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十字軍
26、薩拉丁(西元一一八七~一一八九年)

薩拉丁一夜未眠,他忙著組織部隊輜重,布置他的兩翼。他已經將法蘭克人團團圍住。這位統治埃及與敘利亞的蘇丹決心掌握這次機會。他的部隊是由各個民族組成的,包括庫德族、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亞美尼亞人與蘇丹人,遠遠看去,氣勢相當驚人。薩拉丁的書記伊瑪德.丁(Imad al-Din)興奮地說:
有數千名耶路撒冷人繳不出贖金。他們要不是淪為奴隸,就是被充入後宮。巴里安付了三萬迪納爾贖買了七千名耶路撒冷窮人,蘇丹的弟弟薩法丁要了一千名不幸者,然後釋放他們。薩拉丁將其中五百人交給巴里安,五百人交給大主教赫拉克利歐斯。穆斯林驚訝地發現大主教為自己付了十迪納爾的贖金,然後留下好幾車的黃金與地毯。「有多少潔身自愛的婦女被玷污,適婚的婦女結婚,處女被羞辱,自重的女性顏面掃地,可愛女子的紅唇被吻,桀驚不馴者被馴服,」薩拉丁的書記伊瑪德.丁以令人不寒而慄的欣喜說著,「有多少貴族將她們納為妻妾,有多少貴婦廉價出售!」
薩拉丁最喜歡在夜裡與將領及知識分子聚會,並且在聊天之餘順便接見使者。他推崇學者與詩人,無論如何都希望把烏薩瑪.賓.蒙奇德請到宮中。此時的烏薩瑪已是九十歲的老人,他回憶薩拉丁「在國內到處打聽他的下落。由於他的好意,我才擺脫了惡運的糾纏。他待我就像家人一樣。」薩拉丁的腿已經瘸了,且經常生病,他有二十一名醫生照顧他——八名穆斯林,八名猶太人(包括邁蒙尼德)與五名基督徒。當蘇丹起身禮拜或要求點燈之時,他的廷臣知道這一日已經結束。薩拉丁自己並未做過什麼可恥之事,但他那些貪圖享樂而野心勃勃的親族卻是讓他丟盡了臉面。
巴里安為每個超過十六歲的貴族男孩以及三十名市民封爵,武裝每一名男子,讓他們發動突擊。當薩拉丁開始攻城時,婦女在聖墓教堂禱告,剃頭以示悔罪,僧侶與修女赤足在城牆下行進。九月二十九日,薩拉丁的坑道工兵已經挖到牆下。法蘭克人已準備好成為神聖的殉道者,但赫拉克利歐斯打消他們的念頭,他說這麼做只會讓城內的婦女成為蘇丹後宮的奴隸。敘利亞基督徒一向憎惡拉丁人,他們同意開城向薩拉丁投降。三十日,當穆斯林攻城時,巴里安親自去見薩拉丁進行協商。蘇丹的旗幟甚至已在牆上升起,但他的軍隊仍遭擊退。

