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真相揭露後的驚悚開始

在我們被故事成功地吸引到結尾時,也是該跳出虛構世界的時候,並來分析、反省一下作者克拉克的敘述手法,以了解其作為成功的大眾小說作家引人入勝之處。
整體來看,《後會誰說無期》這部小說的男性大多非惡即弱,唆使暗殺、殺手、酗酒、楕神病、搞通姦、瘋狂醫生……唯一可能有作為,能揭發案情的傑克.莫洛醫生,在故事開始沒多久就以被謀殺而宣告死亡了。換言之,這是一部以女性為主體的作品,也因此全篇都沒有典型的男人打鬥、廝殺場面,代之而起的是女性的特點:柔弱卻堅韌的力量。

從結構上看來,《後會誰說無期》這部小說無疑地是以情節取勝。作者克拉克的語言簡潔,令人讀來順暢。但故事的結構卻略為複雜,尤其透過蒙太奇手法,讓故事成了片片段斯的畫面,讀者得細心閱讀來抓脈絡。當然,作者引人入勝的情節及成功的敘述手法,使整篇小說充滿緊張,沒有冷場出現。讀者在閱讀時,越陷越深,卻也越接近真相。
我想,在愉快地消遣完這部小說時,不和_圖_書妨也開始認真地消化一下嚴肅的問題。
(全書完)
另外一個瑕疵也是在結尾部份,即作者克拉克對悲劇女主角茉莉的收尾太過莩率。小說的大半部都以描寫茉莉的處境、內心苦楚為主。首先地是殺害丈夫蓋瑞的嫌疑者,之後是親朋好友的不信任、另眼看待,然後是安娜瑪莉的說詞對她沉重的傷害。茉莉的心理基本上是處於崩潰的邊緣,關於這點作者在故事到末尾時一再強調。那麼,當她聽到摯友吉娜親口說,蓋瑞原來是她的男友,是她讓給茉莉的,他們還一直保持親密關係,最後也因失手用銅雕將他打死。
.東吳大學外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彭雙俊 博士
要成為一部成功的大眾小說,除了需要媒體廣告的包裝外,作品本身的條件亦是使其成為Bestseller和Longseller的決定因素。這些因素大致說來https://www.hetubook.com.com,包括作品的內容(種類)和形式(風格)。內容擁有通俗易懂的品質,表達形式及風格以易被接受的方式來呈現,這就具備了大眾小說的基本內在條件。瑪莉.海金斯.克拉克(以下簡稱克拉克)的這部偵探式的推理小說《後會誰說無期》就是個好例子。它的內容是愛情、謀殺等通俗的主題:表現形式是影像式的語言及大董對白,換句話說,這是一部讓讀者有如身在戲院的電影式小說,而且是一部令人透不過氣、追求犯罪真相的偵探性作品。
大眾小說有時為顧及消遣娛樂的作用,常常會避開討論嚴肅的問題(或根本沒意識到)。《後會誰說無期》比方說就觸及到一個很嚴肅的課題:以活人做醫學試驗的道德問題。很顯然克拉克只把它當作吸引人(或駭人)的裝飾品,還暗示那是納粹德國的行為,相當典型的美國人(或戰勝國人民)的觀點。但哪些國家在今天祕密地進行這種實驗,大眾卻懶得去追問,似乎就讓德國人去揹這個罪責就行。
在這樣的打擊下,作為讀者的我https://m.hetubook.com.com只能想像,茉莉精神上應是被徹徹底底地毀了,無法彌補了吧!但作者克拉克在給茉莉這個角色面對那麼殘酷的真相時,竟能輕描淡寫地交待她的反應:「至於茉莉……下個月起,她就要到紐約的雜誌社工作了。」、「她還是需要一段時間來療傷止痛,才能重新接受一段新的感情。」這個反應頓時讓人覺得先前為茉莉這個角色付出的同情及擔憂是多餘的,而這個彆扭的轉折正是來自作者安排吉娜為兇手的結果。也因此佔故事絕大比重的醫學實驗情節及背景只是幌子,(單純的)情殺才是真的,這種童話式的結搆安排實在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在本書中除了一些常見的對立成份,例如男——女、信任——猜忌、專情——通姦、健康——病態、滿足——虛榮之外,就是黑暗——公開的對比。法蘭代表的是公開、大家都能聽聞的大眾媒體;而蓋瑞、虮文、彼得、劉納士和洛格都是做些見不得陽光的勾當。於是能「揭發」案情的媒體力量,在此成了能夠除妖魔、還茉莉一個公道的武器了。

m.hetubook.com.com部精彩的、扣人心弦的推理小說在結搆上還是有一些瑕疵,而且都是在結尾部份。首先它的結局就有些意外,殺死蓋瑞的兇手竟是茉莉的摯友吉娜,而且竟只是單純的情殺而已。這個安排讓前面鋪寫的一大堆撲朔迷離的醫學實驗情節,頓時失去意義。當然,不是說吉娜不能成為兇手,而是說作者這樣的安排,除了使人覺得意外,卻「無理可推」。因為吉娜一直到最後一幕才表現出歹意,她充其量只能算是作者壓箱底的藏鏡人。喜歡推理的朋友也許沒料到吉娜是兇手,但他們卻也不會服輸,不會服於這樣的推理方式。
彭雙俊,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德國語文學博士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故事中的人物和背景,它的安排具有鮮明的特色。
如上所述,故事是由病態、無力感的因素所填充,所以唯一的正常、正義的力量就成了讀者在閱讀時「希望」的寄託:即女主播法蘭的努力和智慧以及地對茉莉的信心。辯護律師菲立普基本上是不信任茉莉的,他是直到最後才漸漸醒悟過來。這股正義的希望感覺上是和-圖-書那麼的脆弱而單薄,因為它是繫在一名女人的身上——茉莉的專校同學——女主播法蘭。
若我們稍加觀察的話,可以發現,這個故事中人物的性袼描述幾乎都是負面、病態、痛苦、和有弱點的;而具有正常人格的健康人士,在本故事中根本沒有扮演什麼重要角色。就連兩個主角——茉莉和法蘭——出場的時候,心靈都已是受了很大的創傷,並時時處在痛苦、失神和焦慮之中;而故事的背景環境主要是建立在瘋狂的醫學實驗上,它導致了兩件謀殺:傑克.莫洛和安娜瑪莉之死(但是蓋瑞是死於情殺的)。當然,全書的恐怖氣氛除了來自那鬼鬼祟祟、撲朔迷離的人體醫學實驗外,還有稍神病患威利和盲目的輿論。這些主要因素,即人物和環境,結合起來使這部小說從頭到尾給人一種充滿灰色的無力感。這種扭曲的變態資本主義社會基本上是針對十八世紀以來理性主義發展的嘲諷(雖然作者並沒有強調):有高等理性分析能力的法官們無法分辨是非真相、尖端的醫生無法劃清救人與害人的界線。理性與野蠻、人性與殘酷,似乎是人類永遠也搞不懂的概念。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