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劍指漠北

這時,親兵肥頭一路小跑來到李績的面前,啪哧一聲跪地叩首:「報,主公,那位少爺已經帶到。」
周媽一聽李績的話,心裏驚嘆,世間倒有這麼巧合的事。
三百名鼓手,奮力擂響戰鼓。
「老師,我的行李全部搬出來了,已經放在城守軍的軍營里。我還是不去了。」
周媽再笑,「王爺,請放心,忘憂閣的姑娘,只要王爺看中的,我會和頭說去。」
王家大院。
「老太太,郡主和公子都是為國而戰,況且這次是靖王爺親自帶隊,不會有事的。別難過。」丫鬟海棠在一旁安慰道。
一陣陣花香隨著秋風送爽,一路飄進房間里。給寂寞的氛圍帶來點點生機。
李績看著軍容齊整,戰刀霍霍的中路軍,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王媽忙忙彎腰施禮,滿臉的賠笑。
李績看到魏徵有氣無力的樣子,從身上的口袋裡拿出一瓶藥丸。又拿出一個藥方一併交給魏徵。
李績心裏發笑,你小子就這麼大的心胸,哦,在忘憂閣碰了一鼻子灰,這就記恨了。
「那就好好教訓這幫狗日的。狠狠打唄。」
「好,都到齊了嗎。」
李績一擺手,斥責道,「去去去,你們都是老婆子了,還拿我這個門外漢開涮。你老也不正經,我給下屬介紹對象,我能先看什麼?你們這些老太婆無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亂。」
不過,從前世的史學資料中可以查閱到關於這部書的零碎信息。
「唉,你我之間嗎,情同手足。雖然不是一族兄弟,但是勝過親弟兄。你安心治病,其餘的就別操心了。人與人之間,哪能處處都講什麼恩恩相報,一定不要掛在心上。」
「唉,這太子的心智還需要歷練啊。」
「王爺,你快一點安排車輛,護送我回京城去。我要向皇上復命。另外在徵求一下皇上的意見,我會把他的意見安排人記下來,轉抄與你。」
「哎呦,越說越下路了,王媽,你昏頭了,你這麼大歲數,王爺可不敢勞累你。」
「拿著吧。還嫌錢多扎手嗎。」
李績感到魏徵的手,越來越用力,四隻手緊緊相握,久久不願意放下。
海棠彎腰施禮道:「郡主請放心,我一定安排好。」
「王爺,我家就住在忘憂閣的前樓,雖然房子有點舊,不過上班方便。我閨女給駙馬爺家當丫鬟。不過,沒有賣給王家。」
李績正在看著《群書治要》的第一卷書稿,忽然,門口傳來周媽的聲音。
李績恍然大悟,這個桂子,不就是昨夜他見到的那個綠衣姑娘嗎。
「桂子。就是三秋桂子的意思。」
等所有將領離開,李承乾走到李績面前,彎腰施禮,「謝老師栽培。」
王麗質被同安公主說得掉落眼淚,心道,是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兒行千里母擔憂。媽媽,怎麼不難受呢。
由此不難推知《群書治要》對於唐代帝王之室的影響。
「王爺,還有一件奇事。姑娘的那個地方……」
「諸位,都坐下來說話。」
李績雙手摟抱著魏徵,渾身顫動,抽搐不已。
「太子身先士卒,親力親為,是我們的楷模!我們身邊的榜樣!」
北境之戰,已經箭在弦上。
李績看著溫順虔誠的太子,心裏一驚,這小子轉變的這麼快。簡直和早上的李承乾判若兩人。奇怪了,禁閉就這麼可怕。
……
李承乾在一側的椅子上坐下來隨手翻閱。
「你https://m•hetubook.com.com就別忙自責了。這次我任命你當右路軍的司令,你心中要有數。論資歷,論戰力,還排不上你。你的表姑也參加了這次戰役。你要好好的向她學習。」
第三部分是諸子百家,包括《曾子》《墨子》《老子》《列子》《文子》《孫卿子》《六韜》《孫子兵法》等48種,涵蓋了儒、墨、道、法、兵、雜家等諸子百家。
「王爺,你日理萬機,心系家國,別老是擔心我……」年邁的魏徵已經泣不成聲。
四位隨從,紛紛下馬勸慰。