尤蘇夫.伊本.阿由布(Yusuf ibn Ayyub)於一一三八年出生於提克里特(Tikrit,位於今伊拉克——薩達姆.海珊也在此地出生),他是富有的庫德族軍人之子。尤蘇夫的父親與叔父謝爾庫赫在贊吉與他的兒子努爾.丁底下任職。他在大馬士革成長,享受醇酒美人的生活。他陪著努爾.丁,在夜裡點燭火打馬球,而努爾.丁任命他擔任大馬士革的治安首長。他研讀《古蘭經》,但也鑽研名馬的血統。在爭奪埃及時,努爾.丁派謝爾庫赫前去作戰,而謝爾庫赫則帶上了姪兒尤蘇夫,當時他二十六歲。
努爾.丁於一一七四年去世,薩拉丁於是利用此時領軍北征攻占大馬士革。連同之前領有的埃及,此時的薩拉丁帝國已擴展到伊拉克與敘利亞。約旦剛好位於連接這三處領土的樞紐,然而偏偏掌握在十字軍的手裡。因此,攻打耶路撒冷不只基於名正言順的神學理由,也具有帝國擴張的戰略意義。相較於埃及,薩拉丁更喜歡大馬士革,他說埃及是他的金雞母,他也曾打趣說:「埃及就像妓|女一樣,一直想方設法要我離開元配〔大馬士革〕。」
有一回戰爭時,他走在海邊,對大臣伊本.夏達德說:「我想,如果真主讓我征服這片海岸,那麼我會把土地分封出去,寫下遺言,然後出海去尋找是否世界上還有不信真主之人——也許我會在途和-圖-書中死去。」然而,薩拉丁對伊斯蘭教的推行遠較法蒂瑪王朝來得嚴厲。當他聽說有年輕的伊斯蘭異端在國內四處傳教時,他將此人釘十字架,並且曝屍數日。
蘇丹並未大量摧毀與重建,頂多只是修飾與裝飾。他使用十字軍用過的華麗建材,保留了花草圖案、柱頭與葉飾板;因此,他的建築也實際運用了敵人的象徵物,從外表看幾乎分不出十字軍與薩拉丁的建築物有什麼不同。
諷刺作家瓦拉尼(al-Wahrani)提到,年輕的王公縱慾狂歡,宴會主人學狗走路,啜飲歌女肚臍上的美酒,反觀清真寺則是結滿蛛網,彷彿從未有人禮拜。在大馬士革,阿拉伯人對於薩拉丁的規定感到不滿。作家伊本.烏奈恩(Ibn Unain)嘲笑薩拉丁的埃及官員,特別是皮膚黝黑的蘇丹人:「如果我是黑人,長著一顆象頭,前臂粗壯得跟什麼一樣,還有一根大屌,那麼你倒是可以來滿足我的需求。」薩拉丁因為這項無禮言詞而將他流放。
薩拉丁的大軍如同一望無際的海洋,嘶叫的戰馬,刀劍與胸甲,鐵製的槍尖宛若星辰,彎刀,葉門劍,黃旗,如海葵般火紅的軍旗,閃爍的鎖子甲如同水池,磨亮的刀劍泛著溪流般的白光,藍羽弓如同禽鳥,焦躁的戰馬蠢蠡欲動,騎在馬上的戰士,頭盔閃閃發亮。

薩拉丁的圍城:屠城還是投降?

薩拉丁騎馬外出,嘉勉他的將士,同時巡視戰場。「散落的手腳,赤|裸的死屍,零碎的屍塊,劈砍的傷口,不成人形的軀體,被挖出來的眼珠子,開腸剖肚,內臟散置,身體被攔腰砍斷」,中世紀戰場屠戮後的場景,大致如此。返回大帳之後,蘇丹又把居伊與雷納德叫來。他讓國王在前庭等候,只讓雷納德一人進帳。「真主讓我得勝,」薩拉丁說:「你到底違背了幾次誓言?」
薩拉丁不是獨裁者。他的帝國就像拼布一樣,由貪婪的總督、專橫的貴族與充滿野心的兄弟、兒子與姪子共同組成。薩拉丁分封土地給他們,以換取忠誠、稅收與戰士。他總是抱怨自己沒有足夠的金錢與士兵。能維繫整個帝國的,只有他個人的領袖魅力。薩拉丁與十字軍作戰經常失敗,顯示他並非卓越的將領,但「遠離女色逸樂的他」總能堅持到底。他的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與其他穆斯林爭戰,但到了晚年,發動聖戰收復耶路撒冷成了他熱中追逐的目標。他說:「我已放棄世俗的享樂,因為我已享盡我應得的部分。」
「我們對待你們,應該像你們〔在一○九九年〕對待耶路撒人一樣,屠殺、奴役、無惡不作」,薩拉丁對巴里安說。
薩拉丁在華麗的大帳裡,他的將領陸續將俘獲的人犯押送進來。薩拉丁見了耶路撒冷國王與克拉克的雷納德。居伊又熱又渴,於是薩拉丁給他一杯雪酪,上面覆上黑門山的雪。國王解渴之後,就將雪酪遞給雷納德,此時薩拉丁說:「你是唯一給他東西喝的人。我什麼都不讓他喝。」阿拉伯人願意善待戰俘,但雷納德是例外。
耶路撒冷擠滿了難民,但城裡只留下兩名騎士守城,指揮者則是大主教與兩位耶路撒冷王后,西比拉與國王阿莫里的遺孀瑪利亞,而後者現已嫁給伊貝林的巴里安。大主教赫拉克利歐斯勉強找了五十名男子協助守城。慶幸的是,伊貝林的巴里安於此時回城,他獲得薩拉丁的安全通行保證,回來解救他的妻兒。巴里安已經向薩拉丁承諾不會反抗,但耶路撒冷人卻再三懇求他擔任指揮官。巴里安無法推辭,於是以騎士對騎士的禮節修書一封向薩拉丁致歉,而薩拉丁也原諒他的失信。蘇丹甚至派人護送瑪利亞與孩子。給他們穿上華服,招待他們美食盛宴,蘇丹還讓孩子坐在他的膝上。他知道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是他們最後一次看到耶路撒冷,於是感傷地說:「世間的事物原只是暫借給我們使用而已。」
薩拉丁的姪子塔基.丁是他手下最傑出的將領,但他的野心也最大,行為也最不檢點。他的喜好惡名昭彰,聽說他講的話「比用妓|女的便鞋輕拍更能撩撥情慾」。瓦拉尼嘲諷地說:「如果你辭掉官職,你可以不用再侮改自省,從此可以痛快地探訪摩蘇爾的娼婦、阿勒坡的皮條客與伊拉克的歌女。」
薩拉丁把耶路撒冷國王送往大馬士革,隨行的還有真十字架,它倒掛在槍尖上無力地搖晃著,此外還有大量戰俘。由於人數實在太多,薩拉丁的家臣甚至還看到「三十名犯人用帳篷的繩子綁著,前面交由一名犯人拉著他們前進」。這些法蘭克奴隸只值三迪納爾,用一只鞋子就能換一個奴隸。

