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諸部大帥圍繞「四方率」的提名,具體來說,就是「四方率」的這四個「方率」都應由誰來任,展開了一番討論。——各部大帥的實力都是在明面上擺著的,這四個人選其實也沒什麼值得討論的,沒過多時,四個「方率」就定了下來。分別是:東方率力子都、西方率爰曾、北方率選定是了逄安、南方率劉昱。劉昱得償所望,喜不自勝,視線不覺轉向了台下南邊豎立著的他的大旗,黃色的旗面迎風招展,「柱天都大將軍」幾個墨字如似斗大!
他要獻何議?不用他說,樊崇也能猜知。樊崇說道:「將軍欲獻何議?」劉昱說道:「樊公,我所獻之此議,便即是日前已向樊公獻過的『四方率』此議!據聞言說,莽逆所謂的『討伐』我等之兵,數日前已出關中,至多旬月,必就能抵徐、兗,既是為能更好的于徐、兗之四面,宣揚樊公之威德,也是為能更好的抵禦即將到來的莽兵,在下愚見,『四方率』之設,皆必不可少矣!此在下之愚意敬獻,能否得用,尚敢請樊公定奪。」
卻說世上沒有不漏風的牆,何況劉昱為促成「四方率」此議,走動甚勤,消息早已傳出,曹幹也已知曉。私下與從行到莒縣的諸將議論,諸將中頗有不滿劉昱作為者,或有言道:「我等與劉將軍本是一家,今雖各佔一郡,亦該當同氣連枝,郎君待他,素來禮敬,無論大小事宜,無不都提前通報他知,卻『四方率』此議,劉將軍非但未有提和_圖_書前與郎君通氣,且近兩日來,他先後拜謁爰大帥、力大帥等,與爰、力諸大帥計議此事,而偏不來與郎君商議,實是自遠疏於郎君,如似視郎君如外人矣!」
曹幹並不以為意,劉昱的性子他是再熟悉不過了,劉昱這麼干,一點不讓他感到意外。唯是「四方率」之此議的本身,曹幹思之再三,亦不得不承認,確然是一個不但甚有利於劉昱,並且有很大的可能性,樊崇縱然不願,最終也只能被迫同意的計議,稱得上「陽謀」兩字。他不覺也是讚歎:「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樊崇看了看徐宣、逄安等,遲疑說道:「徐公、逄公,公等以為劉從事此議何如?」卻徐宣、逄安等尚未開口,力子都倚坐席上,拂袖笑道:「樊公,我看劉從事的此議不錯!何妨便就聽之?」樊崇說道:「力公以為,劉從事此議可用?」力子都說道:「不止我這般認為,我聽說爰公好像也是贊成。」爰曾原本是沒想這麼快就表態的,被力子都大剌剌的這麼一搞,他沒辦法,只好表態了,說道:「樊公,我也覺著劉從事此議似是可用。」爰曾、力子都,這都是實力派。樊崇再是不很情願,末了也只能如劉昱所料,只好順水推舟,藉著力子都、爰曾的話,同意了劉昱的這個提議。
只說次日下午,力子都的答覆送來,果是如王丹所說,劉昱「四方率」的這個建議的確是好,此議若能得行,不僅是他本人將受益處,力和-圖-書子都等也將受益,故力子都和爰曾一樣,亦是贊成他之此議。爰曾、力子都都已同意,這件事儘管樊崇那裡還無表態,然劉昱等料之,此議之成,必已是十拿九穩之事矣。劉昱轉而甚喜,因力子都輕視的不快,也因此消散了不少。
到至吉時,在五百甲士的扈從下,樊崇也乘車來到。徐宣、逄安等帶頭,爰曾、力子都、劉詡、董次仲、董憲、劉昱、曹幹等等部率,紛紛起身迎接。徐宣是此次會盟的主持,待樊崇登至台上,于爰曾等見罷,諸家大帥又都紛紛落座以後,他長身而立,捧著盟書,高聲說道:
諸將中有不解曹幹之話意者,詢問之。曹幹未做過多解釋,只是說道:「劉將軍志存高遠,趁今會盟之機而提出此議,實不足為奇。他的此個計議如若能成,則自今往後,他便儼然我徐、兗之名帥之一矣,上則僅次樊大帥之位,下則與力子都、爰曾等諸大帥足堪同列!料劉將軍之威名,勢必將會由此遠震。」
樊崇請了諸位大帥起身,請他們重新落座。爰曾、力子都等都回到了席上坐下,卻有一人,未有還坐。此人二十余歲的年齡,披甲佩劍,英氣勃勃,可不就是劉昱!劉昱顧盼諸位大帥,朗聲向樊崇說道:「樊公,今日盟約得定,實是一件大大的喜事。然以在下愚見,盟約定下,固然是好,更重要的卻是落實。為能更好的落實盟約,在下斗膽,敢有一議,獻與樊公。」
他這通說辭,爰曾、力子都等和*圖*書都是提前已知的,因等他說完,諸人陸續起身,向著樊崇紛紛行禮,俱是說道:「從此以後,樊公盟令,無敢不從!」忙活了這麼多天,盟約終成,盟主終於當上,饒以樊崇之本性樸實,也是不免的滿心高興,他向諸率做出承諾,撫須答道:「願與諸公富貴相共!」
劉昱上午來的,直到快中午,力子都仍沒出現,王丹倒是來了。
當然,劉昱的這個計議如果能成,固然是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好處,可同時,他的這條計議,卻勢必也會給他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這個負面的影響,主要指的事這條計議會可能在樊崇這裏造成的影響,「四方率」之此議,有利於劉昱等,卻不利於樊崇,可以想見,樊崇對他的這個提議那肯定是會相當之不滿的!
