性」,那像是一個神話。事實上,美國女性確是性格和教養各自不同,甚麽樣的都有。我在美國見過富有才氣、燃燒着政治熱情、出入政治俱樂部的青年女性。也見過專心一意照管家事、丈夫和兒女的賢妻良母。也見過,只留心髮型、電影或漂亮男朋友的少女。在像韋爾斯萊大學裏(美國著名女子大學),有高深學識的女學生,則使我讚歎。
美國女性在知識、精神生活方面,繼續不斷的在進步。對於少女們的公民教育,參加女性選民協會等團體的熱烈情况,我
和-圖-書從心裏加以稱讚。還有,在文學和藝術的普及上,美國的女性比男子擔任着更多的工作,無論是文藝講演會、美術陳列館、管弦樂隊,站在組織前頭活躍的幾乎全是女性。他們對於文化藝術的教養懷有熱烈的慾望。
美國女性彼此之間,較比歐洲女性彼此之間遠爲親切。她們很早就過獨立生活,並且在學校裏慣於自治。像在歐洲所常見的,從擁擠的家庭生活中長大,滿懷不快的記憶及可厭的怨懟等等那些事情,她們一輩子也不會了解。和美國的男子一樣,她們也具有極誠實的美國式的理想主義。美國的婦女雜誌及其讀者們,電影的觀衆們,都喜歡追求大團圓(Happy ending),這與實際生活中的某種寬容有關係,可以從事實來證明。美國女性彼此都非常互助。某一對青年夫婦,搬到一個熟人也沒有的地方去,(美國人很喜歡搬家的,常有這種事情),馬上就會有鄰人來訪。「有甚麼可以幫忙的嗎?讓我來告訴你這個城鎮的老規矩,在那裏可以買甚麽東西,好不好?」由於學校、教會、社會團體、各種俱樂部之類機構的協助,很快就可以與社會熟絡,以及交結朋友。我以一個外國教授去到普林斯頓大學,當搬進學校配給的住宅時,附近的主婦們都來了,對我的太太說道:「能不能做飯哪?唔
和*圖*書呀,能做飯嗎?那麼,在找到厨子之前,讓我們大家看機會輪流來準備晚飯好了。」這是美國女性熱情交誼的佳例。
雖然,美國女性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因人而異,千差萬別;但是必須承認,一般在某些點上與歐洲女性有所不同。以下我從感情生活,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檢討中,來說明她們的特點。
與歐洲比較,美國收入較低的女子,在經濟上照樣可以參與文化生活。她們有電動洗衣機、電動烤爐、電動冷藏庫。她們做飯不須多費手脚。所吃的菜單,只是三文治、牛奶、水果加上罐頭。她們大多數都有赴市場買東西的汽車。到處都有設備甚佳的洗衣所。中等以上收入的主婦,如果是在歐洲的話,恐怕要僱用幾個女僕,至少也要用一個家政婦,可是在美國,一切家事必須自己作。當然孩子們有時也幫手。丈夫給太太洗碗,或者修理電氣用具,打掃院子,做些油漆工作,暑期天還充當木匠。在必要使用工具箱的情况下,主婦多能夠自己動手修理器具。
反過來,我認爲與歐洲女性比較,美國女人對待男人似很嚴厲。在沙貝爾(James Thurber,1894—)的漫畫中,丈夫在妻子之前的恐怖心、滑稽的誇張表現,反映了現實中所謂兩性間的「永遠戰爭」。
莫洛亞(Andre Maurois)生hetubook•com•com於一八八五年,是活躍法國文壇五十年的老作家,也是世界當代最偉大的傳記作家。他寫的巴爾扎克傳,喬治桑傳,雨果傳,都是傳記文學中的逸品。莫氏以八十二歲高齡,尤勤於寫作,今年一月起,應日本「每日新聞」特別邀請,爲該報「家庭」周刊撰寫「人生理想」,這些散文識見淵博,態度從容,而文字純靑。我認爲可能是當代最佳的散文。
