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劉昱肯定是不可能甘心讓出魯郡給力子都的,力子都也肯定是不可能會肯看著魯郡這麼一塊膏腴之地被劉昱佔住的。也就是說,他倆之間有關「魯郡」的矛盾現已是不可調和。
「張公,你覺著董憲怎樣?」
這傢伙是來摘桃子的!
「張公,我不瞞你,你之此見,正與我同!可是張公,我若不引兵還魯,萬一劉將軍真的與力大帥打起來了?劉將軍定非力大帥敵手,他一旦戰敗?……任城與魯郡唇齒相依,如是劉將軍失了魯郡,只憑我部現有之部曲,任城現下的局面再好,咱們只怕也是維持不住了啊!不僅維持不住,更甚一步,咱們在任城只怕都將會站不住腳了。又該如何是好?」
卻騶縣為何頑抗不降,如此難攻?這乃是與城中一人有關係。
力子都的命令很簡單。
看完,顧不上冷了,他面色微變,說道:「郎君,不可還魯!」
一則,董憲部曲不少,經過擴充,現已有五千多人;二則,他在力子都帳下各部從事中的聲望不低;三則,他雖未公開說,可劉昱、曹幹等早能看出,他已是改投到了徐宣、謝祿的帳下,背後有樊崇部的義軍為其靠山,以此三條,他的「分量」的確足夠。
這個姓韋的,便是他父子的後人。
劉昱、陳直、劉小虎、周通等連著議了一天多,議出了一個對策出來。
張曼說道:「郎君請試想之,力大帥若是在這個時候,聽說了郎君引部主力還魯,他會怎麼想?他一定會認為,這是劉將軍打算集中兵力,與他來一場『爭魯』之戰!那麼,他又會怎麼做?他就又一定會再調別的從事,亦率部入魯!敢問之,是劉將軍能再調的部曲多,還是力大帥能再調的部曲多?甚至力大帥別的從事部都不用再調,只再把南成的蕭從事部、費縣的從事部調入魯縣,那其部兵力就已能遠遠超過劉將軍部!是郎君就算應劉將軍此令還魯,亦無所用,且反會更激化矛盾。因是,郎君,劉將軍此令,萬不可從!」
張曼慢慢地撫摸著鬍鬚,想了一想,說道:「妙哉!若得董憲為盟,不僅分量足夠,而且定能引起力子都足夠的忌憚!……只是,董憲會願與劉將軍為盟?劉將軍又會願與他為盟么?」
「主要矛盾?……郎君曾與我講過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不錯,以此理論分析之的話,劉將軍、董憲兩人目前所面臨的主要矛盾,確然都是與力大帥的矛盾。」
「正是!」
力https://www.hetubook.com.com
子都的命令已下,丁敬、譚襄兩部估計這會兒已在來魯郡的路上,麻煩已經出現,該怎麼解決,還是得好好地想辦法才行。只靠拍案,只靠惱怒,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聽了曹幹的話,他微微點頭,說道:「郎君所言甚是,這個矛盾,要想化解怕已是不能。」
送張曼出了帳,在帳外,曹幹一直望著他所坐的車子消失於雪下的營道轉角,乃才還帳。
張曼也知這點,不作推辭,當即應諾。
「我想到的辦法就是,從外部尋找助力。」
張曼說道:「郎君已有對策?郎君請說,我洗耳恭聽。」
不管怎樣吧,雖是打到後來,調上了孫盧、劉英兩個大部,三四千人沒日沒夜地圍攻了小半個月,一通苦戰,損失不小,但騶縣總算是已被攻克,整個魯郡已被他完全的拿下,劉昱的心情還是相當的不錯。唯是又不意,便於他給曹幹來此令的日前,力子都的一道令下給了他!