「王莽篡漢,暴政苛刻,海內沸騰,我等順應天意,從隨民心,因舉義旗。呂母首義于海曲,樊公接踵于琅琊,力、爰、劉、董、董、劉、曹諸公相繼奮武於我徐、兗之東西,現今東國,已是義聲遍布!上敢啟天知,我等所為者,覆偽新之暴,拯萬民出水火也!今以曹幹之倡,諸公之附同,遂于莒縣,大舉會盟,共願舉樊公為盟主。敢以山、水為誓,從此以後,樊公盟令,無敢不從!」
天高雲淡,遠山近水。高台之左近,布列著爰曾、力子都等諸部大帥隨行帶來的扈從虎狼,豎立著他們各部如林的各色旌旗;高台之上,爰曾、力子都等大帥之外,陪坐的還有跟從他們來hetubook•com•com的他們各部的文武臣屬,如王丹、劉永、劉英等等,足容百人就坐的台上,坐得滿滿堂堂,這時若從半空俯瞰,端得是一派盛大之氣象!
回到本部營中,坐入帳內,劉昱余怒未消,忿忿地與劉永、劉英等說道:「力子都輕我,辱我過甚!」劉英勸慰說道:「為大事計,阿兄且稍忍讓。」劉昱遂亦只能按下怒火,這且不提。
今天的會盟議程,本無議選四方率此項,算是插|進來的一杠子。
這些,且都不必多說。
此議結束,按照已定的議程,諸大帥中,又一人起身離席,恭恭敬敬地下揖向樊崇,說道:「樊公,聖人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凡事,宜當名正言順。盟會既成,在下愚見,不可無有美號。」諸人視之,說話之人是董憲。樊崇撫摸著鬍鬚,從容說道:「董三老此言甚是,則以董三老之見,宜當何名為我盟號為宜?」董憲說道:「莽逆篡漢,今之新者,實偽朝也。漢已失鹿,新乃偽朝,方今之世,更始之際。憲之愚見,何不即以更始為號?公為盟主,可稱更始公;至於我輩,都是與盟的盟眾,皆公之屬也,以何為稱、以何為號,則悉遵公之令意。」董憲說完,再拜而退下。樊崇忍不住看了眼坐在諸位大帥末席的曹幹,隨後轉顧力子都、爰曾諸人,笑問說道:「董三老的這個提議,公等以為如何?」
一見面,他就向劉昱賠不是,說道:「將軍,力大帥昨晚喝多了,宿醉難起,讓從事久和_圖_書等了。大帥令我來見見從事。敢問從事,今日前來,可是有事?」劉昱皺著眉頭,把來意道了一遍。王丹聽了,當即應道:「將軍『四方率』此議,真是個好提議!等力大帥酒醒,我就把將軍此議轉稟與他。」呵呵笑道:「照我想來,力大帥定是不會不允將軍此議的!一俟大帥回復,我便立即派人告知將軍。」力子都如今已遠季猛,親近王丹,這回來莒縣參加會盟,故未帶季猛,重要的謀士只帶了王丹一人。聞得王丹這般說,劉昱也知,今日恐怕是難以得到力子都的答覆了,於是勉強應了聲「好吧」,便起身告辭。或許是看在劉昱已得山陽全郡的份兒上,王丹卻是殷勤,不復再有昔日被劉昱求著辦事時的拿捏之態,親自把劉昱送出了營外。
不過,卻話再說回來,成事本就不易,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本來就不能害怕得罪人,哪怕是像樊崇這等的「大佬」,該得罪時,也得得罪。就在數月、半年前,力子都,劉昱尚且不敢得罪,轉眼於今,樊崇,他也已不怕得罪!對劉昱的這一點轉變,老實說,曹幹還是有點佩服的!
數日後,到了樊崇選定的良辰吉日,來莒縣參加會盟的諸部大帥,于這日俱皆出面,和樊崇會於莒縣城外的河邊。河邊早已布置好了會盟的場所,清理出了一大片的空地,于空地上,搭建起了一座高台。高台甚廣,足能容上百人並坐。爰曾、力子都、劉昱、曹幹等一幹部率先到,徐宣、逄安等樊崇部的重要頭領,各做陪從。