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家
三、孔子的封號

在大禮議的擾攘數年中,世宗對中國的禮制已頗下了一番工夫,嘉靖九年因給事中夏言之奏,集群臣會議,更定祀典,而仍由張璁主持其事。
厚熜看完,對他的長史袁宗皋說:「我奉皇兄遺詔接位,不是皇子。」因此,一到京城先不進城,召見楊廷和,拒絕接受禮儀狀中所定的儀制,由大明門而入,日中即位,定明年為嘉靖元年。
「你三年以後會中進士;再過三年會突然大貴。」張璁聽了他的話,打消了就一小官的念頭。果然到了正德十六年中了進士,年已四十有七了。
嘉靖一看便說:「父母可以換來換去的嗎?再議。」
世宗的祖母,也就是興獻王的生母邵氏,其父名邵林,浙江昌化人,因家貧之故,把女兒賣給杭州鎮守太監,由此得以進宮,成化十二年封宸妃,後進為貴妃,位號既尊,所以不能隨興獻王入藩,仍住宮中。世宗入承大統時,她已雙眼失明,聽說孫子做了皇帝,將世宗從頭摸到腳。宋仁宗生母李氏封宸妃,亦是家貧而來自杭州,身世封號,與邵太后頗有相似之處。平劇「斷太后」,本出於元朝雜劇「仁宗認母」;後來又改為「正昭陽」,由於有邵太后失明的故事,移用到「斷太后」上,所以包龍圖所遇到的,亦是目盲的太后。
第三、禮記、「長子不得為人後」,興獻王只生皇帝一人,如果說「利天下而為人後,恐子無自絕父母之義」。這幾句話是刀筆,彷彿在說,為了貪圖皇位,為人之後,不認父母,這還算是人嗎?張璁之為士論所輕,就是這種挑撥的話,說得太惡毒了。
第一、皇帝對孝宗稱「皇考」,對興獻王及妃為皇叔父、母,祭告上箋自稱姪,具名。
這第三回合,世宗挨了兩悶棍,無話可說。而當在此時,張璁大概想到了蕭鳴鳳的話,福至心靈,上了一道「大禮疏」,平心而論,文章寫得極好,駁群臣的論據,極其有力,歸納而言,大致可分為四點:
此外尚書侍郎共六十餘人,聯名上奏,大致亦如三閣老所議,而世宗仍舊不聽,命「博考典禮,以求至當」。
情勢演變至此,成為「君權」與「相權」之爭。恕我孤陋寡聞,我不知道研究近代史以及專攻明史者,對「大禮議」這個專題,是否重視?在我個人來說,我認為君主的絕對權威,起於明太祖及成祖,而成於嘉靖之世。關鍵所在,即在「大禮議」https://m.hetubook.com•com之爭中,君權著著進占,相權不能制衡。明世宗是古今以來最貪的一個皇帝,僅次於秦始皇,既以意外得帝位,復又修道冀長生,寵道滅僧,西遊記「車遲國」的那一段描寫,即是諷刺嘉靖事。此不在本文範圍之內,略而不論;即嘉靖尊生父的始末,亦不在本文範圍,但更定祀典,對孔子的定位,則至今為學者認為允當,其故何在?即在對尊崇其生父興獻王的過程中,發現了好些不合乎禮及情理的現象,孔子祀典的一大變革,亦緣於此。因此,仍不能不對嘉靖為尊崇其父母,亦即是私「小宗」而不顧大宗的經過,作一簡述,以見其對孔子尊稱及祀典的更易,確是有他的道理。
嘉靖七年修了一部書,專敘「大禮議」的經過,名為「明倫大典」,並詔定功罪,張璁居功為首,職銜是:「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楊廷和則為罪魁禍首,原以告老還鄉,說他以「定策國老自居,門生天子視朕」,本應處死,「特寬宥,削籍為民」。
毛澄受教以後,主持廷議,都以為然,但禮部侍郎王讚,獨持異議。