張曼說道:「此個矛盾,我指的是劉將軍與力大帥之間現在圍繞『魯郡』而產生的矛盾。」
也好辦,陳直建議劉昱「稱病」。
可問題卻是,高明是一回事,如張曼所慮,董憲、劉昱雙方,他們彼此間會有互相結盟的意願么?他兩人會願意結成盟友的關係么?這確實也是一個問題。
力子都所舉出的這兩個原因,看來是入情入理。
其次,力子都已遣丁敬、譚襄率部入魯的這個命令。這個命令該怎麼解決?召劉昱去郯,劉昱可以稱病,丁敬、譚襄率部入魯,這就不是「稱病」什麼能解決的問題了。
——丁敬,即是力子都的那個帳下猛將「丁從事」。
曹幹說道:「主要矛盾相同,有了結盟的基礎,這隻是最基本的。欲使兩邊成功地達成盟約,尚非得需一見識高遠、能為雙方辯陳利害的良士奔走為說不行!張公,此說客或是非公不可!」
由是,有了今日劉昱給曹幹來的這一道軍令。
「激化矛盾?」
「對,劉將軍與力大帥間圍繞『魯郡』的矛盾雖是已難從正面化解,但是張公,只要劉將軍能夠找到一個分量足夠的盟友,從而使力大帥產生一定的忌憚心理,那是不是至不濟也能從側面『化解』這個矛盾?」
除了張曼,確是沒有別的合適人選。
軍令前邊大略述說了力子都已遣部來魯的事,後邊令道:「留王敬曲屯任城,汝引余部還魯」。
兩句話,包括了兩方和_圖_書
面的內容。
在給曹幹的這道軍令中,劉昱轉述了一下力子都的這道命令。
風雪凍人,劉昱來令驚人。
可只要不是傻子,誰都能看出力子都這兩道命令的真實目的。
「先生請詳細說說。」
騶縣的歷史名人不少,孟子家在騶縣,「孟母三遷」就發生在騶縣,戰國時憂國不嫁的「漆女」也是騶人,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搬到了騶縣,然若論家族最為顯貴的,當數韋賢、韋玄成父子。韋賢和韋玄成是前漢時人,父子二人皆位至丞相。因為他父子兩人俱是因通經而位至的丞相,齊魯間還為此留下了一句有名於後世的諺語,即「遺黃金滿籝,不如教子一經」。
張曼說道:「從外部尋找助力?郎君之意,是尋找盟友?」
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子辛辛苦苦,浴血奮戰,打了這麼久,死傷了這麼多的部曲,終於把魯郡全境打下來了,你個力子都,在老子打魯郡各縣的時候,一點支援沒有,此時卻來搶奪?劉昱看到力子都的這道命令之當時,怒不可遏,當真是氣不打一處來,當場就拍了案。
張曼拿住軍令,坐下來看。
董憲的這個盟友人選,委實是比城頭子路、劉詡這兩個盟友的人選高明太多。
拍案是拍案,惱怒是惱怒。
董憲當初著實把他欺負得不輕,每回想起當初在董憲帳下的日子,劉昱就切齒痛恨。劉昱年輕氣盛,擺脫了董憲的控制后,基本上就沒再和他有來往,即使有來往時,也從沒有把董憲視為「故主」的恭敬態度,則於此時,他會肯忍氣吞聲,低三下四的轉頭去求董憲么?
