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譎的想像與出人意表的結局

馮品佳,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莫地森分校英美文學博士
瑪麗.海金斯.克拉克在美國通俗小說的市場鼎鼎有名,經常出現在在紐約時報與不同的圖書俱樂部的暢銷書排行榜中。雄厚的讀者群眾基礎,再加上業者多媒體的出版策略——錄音帶、CD——有時還有好萊塢的電影與電視版本,使得這位美國「懸疑小說女王」作品當紅的程度,堪與另一位恐怖小說鬼才史蒂芬.金比擬,兩人在美國懸疑恐怖小說世界中各領風騷,分別以其詭譎的想像與出人意表的結局滿足大眾讀者的閱讀需求。
茉莉能夠擺脫噩夢,主要來自法蘭對她的支持與信心。當茉莉周遭無論親友或是敵人都對她的清白存疑之時,只有法蘭記得茉莉少女時候所表現的高貴心靈而不放棄追查真相的決心。讀者也需要具備法蘭一般的信心,以及她敏銳的觀察與推理能力,方能從小說中的謎團中尋出破案的關鍵。事實上,《後會誰說無期》雖然步步皆是疑陣,但也處處皆是線索。雖然結局可謂出人意表,但是細心的讀者只要注意金錢、權力、乃至階級各個主線的發展,不難在克拉克留下的文字謎宮中覓得蛛絲和_圖_書馬跡,最後拼湊出真相的全貌。畢竟,懸疑推理小說的最基本原則即是最值得信賴的人也最可能是最可怕的敵人。「懸疑小說女王」在《後會誰說無期》中展現的魅力,從克拉克的讀友俱樂部對小說熱烈的反應可以管窺一二,甚至有人已迫不及待想要閱讀續集。或許不久我們就會與法蘭在另一部懸疑推理的文本時空再會。後會指日可期。
.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馮品佳 博士
《後會誰說無期》中破案的關鍵在於茉莉是否能尋回失去的記憶。此處克拉克運用最基本的心理分析理論,描寫茉莉在面臨巨變與創傷時的退卻及如何以選擇性的失憶作為防禦機制。在小說整體的結搆上,克拉克也使用心理分析中的重複原則來推動情節,甚至書名都暗示重複的可能。小說的楔子是一場法庭場景,茉莉失憶的無助使得她銥鐺入獄。其後的章節則鋪陳茉莉假釋之後,試圖經由法蘭所代表的傳媒力量的洗刷清白,卻因丈夫的「外遇」慘遭殺害,再次面臨入獄的危機。茉莉在小說中必須和圖書破解不幸宿命的惡性循環。而法蘭也面臨複蹈父親遭匪人陷害的命運,但是終究憑著她的機警化險為夷,甚至間接地替父親報仇。
相對於法蘭的「男性化」,《後會誰說無期》中另一位要角茉莉顯得極為馴化,也因而成為「理想的」受害者。小說一再描寫茉莉在浩劫之後整理佈置家庭環境,試圖重新經營家的溫馨。這份對於家庭的執著,反倒成為茉莉受害的主因。她的顯赫家世使她成為攀爬社會階級者覬覦的對象與愛情的獵物。為了使她的婚姻生活更符合核心家庭的美滿模式,茉莉一心想要生兒育女。這樣傳統的「野心」,卻因為多次流產與丈夫外遇而受到嚴重打擊。更重要的是她太執著於祖母遺下的豪宅。雖然回到這幢屋子是為了尋找喪失的記憶,找出殺夫的真兇,但是這象徵身份地位的宅院,卻也無形中成為茉莉的另一座獄所,暗示高貴的出身與龐大的遺產反而侷限了茉莉,不僅使她心理受創、名譽蒙塵,甚至她的生命也受到威脅。而結尾茉莉毅然賣掉房子,則代表她已走出陰霾,獲得新生的契機。