薩拉丁的城市

十月二日,星期五,薩拉丁進入耶路撒冷,並且下令異教徒不許進入聖殿山(穆斯林稱為Haram al-Sharif)。圓頂清真寺上的十字架在「至高無上的真主」呼喊聲中被拆了下來,拖行市內而後遭到粉碎,耶穌像遭到破壞,圓頂北方的修道院也被拆除,阿克薩清真寺裡的小臥房與隔間都予以移除。薩拉丁的妹妹用駱駝從大馬士革運來玫瑰水。蘇丹與姪子塔基親自用玫瑰水刷洗圓頂清真寺,其他王候將領也一同加入。薩拉丁從阿勒坡運來努爾.丁命人雕刻的講道壇,把它安放在阿克薩清真寺,就這樣持續了七個世紀。
這對庫德族叔姪將領一同率領人數僅達兩千人的異國騎兵,克服了艱難的命運,成功從法蒂瑪王朝與耶路撒冷的軍隊手中偷走了埃及。一一六九年一月,尤蘇夫取得薩拉丁這個榮銜,他暗殺埃及宰相,讓謝爾庫赫在埃及獨攬大權。但謝爾庫赫不久即因心臟病去世。三十一歲的薩拉丁因此當上法蒂瑪王朝最後一任宰相。一○七一年,法蒂瑪最後一任哈里發去世,薩拉丁於是推翻埃及的什葉派哈里發國(此後埃及一直掌握在遜尼派手中),並且將開羅城內作威作福的蘇丹禁衛軍屠戮一空,此外又對外擴張,將麥加、麥地那、突尼西亞與葉門納入版圖。
拂曉時分,騎在馬上的薩拉丁居於中路,旁邊跟著他的兒子阿弗達爾(Afdal),四周有禁衛軍土耳其馬木魯克(奴兵)保護者。他發動攻擊,向法蘭克人灑上箭雨,騎兵與馬弓兵衝鋒以牽制法蘭克重裝騎兵的動向。對居伊來說,此戰的重點是如何讓步兵的盾牌周密地圍繞在騎兵的四周;對薩拉丁來說,要打贏這場仗就必須讓對方的步兵與和*圖*書騎兵分離。