曹幹說道:「主要矛盾相同,這就有了他兩邊結盟的基礎了。……張公,我有一事想要托你!」
——「不僅維持不住,咱們在任城只怕都將會站不住腳了」,此是實情。站不住腳,不是因為擔心任城當地百姓的反抗,曹幹主要擔心的是力子都。魯郡如果被力子都得下,他作為劉昱的部屬,力子都焉能再容他留在任城?必會遣兵來取任城。
一句話是,令劉昱前去郯縣進見;一句話是,他已遣丁敬、譚襄各引其部赴魯縣。
先說董憲這邊。
曹幹也有這點憂慮,他摸著短髭,說道:「劉將軍和董憲兩人間,存有心結,要想促使兩方結盟,或許不太容易。不過張公,以我之見,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就他兩邊來說,他兩邊現下所面對的主要矛盾,都不是對方,都是力子都!」
張曼話說的有hetubook•com.com點急,他頓了下,組織了下語言,說道:「不可還魯,不止是因為當下任城、東平郡郡南三縣的局面,咱們剛剛打開,若於此時引部還魯,將會前功盡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並且更重要的,也是因為郎君若於此際引部還魯,必會越發激化矛盾!」
——這也是為何陳直、周通在提議外尋盟友時,沒有向劉昱言及董憲的一個原因。
他兩人之間的隔閡、「舊怨」太深,怎麼看,都是很難結成盟友的。
曹幹望了望帳外紛飛的雪花,嘆道:「這麼冷的天,雪下不停,勞張公奔波,我心實不忍!」
張曼沉吟稍頃,撫須說道:「郎君,如我適才所言,你現在就算是引主力——莫說引主力了,便是引咱們整部的部曲,還回魯縣,該打不過力大帥,還是打不過;魯郡該被力大帥佔下,還是被力大帥佔下。眼前之要,依我之見,不是回魯,而是當設法化解……」
「張公,這是我剛收到的劉將軍的軍令,你看一看。」
再說劉昱這邊。
「此事若成,皆賴公之高能;事若不成,候公返回,我再與公計議。」
在帳外,他立了立,由田屯、褚交幫他把落在身上的雪打了一打,脫去鞋履,這才進帳。
第一件事且先不說,第二件事,力子都遣丁、譚兩部入魯。
他話到此處,略作停頓。
「劉詡和城頭子路的分量都不太夠。他兩部現盤踞在東平郡北、泰山郡西一帶,與魯郡、徐州都並不接壤,即便是得了他兩部為盟友,遠水難救近火。」
曹幹等了下,見他仍沒再開口,問道:「張公,你想說的是不是,眼前之要,是當設法化解劉將軍與力大帥的這個矛盾?」
特別頭一個原因,打楚國的時候,魯國這個位置可以成為策應力子都主力的一個進攻方向,更是令人無可反駁。——畢竟,當初劉昱提出打魯國時,一個重要的緣由就是打下了魯國后,他可以從魯國此地出兵,協助力子都攻楚。至於第二個原因,聽來則儘是對劉昱的照顧之情。
張曼也正是想到了這點,所以話沒說完,就停了下來。
諸人商量來,商量去,得出了兩個辦法,一個是在外部尋找盟友,如已經取得聯絡的城頭子路、劉詡兩部,再下些功夫,或就可以成為劉昱的盟友,一個是召曹幹率其主力還魯。
「張公,我剛在等你來時,想到了一個辦法,只是不知行不行?」
陳直分析得很對,可是力子都召劉昱去郯縣的命令已下,劉昱不去www.hetubook.com.com的話,該怎麼說?
如果劉昱能和董憲達成盟約,兩下成了盟友,則這魯郡,力子都還真是極有可能雖有心搶佔,然不得已,亦只能暫熄此心。
力子都現已正式把郯縣定為了他的「駐蹕」之所,召劉昱去郯縣的原因是劉昱把魯郡打下來了,打得不錯,他要當面給劉昱賞賜。令丁敬、譚襄率部入魯的原因,力子都做的解釋是,首先,魯郡南界鄰著楚國,他已準備對楚國用兵,是以先遣丁、譚兩部到魯,候他攻楚國時,丁、譚兩部就與劉昱部從魯國這個方向,向楚國同時發起進攻;其次,魯郡這個地方,北邊鄰著泰山郡,西邊鄰著山陽郡,這兩個郡的郡兵都是「兵強馬壯」,只靠劉昱這一部部曲,劉昱恐怕守不住,言外之意,他派丁、譚兩部入魯,也是為了幫助劉昱守境。
劉昱同意了陳直的建議。力子都的這第一條軍令,算是得到了解決。
打下魯縣以後,劉昱先穩定城內,建立統治,隨後分兵進攻魯縣北邊的汶陽、卞縣,以及南邊的騶縣三縣。
一手把劉昱叫來郯縣,使劉昱部中無首,一手把丁、譚兩部遣入魯郡,趁機把魯郡搶佔。
張曼問道:「如此,郎君以為,最宜當尋何部為盟?」
張曼撫摸著鬍鬚,說道:「郎君以為,尋誰來做盟友才算是『夠分量』?子君前時自劉詡回來后,他說在劉詡營中見到了陳獲,劉詡現擁眾一兩萬,他的分量夠么?」
此人倒也不通兵法,可就是一味的堅持抵抗,他用「漆女憂國」的故事激勵城內的士民,其人在騶縣名聲甚高,由是滿城吏卒在他的影響下,頑抗不休。城破以後,這位姓韋的被俘,依然是不肯投降,劉昱沒法,最後只好把他殺了。——話到此處,不妨多說一句,把這個姓韋的殺了后,劉昱頗是鬱悶了一陣。想他劉昱,已經打出了「光漢將軍」的旗幟,此姓韋者,系前漢丞相之後,卻居然不降,頑抗到底,不是天命仍在漢,民心思漢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是陳直給他做了開解,與他說世間士子,總有忠義者,亦有愚昧者,他方才鬱悶稍解。
汶陽、卞縣畏懼劉昱部眾的聲勢,沒怎麼抵抗就都投降了,不意騶縣一直不降,頑抗不已。
不得已的時候,只能試試和丁敬、譚襄火拚!——換言之,試試和力子都反目成敵!