魏徵幾乎耗盡了畢生的精力,牽頭編纂了這部曠世奇書。
李績知道,至於《群書治要》對後世的影響,由於缺乏相關的史料,難以做出準確的判定。
……
李績看了書目,內心感嘆,「玄成如此治學嚴謹之人,在大唐可謂是獨樹一幟。他乃大唐的財富。更是一面鏡子啊。」
第一部分是經,節選了《周易》《尚書》《毛詩》《春秋左傳》《禮記》《周禮》《周書》《國語》《韓詩外傳》《孝經》《論語》以及《孔子家語》等12部儒家經典。
在13世紀,日本鎌倉幕府第五代武將軍北條即時,因其「好居書籍」,發現《群書治要》手抄本后,「請諸中秘書寫以藏其金澤文庫」,此書後來歸德川家康所有。
說了半天,不是手,就是腳的。答非所問啊。
王麗質見同安公主抽曀不止,忙忙笑道:「媽,我又不是第一次出征。再說了,這次皇族裡也有不少人參戰。你就別擔心了。」
後面,五六匹戰馬緊緊跟隨。李績把魏徵送到并州城外的晉祠渡口,下馬與魏徵相擁。
「你這丫頭,你這一走就不只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媽媽心裏難受啊。」
「聯勤保障戰隊即刻起向朔州進發,午時三刻,所有參戰主力部隊,向指定戰域開拔。」
記得一次在京城的長安區,有幾個二流子看見王麗質在街上閑逛,一個個就像饞貓一樣,尾隨她。
「說吧,你說了,我也好再做安排。」
李績抬頭看見忘憂閣院子里一簇簇不知名的小花忽然綻放。
李承乾一聽周媽是來彙報梅斯姑娘受傷情形的,趕忙站立起來,將幾本書包好,「靖王爺,我先走。我去演武場檢查一下軍隊集結情況。」
「打,那是必須的。皇上已經下達作戰命令。」
按照皇上的統一部署,各路大軍已經在指定區域完成新兵應徵,戰前動員和物資籌備。
沿線的百姓含著熱淚,目送這支神勇的戰隊,漸漸遠行……
馬車出了城門,沿著晉陽迎賓大道向西南賓士。
「王爺,老嫗我檢查的可仔細了,我敢拿性命擔保,那姑娘是塊完璧。」
等魏徵遠去,李績站在古渡口的涼亭里,看著逝去的汾河水,心裏升起一陣酸楚。
……
「哦,真是緣分啊。」
「什麼,王爺你說這位李姓少爺是太子?」
「太子御駕親征,馬到成功!」
李績看著李承乾面色羞紅,一路小跑出了忘憂閣。
由於此書的編纂主要是為大唐執政者提供資政指南,李二僅將其分賜給太子及部分大臣。
車上摞著一袋袋糧食,大餅,還有成袋的布鞋。
李承乾跟著李績回到忘憂閣,一路上低著頭,也不與他人打招呼。
此時,轅門外三聲炮響。
相當於是內部參考讀物和-圖-書,流傳範圍頗為有限,再加上唐末戰亂頻繁,因此在宋初即已失傳,《宋史》亦不見記載。
十個八個漢子,別想近身。
來到魏徵的房間里,李績指著書架上的書籍,抽了幾本交給李承乾。
遠遠的看見李績一身金甲,頭戴紫金簪纓戰盔,騎著一匹棗紅戰馬,威風凜凜。
宇成、簫進、李嘯天等人簇擁著李績走進聚義廳。
李績把魏徵扶上馬車,又和宇成以及四名親兵一起騎馬沿途護送。
「那好,集結好,就立即開拔。我在朔州等你們。」
直到21世紀初,《群書治要》才受到國人的關注。
李績長舒一口氣,面上露出笑容來,連聲「哦、啊的。」
時屬中秋,這些不知名的野花,竟然頑強的在秋風裡綻開花瓣。
大軍開拔到忻州定襄城外,王麗質忽然大叫起來,「王爺,你快看!」
李績理解魏徵的所思所慮,輕聲安慰,「玄成,等我從朔州回來,我就組織人員編審書稿,儘快審定完畢,我一定實現你的夙願。」
「見過面,沒說過話。」
王媽順杆子往上爬,「只要王爺不嫌棄,燒點湯湯水水的,洗洗刷刷的,我老婆子手到擒來。」
「哦,你們的任務完成了?」
既然說過給宇成介紹對象,再稀奇,也不能拿回來重說。
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拉著平板車,有的用牛拉,有的用驢拉。
「我介紹一下,這位白袍少年,就是當今太子神武將軍李承乾,大家歡迎!」