但是誰說後會無期。這一次,終於經由她的最新作品《後會誰說無期》走入克拉克https://m.hetubook.com.com的懸疑世界。在秋涼的午後一口氣讀完譯本,總算見識到這位愛爾蘭裔作家說故事的本領。繁複多線的推理情節,佐以具高度爭議性的話題,如資本化經營之下醫療制度的病態發展、慢性病人的生存權以及安樂死等等,再加上充滿煽情與商業主義、以滿足觀眾窺視慾為主的「真實犯罪」電視新聞節目為背景,克拉克的文本中呈現的是二十世紀末金錢、權力、慾望與傳媒充斥的都會時空。英文版封面雖然色彩俗豔,但是卻貼切地呈現文本蓄積的懸疑能量:以筆直的公路為前景,彷彿以一種宿命的高速步調,引領讀者進入文本的虛擬空間,而公路盡頭燈火點點的都市聚落卻是雷電交加,全然籠罩於山雨欲來的氣氛之中,充分烘托出小說中迫切的危機感。

第一次感受到克拉克的魅力,是在一次跳蚤市場中,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車庫看見全套的克拉克小說,鮮麗的射面上印著克拉克的大名,可以想傈這一本本懸疑小說陪伴主人渡過多少閒暇時光。當時曾有買下這些小說的衝動,只是當時正在撰寫博士論文,面對書架上未讀的「經典名著」,自覺暫時無力消化這些作品和_圖_書。那一次,是與克拉克擦身而過了。
然而象徵美國社會高度流動性的公路,也可做為文本中社會階級流動性的暗喻。社會階級是文本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後會誰說無期》中公路連接的是新英格蘭的都會地區與鄉間豪宅。中下階級者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都市叢林激烈競爭,無非是尋求經濟資源的開發與社會階級的爬昇,最終希望得以遷入代表仕紳地位的豪宅。但是正如封面所喻示,路的盡頭往往是危機而非契機、是地獄而非天堂,僭越階級的行動往往招致負面後果。例如小說中由貧民窟移居高級別墅的凱文,為連目的不揮手段,甚至殺人放火,不但危害世人,自己最後身敗名裂。克拉克對於凱文步上不歸路的描寫,除了具有社會道德的警世作用,也顯示其筆下相當保守的階級意識型態。
《後會誰說無期》的推理情節基本上雖多線發展卻相當傳統。小說主要待解之謎是優雅高貴的名媛茉莉究竟是否殺死丈夫及介入她婚姻的「第三者」《後會誰說無期》異於傳統推理小說之處,則在於克拉克選擇以女記者法蘭做為偵探,顯示大眾傳媒探索私密的力量。但法蘭是個「有缺陷」的女偵探,因為她的父親在法蘭少女和圖書時代為了攀緣富貴而侵佔公款,最後羞愧自殺。小說中不斷出現法蘭因為不光榮的父姓而為人側目的情景,甚至被人當面羞辱。然而法蘭毅然肩起父親遺留的十字架,拒絕母親勸她改名換姓的要求。地這種毅然面對家族恥辱的勇氣,不但洗清茉莉的冤屈,也意外找到陷害父親的兇手。或許為了使地的俏探更具說服力,克拉克在小說中特別著墨於法蘭「男性化」的特質,例如凸顯法蘭的對於棒球及其他運動的熱愛,或是反覆以一件「四季皆宜的大衣」描寫她的不重外在打扮,建搆出法蘭與總是精心修飾的茉莉和吉娜之間鮮明的對照。但是基於保守的性別意識型態,克拉克也刻意為法蘭的偵探工作中穿插安排異性戀的浪漫情節,使得這位女偵探不至成為「男人婆」。
這種保守的意識型態也使得《後會誰說無期》在勾勒當代社會情境之外,又給予讀者一種懷舊的感覺。主要原因也在於小說中不斷召喚「父親的名字」。從新英格蘭「貴族」家族到侵佔公款、令家人蒙羞的父姓,情節的推展始終籠罩於「父親」的魅影之下。小說的張力,除了像一般懸疑小說繫於如何解開犯罪之謎以外,便是在於「女兒們」是否得以走出重重的家族陰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