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成乾隆護衞

乾隆皇自封為羅漢,右邊用一位佛祖的祖父伴住他,名之為師子翻尊者,然則左邊又用一個甚麼人物伴住他呢?原來這位也是一位皇帝,乾隆皇稱之為「無憂德尊者」。
hetubook.com.com

孔雀王朝阿育王
做了乾隆皇護衞
乾隆皇自封為破邪見尊者,坐在四百四十四號位上,右和-圖-書邊的四百四十三號是佛祖的祖父獅子翻王,也是一位國王。而左邊的第四百四十五號之羅漢,亦是一位國王,此國王名為「無憂德王」,由此可見,乾隆皇雖自封為羅漢,而名利之心亦極重,他要兩位國王伴住他,以保持他的皇帝身分。
原來阿育王幼時,性格極為殘暴,好大喜功,父王對他和圖書絕不好感,因此暗將王位傳給他的兄長修利摩,準備把阿育王調出京城,以免他反對。
無憂德王就是印度最著名的阿育王,因阿育兩字,古印度文即無憂之意,故又稱為無憂德王。他約在紀元前二百七十年左右,創立著名的孔雀王朝,講起此人之歷史和性格,有些和乾隆皇相似。
當時印度北部有一小國名hetubook.com•com摩叉戶國造反,父王認為機會來了,對阿育曰:「你替國家平亂,到摩叉戶國去,將亂民首領捉來見我。」阿育奉命出發,誰知父王只給他四名老兵,又不給刀劍,父王之意,等他前去送死,若他不去,則又可以說他違抗聖旨,將他處死。
不料阿育雖然帶着四個老兵,但他智勇雙全,結果把摩叉戶國之亂平定和_圖_書,因此威名大振,父王死後,他領兵從摩叉戶國回來,殺死兄長修利摩,自立為王,後來又把同父異母的九十九名兄弟,盡行殺死,建立孔雀王朝。當他統一印度之後,佛心大發,在國內建立八萬四千間寺院,八萬四千座寶塔,又將佛法誥文刻於四方,親自拜佛,及定佛教為國教。乾隆皇選阿育王伴坐於側,顯然是極有深意在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