唐朝對孔子的封號,變化最多,首先是唐太宗貞觀十一年,尊孔子為「宣父」。四十年後的高宗乾封元年,駕幸曲阜,追贈孔子為三公之首的「太師」。武則天做皇帝時,封周公為「褒德王」,孔子次王一等,追封為「隆道公」。及至玄宗嗣位,於開元二十七年降詔:「孔子既稱先聖,可諡曰文宣王。」此為孔子封王之始。
在廷議以前,他去看王瓚說:「今上不是繼統,不是繼嗣,這情形跟漢哀帝與宋英宗不同。」王瓚認為很有道理,所以在廷議時唱反調。楊廷和見此光景,將王瓚調為南京禮部侍郎,覆奏仍照原議。
因此崇奉之議,久而未定,而英宗卻已駕崩,其事不了了之,但後世皆視司馬光之議為正論。這重公案名為「濮議」,以後濂洛學派巨擘的程頤,發一議論說,當時的大臣,只知道不應再稱濮王為父之非,而不明尊崇之道,以致濮王在英宗看來,與其他叔伯並無分別,如果尊稱為「皇伯父濮國大王」,則一方面對生父尊崇之極;另一方面亦對得起仁宗的養育成全之恩。後世視此為濮議正確的結論。
歐陽修不以為然,認為出繼之子由三年之喪降為一年之喪m.hetubook.com.com的「期服」,於理可通,但「本生之親,改稱皇伯,歷考前世,皆無根據。」
興獻王妃蔣氏,與十五歲的厚熜,母子二人都是厲害角色。厚熜一路進京,架子極大,屏絕貢獻,地方大吏輕易不得進見,已儼然有出警入蹕的皇帝派頭。到得良鄉,禮部進「禮儀狀」,是承楊廷和之命所擬,抵京「先由東安門入居文華殿,翌日,百官三上箋勸進,俟令旨俞允,擇日即位」,勸進的箋文,及「令旨」的格式,都如皇子嗣位的程序。
楊慎字用修,自署升庵,所著「升庵集」八十一卷,計賦及雜十一卷,詩二十九卷、外集四十一卷,另著有一部「二十一史彈詞」。楊慎的雜學,古今第一,但亦不免有英雄欺人之語,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是我讀「升庵集」的感想。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禪,下泰山後幸曲阜,加諡孔子為「元聖文宣王」,五年改諡為「至聖」,此一諡號為後世公認為最允當。
再議時,楊廷和及武英殿大學士蔣冕、文淵閣大學士毛紀等三「閣老」讓了一步,以為程頤的「濮議」最得禮義之正,將來生了皇次子,作為興獻王的孫子,將崇仁王改封為親王。
漢宋兩故事是,漢成帝無子,以其弟定陶共王之子為太子,嗣位即是哀帝,追尊其父為定陶共「皇」,另以楚王之孫為定陶共皇之子,承繼香煙。宋仁宗亦無子,以其兄濮王之子為子,四歲時,即育於宮中,嗣位即為英宗。議尊濮王祀典時,司馬光與歐陽修成為兩派,司馬光認為英宗既繼承為仁宗之子,則對本生父濮王不當再服三年之喪,廷議多主此說,認為英宗對濮王應稱「皇伯」。
正德十七年三月,武宗崩於「豹房」,無子。大學士楊廷和擬遺詔,經張太后同意後頒布,說:「皇考孝宗敬皇帝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孝宗最長之弟興王,封於湖北安陸,興王薨於正德十四年,諡獻,故稱興獻王。獨子厚熜,入承大統,即為世宗。
又有一段精采的議論說:「歷代帝王所以尊孔子者,尊其道也。道之所在,師之所在也,故以天子而尊匹夫,不嫌於屈;使孔子無其道,雖王天下,豈足當萬代之祀?稱帝稱王,豈若稱先聖先師之合禮乎?」www•hetubook.com•com因此,孔子的尊號,由「大成至聖文宣王」改為「至聖先師孔子」。