她往李績跟前靠近一步,忽然一陣大蒜的味道撲來,李績忙用手掩住口鼻。
「轟!」
「好,那就讓他進來落座。」
不一會,馬車到了。
「怎麼樣,說說梅斯的情況吧。有無大礙?」
他正色道:「回去到魏公的房間去,我有事安排。」
周媽笑嘻嘻的說道:「我和王媽已經仔細看過姑娘身上的傷了。」
「哦,這就好辦了。幸虧那小子沒得手。」李績腹語道,「等打完仗,就給宇成完婚。」
他多麼想看到這部書的印刷本,只要付諸排印,這部書就能流傳百世了。
「通!」
不一會,親兵胖墩帶著一位翩翩少年,走進大殿。
「我弟弟說,年輕人大都參加了遠征軍,這些上前線的民工大多是老人和婦女。」
在一個小巷口,十幾個二流子上前挑釁,結果被王麗質打得鼻青眼腫。
「我知道,王爺最關心的是姑娘是否被破了身子。」周媽笑笑,朝前又靠近一步,幾乎趴到李績的面孔上。
作為一部節錄選編性質的典籍,《群書治要》共選錄了65部經典,分為經、史、諸子三部分,按照每一部經典分別加以節錄。
「主公,那就下命令吧,我的狼犬戰隊惡犬已經餓了三天了。」
李績從離別的傷感中回到現實,他低聲問道:「宋州的火炮運到哪裡了?」
「保證完成任務。」
他此時就像做賊一樣,灰溜溜的縮著脖子,令人發笑。
一員女將,身穿銀灰戰袍,手拿一對鎏金銅錘,疾步奔到王麗質跟前。
紀律能塑造人,也能改變人。
「哦,叫什麼名字?」
「好,遵命!」
「王爺,認識她嗎?」
王媽在一旁呲啦一笑,「王爺好像看過裏面。」
李績和宇成回到府衙,長使簫進忙忙跑進來報告。
周媽看李績的臉色難看,馬上賠禮道:「王爺,你別生氣,王媽是個粗人,說話不知深淺,滿https://m.hetubook.com.com嘴跑馬車。你大人不記小人怪,算了,等會,讓她家姑娘來陪你說說話,解解悶。」
李績看著時辰不早了,急忙走出房間,「周媽,你和王媽要對梅斯姑娘特別照顧。我回來之後,要是她身上少了一根毫毛,我就拿你們是問。」
李績笑笑,「周媽,這也是你們頭推薦的。我一位府衙公職人員,哪能在意這些桃紅柳綠之事。」
遠征軍就要向北開進,邊關軍情十萬火急。
魏徵聽了李績的話,微微的閉上眼睛,雙手猛地下垂。
李績眉毛一揚,朗聲道,「那好啊。餘生的動作好快呀。我還擔心我的大軍完成調度,大炮不能到位,這下好了。」
「你還有關鍵的地方沒說啊。」
「這幾本都是魏公組織編寫的奇書,你利用打仗的空隙,好好看看。記住了,這都是魏公的心血,可別弄丟了。」
魏徵顫巍巍的應道,「恩公,有你的話,那我就放心了。」他的眼睛就像灌滿了鉛,又一次閉上。
魏徵馬上打開藥瓶,吞服三粒黑色的小藥丸,頷首道:「王爺,我代表全家謝謝你對我的關心。大恩無法報答,我會讓我的子女到你面前答謝。」
周媽抬腳進屋,「哦,這位少爺怎麼出來了?」
「我的下屬,我也不能漠不關心。一個個都成了大齡人,看著,我的心裏也著急啊。」
「是的,王爺,我嘴賤。」
「媽,到軍營里,我就要穿上鎧甲,戴上戰盔。你這梳頭就簡單一些。被費事了。」
周媽說完,笑得眼淚都出來了。李績一愣神,腹語道,「這周媽也真是的,一點事就大驚小怪的。白板又有什麼好笑的。」
所幸者,該書在唐代即已傳入日本,因此得以重見於後世。
「宇成,你小子有福。」
他雙腿一緊,長劍一揮,大聲喊道:「通知各部,加速前進……」
……
「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王媽滿臉通紅,退出房間。
「郡主,主公叫你。」
「轟!」
周媽一聽,面色忽然發白,嚇得一陣哆嗦。「王爺,你聽我慢慢說來。」
「堅決執行命令!」
周媽見王爺高興,笑著在房間里躊躇不前。
正房裡,同安公主面色凝重的給王麗質梳頭,盤頭,插上金步搖。
一輛馬車沿著汾水河畔的羊腸小道,向西南緩緩駛去。
有三個大個子,被她硬生生折斷腿骨,落下終身殘疾。
淚水數次模糊他的雙目。
不過,這倒是奇迹。