跳舞|女郎與春|葯:薩拉丁的宮廷


一一八七年九月二十日,星期日,薩拉丁圍攻耶路撒冷。他一開始是在大衛塔西側紮營,之後又移到東北方,也就是當初高弗瑞破城而入之處。
首先到達的是日耳曼人。當薩拉丁聽說紅鬍子皇帝腓特烈.巴巴羅薩已帶領日耳曼大軍朝聖地進發,他趕緊召集他的軍隊,號召進行聖戰。此時,好消息傳來。
在蘇丹的注視下,這兩位基督徒領袖看了耶路撒冷最後一眼,傷痛它的陷落:「她曾是其他城市的女主人,現在卻淪為奴隸與侍女。」

薩拉丁其人

薩拉丁:戰爭

從開羅到巴格達,每個有地位的伊斯蘭教士與學者,都想在聚禮日時在阿克薩清真寺講道,但薩拉丁選擇了阿勒坡的法官,讓他穿上黑袍:他在阿克薩頌揚伊斯蘭教的耶路撒冷。薩拉丁成了「每天早晨為信眾帶來光明的亮光」,他「解放了麥加的兄弟聖地」。之後,薩拉丁走到圓頂清真寺,在這座「伊斯蘭圖章戒指上的寶石」頂禮祈禱。薩拉丁對耶路撒冷的喜愛「如山一樣崇高」。他的使命是建立伊斯蘭教的耶路撒冷,因此他開始思考是否要把聖墓教堂這個糞堆清掉。有些貴族要求拆掉它,但薩拉丁覺得無論此地有無教堂矗立,都無損於它的神聖。薩拉丁引用了公正者歐瑪爾的說法,於是在關閉教堂三天後,又將它交給了希臘正教會,但他封死了其中一道出口以利於控制朝聖者的移動(與獲利)。整體來說,薩拉丁對大多數教堂是寬容的,但他特別著意於去除基督徒區裡的非伊斯蘭色彩。教堂的鳴鐘就在禁止之列。往後直到十九世紀這數百年間,這裡只能聽見宣禮員的聲音,至於基督徒禮拜則是以敲木板或打鐃鈸來通知信眾。他拆毀了城外一些教堂,然後強行徵收許多知名的基督教建築物給穆斯林使用,美其名為他個人的捐贈——這些建築物今日依然存在。
早晨,薩拉丁向他的臣下贖買了所有的聖殿騎士與醫院騎士共兩百人,每個人的價錢是五十迪納爾。這些基督教戰士被要求改信伊斯蘭教,但幾乎無人答應。薩拉丁找來蘇菲派神秘主義者與伊斯蘭學者,要他們殺了這些騎士。大多數人都懇求念在宗教與學者特權,不要讓他們做這種事,但還是有少數人另外找人代替他執行,因為他們不希望事後遭人嘲笑。薩拉丁坐在高臺上看著這場混亂而業餘的屠殺,耶路撒冷僅剩的一點尊嚴在此喪盡。屍體就這樣擱在他們倒下的地方,即使在一年之後,戰場上仍「堆滿他們的白骨」。
薩拉丁已身心俱疲,但他還是勉力離開耶路撒冷前去蕩平十字軍最後一座要塞。他取得了阿卡這座巨大的海軍基地。然而他未將十字軍完全消滅:他基於騎士精神釋放了居伊國王,同時也未攻下推羅,這為基督徒留下了一座重要海港,使他們能計畫反攻。或許www.hetubook.com.com薩拉丁低估了基督教世界的反應,耶路撒冷陷落的消息其實震動了歐洲,從國王教宗到騎士農民,全都動員起來組成了一隻強大的新十字軍,是為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薩拉丁絕不像十九世紀西方作家所描繪的,是個自由派的紳士,舉手投足均遠勝當時粗魯野蠻的法蘭克人。然而以中世紀帝國創立者的標準來看,薩拉丁確實擔得起這種吸引人的名聲。當他告訴自己的兒子,他如何創建帝國時,他說:「我之所以富有四海,靠的全是籠絡人民。毋需嫉恨任何人,因為死神是公平的。好好經營與人民的關係。」薩拉丁貌不驚人,日常也很樸實。有一回在耶路撒冷,廷臣騎馬踩過水窪,濺污了薩拉丁的緞袍,但他一笑置之。他認為,命運既能讓他獲得成功,當然也能一夜之間讓他一敗塗地。