在美國,女性使用性生活的字眼,遠比感情生活的字眼爲多。在法國像巴斯卡爾(Blaise Pascal,1632─62)、拉.洛休夫哥(Francoisde La Rochefoucaul,1613─80)那樣的道德學家,像萊辛(Jean Baptiste Racine,1639─99)那樣的詩劇家,或者,像斯湯達爾(Stendhal,1783─1842)、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那樣的小說家,對於倫理所確立的感情分析的傳統,在美國幾乎根本沒有。男人和女子在婚前過份的友情,在美國幾乎是不可能之事。這樣的友情很快就被傳成醜聞。自然的本能與根深蒂固的清教徒主義(連無宗教信仰的人們也在內)之間,一直不斷在進行鬥爭。美國的許多犯罪者,使人驚奇的幾乎毫無例外都是事前喝了威士忌https://m.hetubook•com•com,這一事實可以從上述的鬥爭來說明。他們爲了解放自己,必須先忘記自己。
在美國,女性較男性有力量。首先,女性方面的組織很健全,可以說建有像秘密團體(按:爲中國的幫會)那樣堅固的組織。其次,法律和傳統都保護女性。在開拓西部的時候,女性人數稀少,是男人們憧憬的目標;同時在實際生活中,會不斷受危險的威脅,因爲這些,她們被男人的熱烈感情圍得團團轉。將一個女子「以不道德之目的」、從一州帶往另一州,將觸犯那古老而可怕的法律——「禁止州際運送娼妓法」——而被治罪。通姦比歐洲女性稀少。因爲離婚非常方便,無須通姦,通姦被認爲是愚傻行徑。
本文是從「人生理想」中選譯的。本來詩和散文基本上無法翻譯,輾轉重譯尤爲大忌。我忍不住嘗試翻譯這篇散文,有兩個原因:一是這篇文字的見解眞透澈,對美國女性作了恰如其份的描寫;二是海外文壇對法國的作品介紹得太少了。
你可以批評她們某種程度的勢利眼,祗知道前驅藝術的素樸欲望,缺乏堅實的古典教育。但是對於最好大學的女學生們,這種批評就不適當了。我曾在美國對青年女性講授巴爾托克和普魯斯特。我從沒見過像她們那樣的忠實的聽衆和熱心的讀者。她們的理想與歐洲女性的理想大概不同吧?當然是這樣。要求在蘋果樹上結李子,會有這樣m.hetubook.com.com的糊塗事嗎?
在歐洲從前很早就有一種想法,針對美國這種典型的生活,抓住機器發生重大作用這一點,斥之爲物質主義的人生。這種見解忘記了機器可以促進人類的自由。機器可使人類自由,可分兩方面來說:一方面它使家庭主婦從不愉快的工作中解放;另一方面使主婦們從卑劣感中解脫。無論是誰都俱有同樣的機器,作同樣的事。關於這個事,在美國各階層的女性,彼此情况都差不多。
離婚的美國女性大概都很快再婚。因爲她們很固執結婚這一觀念。在尋求丈夫一點上,她們比歐洲女性更具有主動的精神。雖然法國的女孩子,一到了思春期,確也很快的出陣獵取丈夫。可是,美國女性的獵取方法則高明得多。美國女性爲了獵取男子學得許多知識,甚至在某些大學裏,對少女們特講授媚男術。這個事情可從經濟的理由來解釋。在美國孤零一個人的女性不能被當作家庭來看待。在法國,男子爲孩子們而生活和勞動;在美國,父親可以取得女兒的遺產繼承權。富有的父親對於女兒,不給奩妝費和贍養費的極爲普遍。在這種情况之下,美國女性必須以自己的力量,在社會中建立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結婚的女子幾乎都取得丈夫的財產繼承權。美國的男子每被虐待而早死。所以這個國家的大部份財產,都握在女子的手中,這裏所說的女性,是指結婚的女性(雖然也有例外)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