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表面上它以鬼屋故事作為包裝,好像古典歌德小說一般,有一棟外觀典雅的莊園華宅,隱約藏匿著不為人知的過去,在它歷史悠久,因採光欠佳而隱晦的陰森氣氛中,住進去的人開始神色恍惚,禍事不斷……在一次次靈異現象中,揭露謎團,及其背後的事件人物與動機。
吉莉安.弗琳的《控制》,如今已登上亞馬遜網路書店史上最暢銷的懸疑推理小說冠軍。著有《利器》《暗處》《控制》三部長篇小說,她所創作一系列「女性主角」的心理驚悚小說,大受讀者歡迎。吉莉安.弗琳擅長描寫表面脆弱但內心有陰暗禁地的女性人物,不因體力決勝,而是來自於意志的偏執、算計,聽她們說起自己辛酸敏感的情感經歷,很易搏取共鳴。《控制》特別之處,在於她縝密地塑造了不可相信的敘述者,再將眼前精美如瓷器般的造物痛快地搗毀。也影響後來很多作品如《沉默的妻子》或《列車上的女孩》。
《碧廬冤孽》算是文學史上最經典的鬼故事之一,篇幅不長,沒有血腥暴力,也看不到「鬼」。年輕女教師受英俊紳士雇主所託,來到景致美好的英式華宅為雇主一對姪兒授課,卻在房子裡經歷種種怪現象,各種謎團如漩渦般,去檢視女教師的心理狀況,令讀者毛骨悚然……

《搞鬼》那棟會滲出血水及使人精神變異的房子,只是作案人設計的詭計,來自書中的十五歲繼子邁爾斯。最初在女主角眼中,一個十五歲的和_圖_書少年,瘦小古怪的宅男。幾個星期互動下來,漸漸發現他竟是個能精神虐待家人、殘忍傷害動物,編寫都市傳說網頁,洋洋灑灑捏造犯罪實錄的大說謊家。

雖然如此,吉莉安.弗琳的書寫並非惡俗,長達六百頁的《控制》就展露秀麗的文筆和紮實的結構。這回在《搞鬼》的敘述策略上,故事大意是自稱有通靈體質的女主角被請去鬼屋出魔。全書看似以「卡特胡德莊園」為中心。作者吉莉安.弗琳原則上採用古典派的書寫,讀者與故事主角在同樣的平面,一起接收線索解開故事謎團。相當接近日系推理的本格寫作,例如日本作家綾辻行人的《ANOTHER》,及其一系列被視為「新本格」的殺人館作品。《ANOTHER》以一則校園傳說來興風作浪,最後「多出來的人」並不是鬼,而是「另有其人」。讀者一路讀下去就會發現,並享受被騙的過程。解釋不一定要合理,只要符合邏輯,有時愈離奇愈過癮,讓者甘心受騙就好。
所以第二層就是吉莉安.弗琳在《搞鬼》這本書裡,建立許多類似《碧廬冤孽》的設定:例如受人所託、前進華宅、撞見靈異、遇見小孩這些古典鬼故事常見的設計線索,將讀者帶入一種「既視感」的公式氣氛中,準備解構重組。
本書是《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最新懸疑小說,最初是應《冰與火之歌》系列作者喬治.馬丁之邀創作,收錄在集合名家短篇故事https://m•hetubook•com.com的選集《ROGUES》,原名「What Do You DO?」。結果這篇出色的故事竟勇奪二〇一五年美國推理文壇最高榮譽愛倫坡獎,作者稍加改寫後,旋即以單行本出版。