「哎呦,王爺,你剛才不是給過了嗎。你看,你又給錢。我真的走運了。」
「報司令,中路大軍全部集結完畢,主公的親兵營、神機營也都整裝待發。」
「是啊,打一場跨境之戰,需要軍民聯手。每一場戰役,都離不開這些可愛的人大力支持。」
「周媽,你是經驗豐富的老人了。為啥不說重點,凈說一些枝節部位來糊弄我。」
李績看看晉祠渡口滿眼秋色,頓生無限哀愁。
他提高嗓音,看著宇成,「宇成,即刻通知後勤保障戰隊大部今日午時,提前向朔州出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讓王定襄務必在四日後,完成在朔州臘河谷集結。一場死戰,就要打響。走,回府衙。」
「哦,那是那是。王爺居廟堂之高,當然應該放眼全局。這些當紅娘的小事,還是留給我們這些老嬤嬤來做。」
這就是《群書治要》金澤手抄本,現藏於日本宮內廳書林部,已www.hetubook.com.com闕第四、卷十三、卷二十等3卷。
「恭喜王爺,姑娘除了手腕、小臂、小腿的部位有一些掐痕和淤青外,面部和手腳都沒受傷。」
「離大軍開拔還有一段時間,你跟著我到忘憂閣去一趟。」
李績從桌子底下的小盒子里,拿出一把碎銀子,遞給周媽。
「主公,集團軍的首領都已經集結待命,咱們還是回去吧。」
王麗質將毒蠱暗器錦囊跨在肩上,一抬腿,身形一晃,人影隨即消失。
王麗質見到李績,啪哧一聲單膝跪地,朗聲道:「報主公,中路大軍集結完畢,請指示!」
她來到演武場,各路大軍已經順序出發。
「殿下,要謝,就謝謝魏公吧。他人已經返回京城了。我看,他的身體令人堪憂啊。」
「太子好樣的!」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王爺,軍務繁忙,我也不打擾了,你回去吧。」
《群書治要》重點節選了其中有關帝王、臣子的事迹,以及諫言、奏書等,體現了「以史為鑒」的編纂目的。
人們忽然聽見一個嚴厲的聲音傳來,「將士們,大戰在即,我們的大軍馬上既要開拔。下面,我宣布這次大兵團作戰命令。」
「諸位首領,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漠北草原有一支鐵蹄勁旅,正瘋狂的進攻我大唐領域。東突厥的首領逃的逃,敗的敗,投的投,已經被薛延駝打得潰不成軍了。」
「玄成,我的好弟兄,多保證。等我徹底擊潰薛延駝,我就會去京城看你。」
李承乾趁機微笑道,「王爺說得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即改,我一定接受前輩的教誨。」
「玄成,路上口服即可。回家后,按照這個藥方抓藥,安心靜養。絕不可再熬夜,你太勞累了。」
宇成應道:「報主公,一百零八門遠程大口徑加農炮已經運抵桑乾河東岸,在大同軍一帶嚴陣以待。」
他看著周媽爛漫的樣子,自己也跟著笑了起來。
可見編纂者是把儒家思想作為治國最重要的思想放在首位。
第二部分是史書,唐以前只有「五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和《晉書》。
李承乾彎腰點頭,面帶羞愧之色,「老師,我內心有愧。我對不起他,沒能領會他的教導。」
「當媽的,我的心放不下。你爹去南方了,你和你弟弟都參加了遠征軍。我一個老婆子孤零零的守著這麼大房子,能不難受嗎。」
各位首領義憤填膺,場面一片嘩然。
「靖王爺,各路首領已經等候多時,就等你訓話。」
各位首領紛紛起立,向李績問候。
魏徵在身體每況愈下的情況下,親臨并州,把《群書治要》的底稿交給他,李績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哎呦呦。真是變了。還是王爺教育有方啊。」
「老師,我記下了。」
「媽。你保重,隊伍就要出發啦,我走了!」
「通!」
