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九十二章 論主動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躺在床上,陳舟閉上眼睛,意識進入系統空間。
四人中最小,卻最顯成熟的李禮則說道:「我贊成陳舟的話,大學課堂上能學到的本就有限,要不吳教授也不會說出那番話,更多的在於合理安排時間的自學。」
課程之外,陳舟會約著楊依依一起去教學樓自習,或者去圖書館。
沒辦法,這幫教授的講課速度太快了,于陳舟而言,聽課真不如自學。
在經過一個暑假的高數、大物、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以及現在的數學基礎教材和物理基礎教材的錯題積累,這本錯題集終於只剩下10%的進度了。
想到這,趙琦琦乾脆說出了心中的想法:「陳舟,我覺得你準備的這些教材是不是太多了?」
數分的大課上完后,今天上午就沒課了。
李禮問道:「你學了多少了?我從你這拿教材,發現好幾本你都翻過,而且做過筆記。」
不過這兩人是在九月下半旬才開始的。
陳舟說道:「嗯,不回去了,趁著十一把教材再捋一捋。」
陳舟掛斷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和父母的電話,這個十一,他準備衝刺一下。
趙琦琦看了一眼陳舟那堆成一摞的教材,這可是數學這門學科的全部基礎教材。
轉眼之間,燕大開學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哎,爸,對,學習任務比較重,我十一就不回家了。你和媽要照顧好自己,還有爺爺奶奶也是……」
李禮卻並不像趙琦琦這麼想,他大概是唯一一個了解陳舟稍微多一點的人。
李禮看著他,不想說話。
皖省那段時間對高考理科狀元的報道,他無意間看到過。
再從今天第一節數分課來看,趙琦琦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覺得陳舟有些好高騖遠。
陳舟輕聲說道:「可能因為我有比較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吧,還有一個互相督促,互相學習的對象。」
趙琦琦並不認同:「你以為都能跟你一樣,自學所有本科課程?」
反正趙琦琦覺得他是做不到的,就算是拿到IMO金牌的李禮,他也覺得不可能做到。
陳舟m•hetubook•com.com想了想,回道:「我翻了四本吧,學完了兩本。」
陳舟伸手點擊一下,上面浮現出一串說明文字。
朱明理則說道:「其實數學系本就不是一個公平的地方,大部分學生是通過競賽保送進來的,這些人早早的就接觸了本科課程。小部分學生是通過高考進來的,他們並沒有接觸過本科課程。而且大學數學的難度與高中數學的難度比大概是5:1,相對來說,高考生剛上大學是會比保送生艱難許多。」
看著陳舟數分課交答案的時間一次比一次快,他倆終於坐不住了。
他始終覺得陳舟有點自大了,他也不相信陳舟能同時兼顧純數和應數兩方面。
和陳舟猜測的一樣,高中的錯題是滿足不了這本錯題集胃口的,得更深層次的題目。
趙琦琦不置可否。
倒不是跟不上教授的講課進度,而是教授一句話帶過的內容,在課後,他都會自己再細緻的去翻一遍,怕錯過任何一個小的知識點。
陳舟每天跟在學校的課程安排,按時上和-圖-書課,在課上自學。
陳舟宿舍的三人也都在自學數學的基礎教材,包括趙琦琦和朱明理在內,都是從陳舟這裏借教材。
因此,他完全不看好陳舟。
點開顯示屏上的背包圖案,看了一眼靜靜躺著的錯題集。
一般楊依依會把物理教材遞給陳舟,而陳舟會把自己的數學教材給楊依依。
「錯題集(唯一性,升級完成度:90%),自動記錄宿主當前學習中的所有錯題。」
陳舟明白趙琦琦的意思,笑著說道:「大學四年呢,總能學完的。」
陳舟雖然感嘆升級真難,但也期待著錯題集升級之後的模樣。
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想,陳舟已經制定了新的學習計劃。
馬上就是陳舟大學生涯的第一個十一黃金周假期了。
「那我們倆進度一樣。」李禮點了點頭,又說道,「陳舟,說實話,我雖然不像趙琦琦他倆覺得你跟我們有什麼區別,但是你的自學能力,真的出乎我的意料。」
這兩個地方也成了他們兩人在燕大去過的最多的地方。
見到陳舟,趙www.hetubook.com.com琦琦問道:「陳舟,你感覺今天的課怎麼樣?」
趙琦琦:「好吧……大學四年,看來你是做好長期打算了……」
兩個人在保證各種課程學習的同時,互換教材學習,有不懂的地方再互相詢問,互相請教。
「不準備回家了,來回也麻煩。而且我更喜歡在燕大自習。你呢,也不回去吧?」李禮說著,看向陳舟。
陳舟回到寢室,趙琦琦三人倒沒打遊戲,而是在討論今天的第一節課。
「還可以。」朱明理看著趙琦琦說了句。
在今天上午課程結束,趙琦琦和朱明理兩個人就各自回家了,下午已經沒課了。
退出系統空間,陳舟看了眼宿舍,還剩下李禮沒有回家。
李禮沒說話,只是指了指陳舟的書桌。
而這100多年裡,隨著數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難有人可以在數學上做到全面,更多的人會選擇一個方向進行學習,研究。
因為燕大的新生軍訓在大一升大二的那個暑假,所以他暫時不需要考慮軍訓的因素。
陳舟回道:「那就課後多花時間。能進數學系和圖書的同學,底子再不行,也不會差到哪去,肯花時間,能追上來。」
有著精神藥劑的輔助,再加上陳舟自身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陳舟完全沉浸在這種學習節奏之中。
朱明理不說話了。
所以,他決定利用十一假期,爆肝沖一下錯題集的升級。
「李禮,你十一有什麼安排嗎?也不回家?」陳舟下床,走到正看書的李禮身後。
趙明理說完,看了陳舟一眼。
陳舟沒明白趙琦琦的意思,照實說道:「進度很快,課上抓住重點倒還行,要是課上重點都抓不住,那課後估計得花不少時間。」
趙琦琦想了想,則說道:「話是這麼說,可如果底子不行,再怎麼抓重點,也依然跟不上進度。」
倒不是他看不起陳舟,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對於數學和它的應用具有全面知識的最後一個人,是20世紀初的龐加萊,距今100多年了。
陳舟明白了,敢情三人在討論的是保送生和高考生的差距,他笑了笑說:「也只是相對來說。」
當然,陳舟花在數學上的時間遠遠超過他花在物理上的時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