問題是孔子到底是何相貌、如何才能傳真?有一部書叫「祖庭廣記」,說「先聖生有異質」,有四十九項特徵,諸如「河目海口」、「龍形龜脊」等等,如湊合此四十九項特徵造像,孔子變成一個無法形容的妖怪了。
原議是:
世宗得此奏,喜不可言。親自下一道手諭:「卿等所言俱有見,第罔極之恩,無由報耳,今尊父為興獻皇帝,母興獻皇后、祖母為康壽皇太后。」
第四、繼統與繼嗣不同,自古以來,不一定父死子繼,今日之禮,宜別為興獻王立廟京師,使得隆尊親之孝,且使母以子貴、尊與父同。說明白些,就是應尊興獻王妃蔣氏為太后。
孔子晚年已成王者之師,所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逝世後,哀公尊稱為「尼父」,這是公認的孔子第一個封號。
漢平帝元始元年,封孔子第十六世孫孔均為褒成侯,追諡孔子為「褒成宣尼公」;此為孔子封公的由來。唐、宋、元三朝,均追封孔子為王,但孔家一直認為孔子是公,一切體制,均按公爵身分行事。
即位第三日,嘉靖遣人赴安陸迎母來京,同時命群臣集議崇祀興獻王的典禮。禮部尚書毛澄向楊廷和請示,楊廷和說:「以漢朝定陶王、宋朝濮王的故事為根據,有異議者,就是奸臣,當斬。」
第二、天子常臨國學祭孔,孔子坐而不起,猶有可說,從祀諸儒,不過前代縉紳,或者當代臣子,君拜於下,臣坐於上,於禮不合。於是改塑像為木主,以地位不同而定木主尺寸的大小;但曲阜孔廟,始終保持塑像,孔家另有一種說法。
先說「君權」與「相權」之爭。明朝自洪武十三年因「左丞相」胡惟庸謀反,罷相不設;但永樂以後,內閣大學士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在楊廷和想:「十五歲孺子而得為天子,還不是我宰相所定的大計?而且這也不是爭名分的時候。」因此,封還手敕,以示不奉詔;而且一聲號召,朝士紛紛上言,圍剿張璁。
那是受了他的一個小同鄉張璁的影響。此人是浙江溫州人,中舉人後,七次會試皆落第,準備找一個官做。有個叫蕭鳴鳳的御史為他排了八字說:
第二、稱興獻王為「皇叔父」,人已經死了,無法不承認,更不會提出抗議;但「今聖母之迎也,稱皇叔母則當以君臣禮見,恐子無臣母之義和-圖-書」。易言之,母親不能向兒子稱臣。
第一、漢哀帝、宋英宗都是已預立為皇嗣,與目前的情形不同,所以司馬光的議論,不適用於今日。而且遺詔說得很明白:「興獻王長子,倫序當立。」並未指明,應繼承為孝宗之子。
第一、塑像是漢明帝時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的事,非中國祀聖人之法。而且各府各縣皆有文廟,孔子的塑像,不一其狀,或長或短、或豐或瘠、老少美惡,只憑匠人的手藝,殊嫌褻瀆。
「禮,皇后無嗣,擇建支子,以繼大宗,則當纂正統而奉公義,何得復顧私親哉?」等於當著和尚罵賊禿,借魏明帝之口指責世宗不是。魏明帝詔令結尾,則用以嚇阻王瓚之流:「後嗣萬一有由諸侯入奉大統,則當明為人後之義;敢為佞邪導諛時君,妄建非正之號,以干正統,謂考為皇,稱妣為后,則股肱大臣,誅之無赦。其書之金策,藏之宗廟,著於典令。」
第二、興獻王別無他子,以憲宗第六子益王六子崇仁王入繼興獻王為嗣,奉祭祀,崇仁王稱益王為叔。
禮部尚書毛澄等七十餘人,合詞上疏,說得更為露骨,說武宗「以神器授之陛下,有父道焉」,只以輩分相同,無法分為兩世,但孝宗以上,昭穆井然,豈容異議,「興獻王雖有罔極之恩,斷不可以稱孝廟者稱之」。