通過王丹的路子,劉昱擺脫了董憲的控制,入了力子都的眼,成為了和和_圖_書董憲一樣的力子都帳下的一部從事。這在董憲看來,劉昱此舉,不折不扣的是「背叛」的行為,背叛了他,投奔了他的「敵人」。這種心態下,董憲會肯與劉昱結盟?會肯于劉昱危急的此時,幫助劉昱么?
不多時,張曼穿著厚袍子,披著大氅,揣著暖爐來了。
「尋找盟友」也好,「召曹幹率主力」還魯,這都是陳直他們做了最壞的打算。
曹幹認為城頭子路、劉詡不夠分量的時候,張曼約略就猜出了他的意思,只能是董憲了。——不錯,周圍最大的義軍是樊崇部,可憑劉昱,他有什麼資格去和樊崇做盟友?
「郎君請說。」
想了好一會兒,他令田屯:「去把張公請來。」
首先,力子都召劉昱去郯縣的這個命令,陳直以為,那是絕對不能聽從!這個命令若是從了,劉昱要是真的去了郯縣,就有兩個結果在等著他。一個結果是,丁敬、譚襄到后,劉昱身為部率,不在魯郡,其部部曲定然軍心不定,上下慌亂,魯郡勢必將會被丁敬、譚襄奪去;一個結果是,甚至劉昱本人也再回不來其本部了,力子都可能會把他扣下。
還到帳內坐下,曹幹令褚交:「請王軍侯來。」
他與力子都不和至極,他現下駐兵之所在是沂平郡北部的祝其、利成兩縣,距離郯縣很近,二百來里地,若是兵向郯縣,數日可至,憑此兩點,他也的確能引起力子都足夠的忌憚。
張曼起身,笑道:「行車雪下,賞沿途雪景,此人生快事,效若魯仲連,消弭兵革之災,為劉將軍、郎君排患釋難,此更人生快事!郎君,我今天收拾一下,明天就啟程出發!」
魯郡、徐州周邊,大股的義軍總共就那麼幾支。
看罷了劉昱的這道軍令,曹幹半晌沒有出聲。
曹幹摸著頷下短髭,說道:「張公,這個矛盾怕是無法化解。」
劉昱仗克魯縣之大勝,志得意滿,原本以為,騶縣不降,打就是了,魯郡全郡已入他手,單獨一縣,能堅持多久?卻沒料到,騶縣一場攻城仗,打了小半個月,最終才因城內糧盡,他方將騶縣攻克——攻克騶縣的時候,已是曹幹率部到任城的一段時日後了。曹幹前些時,曾經收到過劉昱的一道軍令,那道軍令便是與攻騶有關。那時,劉昱尚未把騶縣攻下,因見騶縣難攻,故欲令曹幹遣部至騶,相助攻城。這真是半點也不體諒曹幹,曹幹當時剛率部到任城未久,怎麼能分兵至騶,去幫他攻城?曹幹講述了自己面對的客觀情況,委婉拒絕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