李績也在楠木椅子上坐下,開始仔細的查閱史料和《群書治要》書稿。
順著郡主手指的方向,李績看到大道旁,田埂邊,一隊隊民工車隊正在向朔州行進。
周媽往後退了一小步,詭譎的一笑,「姑娘的肌膚光滑無毛。手感細膩的讓人眩暈。腋下無異味。吐氣芬芳。似乎空谷幽蘭。」
「玄成,你歇歇,咱們再將這部書稿需要改動的地方,再斟酌一下。弘文館的人手若不夠用,我會從東都學府調人。你放心,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心愿,這是所有參与編纂和_圖_書人員的心聲,更是皇上的心愿。」
「轟!」
「大家靜靜,我宣布,神武將軍李承乾任右路軍兵馬大元帥,任命宇成任左路軍兵馬大元帥,任命王麗質為中路軍兵馬大元帥。任命王定襄為聯勤保障部隊司令官。」
「王媽你回去看看,桂子回來嗎。順便熬一些好東西,給王爺補補身子。你家離得近,以後王爺缺缺斷斷的,你也長個眼。」
另外,李蘩《和鄴侯家傳》中也記載,唐僖宗問:「『朕欲知有古政理之要,而史籍廣博,卒難尋究,讀何而可?』答曰:『昔魏徵為太子略群書之言理道者,撰成五十卷,謂之《群書理要》。』」
李績看著長蛇般蜿蜒不絕的民工車隊,感動得熱淚盈眶。
據宋代王應麟編撰的《玉海》引用《集賢註記》一書上記載:「天寶十三載十月,敕院內別寫《群書政要》刊出。」
「拿去買件衣服穿,這是單獨給你的。可別給王媽說。」
「我姑姑那是巾幗英雄,老師請放心,我一定虛心請教。」
李績一聽,有點煩躁。
李績給親兵吩咐好,便於魏徵施禮,二人揮淚而別。
同安公主還是一絲不苟的梳著,直到滿意為止。
「出發前,媽媽再給你梳梳頭。」
20世紀90年代,中國原駐日本大使符浩通過日本皇室成員獲得一套天明版《群書治要》,回國后交由呂效祖先生點校,先後於2004年和2011年出版了《群書治要》點校本和《群書治要考譯》。
李績哈哈哈大笑,「周媽,你可真會繞彎子。姑娘長得好看,又沒藏哪去。大家不都看到了。」
「好,分頭準備。」
「你別誤會。我是說我的屬下,那些沒有成家立業的將領,他們需要關心和愛護。」
等大家入座,李績忽然面色一沉,聲若洪鐘。
一陣大雁的叫聲傳來,李績知道此時正是鴻雁南飛的季節。
從前世的史料中得知,這部奇書《群書治要》的流傳亦頗具傳奇色彩。
「王爺,快打吧。弟兄們的肺都快氣炸了。」
李績話音一落,黃河戰鼓瞬間發出如驚雷般響聲。
「王爺,你的眼光真的不錯。忘憂閣里梅斯姑娘可是個頭牌,如今卻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真是難能可貴呀。」
「哦,你可別亂說了。小心你的舌頭。」李績厲聲斥責周媽,「不該問的,就別伸長脖子瞎問。」
忽然,人們聽到一聲厲喝:「全體都有,向朔州前線進發!」
晉陽城外,旌旗獵獵,戰馬長嘶。
「海棠,我出門期間,你要好好照顧媽媽。另外,通知王家班扈從,加強日夜巡視,發現可疑人員,要即使緝拿報官。」
「通!」
《群書治要》在日本的流傳亦頗為曲折,這也導致其版本眾多並出現缺佚。
「唉,人家已經認錯了。知錯必改,就是好少年嗎。周媽,可不要門縫裡看人,把李少看扁了。」
李承乾早有耳聞,這個姑奶奶家的表姑王麗質,雖然是個女孩,平日里弱不禁風的,一旦到了戰場,那就是一頭母獅子。殺人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李績的話音一落,首領們議論紛紛。
「我弟弟說,這次支前民工從河東各個州縣自發的過來,總共有二十萬人之多。」
「王爺,看書呢!」
周媽面色燦爛,一拍手,笑道:「老嫗記下了。」
城防司令官宇成,牽馬在一旁靜靜的等待,他目睹主公的酸心之狀,內心恰如刀絞一般痛楚。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