薩拉丁崛起的過程充滿血腥,但他絕非好殺之人,相反地,他勸告他最喜愛的兒子札希爾:「我要提醒你,盡可能避免流血,絕不可耽溺其中視若平常,因為血腥只會招來更多血腥。」有一回,穆斯林入侵者偷了一名法蘭克婦女的嬰孩,這名女子顧不得禁令趨前向薩拉丁乞求,薩拉丁難過落淚,於是立即下令尋找嬰孩,歸還給這名婦人。還有一次,他的兒子要求准許殺害幾個法蘭克犯人,他拒絕兒子的要求,並且罵了他一頓,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養成嗜殺的惡習。
薩拉丁看著拉丁基督徒永遠離開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人必須支付贖金,男子十迪納爾,女子五迪納爾,孩子一迪納爾。沒有拿到繳付收據的人不許離城,但薩拉丁的官員藉由收賄而中飽私囊,此外有許多基督徒趁夜從牆頭吊下籃子離開,或喬裝改扮逃走。薩拉丁本身對金錢毫無興趣,雖然他名義上收到二十二萬迪納爾,但其中有許多去向不明。
塔基恣意縱慾,使他體重減輕、精力衰減,最後導致陽萎。他尋求猶太醫生邁蒙尼德的診治。邁蒙尼德在醫治自己的族人時,會要求病人不要過度「飲食與交媾」,但面對這群王公貴族時,他有不同的做法。這位御醫為薩拉丁的姪子寫了一本特別的作品,書名叫《論性|交》(On Sexual Intercourse)。裡面提到節制,限制飲酒,尋找的女性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年輕,飲用以牛舌草混合葡萄酒而成的雞尾酒。最後,他傳授一帖「神秘的」中世紀威而鋼:在性|交前用摻入橙黃色螞蟻的油按摩陰|莖。邁蒙尼德保證,即使在完事後,陰|莖仍將金槍不倒。
薩拉丁自己繼續率大軍征服其他十字軍國家,他攻下濱海城市如賽達、雅法、阿卡與亞實基倫,卻未能攻下推羅,因為勇猛的蒙費拉特侯爵(Marquis of Montferrat)康拉德及時率軍前來,解救了這座關鍵的要塞港口。康拉德的兄長就是西比拉的第一任丈夫。此時,薩拉丁的弟弟——埃及總督薩法丁(Safadin)勸他把耶路撒冷當成首要目標,盡可能在自己的健康尚未出問題前攻下聖城:「如果你今天晚上突然因為腹痛而死,則耶路撒冷將繼續在法蘭克人的掌握之下。」
耶路撒冷國王被引領入內。「傳統上國王不應該殺害國王,」薩拉丁說,「但此人做了太多逾矩之事,所以他的死是罪有應得。」
「敬愛的蘇丹,」巴里安回答說:「城內有許多居民。如果我們發現終將一死,那麼我們會親手殺死自己的妻兒,然後推倒圓頂與阿克薩清真寺。」
於是,薩拉丁答應巴里安的條件。他慷慨釋放了王后西比拉,甚至也放了雷納德的遺孀,但其餘的耶路撒冷人必須花錢贖回,否則就要當成奴隸賣掉。
薩拉丁把許多穆斯林學者與神秘主義者帶到這座城市;但光只有穆斯林,耶路撒冷仍顯得人口稀少。於是薩拉丁找回許多亞美尼亞人,他們成為一個特殊的社群,並且一直持續至今(他們自稱為kaghakatsi);此外還有許多來自亞實基倫、葉門與摩洛哥的猶太人——「以法蘭的整個種族」。
薩拉丁要他改信伊斯蘭教。雷納德輕蔑地拒絕了。於是薩拉丁起身,抽起短彎刀從肩膀砍下他的手臂,再由衛兵了斷他的性命。無頭的m.hetubook.com.com雷納德從腳跟被人拽著拖出去,先是經過居伊身旁,然後丟到帳門口。