世宗親撰「正孔子祀典說」,頒錫群臣,而張璁則著「孔子祀典或問」作進一步的解釋,更定的主要內容有二,一是諡號,論孔子封王之非;孔子生為人臣,並非王爵,豈可死後諡之為王。尚書云:「天降下命、作之君、作之師。」師者,天子不得視之為臣,因此,以為王爵貴於師,是習俗之見。
平心而論,張璁論繼統、繼嗣,亦自有他的見地。毛病出在楊廷和率爾定策、顧慮不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清穆宗以「天花」崩逝後,兩宮太后定策,迎醇王之子載湉入繼大統,其事與世宗完全相同,因而定為以載湉繼文宗為子,為嗣皇帝,俟嗣皇帝有子,即承繼大行皇帝,亦即是為穆宗之子。這一來,繼嗣繼統,兩事合一,便無爭議。
楊廷和的長子楊慎是個神童,正德六年狀元。至是亦因伏闕力爭獲罪,充軍雲南永昌,遇赦不赦。不過,這一來反倒成全了楊慎。明史本傳說他「既投荒多暇,書無所不覽。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
君權與相權之爭,第一回合沒有結果,因為此一爭https://m.hetubook.com.com也,宰相天生有不利之處,即在為君者可以擱置。擱置到兩個月以後,亦即是九月間,興獻王妃蔣氏到了通州,在此以前,禮部具奏「聖母至京,宜由東安門入」,世宗不從;再議由「大明左門」入,在禮部實際是內閣,因為「東安門」在側門居首;而「大明左門」則為正門之一,但非「正門之正」而已。世宗斷然降敕:「由中門入,謁見太廟。」
這就是說不能再稱興獻王為皇考。同時還錄了魏明帝曹叡的一道詔令附在奏疏中,這道詔書便是申明大宗、小宗之義,首言:
北魏文帝太和十六年改諡孔子為「文聖尼父」;北宣帝大象二年,追封孔子為「鄒國公」;隋文帝開皇年間,尊為「先師尼父」,稱孔子為「先師」,首見於此。
這個說法是早在佛教傳入中國的漢景帝末年,廬州人文翁在四川當地方官,大興學校,他所築的石室中,已有孔子坐像。
左丘明所著的國語說:「越王命工,以良金寫范蠡之像而朝禮之。」宋玉的「招魂」,則有「像設君室,靜安閒兮」之句,足以證明春秋戰國,便有設像相祭的制度。而況闕里是孔子的家廟,後世子孫出入得睹孔子形容,油然起孺慕敬仰之心,亦是祭神如神在之義。
到了明朝嘉靖年間,孔子的封號及祀典,有一極大的變更;其事非無因而生,與世宗入承大統以後所面臨的問題有關。
在此以前的嘉靖三年七月,群臣以伏闕爭禮而得罪者,計戍邊八人,廷杖而死十七人,謫降杖責約四百人。
二是塑像,早在宋朝,朱熹便曾說道:「宣聖之設像,非古也。」此時提出來討論,反對塑像的理由是:
於是君臣爭禮儀,進入第三回合,首先三閣臣合奏,說舜不追崇其父瞽叟;漢光武亦不追崇其父南頓君,願「皇上取法二君,斯聖德無累」;這話已隱然有指責之意,舜有賢名,受堯的禪讓;光武中興漢室,猶同開國之主,尚且未曾追崇生父,你不過命好,現成撿了個皇帝做貪心不足,還要節外生枝,有所主張,未免太不知趣了。
由此開始,世宗得寸進尺,先是「兩考並尊」,稱興獻王為「本生父興獻帝」;接著加一「皇」字為興獻皇帝,再接下來去「本生」字樣,而稱孝宗為「皇伯」。興獻王未做過皇帝,不能入太廟,則另立一廟,稱為「世廟」,以後「世廟」又改稱為「獻皇帝廟」,甚至還加了尊諡,稱為「睿宗」,並修「獻皇帝實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