由是觀之,《搞鬼》以「鬼屋」與靈媒作為號召,其實只是假借《碧廬冤孽》這樣古典懸疑故事所作的「變體」。不見血也不見鬼,好像電影《東邪西毒》的名句:「風未動,旗未動,是人心在動。」這正是吉莉安.弗琳能拿下愛倫坡獎的理由,在反覆的陳套中寫出新趣味,結構精巧,在有限篇幅中就謎團提出令人滿意的解答,而且峰迴路轉,而不需要腥風血雨、怪力亂神。
如此便來到第三層:熟讀鬼故事小說的女主角,怎麼會像《碧廬冤孽》的女主角一樣好欺負呢?不只如此,《搞鬼》的女主角除了酷愛讀書外,可不是「真善美」那樣的好女孩。都什麼年代了,酷女郎和好女孩早就絕種,她沒有學歷家世,不學無術,重點是「副業驚人,手腕高明」,果然一開場就掀開古典禮服大露蕾絲底褲。
因此她的作品通常都帶有強烈的畫面及影像感。不過在人物塑造和敘事結構,都與美國主流懸疑小說強調凶殺血案,謀財害命的情節不同。吉莉安.弗琳強調心理,重視細節,喜歡玩心理上的貓捉老鼠。她讓女性反轉成強勢者,最後採開放結局,讓「驅力」重新開機啟動。就像《控制》最後結和_圖_書局一樣:
故事最大高潮,就在邁爾斯終於向女主角(及讀者)揭示最重要的線索:書呆子女主角讀過的書。都在邁爾斯家中父親的書架上,那些鬼故事交換的是不可告人的性|交易。至此她才總算明白,她已經被鎖定長達兩年。「What do you do?」我知道你背後都在搞什麼(鬼)。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亨利.詹姆斯利用這種心結玩弄玄虛,去書寫看不到的邪惡。不但在文學史上奠定地位,更多次被改編成戲劇並搬上大銀幕,最經典包括一九六一年《惡魔附身的小孩》(The Innocents),以及今年上映的《腥紅山莊》,都是從這本小說改編或變奏而來,甚至史蒂芬金的恐怖經典《鬼店》也是師承此作。旅館裡裡外外無異狀但就是不對勁,有看不見的東西在背後或腦袋裡橫衝直撞。
趣味直接來自符合當代的人物設定。書中女主角自稱靈媒,但是幫女客看手相也用手幫男客打手槍。《搞鬼》驚人的開場很快地完成人物塑造,以第一人稱敘述,那種集自我挖苦、嘲諷與雜學於一身的口氣,只為解釋自己「為什麼自然而然走上幫人打手槍這一行」的過程,很快攫取讀者注意力。命運鍛鍊了她的倖存能力,一雙巧手,便能搞事。
不過,讀者很快就發現本書故事設定在現代,而且書中酷愛閱讀的主角,特別喜歡讀鬼故事,例如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斯一八九八年出版的名作《碧廬冤孽》。這本和圖書「書中書」的出現,等於亮出匕首,點出了作者想要翻轉典範的決心。
如果邁爾斯是惡魔附身的小孩呢?反正女主角也不是「真善美」的女老師,而且她都這麼說了,最後的發言我定奪。只是當她將五斗櫃擋在門口,她也就此成為這個鬼屋故事的自囚之徒了。跟各位讀者一樣。本書在獲選亞馬遜書店當月的書評中如此提及:「作者愛玩貓捉老鼠,這個高明故事絕對要讀者回頭再玩過一次。」《搞鬼》在極短的篇幅裡,樓起又樓毀地拆穿一個鬼屋故事,但是兩位男女主角的高潮迭起與萬分驚恐,似乎才正要開始。
「根本沒什麼可擔心的。」
細瘦的身軀,灰長褲黑毛衣脖子上不偏不倚地繫了一條酒紅色的領帶。一簇黑髮遮住他的雙眼。忽然之間,他身子一閃,跳下窗台,消失在厚重的錦鍛窗帘之後。
簡而言之,《搞鬼》的表象之下依舊延續了《控制》的優點,勢均力敵的人物對決。沒有道德或利他,都是為了自己。雖然開場女主角已自我揭破,毫不討人喜歡,反而是邁爾斯的早熟與偏執,結合他的繼子身份,讓人又恨又愛。女主角更在一步步進入他的圈套,理清她與柏克一家的恩怨之後,也像母親蘇珊一樣,漸受命於他的「控制」,玩這麼大目的只是要帶她帶自己前往被父母禁止參加的超自然博覽會。令人驚喜的是,看似無計可施的女主角,卻也沒有GG ,反而倖存者本能立刻激發,甚至能視邁爾斯www.hetubook.com.com為「聰明的小孩」,兩個最佳拍檔,一起同行上路。其實兩個主角都是想要出走的可憐之人,以恐懼威脅互相砥礙,也算勵志,彷彿喜劇收尾。
「我沒有其他任何需要補充之處。我只想確定最後發言由我定奪。我認為這是我應得的。」(愛咪)
「我們之間長長久久,高潮迭起,萬分驚恐。」(尼克)

還有還有。女主角跟《控制》一樣是「不可相信的敘述者」。從她對客人的說辭,對自己身世的解釋,說謊是慣性。邁爾斯也是謊話連篇。
《搞鬼》就是兩個說謊家的對決。你說她到底有沒有擔心啊?
《搞鬼》其實是將一個古典懸疑小說扒了三次皮。表象最重要。
一般認為《控制》的女主角愛咪與作者本身有許多雷同之處。學養俱備,清新可人,但再近一步就流露冷漠,那種矛盾和偏執,不好對付。弗琳從小就博覽群書、文筆出眾,父親是大學電影系所的教授,所以她對於好萊塢以外歐洲或世界經典電影也相當熟悉,如羅曼.波蘭斯基,未踏入文壇前曾在權威媒體《娛樂週刊》撰寫書評及特約撰述。
邁爾斯也是搞鬼高手,作者初次描寫屋子玻璃窗後登場的邁爾斯,其實並沒有偏離如歌德派小說的古典驚悚,裝神弄鬼之餘,也展露小說技巧:
吉莉安.弗琳果然應驗她曾說《控制》的結局是她認為最完美的結局。《搞鬼》全書最後,以女主角第一人稱敘述收場: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