薩拉丁的失誤將使他付出重大代價。一一八九年八月,居伊國王出現在阿卡城門前,他率領一小股軍隊攻打此城。薩拉丁並未把居伊的英勇當一回事,他只是派一小隊人馬來殲滅居伊。結果,居伊居然成功擊退了薩拉丁的部隊,並且號召十字軍進行反攻。薩拉丁想圍攻居伊,但居伊卻跑去圍攻阿卡。當薩拉丁的埃及艦隊被擊敗時,好幾船的日耳曼、英格蘭與義大利十字軍也加入居伊的行列。在歐洲,英格蘭國王、法國國王與日耳曼皇帝取得了十字架,組成艦隊,召集軍隊來加入這場爭奪阿卡的戰役。這是為時兩年血腥鬥爭的開端,不久,歐洲最偉大的國王即將參與此役,他們決心要收復耶路撒冷。
居伊撤退到哈丁角的其中一個山峰,並且搭起了紅色營帳。他的騎士圍繞著他,準備做最後的抵抗。「當法蘭克國王撤退到山頂時」,薩拉丁的兒子阿弗達爾回憶說:「他的騎士奮勇抵抗,把父王的軍隊逐一擊退。」而法蘭克人的英勇甚至還一度危及薩拉丁。阿弗達爾看到父親極為驚慌:「他臉色大變,不斷地扯著自己的鬍子,然後衝上前去大叫:『給魔鬼一點顏色瞧瞧!』」於是穆斯林再度衝鋒,終於擊潰了十字軍,殘兵開始逃往山區。「當我看到法蘭克人逃走時,我高興地叫道:『我們打敗他們了!』」然而,在「口渴的折磨下」,十字軍又「回過頭來衝鋒,我們的士兵不斷敗退,幾乎已經退到父王跟前」。薩拉丁再度集結士兵,擊退了居伊的反擊。「我們打敗他們了,」阿弗達爾再次大聲地呼喊。
「安靜,」薩拉丁厲聲說,他指著紅色帳篷。「只要那營帳還在,就表示我們還沒贏這場仗!」此時,阿弗達爾看見營帳倒了。阿卡主教被殺,真十字架被俘獲。在國王大帳附近,居伊與他的騎士力氣已經用盡,只能連人帶著盔甲倒臥在地上。「於是父王下馬,」阿弗達爾說,「匍匐在地,喜極而泣地感謝真主。」
「我們貴族的行事規則就是如此。」雷納德目空一切地回答。
一一九○年六月,巴巴羅薩在基利家的河川溺斃;他的兒子,士瓦本公爵腓特烈將父親的遺體煮熟泡在醋罈子裡。他把父親的肉埋在安提阿,自己帶著父親的遺骨率軍直奔阿卡,他打算將骨頭埋葬在耶路撒冷。巴巴羅薩的死亡轉化成末日傳說,傳聞這位審判日皇帝只是陷入沉睡,終有一天會再度復活。士瓦本公爵因壞血病而死於阿卡城外,日耳曼大軍因此不戰而潰。但在經過數個月的戰鬥,加上瘟疫奪走數千條人命(包括大主教赫拉克利歐斯與耶路撒冷王后西比拉)之後,薩拉丁得到了壞消息,基督教世界最傑出的將領正朝耶路撒冷而來。
阿卡主教在國王面前舉起了真十字架,居伊的軍隊擊退了第一波攻勢,但不久口渴的法蘭克步兵開始逃往高地,使騎士的位置完全暴露。當的黎波里的雷蒙德與伊貝林的巴里安疾馳到蘇丹陣前時,薩拉丁命令他的姪子——指揮右翼的塔基.丁(Taki al-Din)讓防線大開,十字軍於是衝進陣中。但穆斯林的防線隨即閉鎖,十字軍騎士於是成了甕中之鱉。薩拉丁的弓兵絕大多數是由亞美尼亞人組成的,他們向法蘭克人的戰馬射箭,「箭矢既像烏雲又像蝗蟲」,困住了騎士,而「他們勇猛的坐騎頓時成了刺蝟」。「烈日當空」,失去騎兵,又無隱蔽,口乾舌燥,燃燒的灌木叢使他們身陷煉獄,加上居伊指揮大亂,士兵們不是死亡逃走,就是向敵軍投降。
薩拉丁喜愛塔基,授予他埃及總督的高位,但塔基執意擁有自己的封國,激怒了薩拉丁。他把塔基轉調到伊拉克。而現在,這位精力充沛的姪兒與薩拉丁家族絕大多數成員全來到耶路撒冷,慶祝它的解放。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