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的籽,或稱孢子,是從這些放射狀的線形物、尖刺和細管的壁上生成的,這些小孔是細的管口。我把下列一則實驗推薦給約爾。我們可以把一些菌帽尚未全開的,今晚把它放在一張白紙上。經過一夜,它便能開謝,成熟的種子便從平菌的皺襞和多孔菌的細管裡掉出來。明天早晨,我們便可在紙上看到一些細小到眼不易見的粉末,依著菌的品種而分出紅、玫瑰紅、褐色等。
「我眞是做夢也想不到,原來打火用的火絨是菌做的。」約爾說。
顯微鏡
孢子https://m•hetubook•com•com「倘若我們沒注意這細微的不同,我們便會造成很致命的錯誤。第一種菌的滋味很好;毒紅菌是第二種,也是一種殺人的毒物。」
「沒有一年不因這兩種菌的混亂,而發生悲慘的毒殺結果。你們要牢記它們的性質,以免將來你們自身犯下這種可怕的錯誤。」
「還有,」艾米爾說,「毒紅菌的帽子上有著許多白皮的碎片。」
毒紅菌和_圖_書「是的。顯微鏡能把事物擴大,把它們構造的詳細狀態顯現給我們看,雖然它們小到肉眼也看不見。」
「那麼我們想要多少菌,只需把孢子全種了,是不是?」約爾又問。
「這些粉末不是別的,就是一堆菌的孢子,它們非常細微,細微到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出來,數量又多得不可勝數,它們有千百萬個。」
「在我看來,看不出太大分別。」克萊兒回答說。
「約爾的眼睛很尖。我還要補充說,假橘紅菌帽上,布滿細條的白皮,那是裂破外皮的碎片。另一種則沒有這種碎片,就算有也很少。
「我看出一處不同,」約爾說,「它很小。第二個平菌的皺襞紋線是白色的,第一個則是黃色的。」
「那樣你便錯了,我的好孩子。一直到現在,菌的種植還是不可能的,因爲和_圖_書
採集那極度細微的籽的方法我們還未知,或者說還超乎我們的能力。現在只有一種可食的菌能夠種植,但這種菌我們還不是用它的孢子,而是用它的菌絲。
「另外還有一種平菌,也是橘紅色的,柄上也有一個袋子或外皮,它叫做假橘紅菌(毒紅菌)。你們不會以爲是屬於同種類的嗎?」
「可以的。在良好的熱度與濕度條件下,只需一個孢子便足以抽芽生出白線(或稱菌絲),經過相當時候,從這上面會生出無數的菌。倘若千千萬萬從一個平菌皺襞上落下來的孢子都抽芽生菌,那麼有多少菌可生成呢?」
「我會牢記它們的。」約爾應允說,「兩種橘紅菌都是橘紅色,都有一個白色的外皮或袋。食用的橘紅菌有著黃色的皺紋;有毒的皺紋則是白色的。」
「味道很鮮美嗎?」
「人們稱這種菌爲『溫床菌』,它是一種平菌,面上潔白,裡面是淡紅https://www.hetubook.com•com色的。有人在巴黎附近的老石坑裡,用馬糞揉土做成溫床。在這些溫床裡,人們把園藝家所謂菌卵的菌絲放在其中,這種菌卵便叉分開來,生出無數線條,最後從這些絲上生出菌來。」
「先看這個。這是一個平菌。帽的上面是美麗的橘紅色;後面的皺襞線是黃色。菌柄是從一種裂破的白袋下生出來的。這個白袋叫做外皮,最初是把整個菌包裹在內。在菌生長鑽出地面時,菌傘使它裂破了。人們說這是菌中最好的、最珍貴的,這叫做橘紅菌。」
「顯微鏡?」艾米爾插嘴說,「是那種你常用來觀看眼睛也不易看見之物的工具?」
「麻菇是食用菌中最重要的,它像生它的菌絲一樣,是生在地下的。它的香味使人們找到它,用一隻嗅覺靈敏的獸——豬。人們把豬牽到森林裡去,豬嗅得那地下菌的香氣後,便向麻菇所在的地方挖去,這時人們便把豬和_圖_書趕走,但爲了安慰牠,給了牠一個栗子吃;人們依著這個地點挖下去,最後,那珍貴的菌便被挖出來了。麻菇的形狀並不像普通菌類那樣,它是粗胖而有皺襞的,黑色菌肉上生著白色斑點。」
「我把菌的孢子聚集在紙上後,你能把它用顯微鏡顯現給我們看嗎?」約爾問。
「鮮美極了。我們所採集的許多菌類中,都是我要使你們熟識的。
「再看這個我從一棵樹幹上採來的菌。這是一種暗紅色的大多孔菌。它是沒有柄的。它用身體的一面,緊貼在老樹幹上。這菌名叫火絨菌,因爲把它的菌體切成薄片放在太陽下曬乾,再用錘子擊扁後,便可做成火絨了。」
「我不再覺得奇怪了。」約爾說,「你告訴薛門說,我們不經過長期研究,要想辨別出好壞是不可能的。這裡的兩種菌,差不多好像是兩滴水:一滴是要殺人的,另一滴則是很甘美的。」
「我也一點看不出。」艾米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